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組織)部、黨辦紀檢辦、交易管理部、上市公司部、會員部、債券基金部、國際發展部、產品開發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技術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財務部、稽核部、行政服務中心等十八個部門,以及兩個子公司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非要定性的話,上海證券交易所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機構。
㈡ 李勍的人物故事
昔日的校園:胸懷大志的浪漫詩人
1984年新學期,一名湖北浠水學生走進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金工系。
「到了大學,真的感覺自己進了天堂。課程少,管理松,沒有就業壓力。那時的氣氛很自由,有很多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喜歡學生工作,從大一大四都是班裡的團支書。組織大家騎自行車去黃龍郊遊,舉辦舞會,為籌集活動經費和大家一起到六零廠批發汽水賣,購買舞會錄音帶。「那時候最期待的一件事好像就是在舞會上跳迪斯科了。」
他喜歡集體活動,和大家一起去看電影,去爬山,下雨天去汽院附近山頭采蘑菇回宿舍燉湯喝,每個假期都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出遊活動,去張家界,游黃山,覽廬山……國慶節和同學一起扒火車去武當山,為去神農架做演練跑去賽武當,差點迷路……
他喜歡文學,擅長寫詩,是系刊的主編。抒情、言志、詠物,後來回想當年寫的詩,他是偏愛言志的,好像那個時候,在詩中,他已經立下了志向,想好了未來。他愛寫詩,卻只愛自己寫詩,不喜歡發表,不習慣追捧,這一切都只為喜愛。他說:「20歲左右是一個很值得珍惜的年齡段,因為那時的我們有豐富的情感。」我們已難以找到他當年的詩,唯有回味當年那個青年的意氣風發,不免遺憾。
他喜歡學校,真心喜歡汽車學院學生這個身份。他很自豪,經常穿著印有學校標志的衣服,佩戴學校校徽。
閑暇時,拿本書躺在草叢品閱,累了就睡會兒;和全班同學一起集體剃光頭,抗議學校8433班沒有一個女生,成為「和尚班」;過「九三學社」的生活,早上九點起床,下午三點起床……他的大學,多彩恣意,充滿著自由的氣息。
他很感謝學校,感謝學校給他的快樂,給他的空間,給他的自由。「事實上,我在學校受益是非常大的,寬松的環境使我形成了獨立的價值觀,學生工作做的多,集體活動參與多培養了我的領導能力和責任心,這對今後工作影響非常大。」
闖盪的時代:堅持理想與強化信念
時間如流水,快樂的大學四年慢慢要接近尾聲了。1988年,海南成為了經濟特區,全國掀起了海南熱。還在做畢業設計的他查書、查資料,寫信給海南那邊,對方回信,歡迎他去看看。他放棄了學校分配的機會,決定到海南闖一闖。他向同學借錢,毅然踏上了去海南找工作的征程。
到了海南,他發現一切並不是他想像的那麼好。他喜歡做工程師,可海南工業基礎差,生活條件也很艱苦。他失望了,可他依然留了下來。「雖然一切很不盡如人意,但人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更重要的是選擇改變的機會。盡管和理想有差距,但仍要一步步走,志存高遠的同時,不能忘記腳踏實地。況且,有些事是需要自己慢慢去體會的」他說。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剛到海南的他有次在海邊轉悠,大浪襲來,他被浪卷到了海里,差點死掉。那是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感覺,徹骨的恐懼。半年,他沒有說話,但他慢慢堅強地站了起來。他在一家軍工廠做了工程師,在這期間,愛思考的他有了一個畫橢圓工具的發明專利。
由於原來的單位回家探親困難,他開始重新在海南找一份工作。他在海南最早的一家投資公司做了人事部的一名小職員。公司里同事多數都是名校畢業的研究生、博士,有些還是留學歸來的高材生。對於一個非名牌大學畢業的本科生來說,他很仰慕,但不自卑、自棄。他虛心向別人求教專業問題,端茶倒水之類別人不願意做的小事,他全包了。半年之後,他發現面對新的工作,其實大家都一樣,重要的是謙虛的學習。「人不可能是萬能者,只有學習才能超越別人,所以要學會讓別人來幫助你,幫助你學習。別人憑什麼要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你呢,別人憑什麼要幫助你?讓別人願意幫助你的最好辦法就是做好人,從一件件小事做起。」
2年後,他開始轉做投資業務,接收業務初期,他每天工作到晚上11點,來學習、適應新的工作……後來,他到北京獨立籌建上市公司,之後開辦了自己的公司。事業如火如荼之時,他遭遇了車禍,兩個朋友都死掉了,他活下來了,他頑強地活下來了。車禍之後,他加入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了新的生活。之後他去了香港做一家信投公司總經理,10年後,他回到了大陸在某基金公司做CEO。
「有一個詞,叫趨利避害,我的解法就是,經常淡化遇到的困難,強化美好、成功的事物,你就會是一個正面向上的人。現在,多數困難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在我的記憶中都是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仔細想想,這么多年走過來,很多成長都與學校那段歲月有關。無論是做學生幹部還是參與集體活動,無形中培養了領導能力、自信心、責任心……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吶!」
雖然工作忙碌,但依然不影響他懷有各種愛好。他喜歡旅遊,喜歡原生態的東西,去過麗江,去過東膠椰林,去過很多原生態的地方。「面對過度的開發,很多原始的東西被毀掉,我很痛心。」
他喜歡玩大帆船(10個人一起合作),經常和朋友一起組隊出海。不僅愛玩,他的成績也很斐然。他所在的「雄濤號」帆船隊在大鵬灣國際帆船邀請系列賽中獲得了,之前還獲得了海峽杯帆船賽第一名,他所在的隊伍已經拿了三個第一。細看之下,連他公司辦公桌上的台歷都是印有帆船圖片的。「在海上很放鬆,很自由並且非常環保,更重要的是他是一項團體活動,所以我很喜歡。」
「三十歲之前人很容易冒失、激進,但當你保守的時候,你未必能獲得成功。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去嘗試,就像我,以前是工程師,後來做金融,不是也在做嗎,你從來沒有喝過葡萄酒,你怎麼知道自己不喜歡喝葡萄酒呢?沒有接觸過,你就不知道他真正的好,接觸了才會知道其中玄妙。」
他很成功,但他不喜歡炫耀,甚至從不接受采訪,他只想通過自己的經歷來告訴他的學弟學妹們一些自己的感悟,避免大家少走彎路,期望有更多的汽院學子能走向成功。這個時候,他只是一位感恩學校的學長,他的名字叫李勍。
㈢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事業單位嗎
不是。
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事業單位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不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一般是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社會組織。
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國務院公布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條例指出,在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方面,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條例實施後最大的轉變是將事業單位與職工確定為「合同關系」,打破了終身制,實現人員能進能出。
㈣ 上海市證券交易所是國企嗎
上海市證券交易所是國企。國務院授權,央行批准設立。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中文簡稱:上交所)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4)上海證券交易所人事部擴展閱讀:
開業典禮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交易所舉行開業典禮,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半小時後前市收市時已成交49筆,面額為5879008元。
股市真正火起來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當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價格全部放開,由市場引導,結果從2 1日至23日,股票價格一飛沖天,3天內暴漲570%,這一天被稱為中國股市真正誕生的一天。8月,深圳股票交易所發生了搶購股票風波,這是後話。
㈤ 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
程光先生簡歷
程光先生,中共黨員,1958年8月生,工學碩士、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曾任寶鋼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副總經理,中國國際鋼鐵投資公司總經理,武鋼副總經理,武鋼股份副董事長,上海市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虹口區區長。現任三林集團中國區總裁、三林萬業(上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裁,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永良先生簡歷
金永良先生,1948年2月生,大專。1980年加入印尼三林集團,先後在其下屬公司香港第一太平有限公司、中國太平發展有限公司任職。1983年出任香港升騰企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同時兼任多家公司的董事,1998年出任香港上市公司元升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2002年起出任上海中遠三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經營部總經理、董事副總裁等職。現任三林萬業(上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尚志強先生簡歷
尚志強先生,中共黨員,生於1966年,1996年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會計專業,獲博士學位,中國注冊會計師。1984~1991年在南京市財經學校任教,1992~1995年在上海新世紀投資服務公司任咨詢部副理,1997~2000年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部任職、後任市場發展部經理,2000~2002年在上海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領導小組辦公室擔任重組發展處負責人,2003~2006年2月在上海市金融服務辦上市重組處任副處長。現任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陳中一先生簡歷
陳中一先生,1973年生,工商管理碩士。2001年5月至2003年8月在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並購重組部任職總經理,2003年8月至2005年4月在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任職副總裁。2005年10月至今在三林萬業(上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房地產事業部任職副總經理。現任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潔先生簡歷
劉潔,男,1963年4月生,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1983年8月起在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從事技術工作,後擔任該院副院長;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在勝現電子(深圳)有限公司任職總經理;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在翔光(上海)光通訊有限公司任職副總經理;2005年9月進入三林萬業(上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曾任內蒙古大路煤化工項目公司副總經理、三林萬業能源礦業事業部副總經理。現任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凌雲女士簡歷
張凌雲,女,1974年8月生,199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2006年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5年7月起歷任大型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現場監理、辦公室文員、經營部副經理、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副總裁、董事、常務副總裁。現任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雲韶女士簡歷
吳雲韶女士,1969年3月生。1991年畢業於無錫輕工業大學,獲工學士學位,1999年獲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4年9月-1999年9月在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任投資發展部高級研究員,1999年9月-2000年9月在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華控股」)任總裁助理兼總裁辦主任,2000年9月-2002年3月,在湖南證券上海總部任綜合管理部經理,2002年3月-2006年3月,在華通天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會秘書兼行政人事總監。現任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行政人事總監。
曹雄斌先生簡歷
曹雄斌先生,1967年9月生,大學專科學歷。曾在建築工程公司工作8年,在工程造價咨詢公司工作6年;2000年入職中遠置業集團,歷任海南博鰲開發公司審計部經理,中遠三林置業集團審計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現任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成本管理部總監。
㈥ 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什麼時候成立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1990年11月26日成立的。
深圳證券交易所是1991年4月11日成立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1990年11月26日在上海華南賓館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大會暨會員大會。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大陸建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1989年11月15日籌建,1990年12月1日開始集中交易(試營業),1991年4月1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並於同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6)上海證券交易所人事部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部(組織部)、黨辦(宣傳部)紀檢辦、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上市公司監管二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與衍生品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心、財務部、風控與內審部、行政服務中心(保衛部)、基建工作小組等二十三個部門。
另外還有三個下屬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網路-上海證券交易所
㈦ 上海證券交易所有沒有IT部門
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主要從事IT工作的部門有:上海交易所的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下屬IT相關機構有: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
上海證券交易所下設辦公室、人事部(組織部)、黨辦(宣傳部)紀檢辦、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上市公司監管二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與衍生品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心、財務部、風控與內審部、行政服務中心(保衛部)、基建工作小組等二十三個部門,以及三個下屬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㈧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託管制度有什麼不同
託管只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沒有轉託管問題。
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證券的託管制度:
擬持有和買賣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的投資者,在選定的證券經營機構買人證券成功後,與該證券經營機構的託管關系即建立。
如認購以其他方式發行的股份,則該股份託管在投資者指定的證券經營機構。
這一制度可概括為:自動託管,隨處通買,哪買哪賣,轉托不限。深圳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持有的證券需在自己選定的證券營業部託管,由證券營業部管理其名下明細證券資料,投資者的證券託管是自動實現的;
投資者在任一證券營業部買人證券,這些證券就自動託管在該證券營業部;投資者可以利用同一證券賬戶在國內任一證券營業部買人證券;
投資者要賣出證券必須到證券託管營業部方能進行(在哪裡買人就在哪裡賣出);投資者也可以將其託管證券從一個證券營業部轉移到另一個證券營業部託管,稱為「證券轉託管」。轉託管可以是一隻證券或多隻證券,也可以是一隻證券的部分或全部。
辦理轉託管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轉託管只有深市有,滬市沒有轉託管問題。
2、由於深市B股實行的是T+3交收,深市投資者若要轉託管需在買入成交的T+3日交收過後才能辦理。
3、轉託管可以是一隻股票或多隻股票,也可以是一隻證券的部分或全部。投資者可以選擇轉其中部分股票或同股票中的部分股票。
4、投資者轉託管報盤在當天交易時間內允許撤單。
5、轉託管證券T+1日(即次一交易日)到帳,投資者可在轉入證券商處委託賣出。
6、權益派發日轉託管的,紅股和紅利在原託管券商處領取。
7、配股權證不允許轉託管。
8、通過交易系統報盤辦理B股轉託管的業務目前僅適用於境內結算會員。
9、境內個人投資者的股份不允許轉託管至境外券商處。
10、投資者的轉託管不成功(轉出券商接收到轉託管未確認數據),投資者應立即向轉出券商詢問,以便券商及時為投資者向深圳證券結算公司查詢原因。
深圳股票採用"託管證券商"模式,投資者在某一證券商處買入的股票,在未辦理"轉託管"前只能在該證券商處賣出,若要從其他證券商處賣出股票,可辦理"轉託管"手續。
11、投資者既可將所有深圳證券一次從某券商處全部轉走,也可只轉其中的一部分。
12、轉託管期間,帳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不可參與交易。
13、若轉出證券出現錯誤,將被退回原轉出證券商處,投資者可通過轉出證券商向深圳證券登記公司查詢原因。
14、投資者欲將證券轉入某券商處,需了解該券商的深圳席位號,並已在該券商處開立了資金帳戶。
15、辦理轉託管須在深交所交易時間內,遇停牌,配股或在停止轉託管期間的證券不得辦理轉託管手續。
(8)上海證券交易所人事部擴展閱讀:
一、深交所市場體系:
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多樣性特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優勢並存,但都面臨著由「粗放」到「集約」轉型,由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的壓力。
服務於我國經濟現有格局,深交所初步建立主板、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差異化發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依託實體經濟現實需求,固定收益等產品創新也在取得突破。
1、股本證券
主板持續做優做強。為籌備創業板,深交所主板市場2000年開始停止新公司上市,當時上市公司514家,總股本為1581億股,大多集中在傳統產業。
近年來,通過並購重組、整體上市等方式,實現存量做優做強。截至2014年4月底,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480家,總股本4443億股,2001年以來累計再融資8007億元。
中小企業板獨具特色。中小企業板於200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較好體現了我國深度參與國際分工、產業鏈拉長、分工更細的成果。
截至2014年4月底,上市公司719家,遍布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中西部地區佔三分之一多,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覆蓋全部13個行業,許多已經成為細分行業龍頭。
中小板總市值4.17萬億元,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特色重要組成,在全球范圍內,是專注中小企業為數不多的成功市場之一。
創業板定位清晰。創業板歷經十年籌備,於2009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定位於服務自主創新企業和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
截至2014年4月底,創業板上市公司379家,77%所處子行業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點發展方向,超過43%在國際上處於子行業領先或者同步地位。
板塊特色逐步清晰,在新一輪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中,將努力打造為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引領者。截止2014年4月底,創業板總股本758.8億股,總市值1.88萬億元,在全球服務創業創新的市場中,市值僅次於NASDAQ,如NASDAQ只計算資本市場板塊,則我國創業板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位。
積極支持場外市場規范建設。從2001開始,深交所承擔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技術支持等工作,2006年1月增加中關村代辦系統股份報價轉讓試點。
2012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設立,深交所參股並繼續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深交所積極穩妥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建設,提供規則、技術、信息披露等方面咨詢服務,通過多種渠道支持區域股權市場建設。
2、固定收益與上市基金
債券產品支持中小企業。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新平台。截至2014年4月底,深交所上市債券442隻,託管總面值2159億元。
為拓寬未上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2012年推出中小企業私募債券試點,已有200隻通過備案,金額270億元。119家企業完成131隻私募債發行,募集資金151億元,交易所服務促進中小企業規范發展功能逐步顯現。
資產證券化產品服務實體經濟。資產證券化業務對於盤活各類社會存量資產有獨特優勢。截止2013年底,深交所累計掛牌11個資產證券化產品,融資137億元。
基礎資產涵蓋市政建設、污水處理、高速公路、電力銷售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與主題公園等文化旅遊產業,通過服務基礎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首個小額貸款類資產證券化產品阿里小貸1號和2號專項計劃在深交所掛牌轉讓,募集資金10億元,是小額貸款類資產證券化的首次嘗試,對於落實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積極推進基金特色創新。基金產品是順應財富管理需求和壯大機構投資者的重要創新領域,上市基金是深交所基金產品創新的特色。截至2013年底,深交所上市基金數量280隻,占深滬兩市總量的83.33%;並先後推出跨市場滬深300ETF和跨境香港恆生ETF。
二、上交所組織結構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部(組織部)、黨辦(宣傳部)紀檢辦、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上市公司監管二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與衍生品部;
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心、財務部、風控與內審部、行政服務中心(保衛部)、基建工作小組等二十三個部門;
以及三個下屬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㈨ 請問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拜託各位了 3Q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組織)部、黨辦紀檢辦、交易運行部、上市公司部、市場監察部、債券基金部、會員部、法律部、技術中心、信息中心、國際發展部、研究中心、財務部、稽核部、行政服務中心等十六個部門,一個臨時機構--新一代信息系統項目組,以及兩個子公司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機日處理能力為委託2900萬筆,成交6000萬筆,每秒可完成8000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