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湯臣倍健屬於安利產品嗎
不是。
湯臣倍健創立於1995年10月,2002年系統地將膳食營養補充劑引入中國非直銷領域,並迅速成長為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領導品牌和標桿企業。
十幾年來,湯臣倍健堅持執行「三步走」的差異化全球品質戰略,從全球原料采購到全球原料專供基地建立,再到全球自有有機農場建立。
迄今為止,湯臣倍健原料產地遍及世界各地23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巴西、澳大利亞等地建立了五個原料專供基地,自有有機農場也在籌建中。
在全球范圍內不懈甄選優質原料,匯聚世界各地的營養精粹,構築起優中選優的營養品聯合國。
(1)透明工廠股票擴展閱讀
公司事記編輯2002年,倍健進入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
2003年,率先推出終端營養顧問模式。
2004年,「取自全球」的產品差異化戰略開始實施。
2006年,啟動品牌差異化戰略,簽約世界冠軍劉璇為形象代言人。
2007年,倍健更名為「湯臣倍健」,制定為期五年的品牌擴張及提升戰略,全力打造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領導品牌。
2010年8月,簽約國際籃球巨星姚明為品牌代言人,啟動由渠道驅動向品牌驅動的轉型戰略。
2010年12月15日,湯臣倍健股票在深圳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以110元/股的發行價格和115倍的市盈率創下a股發行「雙過百」的歷史紀錄。
2012年3月,首次明確提出湯臣倍健的「夢想三步曲」。
不一樣全球化戰略開始實施。
2012年6月,第三期廠房落成,成為亞洲先進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專業生產基地之一。
同一時間向公眾推出湯臣倍健「透明工廠」。
截至12月底,湯臣倍健主要原料進口比例達到76.41%。
2013年,湯臣倍健明確提出從產品營銷轉向價值營銷,把「服務力」打造成湯臣倍健的核心競爭力。
2014年7月,投資10億的湯臣倍健生產基地四期建設項目在珠海奠基。
㈡ 請大家討論一下糧油行業管理面臨的問題,企業要上ERP了,但是對這個行業不是很了解。
第一個問題,說起來太多,簡單的就是產業鏈短,原材料存儲、深加工等問題成為日常管理問題;
第二個問題,一般時候生產過程比較繁瑣,除了人員監督質量檢測,還需要提取多元化的數據,將產業鏈的短期工程延長,提高產量和效益;
第三個問題,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軟體進行管理,每家都不太一樣,看你要管理哪些內容、哪些過程、均衡手工操作與信息化整合的代價;
第四個問題,確實沒有什麼行業調查,所以只能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信息化規劃;
希望這些簡單的回答能夠幫助您,五洲商慧敬上!
㈢ 湯臣倍健怎麼樣
湯臣倍健創立於1995年10月,2002年系統地將膳食補充劑引入中國非直銷領域,並迅速成長為中國膳食補充劑領導品牌和標桿企業,也是中國保健行業第一家AAA信用等級企業。2010年8月,國際籃球巨星姚明簽約成為湯臣倍健的形象代言人,同年12月15日,湯臣倍健(股票代碼:300146)在深圳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
多年來,湯臣倍健一直執行「三步走」的差異化全球品質戰略,從全球原料采購到全球原料專供基地建立,再到全球自有有機農場建立。目前,已有70%以上的原料進口自世界各國。2012年,湯臣倍健位於巴西的首個全球原料專供基地正式簽約,2014年湯臣倍健新增澳大利亞β-胡蘿卜素原料專供基地。
2012年6月,湯臣倍健珠海生產基地第三期廠房落成,不但在產能和硬體上成為亞洲最先進的膳食補充劑專業生產基地之一,並率先在行業內以更加透明的方式公開原料和生產過程,希望打造成行業透明工廠的標桿,以誠信見證湯臣倍健的「全球營養,全球品質」。
今天的湯臣倍健建立了全面、科學的膳食補充體系,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天然動植物提取物及其它功能性膳食補充食品。除了極具差異化的產品力,湯臣倍健還擁有行業領先的經銷商資源和零售網路。2014年,湯臣倍健開始從產品營銷轉向價值營銷,致力把「服務力」打造成核心競爭力。由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CSISC)聯合新華網、中國質量新聞網發布的《2014年中國保健品品牌口碑報告》,湯臣倍健憑借綜合實力位居口碑總指數榜排名第一位。
㈣ 湯臣倍健是國企還是外企
湯臣倍健公司是國內的,廣州的公司,在香港上市,不過許多原料是來自國外的,質量有保障。
㈤ 德國大眾汽車的發展史及和德國保時捷汽車的關系
圖片是大眾頂級車輝騰啊,我喜歡,他是在德國一個很漂亮的透明工廠里造的。
大眾汽車的監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西的家族公司是保時捷,他在任期間不斷收購大眾股票,並在大眾中已實際掌握控制權,為收購大眾做准備。期間他還讓馬丁·文德恩(奧迪前任首席執行官)取代比瑞德而成為新的大眾總裁,已收購MAN卡車公司問題為借口與其產生爭執,實際是為除了他,防止他妨礙計劃。這是大眾被保時捷收購的原因。
這是在我買的《汽車族》雜志上看到的。
德國大眾發展史——」大眾「動力強勁
作者:nmtd
在德國早期的汽車製造企業中,有一個戴姆萊爾汽車公司.這個公司設在奧地利的分廠中,有一位名叫費迪南德 波爾舍的設計師.當時歐洲大陸流行著一種觀念:汽車是有錢人的奢侈品,普通人無權問津.盡管波爾舍是位汽車設計師,但他卻是個普通人,因此也未
能擁有自己的汽車.
後來,美國人亨利 福特站出來打破了「汽車貴族論」,他設計製造的「T」型汽車,開進了成千上萬普通人的家,波爾舍從報紙上看到這一消息後,就萌發了
要設計一種「大眾化汽車」的念頭.
1931年,波爾舍的一家生產小型廉價轎車的小工廠在斯圖加特開工了.然而,由於資金不足,原型車遲遲沒能製造出來.就在他萬般苦惱之際,轉機出現了.1933年,德國法西斯頭目阿道夫 希特勒竊取了德國政權.波爾舍對希特勒反動的政治觀點毫無興趣,但他卻牢牢記住了希特勒在上台前許下的一個「諾言」:讓德國大眾有能力擁有一輛自己的轎車.於是,波爾舍徑直前去求見希特勒,希望得到一定的經費補貼.希特勒本身就是一個汽車迷,再加上歇斯底式的政治目的,因此給波爾舍大筆的研製經費,而且放寬了有關耗油量,冷卻系統以及其它技術指標的要求,鼓勵波爾舍盡快推陳出新出原型車.不過,希特勒提出了一個非常苛刻的條
件,就是「每輛車的銷售價格不得超過900馬克」.這比波爾舍以前預計的1500馬克少了40%!
為了這不可思議的900馬克,波爾舍絞盡腦汁.當時,德國許多汽車製造商都在背後嘲笑他是「十足的瘋子」.然而,他們低估了波爾舍的工作熱情,技術水平和獻身精神,3年後,波爾舍一舉推出三輛命名為「大眾」的原型車.但是,嘲笑波爾舍的人仍不相信這些車能夠進入市場,紛紛要求進行公開的疲勞試驗,以驗證達到了技術標准.
作為設計師,波爾舍並未就此止步,他深知「大眾」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於是,他親自前往美國,采購專業設備,招募技術工人.當時從美國返回後,發現德國已經掀起了一個購車運動,成千上萬的工人都想買車,「大眾」的生產能力遠遠達不到市場的要求.1938年,波爾舍在下薩克森州的一萬英畝的土地上,開始建設一座更大的大眾汽車製造廠.
但是,波爾舍本人並沒有像他研製出來的大眾汽車那樣幸運,他因涉嫌與納粹的關系而被捕,最後死於獄中.
「甲殼蟲」飛起來了
「二戰」後,盡管美國的汽車巨子對大眾汽車不屑一顧,但大眾人自己卻幹得津津有味.他們的「甲殼蟲」從下薩克森州的工廠里爬出來,借著經濟重建的順風飛向世界各地.
1948年,海因茨 諾德霍夫出任「大眾」總經理.他認為,公司現有的產品最適合剛剛從戰爭廢墟中爬起來的德國經濟.他對手下的人說:「我們當年初到此地時,這里滿目荒涼.而今天,這里建起了活爾夫斯堡市.這座城市是被大眾汽車載來的.今後,大眾汽車還會載著我們到達更輝煌的境界.埋頭苦幹吧,我們需要的只是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品種類.」
德國經濟出人預料的高速發展,為「大眾」創造了一個極好的外部環境;諾德霍夫的務實精神和正確領導又使「大眾」具備了大發展所需的內部條件.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甲殼蟲」先後推出了許多新車型,還對問世以來就沒有變過模樣的「甲殼蟲」做了外觀改造,在德國市場上掀起了新一輪的搶購風潮.
大眾紮根中國
「大眾」更看好尚未開發的中國市場.1985年,「大眾」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相繼生產出「桑塔納」、「桑塔納2000」等產品.1991年,「大眾」在中國的第二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在長春成立,主要生產「奧迪」、「捷達」轎車.1997年,一汽-大眾銷售公司成立,成為「大眾」在中國的第三家合資企業.為了建立現代化的營銷網路,2000年,「大眾」在中國的第四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汽車銷售公司成立.
1999年9月,「奧迪」A6在一汽--大眾成功下線.2000年12月,「帕薩特」在上海大眾成功下線.2001年8月,「寶來」在一汽--大眾下線,這是中國生產的第一款在技術上與世界同步的中級轎車.隨後,上海大眾推出具有世界一流技術水平的緊湊型轎車「波羅」.目前,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中國生產的轎車總量已超過200萬輛,佔中國轎車總產量的52%以上.2002年,兩家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將達40萬輛,比上年增長21%.目前,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中國生產的轎車總量已超過200萬輛,佔中國轎車總產量的52%以上.2002年,兩家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將達40萬輛,比上年增長21%.
「大眾」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汽車工業尚處於落後狀態.「大眾」與中國的合作夥伴通過不懈地努力推動著這一市場不斷前進.「大眾」總能根據市場的需求適時推出新產品.不論是過去的「桑塔納」和「捷達」,還是現在的「寶來」和「波羅」,都引導了中國汽車產品的新潮流.消費者對於老車型的忠愛和對新車型的熱衷都證明了這一點.「大眾」在全球范圍內都要實行嚴格的質量標准,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的產品同德國、墨西哥及巴西等地的質量標准完全一樣.「大眾」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所生產的轎車不僅僅是在本地組裝,而是大力提高「國產化」水平.「大眾」一貫注重員工的培訓.在開始生產「桑塔納」之前,大眾汽車公司便安排中國的工程師與技師去德國、巴西的工廠培訓.自那以後,不管是生產「捷達」、「帕薩特」,或是「波羅」、「寶來」,中國員工都接受過多人次,長時間的海外及中國本地工廠的實地培訓.
在談到「大眾」在中國的營銷戰略時,雷思能博士說,我們著重於建立現代化的經銷商網路.我們的戰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建立「3S」經銷商,到2002年末,預計建立550家「3S」經銷商:進一步推進「大眾」的全球統一標准,以展示公司的品牌形象,改善經銷商的銷售方式,對人力資源、設施、設備、培訓及企業管理實施統一標准;建立獨資的進口公司,向中國提供除合資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之外的「大眾」的產品.雷思能博士還說:「大眾汽車公司將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作出決定.我們的宗旨是:不同級別最好的產品,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客戶服務.」
㈥ 華金資本這個股票如何,長線能不能拿
這票有國資背景,而且股性相當活躍,概念題材也比較熱門。這兩天在大盤大跌的情況下能強勢收紅,估計不用震盪幾天就要上攻了,個人建議是多拿下吃一波主升波段,止損位在10.7左右。
㈦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92年,於2011年5月20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紅棗行業優先上市的企業(股票代碼「002582」)。
作為一家集紅棗種植加工、冷藏保鮮、科技研發、貿易出口、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好想你立足於健康、養生、營養、生態、環保、富民、強國的紅棗行業,秉承「良心工程,道德產業;科學膳食,健康理念」的行為標准,開展以紅棗主品類縱深發展,以堅果、豆類、米類、葯食同源類等與紅棗相關品類橫向發展的產品策略,傳遞「健康、時尚、快樂、高端」的品牌理念,為行業和廣大消費者提供高標准、科學配比的健康食養標准,為保障大眾健康、品質生活提供服務,不斷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打造市值過百億的好想你品牌。
目前公司建立有河南新鄭、河北滄州、新疆若羌、新疆阿克蘇四個生產加工基地,自建原料基地8000餘畝,擁有15家全資子公司和3家參股公司,員工3000餘人,成功並購線上零食品牌——百草味,實現專賣、商超、電商、流通、進出口全網覆蓋,銷售網路遍及全國,並積極依託互聯網思維,探索線上線下連通的雲商模式,致力於全渠道營銷。
近年來,公司還獲得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出口示範企業、國家級觀光工業旅遊示範企業、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全國食品行業優秀食品龍頭企業、 全國棗產業骨幹龍頭企業、全國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多項榮譽,公司制定的免洗紅棗標准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國家標准。
世界紅棗看中國,中國紅棗看新鄭。2006年,公司率先成立中華棗文化博物館,通過紅棗標本、歷史典故、民俗工藝等全面展現紅棗文化精華,傳承8000年紅棗文化精髓,謳歌企業發展歷程,宣揚心系紅棗和人民健康的家國情懷。此外,公司還建有透明工廠、感恩殿、紅色棗園革命文物展館等,開展紅棗文化節暨中華棗鄉風情游活動,打造極具地方特色的工業旅遊項目,為傳播紅棗文化、養生文化、感恩文化、紅色文化不懈努力。
法定代表人:石聚彬
成立時間:1997-09-24
注冊資本:51568.41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84100001492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新鄭市薛店鎮
㈧ 金龍魚的控股上市公司名是什麼
1、「金龍魚」的控股公司不是上市公司,而是是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
2、1974年,郭兄弟集團在中國投資了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從此開辟了中國市場。益海嘉里是豐益國際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小包裝油生產商之一。
3、2006年底豐益國際收購了郭氏集團的全部食用油以及相關業務,交易價值為27億美元。「金龍魚」、「胡姬花」、這些在中國市場均佔有一席之地的食用油品牌背後,都將閃現同一個跨國集團——新加坡豐益國際有限公司的身影。
4、嘉里糧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境內 35 個城市設有企業110多家,在最大的貨運樞紐附近建立58個生產基地,現在益海嘉里生產、銷售和物流網路,覆蓋了中國多個省、市、自治區的2839個縣市,擁有近350個銷售處,1585個經銷商5000多家分銷商,超過100萬個終端保證供應。
5、金龍魚上市28年來 ,金龍魚系列產品涵蓋了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面、雜糧、豆乳、調味品、餐飲糧油等八大領域,旗下16個品牌在金龍魚的帶領下,都已成為每一個專業領域內公認的領先品牌,為消費者的健康餐桌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6、憑借金龍魚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出色表現,其母公司豐益國際繼2012年3月榮登美國《財富》雜志全球食品生產行業最受贊賞公司排行榜榜首後,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豐益國際位列248位。
(8)透明工廠股票擴展閱讀:
1、金龍魚上市28年來,秉承誠信、創新、品質、服務四大經營理念,堅守"溫暖親情大家庭"的品牌訴求,專注糧油食品,把中國人的廚房作為自己的事業,嚴把產品質量關,不斷研發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選擇。
2、截至目前,金龍魚品牌系列產品已經涵蓋了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面、米粉、豆乳、調味品、餐飲糧油等八大領域,真情服務三億中國家庭 。
3、金龍魚食用油是益海嘉里集團打造的最知名、最成功的單品 ,產品涵蓋了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面、調味品、雜糧、豆奶、餐飲用油、特種油脂、油脂化工等10大領域,旗下16個品牌在金龍魚的帶領下,都已成為每一個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品牌 。
4、從2007年開始,金龍魚在全國逐步展開"透明工廠"行動,邀請各界消費者和媒體記者走進工廠零距離參觀產品生產線。讓消費者從產品生產的源頭,從產品的生產線,從基礎著手對產品品質進行監管。讓公眾和媒體都能行使監督的權利,充分踐行品牌對消費者的品質承諾 。
5、至現今,金龍魚已在全國18家工廠建立了營養健康體驗館,累計接待消費者66萬人次 。
㈨ 為什麼德國大眾公司在20 世紀50-60年代在美國失敗了
圖片是大眾頂級車輝騰啊,我喜歡,他是在德國一個很漂亮的透明工廠里造的。
大眾汽車的監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西的家族公司是保時捷,他在任期間不斷收購大眾股票,並在大眾中已實際掌握控制權,為收購大眾做准備。期間他還讓馬丁·文德恩(奧迪前任首席執行官)取代比瑞德而成為新的大眾總裁,已收購MAN卡車公司問題為借口與其產生爭執,實際是為除了他,防止他妨礙計劃。這是大眾被保時捷收購的原因。
這是在我買的《汽車族》雜志上看到的。
德國大眾發展史——」大眾「動力強勁
作者:nmtd
在德國早期的汽車製造企業中,有一個戴姆萊爾汽車公司.這個公司設在奧地利的分廠中,有一位名叫費迪南德 波爾舍的設計師.當時歐洲大陸流行著一種觀念:汽車是有錢人的奢侈品,普通人無權問津.盡管波爾舍是位汽車設計師,但他卻是個普通人,因此也未
能擁有自己的汽車.
後來,美國人亨利 福特站出來打破了「汽車貴族論」,他設計製造的「T」型汽車,開進了成千上萬普通人的家,波爾舍從報紙上看到這一消息後,就萌發了
要設計一種「大眾化汽車」的念頭.
1931年,波爾舍的一家生產小型廉價轎車的小工廠在斯圖加特開工了.然而,由於資金不足,原型車遲遲沒能製造出來.就在他萬般苦惱之際,轉機出現了.1933年,德國法西斯頭目阿道夫 希特勒竊取了德國政權.波爾舍對希特勒反動的政治觀點毫無興趣,但他卻牢牢記住了希特勒在上台前許下的一個「諾言」:讓德國大眾有能力擁有一輛自己的轎車.於是,波爾舍徑直前去求見希特勒,希望得到一定的經費補貼.希特勒本身就是一個汽車迷,再加上歇斯底式的政治目的,因此給波爾舍大筆的研製經費,而且放寬了有關耗油量,冷卻系統以及其它技術指標的要求,鼓勵波爾舍盡快推陳出新出原型車.不過,希特勒提出了一個非常苛刻的條
件,就是「每輛車的銷售價格不得超過900馬克」.這比波爾舍以前預計的1500馬克少了40%!
為了這不可思議的900馬克,波爾舍絞盡腦汁.當時,德國許多汽車製造商都在背後嘲笑他是「十足的瘋子」.然而,他們低估了波爾舍的工作熱情,技術水平和獻身精神,3年後,波爾舍一舉推出三輛命名為「大眾」的原型車.但是,嘲笑波爾舍的人仍不相信這些車能夠進入市場,紛紛要求進行公開的疲勞試驗,以驗證達到了技術標准.
作為設計師,波爾舍並未就此止步,他深知「大眾」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於是,他親自前往美國,采購專業設備,招募技術工人.當時從美國返回後,發現德國已經掀起了一個購車運動,成千上萬的工人都想買車,「大眾」的生產能力遠遠達不到市場的要求.1938年,波爾舍在下薩克森州的一萬英畝的土地上,開始建設一座更大的大眾汽車製造廠.
但是,波爾舍本人並沒有像他研製出來的大眾汽車那樣幸運,他因涉嫌與納粹的關系而被捕,最後死於獄中.
「甲殼蟲」飛起來了
「二戰」後,盡管美國的汽車巨子對大眾汽車不屑一顧,但大眾人自己卻幹得津津有味.他們的「甲殼蟲」從下薩克森州的工廠里爬出來,借著經濟重建的順風飛向世界各地.
1948年,海因茨 諾德霍夫出任「大眾」總經理.他認為,公司現有的產品最適合剛剛從戰爭廢墟中爬起來的德國經濟.他對手下的人說:「我們當年初到此地時,這里滿目荒涼.而今天,這里建起了活爾夫斯堡市.這座城市是被大眾汽車載來的.今後,大眾汽車還會載著我們到達更輝煌的境界.埋頭苦幹吧,我們需要的只是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品種類.」
德國經濟出人預料的高速發展,為「大眾」創造了一個極好的外部環境;諾德霍夫的務實精神和正確領導又使「大眾」具備了大發展所需的內部條件.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甲殼蟲」先後推出了許多新車型,還對問世以來就沒有變過模樣的「甲殼蟲」做了外觀改造,在德國市場上掀起了新一輪的搶購風潮.
大眾紮根中國
「大眾」更看好尚未開發的中國市場.1985年,「大眾」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相繼生產出「桑塔納」、「桑塔納2000」等產品.1991年,「大眾」在中國的第二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在長春成立,主要生產「奧迪」、「捷達」轎車.1997年,一汽-大眾銷售公司成立,成為「大眾」在中國的第三家合資企業.為了建立現代化的營銷網路,2000年,「大眾」在中國的第四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汽車銷售公司成立.
1999年9月,「奧迪」A6在一汽--大眾成功下線.2000年12月,「帕薩特」在上海大眾成功下線.2001年8月,「寶來」在一汽--大眾下線,這是中國生產的第一款在技術上與世界同步的中級轎車.隨後,上海大眾推出具有世界一流技術水平的緊湊型轎車「波羅」.目前,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中國生產的轎車總量已超過200萬輛,佔中國轎車總產量的52%以上.2002年,兩家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將達40萬輛,比上年增長21%.目前,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在中國生產的轎車總量已超過200萬輛,佔中國轎車總產量的52%以上.2002年,兩家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將達40萬輛,比上年增長21%.
「大眾」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汽車工業尚處於落後狀態.「大眾」與中國的合作夥伴通過不懈地努力推動著這一市場不斷前進.「大眾」總能根據市場的需求適時推出新產品.不論是過去的「桑塔納」和「捷達」,還是現在的「寶來」和「波羅」,都引導了中國汽車產品的新潮流.消費者對於老車型的忠愛和對新車型的熱衷都證明了這一點.「大眾」在全球范圍內都要實行嚴格的質量標准,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的產品同德國、墨西哥及巴西等地的質量標准完全一樣.「大眾」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所生產的轎車不僅僅是在本地組裝,而是大力提高「國產化」水平.「大眾」一貫注重員工的培訓.在開始生產「桑塔納」之前,大眾汽車公司便安排中國的工程師與技師去德國、巴西的工廠培訓.自那以後,不管是生產「捷達」、「帕薩特」,或是「波羅」、「寶來」,中國員工都接受過多人次,長時間的海外及中國本地工廠的實地培訓.
在談到「大眾」在中國的營銷戰略時,雷思能博士說,我們著重於建立現代化的經銷商網路.我們的戰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建立「3S」經銷商,到2002年末,預計建立550家「3S」經銷商:進一步推進「大眾」的全球統一標准,以展示公司的品牌形象,改善經銷商的銷售方式,對人力資源、設施、設備、培訓及企業管理實施統一標准;建立獨資的進口公司,向中國提供除合資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之外的「大眾」的產品.雷思能博士還說:「大眾汽車公司將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作出決定.我們的宗旨是:不同級別最好的產品,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客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