『壹』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1)歷史上暫緩上市的股票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貳』 A股歷史上有哪些股票恢復上市有哪些是借殼上市的 要全一點,可以再加20分。
強生集團,還有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宏源證券,長江證券借殼S*ST石煉於2007年12月19成功上市,西南證券於2009年2月26號借殼*ST長運成功上市,廣發借殼000776已經成功,另有海通准備借殼錦州六陸,光大借殼北京化二,000652泰達是渤海證券的大股東,渤海證券屬於間接上市,等等證券公司,將轉型房地產企業的有:S*ST萬鴻,已有ST國葯、中科合臣、ST耀華、ST天橋、SST亞華,都是
被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的:、000672、000688、、000757、000787、000863、000693、000732600705
000038、000670深圳證券交易所這個平台:http://www.szse.cn/main/marketdata/jypz/ztzzssgs/
上海證券交易所這個平台: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webapp/datapresent/SSEQueryStockInfoAct?
注意相關的公告,別忘了給分
『叄』 歷史上有沒有上市第一天就跌破發行價的新股
普通股代表特定公司的所有權份額。當購買普通股股票時,你將獲得與該公司相關的投票權。例如,如果提出新的董事會,就會對是否當選而發表意見。雜和困難了。因為每一次轉過身,時刻都要
『肆』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被借殼的股票
很多,建議你去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網站上查詢。
借殼上市是指某公司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即借殼上市也叫買殼。
『伍』 歷史上.上市當日最低漲幅的前20隻股票是什麼
這是2005年1月1日至今上市首日漲幅最低的股票 25隻
上市日期 代碼 股票名稱 昨收 今收 漲跌幅
20060818 601111 中國國航 2.8 2.8 0
20050531 002047 成霖股份 8.6 8.84 2.7907
20061027 601398 工商銀行 3.12 3.28 5.1282
20080619 002249 大洋電機 25.6 27.56 7.6563
20050509 600472 包頭鋁業 3.5 3.9 11.4286
20060801 601006 大秦鐵路 4.95 5.52 11.5152
20050607 002050 三花股份 7.39 8.4 13.6671
20050603 002048 寧波華翔 5.75 6.54 13.7391
20080612 002247 帝龍新材 16.05 18.8 17.134
20050523 002045 廣州國光 10.8 12.72 17.7778
20080529 002244 濱江集團 20.31 24.3 19.6455
20050510 002043 兔寶寶 4.98 5.99 20.2811
20061123 601666 平煤天安 8.16 9.83 20.4657
20060705 601988 中國銀行 3.08 3.79 23.0519
20080623 002253 川大智勝 14.75 18.2 23.3898
20061130 002087 新野紡織 5.19 6.46 24.4701
20080619 002250 聯化科技 10.52 13.15 25
20061116 002078 太陽紙業 16.7 21.35 27.8443
20080310 601186 中國鐵建 9.08 11.64 28.1938
20060922 601699 潞安環能 11 14.22 29.2727
20080523 002240 威華股份 15.7 20.44 30.1911
20080201 601898 中煤能源 16.83 22.2 31.9073
20061124 002083 孚日股份 6.69 8.84 32.1375
20080625 002256 彩虹精化 12.56 16.6 32.1656
20070925 601939 建設銀行 6.45 8.53 32.2481
同樣給出
這是2005年1月1日至今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股票 25隻
上市日期 代碼 股票名稱 昨收 今收 漲跌幅
20070803 002144 宏達經編 5.43 34.65 538.1215
20070803 002145 中核鈦白 5.58 33.53 500.8961
20070913 002167 東方鋯業 8.91 53.11 496.0718
20070808 002147 方圓支承 8.12 47 478.8177
20070629 002139 拓邦電子 10.48 60 472.5191
20070816 002155 辰州礦業 12.5 66 428
20071228 601099 太平洋 8 41.92 424
20070810 002149 西部材料 8.48 43.71 415.4481
20080130 002209 達意隆 4.24 21.35 403.5377
20070821 002160 常鋁股份 6.98 33.9 385.6734
20070817 002159 三特索道 5.68 27.31 380.8099
20070813 002151 北斗星通 12.18 58.55 380.7061
20080228 002218 拓日新能 10.79 51.62 378.4059
20071101 002177 御銀股份 13.79 64.88 370.4859
20071012 002175 廣陸數測 11.09 52.03 369.1614
20070813 002152 廣電運通 16.88 78.28 363.7441
20080306 002219 獨一味 6.18 27.82 350.1618
20061215 002095 生意寶 14.09 62.8 345.7062
20071012 002176 江特電機 11.8 51.5 336.4407
20060619 002051 中工國際 7.4 31.97 332.027
20071221 601999 出版傳媒 4.64 19.93 329.5259
20070821 002161 遠望谷 13.3 57.1 329.3233
20080123 002205 國統股份 7.69 32.05 316.775
20070913 002165 紅寶麗 12.09 48.04 297.3532
20070808 002146 榮盛發展 12.93 50.8 292.8848
供參考
『陸』 暫緩螞蟻金服上市時間
在螞蟻集團上市前發生的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約談,及近期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可能對螞蟻集團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產生重大影響等情形下,上述決定的作出是對市場和投資者負責任的做法。
2020年11月3日,上交所已作出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本次發行暫緩後,上交所將依法依規審慎處理螞蟻集團後續股票發行和上市事宜。
螞蟻集團2020年11月5日晚間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暫緩發行的公告》,公告中螞蟻集團表示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決定暫緩本次發行工作。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按照投資者繳納的新股認購資金及相應的新股配售經紀傭金(如有)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投資者。
螞蟻集團表示,暫緩發行後,螞蟻集團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同意批復的有效期內,在對相關會後事項充分核查和評估的基礎上,視情況決定是否重新啟動發行並及時公告。
『柒』 中國股票歷史上有無出現過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的股票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開盤後即跌破發行價,創下中國股市的一項新記錄。
『捌』 暫緩發行的話原來中的新股是不是沒了
已經中簽的暫緩發行,不會取消中簽,只是不能參與市場交易。這樣的目的是阻止股市下跌。或許復牌後中簽股上漲更多。
自去年底以,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共計有9家公司出現暫緩發行的情況,其後有5家公司陸續恢復發行,截至2020年還有4家公司處在暫緩發行狀態。9家公司暫緩發行的原因不盡相同,有證監會要求暫緩的,也有發行人和主承銷商主動提出暫緩的。
(8)歷史上暫緩上市的股票擴展閱讀
市場無限制的擴容,IPO的發行,對當下市場已經產生很大的拖累,大盤幾度尋求上攻,都是未能有效的突破前高。
暫停IPO的發行,可以說是箭在弦上,監管部門要擺出對市場的態度,維護股民和散戶投資者的權益,讓市場恢復整固後,再繼續推出IPO,以求健康發展,切實維護廣大的股民投資者,不然的話,市場可以說好不容易才有的激情,很快就要被熄滅掉了。
暫緩發行IPO,是為了市場更健康的發展,中國股市30年,上證指數還是3400點,這完全不符合發展市場,這是需要監管層助力的。
如果不顧及市場的承受能力和壓力,一昧的擴容,只會在將來,引來更多的股民虧損,一年就多出幾百家上市公司,這樣的擴容,都是市場散戶在買單,把股民的錢都虧完了,怎麼拉動經濟,促進消費,發展國家金融市場。
『玖』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股票上市後為什麼沒人要
1872年發行的「輪船招商公局」股票
上圖就是「中國第一股」的票樣,只看上面的文字代表的意味,足有亮瞎時下股民雙眼的效果。
大清朝廷「札飭商辦」,用今天的話講是「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造試點」;直隸總督李鴻章出手「奏准設局」,則「李鴻章概念股」,比「黃光裕概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輪船運漕」,每年幾十萬兩白銀旱澇保收,絕對的「高科技政府項目」,比起掛風帆的沙船運漕,妥妥的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加混改」題材集於一身,又是國內獨家「特許經營」輪船(當時的高科技)運輸企業,剛一出生就捧上了金飯碗,更何況1000兩一股的股票,先交500兩就能拿走,無論盈虧,股東每年都有1分的官利,也就是年固定股息10%。
這樣的個股,上市之後,是不是得連續10個漲停板才靠譜?
不幸的是,輪船招商局初創之時,招股極其困難,按照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的說法是「招股年余,無人過問。」
在此之前,李鴻章對於自己這套「官商合辦」的手段頗為自得,於1872年12月23日《試辦輪船招商局折》中述及:
「迭據稟稱:會集素習商業殷富正派之道員胡光墉、李振玉等公同籌商,意見相同,各幫商人紛紛入股,現已購集堅捷輪船三隻。」
可見李鴻章對於胡雪岩(胡光墉)主動當「肥羊」給予了厚望,起碼做個千金馬骨,引領商人入股也是正辦。不想事到臨頭胡雪岩以「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搞得李鴻章只好從天津練餉錢中撥出20萬串(編者註:還記得盛宣懷的煤礦本錢吧?),不足部分,讓總辦朱其昂(註:沙船商人)自掏腰包墊付,經營更是舉步維艱。
原因何在?
以胡雪岩為首的買辦、錢商,按照今天的說法是「銀行家」,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李中堂要和你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說好聽是生意,說不好聽了就是命令,真進了董事會,反倒要跪著聽招呼,何苦來哉?
至於說暴利誘惑就更是談不上了,10%的年收益率,在李中堂看起來是不少了,畢竟當時廣大農村的土地利潤率只有4%左右,但在胡雪岩、李振玉、南潯四象八牛之類的大商人眼裡,根本就不夠看。
當時僅僅內地貿易的利潤率即可達20%,國際貿易的利潤率更多達40%,沿海商人平均利潤率也能到30%左右。(郝延平[美]:《中國近代商業革命》)
在正常貿易之外,還有白銀銅錢兌換的投機、銀兩與銀元的投機、票據的投機等等伴生的機遇,胡雪岩、李振玉都是錢商出身,可謂此道的行家裡手,操盤利潤還要翻番。
因此,不僅胡雪岩等人不玩,江浙買辦圈子也少人問津「輪船招商公局」這個「大型壟斷國企」,原因很簡單,沒人願意自掏腰包給李鴻章製造一個「愛國大玩具」,同樣的「玩具」,在前幾章里就提到過,盛宣懷的湖北煤礦、鐵礦,終究只是個騙財政撥款的故事罷了。
李鴻章是一個合格的官僚,此路不通換條路,「官商合辦」不可取,「官督商辦」行不行?江浙商人不熱心,廣東買辦行不行?
1873年5月,掛牌開張半年的「輪船招商公局」又換了牌子,改名「輪船招商總局」,企業改為「商辦」,規定商股自負盈虧,官方只起監督之責,前期付出了巨大成本卻辦不成事兒的總辦朱其昂退居會辦,李中堂嫻熟地完成了一次「卸磨殺驢」。
接任總辦的是廣東香山商人唐廷樞,他的身後跟著兩位名人——香山人鄭觀應、香山人徐潤,香山買辦小圈子基本掌握了輪船招商總局,此後十餘年間,局面完全翻轉。
1875年,在英國太古、怡和輪船公司,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等外商聯手壓運價的惡劣形勢下,輪船招商局盈利15萬余兩;1876年,盈利34萬余兩;1877年,輪船招商局斥資200多萬兩白銀買下旗昌輪船公司,仍盈利45萬余兩;1879年,運價回歸正常,盈利翻倍,直超76萬兩。
公司治理水平飛躍,盈利能力節節攀升,1874年輪船招商局又開始發放10%的高額股息,利好消息不斷,股價卻仍然不溫不火。1876年,已經改小面額到100兩1股的招商局股價仍在40-50兩徘徊。
奇怪嗎?根本不需要喊冤,因為當時外資企業的股票也沒幾個人看得上,簡言之,市場沒培育起來。
『拾』 歷史上有沒有哪一隻股票第一天上市時跌的謝謝
太多了,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