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對中國平安股票進行估價
轉
中國平安:重新審視壽險業務的盈利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10:25 廣發證券
新浪提示:本文屬於研究報告欄目,僅為分析人士對一隻股票的個人觀點和看法,並非正式的新聞報道,新浪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一切有關該股的有效信息,以滬深交易所的公告為准,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報告作者:曹恆乾 撰寫日期:2008-11-12
壽險公司的盈利模式,死差收益與費差收益假設的可信度:壽險公司的利潤來源於死差、費差與利差。內含價值變動中,平安對新業務價值中死差收益、費差收益的假設比實際發生的死差收益、費差收益要低,因此新業務價值中的死差收益、費差收益可信度高。
死差收益與費差收益預計占平安新業務價值的一半:預計利差收益只佔新業務價值的50%(其中分紅險利差收益佔10%,萬能險、投連險與年金利差收益佔15%,傳統類業務利差收益佔25%),而死差收益與費差收益佔50%,表明中國平安(24.46,0.33,1.37%,吧)銷售的壽險保單能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死差與費差收益,公司的利潤不僅靠投資獲得的利差收益,相當大比重的收益來源於銷售保單獲得的費差收益。
估值與投資建議:假設首年期繳增速為過去5年平均值的60%,有效業務投資收益率比基準下調100個基點,新業務投資收益率比基準下調200個基點,貼現率11.5%,中國平安的有效業務價值從7.5元下調到4元,每股新業務價值從1.23元下調到0.96元,此時中國平安的08年的評估價值為42.9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利率風險是中國平安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report/20081114/10252515203.shtml
Ⅱ 營改增證券業手續費凈收入要不要開發票
營改增」後金融行業適用6%的稅率,較原來5%的營業稅率提高1個百分點。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教授樊勇表示,表面上看,「營改增」後金融行業名義稅率提高1個百分點,但這並不代表實際稅負會加重。考慮到允許金融企業將外購房產、設備及服務中所含的增值稅稅金進行抵扣,企業繳納流轉環節的稅收不但不會上升,反而會下降。但個別企業由於外購可抵扣項目處於改革不同時點,會存在可抵扣項目少而出現增稅的現象。中長期來看,所有企業的稅負是下降的。
市場人士分析,「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後,對銀證保三行業的影響將呈現差異化。其中,銀行業凈利潤可能有所降低;證券業稅負影響不大,凈利潤影響有限;保險業稅收優惠有望延續,產險公司凈利潤降幅較大。
銀行業盈利料略降
分析人士表示,「營改增」後銀行凈利潤將有所降低,但幅度較小,稅負變化主要取決於進項稅抵扣的幅度。
海通證券(14.820, 0.11, 0.75%)用各上市銀行2015年中期財務數據進行測算的結果顯示,「營改增」後銀行業整體盈利同比增速下降2個百分點。
廣發證券(16.980, 0.13, 0.77%)研究報告認為,作為銀行利潤主要來源的貸款業務,由於「營改增」明確規定貸款利息支出不可進項抵扣,導致貸款服務利息收入實際上相當於按照全額征稅,因此,綜合測算,「營改增」之後部分銀行整體稅負水平可能會上升。
廣發證券分析師沐華認為,銀行應該積極進行稅收籌劃,具體措施包括從銷項端和進項端入手進行稅負轉嫁;拆分出不徵收、免徵收增值稅的業務從而合理降低稅負;將不能進項抵扣的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以購進服務的方式取得增值稅發票獲得進項抵扣等。
申萬宏源(5.740, 0.09, 1.59%)認為,銀行業在「營改增」後稅負變化相對平穩,但凈利潤有所降低,預計降幅在1%以內,具體影響受進項稅可抵扣數額比例的設定。申萬宏源分析師胡翔表示,銀行業「營改增」的盈利影響測算具有復雜性,原因在於現行營業稅率為5%,如果單純將營業稅率提高到6%,那麼根據靜態測算,對上市銀行凈利潤的影響是降幅接近3個百分點。但增值稅是銷項稅減去進項稅,是一種差額徵收的概念,稅率並不能與營業稅稅率進行直接比較來代表稅負高低。
證券業利潤所受影響有限
根據新規,證券公司增值稅徵收范圍包括手續費收入、資產交易收入及利息收入,增值稅稅率6%。由於應稅收入范疇大致相同,對券商利潤影響有限是業內的普遍看法。
海通證券分析師孫婷認為,在現行營業稅制下,券商各大類業務已有不同程度的減免政策,盡管「營改增」後部分業務可做進項抵稅,但測算下來,影響較小。同時,增值稅制下券商可抵扣的項目范圍偏小。證券行業擁有龐大的分支機構網,許多分支機構設立在中小城市,成本端多為小規模納稅人或個人,因此較難獲取符合條件的增值稅發票。
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恆乾表示,由於「營改增」將價內稅改為價外稅,新政前後證券公司各業務應稅收入范疇大致相同,應稅收入范疇差異較小,扣稅後的營業收入將降低。
「總體來看,行業整體稅負變動主要取決於銷項轉嫁與進項抵扣,」曹恆乾表示,分業務看,經紀、自營、兩融收益有下降壓力。經紀業務競爭較充分,稅負難以轉嫁,自營業務可抵扣進項較少,收入及利潤水平將降低;投行、資管業務收入及利潤所受影響不大,客戶以機構、企業為主,稅負可轉嫁,同時證券分銷費用、咨詢等費用可抵扣進項。
談及「營改增」對券商業績的影響,曹恆乾表示,減免項目占營業收入比重、可抵進項稅金額占營業支出比重是券商受「營改增」影響不同的主要原因。根據測算,「營改增」對各券商凈利潤總體影響不大,影響幅度在-0.9%—1.5%。
孫婷表示,營業支出是否能進項抵稅決定了「營改增」對券商業績的增厚程度。在營業支出全抵扣的情況下,「營改增」將增厚券商營業利潤約4%;在營業支出抵扣40%的情況下,「營改增」將使券商利潤微增。考慮到目前近60%的營業支出系員工薪水支出,因此,員工薪資是否能進項抵稅直接關系業績增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