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上海國企改革證券化率

上海國企改革證券化率

發布時間:2021-04-20 02:21:51

❶ 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國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最新(2015)國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中航集團:
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關聯交易較多,預計未來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較大,是內生增長最強勁的整機企業。
成飛集成(002190)國防主管部門還在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全面深化改革,長期看好軍工行業的發展,後期仍然存在整合預期。
中航飛機(000768)運輸機、支線客機板塊,軍工企業改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加深等進入兌現階段,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中航動力(600893)航空發動機的主機板塊,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資產交割,公司存在發動機板塊進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成發科技(600391)預計將注入中航集團發動機板塊的優質傳動資產,2012年已完成傳動事業部的建立,資產注入前景明確。
中航動控(000738)是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板塊資本運作平台,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研製的企業,存資產注入預期。
中航電子(600372)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細則出台,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作為中航集團旗下公司,市場對於中航電子的改革期待較大。
中航機電(002013)航空機電系統的唯一平台,託管集團旗下機電資產18家公司,剩餘14家仍存繼續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預期。
中航光電(002179)公司為C919大飛機提供集成設備安裝架、系統支架和連接器等,是綜合設備櫃的唯一供應商,對外並購將是公司的戰略規劃。
中航黑豹(600760)農業運輸車的骨幹企業,向高科技環保電動車發展,第三大股東東安發動機是國內最大的汽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有想像空間。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團直升機板塊業務整合順利,且市場效益明顯,軍品總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已逐步成熟。
貴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東與中航汽車簽訂增資協議,增資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成中航汽車,後期有資產注入預期。
中航重機(600765)股權劃轉後海翼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將極大強化與海翼集團在液壓及鍛造領域的上下游關系,充分發揮協同作用.
*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新材料
上市公司,由於業績堪憂,未來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深天馬A(000050)資產注入之後管理協同效應提升將推動公司經營效率穩步提升,帶動產業鏈配套運轉,推動盈利增速高於收入增長.
飛亞達A(000026)央企中航國際的下屬企業,預計潛在的激勵機制改善可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時有整合預期。
中航地產(000043)航工業集團旗下產業除航空、軍工類產業以外,還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產業,對集團旗下眾多資產整合預期提升。
*ST東安(600178)公司處於集團公司的汽車板塊,業績一直不如人意,後期存在大股東的相關資產注入預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華錦股份(000059)華錦股份業績虧損,實際控制人實力雄厚,並有意將華錦股份打造為石化產業平台,未來資產重組值得期待。
北方國際(000065)北方國際的主營業務包括國際工程承包、國內建築安裝、房地產開發、鋁業加工製造等,存在作為相關資產整合平台的預期。
北化股份(002246)大股東變更為中兵投資,有利於發揮公司在纖維素產業及特種化工板塊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團層面有效實施產業整合。
長春一東(600148)生產和銷售重、中、客、輕、轎、微等各種型號的汽車離合器,農用車離合器;生產和銷售各種鋁、鋅壓鑄件產品.
光電股份(600184)集團光電板塊中,仍有體量龐大的優質光電資產未上市,同屬兵工集團的江南紅箭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國內傳統的專業化礦用自卸車行業龍頭企業,生產各種型號的"特雷克斯牌"傳統自卸車。
北方導航(600435)作為兵工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集團將舉全集團之力推動北斗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後期整合預期加大。
凌雲股份(600480)汽車產業未來將以節能減排為方向快速發展,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整合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
晉西車軸(600495)產品涵蓋國內外各型鐵路機車、地鐵、輕軌等軌道車輛,重組並購北方鍛造後,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車軸企業。
北方創業(600967)大股東內蒙一機是國家唯一的主戰坦克研製基地,兵器集團還有不少和坦克、輪式戰車相類似的裝甲車資產有待整合。
江南紅箭(000519)公司作為兵器工業集團旗下的先進材料公司,未來有望成為集團非金屬先進材料整合的平台。
中國醫葯集團:
國葯一致(000028)實際控制人國葯控股增持後,有望獲得國葯體系內更多的資源傾斜,受益央企改革試點帶來的制度紅利。
國葯股份(600511)國葯集團被確定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試點企業,公司是國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葯平台,有望迎來改革整合。
天壇生物(600161)大股東中生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漢所等,有望成為血製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
現代制葯(600420)此前並購的容生,川抗等企業,隨著後續15億定增資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開啟外延並購的新高潮。
中國建材集團:
北新建材(000786)大股東對子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引入外部投資者等舉措將提升公司競爭力。
洛陽玻璃(600876)中國建材集團及所屬中國建材玻璃公司承諾,計劃三年內,以公司為平台,解決與龍新玻璃等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方興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進行改革。
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熔鑄鋯剛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鑄氧化鋁系列耐火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公司將受益於國企改革。
中國玻纖(600176)集團公司入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會行使三項職權的雙項試點,成為改革焦點企業。
國投集團:
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營業務為成套設備及技術進出口業務和境外投資,受益於實際控制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
國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選為主的國家大型企業,確立了"立足煤炭、發展電力、延伸煤制氣"的戰略,國投系改革加速。
國投電力(600886)國企改革的推進,有利於集團增強企業資本實力,公司作為集團電力能源建設運營的重要平台,有望從中受益。
中紡投資( 600061)安信證券借殼,在交割完成12個月內,對存在同業競爭關系的基金和期貨 相關業務有望以資產注入的方式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國投中魯(600962)江蘇環亞借殼上市,通過重組等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帶動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嘗試。
中糧集團:
中糧地產(000031)公司控股股東中糧集團,成為國資委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公司有望成為相關領域的整合平台。
中糧屯河(600737)公司將以混合所有製作為手段,為下屬企業引入產業資本、社會資本、私募股權等,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中糧生化(000930)中糧生化是首批改革試點企業之一,隨著後續細化改革政策的落實以及第二批試點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中國誠通集團:
中儲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發轉讓15.3%股權,引入後者作為戰投,開啟央企混改,預計將出現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單中.
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為集團特種紙業務發展平台,若獲得與冠豪高新主營業務相同或類似的業務機會,優先讓與冠豪高新。
岳陽林紙(600963)作為林漿紙一體化龍頭,公司造紙所需紙漿部分自給,林產200萬畝,具有林業資源優勢,是國資改革潛在受益標的。
恆天集團:
恆天海龍(000677)公司控股股東恆天集團獲股權劃轉,將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為恆天集團整合平台。
恆天天鵝(000687)恆天天鵝重組交易標的為華訊方舟特種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有望獲新股東資產注入,轉型為移動寬頻網路服務商。
國家電網公司:
許繼電氣(000400)許繼電氣正步入特高壓收入,智能電表業務不斷突破、海外業務不斷拓展的時期,同時受益"一帶一路 "戰略及國企改革。
平高電氣(600312)特高壓交、直流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帶一路"和國網海外規劃,集團存在整體上市預期。
國電南瑞(600406)國家電網會繼續推進以旗下具備條件的公司整體上市為目標的改革,公司作為重中之重,受益集團資產證券化。
國電集團:
國電電力(600795)公司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常規能源的整合平台,未來資產注入預期強烈,且受益於電力體制改革。
長源電力(000966)公司收購國電集團湖北公司旗下中華山、樂成山等10個風電前期項目,擬開拓新能源業務,後續資產注入可期。
英力特(000635)憑借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通過繼續剝離虧損的非核心資產和提高盈利水平較好的產品的佔比,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種為褐煤,公司內生增長一般,集團公司承諾適當時候將元寶山、白音華礦注入到上市公司。
上海上實集團:
上海醫葯(601607)新團隊實現平穩過渡,制定三年過千億目標,而作為上海本地醫葯企業,有望明顯受益於國企體制機制改革。
百聯集團:
上海物貿(600822)主營業務包括金屬材料、礦產品(不含鐵礦石)、化輕原料、建材、汽車及配件、機電設備、進出口貿易等。
百聯股份(600827)商貿零售作為完全競爭類行業,剝離資產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未來更深層次改革有望陸續推進。
第一醫葯(600833)作為集團公司旗下的醫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團: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運和現代物流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於整合相關物流資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團主業,實現協同發展。
金楓酒業(600616)作為集團公司旗下酒業平台,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乳業(600597)第二期激勵計劃有望再次激發公司活力,引爆國企改革熱情,是集團旗下國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經營,公司2014年12月發布股權激勵方案,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國企改革提速。
上海城建集團:
隧道股份(600820)國企改革有望持續發酵,上海國企改革的推進給公司業務發展帶來新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地產集團:
金豐投資(600606)綠地集團借殼對象,綠地集團業務包括建設建築、酒店及商業運營等,還涉足能源、汽車、金融等領域。
中華企業(600675)公司藉助國企改革東風,加速解決同業競爭並做大做強,收購資產增強發展後勁,國企改革預期較強。
上海電氣集團:
自儀股份(600848)國資改革代表企業自儀股份推出重磅重組方案,公司主營業務將變更為園區開發和經營。
上海電氣(601727)公司將推進整體上市,聚焦能源、工業裝備和服務三大領域,立志成為中國的西門子。
上海機電(600835)作為機電一體化設備唯一上市平台,集團旗下上海電氣自動化設備等資產注入的預期增大。
上海文廣集團:
百視通(600637)百視通吸收合並東方明珠,注入文廣集團優質資產,樹立了文化類國企改革典範,給其他文化類國企改革帶來了示範作用。
上海紡織集團:
龍頭股份(600630)公司作為集團旗下的紡織平台,存在相關的資產整合預期,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申達股份(600626)公司將成為上海國資委進行新興產業整合的平台之一,申達股份正在和多方資本接觸,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上海國盛集團:
棱光實業(600629)華東設計院借殼對象,上市公司將轉型成為建築設計行業領軍企業,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耀皮玻璃(600819)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上海地產集團,其是對上海國有房地產資源進行整合基礎上成立的國有獨資集團公司。
上海華誼集團:
雙錢股份(600623)
公司在加強輪胎主業內部投資同時,也在探索兼並收購模式,進行主業擴張。
三愛富(600636)華誼集團經過3~5年的推進,基本完成國企改革總目標,制訂了集團整體或核心資產上市方案。
上海機場集團:
上海機場(600009 )上海機場集團未來將通過一個上市公司整合集團內航空主營業務及資產,集團資產進入上市公司預期加強。
上海建工集團:
上海建工(600170)公司在建築施工設備設施領域獲得長足發展,接下來將在國企改革的進程中挖掘更多創新動力,繼續尋求發展。
上海交運集團:
交運股份(600676)集團將突出主業發展重點和制度創新重點,對自身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加快核心業務健康快速發展。
錦江國際集團:
錦江股份(600754)向戰略投資者弘毅投資和控股股東募資30億,弘毅投資占錦江股份總股本約12.43%,成為第二大股東。
上海久事公司:
強生控股(600662)來自大股東久事公司的李仲秋被聘任為新任總經理,這將是強生控股又一次變革的出發,集團整合值得期待。
申通地鐵(600834)申通集團集軌道交通
投資等多項職能於一身,而久事公司則是國有投資經營控股公司,後續整合預期強烈。
上海蘭生集團:
蘭生股份(600826)東浩蘭生集團證券化率極低,多數資產都在上市公司之外,有資產注入的預期。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
上汽集團(600104 )作為上海的標桿國有企業,新的管理層履新後,旨在激發企業後續發展動力的國企改革有望繼續深化。
華域汽車(600741)有望享受上海國企改革加快紅利,通過推動新一期股權或現金激勵計劃、引進戰略投資者等。
上柴股份(600841)公司控股股東上汽集團已經進行國企改革和激勵,也將對上柴股份的管理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上海城建總公司:
城投控股(600649)城投控股在引入戰投弘毅投資後的一舉一動牽動市場,已於2014年11月份停牌。
上海報業集團:
新華傳媒(600825)公司屬於重要國企改革股,為集團公司唯一資本運作平台。同時,公司非常重視新媒體業務布局。
上海儀電電子:
儀電電子(600602)公司退出非主營業務,集中資源發展主營業務,有利於推動公司業績的長期發展。
飛樂音響(600651)公司治理結構改善進度可能快於市場預期,公司將推動股權激勵方案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上海實業集團:
上實發展(600748)上實發展目前身具上海自貿區、國企改革、土地流轉 、養老 地產等多個市場熱門概念。
上海水產集團:
開創國際(600097 )公司自上海拉開國資改革大幕起就被寄予改革先鋒的厚望,重大事項終止,不過後期預期猶存。
申能集團:
申能股份(600642)集團旗下新能源業務未來以上市公司為平台,是集團推進國企改革的載體,公司整合優質資產步伐加快。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
上港集團(600018 )發布員工持股方案,公司近72%的員工參與認購且鎖定三年,更加有利於提升港口運營效率,縮減成本。
中山中匯投資:
中山公用(000685)引入復星作為二股東,很可能是廣東國企改革第一單,中山市政府意在對接復星整體資源,對中山公用進行改制。
圳振業集團:
深振業A(000006)深圳國資委有五個A股上市地產公司,深振業為深圳國資委唯一增持的公司,較大概率成為國資委整合平台。
廣東廣晟資產:
中金嶺南(000060)公司可能成為廣晟資產集團旗下除了稀土礦產之外的礦產資源整合平台。
風華高科(000636)可能成為廣晟的電子信息
資源整合平台,廣東國企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電子信息類企業要注入同類上市公司。
廣晟有色(600259)已經通過定增收購了稀土資產,成為廣晟集團整合稀土資源的上市平台。
廣東商貿控股:
廣弘控股(000529)不僅是集團旗下而且是廣東省國資旗下唯一的食品類上市平台,未來可能成為廣東省食品行業的整合平台。
廣東粵電集團:
粵電力A(000539)公司在建機組將於2015年、2016年相繼投產,且集團資產注入可期,未來裝機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廣東水電集團:
粵水電(002060)公司是控股股東廣東省水電集團下的唯一上市公司,集團旗下還有優質的水力發電、醫院、旅遊度假等資產。
廣東廣新控股:
省廣股份(002400)集團公司旗下的廣告文化創意平台,通過實現營銷傳播鏈條的全貫通,推動實現公司的轉型升級。
佛塑科技(000973)佛塑科技屬於科技型企業,未來可能做股權激勵,可能作為新能源和新材料平台。
星湖科技(600866)星湖科技在2014年1月引入戰投匯理資產,可能整合集團公司旗下生物醫葯及食品資產。
珠江鋼琴集團:
珠江鋼琴(002678)廣州國資委絕對控股,擁有眾多可整合的文化資源;已經做過股權激勵,存在國企改革預期。
廣州無線電集團:
廣電運通(002152)國企改革大潮下,公司在管理層激勵、員工持股等激勵措施上有望取得突破,業績增速可望提速。
海格通信(002465)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其中員工持股計劃認購3500萬股,價格之高及鎖定期之長,體現公司員工對海格看好。
珠海華發集團:
力合股份(000532)珠江金控經過多次舉牌,合計股份達到30%以上,可能作為珠江金控的金融資產整合平台。
珠海格力集團:
格力地產(600185)51.94%股份轉讓給珠海投資控股,格力地產為三大核心之一,未來有大可能性獲得優質資產注入。
廣東廣業資產:
貴糖股份(000833)廣業集團下面還有其他礦產資源,貴糖股份可能成為廣業礦產資源的整合平台。
宏大爆破(002683)民爆綜合服務,廣東廣業資產主營環保、燃化能源、礦山、現代服務四塊業務。
廣州百貨集團:
廣百股份(002187)存在集團整體上市預期,有望成為廣州市國資唯一的商貿零售資產整合平台。
廣州嶺南國際:
東方賓館(000524)廣之旅總裁陳白羽出任公司總經理,廣之旅擁有豐富的旅行社客源資源,公司可能成為打造旅遊產業鏈的平台。

❷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瑞迅財經為你解答: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ST東安(600178)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華錦股份(000059)北方國際(000065)北化股份(002246)長春一東(600148 ) 冠豪高新(600433)岳陽林紙(600963)光電股份(600184)北新建材(000786)瑞泰科技(002066)國投電力(600886)
北方股份(600262)現代制葯(600420)洛陽玻璃(600876)國投新集(601918)國投中魯(600962)

北方導航(600435)天壇生物(600161)方興科技(600552)中成股份(000151)中糧地產(000031)
凌雲股份(600480)國葯一致(000028)國葯股份(600511)中糧屯河(600737)中糧生化(000930)
晉西車軸(600495)江南紅箭(000519)北方創業(600967)中國玻纖(600176)中儲股份(600787) 等等。。

❸ 證券化率為什麼能超過百分之百上海在十二五期間的目標才是40%。別國200%和300%的意義是什麼求詳述。

證券化率完全可以超過100%。從定義來看證券化率的定義是證券市場市值和GDP的比值。前者是一個存量,而GDP是一個增量(你可能把GDP理解為社會上的財富總量了,實際上是新創造的財富量)。比如美國2011年股市市值89萬億,而GDP是15萬億美元,而美國財富總量估計有370萬億美元。

證券化率一般越高越好,越高企業融資越容易。但是也要和GDP增長適度配合,不然太高的證券化率並不是資本市場發展的結果,而是投機心理推動的資本泡沫,一旦泡沫破滅,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❹ 各國證券化率在哪可以查到

各國證券化率可以上世界銀行的官方網站查詢

官方網址為:http://data.worldbank.org.cn/



查詢步驟:

1、打開世界銀行官方數據網站

2、點擊頁面中的按國家查詢,如下圖

4、選擇國家後即可查詢到相應的數據

❺ 600***,國資小盤股,有大量可變現金融資產

這話可以這么說:有低價長期唱空且不離場的貨色在的國資小盤股


上海國資改革取得突破性發展,將引導國內各地區國資改革的啟動,包括金融國資改革,上海市將逐漸形成以浦發銀行、國泰君安證券、太平洋保險為主的金融國資產業格局,而國資改革的方向將走向以管資本為主的局面,各地國有金融資產也將不斷整合,產生聚合效應,證券業格局也將在此過程中發生改變。


小盤股、優質資產、地方國資持股比例百分之四十(不擔心減持)、江蘇板塊(江蘇是我國經濟發達省份,江蘇省國資證券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酒店管理及其養老、房地產概念。更多信息請關注炎黃財經直播間。

❻ 如何推進競爭類國企改革

12月1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穩中求進依舊是總基調。在多項宏觀政策動作中,國企改革無疑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今年下半年,國企負責人薪酬改革拉開序幕,至年底,方案已下達各央企。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部署的國企改革目標則更為全面和宏觀。未來,資本市場或將在國企改革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但國企改革更為深層次的要義,在於實質的政企分開,若不能在此有所突破,純粹的募集資本,改革就不能擊中要害,也將風險重重。
剛剛落下帷幕的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首次闡釋「新常態」下的九大特徵,提出了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可以預見,穩增長將成明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促改革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承擔起推進經濟增長的重要使命。而在諸多改革舉措中,國企改革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能也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穩中求進,進一步加強改革
或許我們必須承認,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可能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持續多年高速增長之後,我國經濟的潛在後勁得到最大限度釋放,資源環境壓力開始加大,生產要素成本上升,並倒逼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為此,中國經濟必然要從結構粗放轉向結構優化、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面臨增長壓力轉向面對多重挑戰,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因此,穩中求進,是一個經濟發展告別過去傳統粗放的增長,進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的中高速發展的必然階段。
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2015年的經濟工作提出了「努力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目標。根據人民大學趙錫軍教授的解讀,這是創造穩定宏觀環境、保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所謂的穩中求進,「穩」就是要保持經濟運行平穩,而「進」是要進一步促進結構調整和改革開放,其中,提高質量效益是核心,調整結構激發活力是持續的關鍵。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心骨,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無疑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和其他一切市場主體一樣,國有企業必須適應未來的市場競爭和發展趨勢。不難預測,未來資源集約利用將成為主流,人力資源成本也將不斷上升。過去那種依賴投資保證增長,依賴政策獲得效益,依賴壟斷屏蔽競爭的模式,註定不可能再長期持續。先進的產能、先進的生產力將不斷催生與擴張,落後生產力將不斷萎縮並退出歷史舞台。如果說在上升的經濟周期里,落後只意味著增長慢或被超越,那麼在下行的經濟周期中,這一趨勢甚至可能會演變為被拋棄和被淘汰。換句話說,國有企業的改革,將可能再一次走上不得不改的十字路口。
因此,今年年初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已經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提前定調: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此基礎上,預計明年會進一步推進金融、國企、財稅等關鍵領域改革,同時將區間調控與定向調控相結合,使經濟平穩運行。其中,國企改革總體設計方案將加速出台,目前已有20餘個省份出台國企改革方案,國資委也啟動四項改革試點、中石化等企業也邁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質性步伐。
據報道,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等分別牽頭制定完善國資改革的相關方案,國資改革的總體設計文件可能會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出台,對改革的操作原則、總比例的把握、完成進度做出進一步的明確和落實。頂層設計方案將包括兩個文件,一是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二是關於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有研究表明,國企改革可能會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打破行政壟斷,改革自然壟斷。石油石化、電力、鐵路、電信等自然壟斷行業將放開競爭性業務,許多原先存在行政壟斷的服務業(文化傳媒、金融、醫療、教育等)也將放鬆管制,從而為民間資本提供大量投資機會。二是解決「一股獨大」痼疾。採掘、鋼鐵、化工、建築、公用事業等國企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情況比較嚴重,向非公資本出讓股權的空間很大。三是國有資產證券化。各地國企改革均強調要提高國企資產證券化率。多數省份的2020年目標為60%,而當前多數省份國企證券化率不到30%,提升幅度可能較大。四是混合所有制的將採取「一企一策」向前推進,各個國企在股權多元化的參與方、董事會建設、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多方面改革時將有所差別;不同的國企將在改革中呈現出不同的進度和步伐,先改革、改成功的國企將為後改革的國企提供借鑒和帶動。
資本市場或成國企改革的助推器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成功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往往與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息息相關。而每一輪改革的核心,都在於提高經濟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美國之所以能夠在發端於上世紀80年代的高科技浪潮中獨占鰲頭,緣於其高效的資本和科技的對接機制。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特別是1971年推出的NASDAQ(納斯達克)交易系統,成為連接起「經濟—資本」鏈條最為關鍵的一環,促進美國引領了全球高科技浪潮,也成為其經濟在科技創新方面至今還領先於其他發達國家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前面提到的國企改革的四個方面,其實很大程度上已經說明,人們已經意識到,資本市場對於國企改革的重要意義。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可轉債,以及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等等,提供了一套融資方和投資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可以成為推動企業自我完善和革新的基礎平台。在我國,通過資本市場,不但可以大幅提升資本的使用效率,有助於為國企改革提供更多的資金,還可以幫助原來承載著沉重社會負擔的國有企業輕裝上陣——這在過去十餘年的債轉股改革中顯現得淋漓盡致。
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進行國有企業改革,3年實現國有企業脫困」的目標。之後,國有企業的脫困改革中,資本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推動國有企業「債轉股」改革,改善資本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增強了企業的活力。二是以上市為導向,促使和幫助國有企業建立了規范的現代公司法人結構。三是推動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後的國有企業上市融資,有力地提高了國有企業自身實力和行業競爭力。
在這場「債轉股」改革中,債轉股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由原來的70%以上,降到50%以下,當年可減少企業利息總支出高達200億元左右,80%以上的債轉股企業可以實現當年扭虧為盈。在制定債轉股方案時,充分考慮了債轉股的股權退出通道——即在資本市場上,通過股權轉讓、企業回購或重組上市等途徑收回資金。而且,實施「債轉股」改革,不僅減輕了企業債務負擔,盤活了銀行的不良資產,化解了金融風險,還有力地增大了資本市場的規模,實現了國企、銀行和資本市場的多贏局面。
資本市場發展二十年來,也催生了一大批優質的國有上市公司,它們不但構成了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也代表著高效配置資源的發展方向。有數據表明,國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資金經營狀況都明顯優於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國有上市公司在就業人數和員工薪酬方面實現雙增長,已經成為社會穩定和全民富裕的重要促進力量。無論從就業人數還是人均薪酬來看,國有上市公司都已經成為全國工商企業中的典範和榜樣。
此外,資本市場還可以幫助推動並購重組,整合經濟存量,推動產業升級。國有企業改革不應當錯過下一階段的產業整合和並購機會。資本市場正可以提供這一高效的並購平台。在美國歷史上,曾經發生五次並購浪潮,其中第一次浪潮中,3000多家中小企業被兼並,使得大部分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重復建設和低水平競爭減少,徹底改變了經濟結構,提升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在此過程中,以JP摩根為代表的諸多投資銀行發揮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大量融資和交易方案的設計服務。
而在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也離不開並購重組市場。不論是地方中小型國企的轉型重整,還是大型國企的產業升級,並購重組都是效率最高、也最為市場化的途徑。而資本市場不但能為此提供充分的資金,還能夠讓企業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途徑,獲得充足的支付手段。被並購的企業或資產,也可以通過換股等形式,分享上市公司資本溢價帶來的「紅利」。此外,還可以讓更多的民間資本,通過換股入股的方式,進入國有企業或長期國營的行業領域,從而撬動民間資本,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中央與地方的齊頭並進
和以往的國企改革不同,本輪國企改革可能需要在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以同樣的力度共同推進。因此,今年7月15日,國資委在宣布啟動央企「四項改革」試點的同時,也發起地方國企改革行動。體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和安排,既有廣東、天津、福建三個新的地方自貿區的試點,又有廣東、上海兩地地方國企改革的試點突進。本輪國企改革將很可能體現為多點開花、央地並進、模式多樣的全新形態。
在新一輪央企改革試點中,以中糧集團為代表的六家央企入選。六家企業對應著三項改革試點。一是中央企業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入圍;二是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中國醫葯集團、中國建材入圍;三是中央企業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建材、新興際華集團和中國醫葯集團4家入圍。這些改革試點的核心,都是在於破除行政壟斷與低效陋習,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為突破口,打破產權壟斷和市場壟斷,實現國資布局優化和企業制度完善。
因此,在中央層面,大部分企業已經完成產業整合、債轉股脫困和上市融資以及資產證券化。本輪的重點主要是在壟斷行業放開競爭性業務,典型如油氣、鐵路產業鏈民間投資低、行業供需矛盾突出,是改革的重點區域。而在地方層面,資本市場介入國企改革的力度尚顯不足。因此,各地都提出了提升國有資本證券化率的目標。其中北京表示國有資本證券化率力爭達到50%以上。甘肅提出2020年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的證券化率超過50%。重慶則表示經過3至5年,將80%以上的競爭類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實現證券化。
在上海和廣東等資本市場較為發達的地區,本輪國企改革已經轉變為實際行動。一些地方國企,為了避免同業競爭和整合產業鏈業務,通過換股計劃或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實現資本優化配置。一些地方國企選擇民企凈資產收益率(ROE)較高、國企ROE較低的行業,開放門檻,讓更多的民營資產注入。在收益率較高的領域,可以通過引進民資來達到國企做大做強的目的。而在經營效率低的競爭類行業,注入民資則具有激活企業活力的作用。總體上看,資本市場很可能在地方國企的改革中發揮更為活躍的作用。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工作會議在重申新常態後,更加關注產業結構的調整、體制改革深化,更加關注如何擴大內需,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可以預計,國企改革將是明年的一項重要任務。與此同時,金融改革也在逐步推進。推進普惠制金融、資產證券化、資本項目開放、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等方面的努力,也將與國企改革全面對接,提升國有經濟的活力和質量。可以期待,在未來的一年裡,多管齊下的改革或許將會進一步推動社會轉型,改變經濟增長模式,以改革促增長,以改革確保社會有機體的有序和健康。
國企改革的關鍵是走好政企分開這一步
「政企分開是國企改革的試金石,是最核心的問題,如果不在這方面取得突破,改革就是花架子,就會受到很大的局限,就走不了多遠。」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教授說。政企分開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實現政企分開關鍵在於政府能否下決心割斷政資、政企之間的關系,否則好像什麼都改了其實什麼都沒改的故事就會重演。
評論周刊:有媒體報道國企改革總文件數易其稿仍舊沒有出台,您認為遲遲出不來的原因是什麼?
華生:應該很快就會出來,因為這個東西政策性很強,涉及的東西很多。我認為,跟大家一般認為的利益集團的阻礙沒有多大的關系,主要是要考慮周全。
評論周刊:雖然國家層面的改革方案沒有出來,但是上海、山東等地已經公布了改革方案,這些方案有何亮點?國企改革的關鍵是什麼?
華生:這些方案都在中央講的范圍之內,雖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國企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能不能走好第一步,就是通過改革使政資、政企分開。各地的方案都很花哨,都迴避了政企分開的問題,這會使改革遇到很大的局限。就像中石油的引資,雖然動靜很大,但是實際上就是一次募資行為,對於整個體制、機制並沒有任何的影響。所以,我覺得如果不能在政資、政企分開上有突破的話,其他的東西最後可能還是個花架子,國企改革就走不了多遠。政企分開雖然提了很多年,但是一直沒有什麼進步,這是最關鍵的所在,是最核心的問題。

❼ 國企改革關注度持續提升 國企改革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三元股份、上海機電、航天機電、北京城鄉、老鳳祥、
粵水電、中國重汽、格力電器、江淮汽車、同仁堂、
太極股份、廣汽集團、中國醫葯、中遠航運、國葯股份、
現代制葯、中國電建、銀座股份、廣百股份、太極集團、
沈陽機床、廈工股份、四川長虹、啟源裝備、
桑德環境、華光股份、王府井、重慶百貨、小商品城、中體產業、
五糧液、中新葯業、建發股份、南國置業、北京城建、振華科技、
上海貝嶺、天地科技、大同煤業、中國重工、海格通信、中航電子、
中航資本、金龍汽車、東風科技、揚農化工、石油濟柴、中色股份

❽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8)上海國企改革證券化率擴展閱讀:

分析預計: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創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與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低成本高質量的「中國製造」產品沖撞歐美本土產品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沖突將日趨升級激化。

面對美國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以及即將開始的下屆總統大選,布希政府表示,要「採取相應的對策」。財長斯諾、商務部長埃文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貿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經濟官員也紛紛指責中國的貨幣與貿易政策。

美國正逐漸失去對中國的耐心。一些亞洲專家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全球的資金與人力資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含量的產業遷離歐美;而今,隨著通訊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也同樣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❾ 國企改革概念股:全國各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都有哪些

全國各地國企改革概念股。

重慶國企改革概念股:

太極集團(600129)、重慶百貨(600729)、桐君閣、西南葯業、重慶港九(600279)、涪陵榨菜(002507)、川儀股份(603100)、重慶燃氣(600917)。

重慶鋼鐵(601005)、重慶水務(601158)、重慶百貨、建峰化工(000950)、渝開發、渝三峽A、西南證券(600369)等。

貴州國企改革概念股:貴州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啟動,表明在國資委控股公司數目較多的省市,改革競賽正在展開。

(9)上海國企改革證券化率擴展閱讀:

威脅論:

「中國概念股威脅論」在美國升溫

美國投資人所熱衷的中國概念股有趨勢釀成「中國問題綜合症」。針對在華爾街掀起的新一輪中國大陸企業上市的風潮,一股強烈的反對暗流也同時涌現。

一些文章告誡美國投資者,不應承擔中國企業的投資風險,甚至有國會議員勸誡政府,立刻阻止中國公司特別是國有企業借紐約證交所到美國投資市場上去斂錢。

中國大陸已有近30家企業到美國上市,而且幾乎每一隻股票都曾在華爾街掀起過不同程度的「中國概念股」熱潮,其中數家華資企業股價在上市後翻了一倍多。2002年11月,當中國電信上市時,雖然正值美國股市最不景氣之時,其上市消息卻依然引起了當地投資者的熱烈反響。

接下來,中國人壽以35億美元上市,成為2003年全球募集資金最大的一次上市,投資者認購量達到發行量的25倍,機構投資者的訂單高達500億美元,堪稱華爾街和香港市場的大贏家。

閱讀全文

與上海國企改革證券化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昌傳發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771
王錦州股票 瀏覽:744
襄陽瑞福德汽車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999
銀山谷股票 瀏覽:609
沙鋼集團2016年產值 瀏覽:898
股指期貨股市穩定器 瀏覽:329
理財通收益和轉出規則 瀏覽:418
5g手錶股票 瀏覽:668
傭金寶個人編號 瀏覽:566
10年國債期貨合約實行持倉限制制度 瀏覽:767
銷售傭金科目核算規范要求反饋 瀏覽:170
今天美元兌人民人民幣的匯率 瀏覽:75
每個車都有金融服務費嗎 瀏覽:533
韻達融資租賃模式 瀏覽:801
公務員房貸貸款銀行流水達不到 瀏覽:569
金融公司工資一分錢沒拿到賠錢 瀏覽:125
貴州場外交易所逾期 瀏覽:947
2015年5月30日匯率加元 瀏覽:657
創業板股票開戶流程 瀏覽:82
請問我國金融科枝上市公司哪家最強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