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理財產品保本保底什麼意思
我回答一下吧,上面的回答不全面。
保本,顧名思義,就是保證本金。版就是說不管發生什麼權意外,到期肯定還你的本金。
保底,其實是跟銀行說的,銀行的底就是你存款時約定的利息,比如半年的是3.0%,一年是3.5%。這個底的保障是國家擔保的,因為銀行都是要給央行交保證金的。所以有保障。
而理財產品的保底是指就算行情不好,理財公司也要給你出的利息,當然這個利率就比銀行的底了,一般是年化1.5-2.5%
但相對來說不錯了,因為你有可能高收益,同時又沒承擔大的風險,最壞的結果也是你收回了本及低於銀行定期但高於活期的利息喲。
『貳』 公司從銀行購保本理財的收益交所得稅嗎
公司理財收入是否納稅,是由投資的理財產品的性質決定:
一、國債利息收入
《關於企業國債投資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6號)規定:企業從發行者直接投資購買的國債持有至到期,其從發行者取得的國債利息收入,全額免徵企業所得稅。
二、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保本保息理財對於投資保本產品收取固定利息的理財模式,即在此類理財模式中,企業不承擔投資風險,只收取固定利潤,這一模式應繳納營業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2]9號)第五條規定。

(2)保本公司理財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第一:通常以純所得為征稅對象。
第二:通常以經過計算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
第三:納稅人和實際負擔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調節納稅人的收入。特別是在採用累進稅率的情況下,所得稅在調節個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較明顯的作用。對企業徵收所得稅,還可以發揮貫徹國家特定政策,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
第四:應納稅稅額的計算涉及納稅人的成本、費用的各個方面,有利於加強稅務監督,促使納稅人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和改善經營管理。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所得稅收入在中國稅收收入中的比重很小,所得稅的作用微乎其微,這種狀況直到改革開放,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營企業"利改稅"和工商稅制改革以後才得以改變。
『叄』 理財公司說的保本保息50萬四個月利息10萬靠譜嗎
很少有存四個月的,一般都是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或十八個月的。我就在理財公司上班
『肆』 什麼叫保本固定收益理財產品
保本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指銀行按照合同約定的事項向投資者支付全額本金和固定收益的產品。投資者買這類產品到期獲得固定收益,投資風險全由銀行承擔。
但投資者並不是完全無條件地獲得固定收益,監管層規定銀行不能無條件地承諾固定收益,以防銀行高息攬儲。
在固定收益產品中,固定收益證券占據了很大比例。固定收益證券的種類很多,我國現有的固定收益證券品種可大致分為四類:
①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和有擔保的企業債,收益是債券持有期利息收入、市場利率下行導致的價格上升和較強變現能力蘊含的盈利。
②無擔保企業債,包括短期融資券和普通無擔保企業債,收益來自企業債持有期利息收入、市場利率的下行和信用利差的縮減導致的價格上升。
③混合融資證券,包括可轉換債券和分離型可轉換債券,收益來自標的證券價格變動導致的價格上升和派息標的證券價格波動。
④結構化產品,包括信貸證券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不良貸款證券化,收益有持有期利息收入和市場利率下行導致的價格上升。

(4)保本公司理財擴展閱讀:
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固定收益產品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其風險主要表現為:
1、政策風險
包括因國家宏觀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產生的風險。
政策變動引發的經濟周期風險,即隨著經濟運行的周期性變化,市場的收益水平也呈周期性變化,直接影響到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
2、信用風險
主要指發行機構的違約風險,例如債務人經營不善,資產不能抵債,債權人可能會損失大部分投資。但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和有擔保的企業債等固定收益證券的信用風險可以忽略。
而無擔保企業債、信貸證券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不良貸款證券化等隨發行主體不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信用風險。
3、利率風險
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一般會略高於同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並以此來吸引投資者。但在物價上漲比較劇烈的情況下,貨幣管理當局隨時會採取加息手段來解決利率倒掛問題,固定收益證券產品的價格也會因此下降。
4、流動性風險
固定收益產品通常承諾到期保證本金與收益,部分產品允許投資者在持有期內的特定時間提前終止,除此之外,投資者如果急需用錢,一般要支付數量不等的違約金。
因此,投資者在做出產品投資之前首先要考慮產品的投資期限和金額是否符合自己當前或未來一段時間內在資金流動性方面的要求。
其次,適當考慮理財產品本身是否規定了客戶的提前終止權利、產品是否允許質押貸款等關於流動性的補充規定。
『伍』 保本的理財都有哪些
常見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分為六種,即國債類產品、保險類產品、保本型基金、貨幣型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
1、國債類產品:它是由國家發行的,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之一。國債的風險較低,收益也不高。國債的期限一般有1年、3年、5年、7年、10年這五個。
2、保險類產品:保險類產品實際就是保險理財產品,它的投資期限一般比較長,收益比同期國債高出2%左右。與國債的區別就是,保險理財產品具有保險的特質。但是投資者也需要承擔一些風險。
3、保本型基金:保本型基金的核心就是保本。但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保本型基金對期限要求比較高。如果沒有到期就贖回的話,不但不保本,還要承擔基金凈值波動的風險。與銀行存款或國債投資相比,保本基金具有較高的增值潛力。
4、貨幣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在基金中也是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目前,很多貨幣型基金都與互聯網理財掛鉤,貨幣基金的收益能達到年化5%以上,而且流動性非常好。門檻也很低。
5、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和保本基金差不多,具有一定的投資期限。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般在4%到7%左右,但是高收益的產品不是經常存在的。
6、信託產品:在所有保本型理財產品當中,信託產品的收益相對最高。它的年化收益可以達到8%到12%左右,期限大部分為1年期和2年期,安全性也較高。信託產品的特點是門檻較高,一般是50萬或100萬起步,對於草根階層的投資者來說,這顯然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范圍。
『陸』 理財產品保本保底什麼意思
我回答一下吧,上面的回答不全面。
保本,顧名思義,就是保證本金。就是說不管發回生什麼意外,答到期肯定還你的本金。
保底,其實是跟銀行說的,銀行的底就是你存款時約定的利息,比如半年的是3.0%,一年是3.5%。這個底的保障是國家擔保的,因為銀行都是要給央行交保證金的。所以有保障。
而理財產品的保底是指就算行情不好,理財公司也要給你出的利息,當然這個利率就比銀行的底了,一般是年化1.5-2.5%
但相對來說不錯了,因為你有可能高收益,同時又沒承擔大的風險,最壞的結果也是你收回了本及低於銀行定期但高於活期的利息喲。
『柒』 有保本保息的公司理財么
只要是理財產品,收益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都有風險,只是風險等級不一樣!
保本保收益的,銀監會早就規定不能在合同註明,這種說法只是理財經理為了業績或者根據過往投資的軌跡,安撫投資者的
『捌』 哪個公司保本理財收益高
資金安全最重要,收益跟風險是成正比的。
理財通理財也有很多種類,例如貨幣理財、保險理財、定期理財、指數基金
貨幣基金是1分錢就可以購買的,但是其它理財最低買入是1000元起
在行業內算是買入門檻比較低的了,而且利率都比較不錯,最高的6%
主要的是還可以隨時存取,對於急用錢來說是真方便啊
安全就更不用考慮了,騰訊的產品,肯定是安全,網頁版最大可以日買入一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