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證券公司員工收入大概多少
證券公司員工收入一般在1500元-20000元不等。
本科生剛畢業一般都是做客戶經理去拉客戶,待遇一般2000左右,有提成,拉的客戶越多,客戶資金越多,客戶交易越頻繁,你的提成就越多。客戶經理做得好錢很多。
證券公司收入是不固定的,客戶經理實行的都是底薪+提成的模式。底薪根據客戶經理的級別不同而不同,高級別的客戶經理光底薪就有幾千。提成根據客戶交易而成,一般提成一定比例。
3、不得與發行公司或相關人員之間有獲取不當利益的約定。這種約定不僅違反「三公」原則,也違反國家法律。由這種約定而獲取的收益為不法收益,將會受到行政處罰甚至法律制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證券從業人員
2. 懂的人和我簡單說下上次中信證券的烏龍事件。還有同花順level-2手機版分時頁面的買1和賣1是怎們
誰也沒有想到,上證50EFT期權交易剛剛上線才3天,人們歡呼A股市場進入股票期權時代的餘音尚存,便爆出令人震驚的「烏龍單」事件。2月11日午後開盤不久,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兩只合約瞬間暴跌至0.001元,跌幅高達99%。所幸期權交易開張才三天,參與者很少,與A股市場的聯動效應還沒有產生,因此對A股交易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此次期權交易「烏龍單」事件與光大證券「8·16」烏龍單事件的性質一樣,後者因為對二級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而受到嚴厲追究,前者則因為對二級市場沒有產生影響而被輕描淡寫。主流證券媒體則借機贊揚上交所股票期權的風險控制制度設計合理,熔斷機制卓有成效。在筆者看來,「烏龍單」事件的禍根其實是食洋不化。
中信證券僥幸躲過一劫
先來看看此次期權「烏龍單」事件的來龍去脈。2月11日13點3分12秒,原本橫盤的兩只合約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突然跳水,前者在13:03:10至13:03:12期間從0.1006元跌到0.001元,後者在13:03:11至13:03:12之間從0.0808元跌至0.001元,跌幅均達到99%,雙雙觸發熔斷機制。合約異動的主要原因是做市商中信證券報價出現錯誤,其在此期間分別對上證50ETF購4月2400和上證50ETF購4月2450合約批量下單。中信證券對前者合約申報12筆賣單,申報價格從0.001元到0.0014元(其中0.001元的賣單6筆),每筆10張,共120張,共成交100張。其中,90張成交價格在0.0988元與0.1024元之間,10張成交價格為0.001元。對後者合約申報11筆賣單,價格0.001元,每筆10張,共110張,共成交80張。其中,76張成交價格在0.0798元與0.0828元之間,4張成交價格為0.001元。
「烏龍單」發生後,熔斷機制啟動,兩只合約的交易模式從連續競價臨時切換至集合競價。在此期間,另一個做市商華泰證券積極報價,而中信證券則緊急撤銷其他尚未成交的報單,從而讓合約價格迅速回歸正常。從中可以看出,所謂熔斷機制,其實就是事後暫停交易,讓中信證券有時間撤單,而讓其他做市商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此舉使中信證券避免了重大虧損,初步測算損失僅約1萬元。如果不是因為期權交易市場剛啟動,市場規模極小,那麼中信證券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中信證券的批量下單之所以沒有全部成交,完全是因為市場沒有接盤,等於打到了跌停板。反之如果市場規模足夠大,那麼這些報單瞬間就會全部成交,就像光大證券的「烏龍單」,再多的資金也會瞬間被吞噬,這時熔斷機制還有什麼用?總不能像「3·27」國債期貨事件一樣宣布成交作廢吧?
熔斷機制不能防患於未然
光大證券「8·16」烏龍單事件是因為其獨立的套利策略系統出了問題。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缺陷,當時交易員發現有24筆個股申報不成功,想使用訂單「重下」的新功能,在程序員的指導操作下,沒想到這個功能沒經過實盤驗證,程序把買入24個成分股,寫成了買入24組180ETF成分股,瞬間重復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而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於是震驚A股市場的「烏龍單」事件就這樣發生了。中信證券的烏龍單事件詳情未明,但顯然也存在一個批量操作的策略系統,否則不會明知市場沒有接盤而下那麼大批量的賣單。這是盲目照搬照抄國外的一些策略系統惹的禍,食洋不化,迷信電腦而不相信人腦。現在流行一切交給電腦,被動機械強制執行,排除因為人的主觀判斷所可能出現的錯誤。但是事實證明,電腦也會出錯,而且一錯往往是系統性、顛覆性的錯誤,不存在自我糾正的可能性。
中信證券的「烏龍單」事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這純屬僥幸。如果因此而輕描淡寫,不去深刻總結其中的教訓,甚至還自我陶醉熔斷機制的功效,那麼遲早還會出事。此次期權「烏龍單」事件恰恰證明了這個熔斷機制是無效的,有效的熔斷機制應該是在中信證券的烏龍單將出未出時,及時阻斷。而事實是中信證券的「烏龍單」已經全部出籠,並且已經最大限度地成交了。如果此時市場規模足夠大,那麼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光大證券的烏龍單事件就是如此。有鑒於此,有關各方應該認真排查各種策略系統,不能迷信電腦,是人指揮電腦,而不是電腦指揮人,否則必受其亂。
3. 歐美電影中一些投行或券商的交易員看的3-4個屏幕是什麼
是一個類似於「彭博」的金融終端,非常貴,一台終端每年的年費就要上萬美金了。
但是它是非常厲害的整合信息軟體,基本上關於市場的實時信息都可以看得見。不同的信息,你可以放在不同屏幕上。我平時也在用,可以給你截一個圖。
4. 金融里,掃單是什麼意思
「掃單」是一筆數量較大的主動性買單,也是一種經常可以看到的交易現象。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把這種單子歸入主力行為,甚至認為是主力的一種對倒行為。不過在市場越來越規范的情況下很多主力的操作方式也在逐步改變,對於一些明顯違規甚至違法的手段也會盡量避免,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基金等其他機構資金的迅猛發展。
由於買賣的數量比較多,所以這類機構在操作上與普通投資者有很大的區別。 基金等機構的具體下單是由交易員完成的,而依據是交易指令單,上面有限價(買進單為最高買進價而賣出單為最低賣出價)、數量和時限。 主力資金操盤手的目的是為了運作股價,完成建倉、推升和出貨三個階段。換句話說,操盤手的操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時間可能長達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但機構交易員完成指令單的時間期限很短甚至只有一兩天。
普通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是自己的血汗錢,總是希望買進的價格盡可能的低,而且由於資金少,操作起來非常靈活,往往一兩筆就可以完成。但機構交易員所用資金並非自己所有,他只是在完成一件數字(程序)化的工作,對於價位的差異並沒有直接的感受。
機構交易員的這些特性決定了他們交易的一些異樣之處。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機構交易員完成一張買進指令單的操作過程: 當交易員拿到指令單後首先會特別記住(甚至會在記事本上記下來)指令單上的限價。
請注意,其中的最低買入價常常是沒有的,因為理論上是越低越好,而且即使有最低價交易員也不會關注。另外交易員還要注意時限和數量,並將其和該股近期的成交量結合起來進行研判;再結合限價,交易員基本上心裡有底了。
其實指令單上的限價、數量和期限也並非拍腦袋拍出來的,也是綜合考慮市場情況制定出來的,所以除非市場出現大漲或者盤中有主力大力推升股價,否則應該是留有一定餘地的。 現在交易員已經記住了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這樣就進入到具體的操作程序。
通常當前股價是在限價之下的,而且有一定的折扣。指令單的目的是希望交易員盡量能夠買在低於限價的價位。不過要精確研判股價的短期走勢絕不是交易員能夠做到的,所以交易員一般都會有這樣的考慮:「如果耐心地在底下掛買單,萬一股價上漲超出了限價,那麼我的任務就無法完成。上面會責問,前面那麼長時間股價在限價下面你干什麼去了?所以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在開盤後盡量把限價以下的籌碼都買下來。這樣即使股價漲過限價,我沒有完成任務也沒有責任。」 於是交易員開始大力買進,這樣指令單很快就會完成。
5. 什麼是券商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
證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並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准而成立的專門經營證券業務,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金融機構。
證券公司(securities company)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買賣的法人企業。分為證券經營公司和證券登記公司。
狹義的證券公司是指證券經營公司,是經主管機關批准並到有關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取營業執照後專門經營證券業務的機構。它具有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資格,可以承銷發行、自營買賣或自營兼代理買賣證券。
6. 急:中國投資國際有限公司(不是中金)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信證券哪個好
無所謂分不分的 關鍵你想做什麼????投行主要兩個部分的職位 一是金融工程類的 設計合約 但是我認為前途有限 而是 交易員類的 非常難 不是學歷能說明什麼的 但是前途無限 交易員每天都是新的 華爾街定律200萬人出一個合格的交易員 具體的我就知道這兩個
7. 證券賬戶里的禁止轉託管 禁止撤指是什麼意思求具體點說說
先說一下撤銷指定交易與轉託管的區別:撤銷指定交易是指定交易撤銷申請表,然後由證券營業部通過其場內交易員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電腦主機申報撤銷指定交易的指令,交易所電腦主機接收撤銷申報指令,當日收市後,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確認回報,該證券賬戶的指定交易即失效。投資者要將其託管股份從一個券商處轉移到另一個券商處託管,就必須從辦理一定的手續,實現股份委託管理的轉移。
意思就是你現在這個賬戶沒辦法把股票轉到別的券商去。
8. 胡繼光為何離開中信 據說是投資能力很受中信證券認可 獲得中信證券員工創業基金資金創立私募基金
胡繼光先生現在中信證券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從事權益類證券投資。曾在青島金友期貨公司任高級交易員,中信證券山東管理總部交易部、資產管理部,從事投資交易及咨詢業務,中信萬通證券交易部、資產管理部,從事權益類投資交易業務。
9. 本人金融小碩一枚,中信證券招財富顧問,說是正式編制,
你有沒有業績壓力的,如果業績壓力不大,繼續干慢慢積累沒事的,其實能走技術路線的人那些什麼私募基金經理,多數本身就是干業務出身,認識客戶多個自然有人給錢操盤然後做大的。證券公司交易員不用什麼證書,只要金融碩士學歷,不過因為招得少而且很多都是內定圈子介紹的所以還是很難聘上,而且工資不怎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