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最高收益理財產品
他們成長所需的一些。
⑵ 2018年什麼理財產品好些
1、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一直都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理財產品,在經歷了6月份的短暫低迷後,7月份貨幣基金再次爆發,單月規模就增加了9000多億,總規模創歷史新高。目前貨幣基金的規模已經佔到基金總規模的60%以上,把其他類型的基金遠遠甩在後面。
貨幣基金之所以能這么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安全性較高,流動性較好,但從收益上看,貨幣基金並不具備太大優勢,可能也就比銀行存款稍微強一點。所以貨幣基金是否值得買,就要看投資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想買一款安全的理財產品,同時在需要錢時又能及時取出,而對收益高低沒有太大要求的話,那貨幣基金還是值得買的。
2、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也是今年銷售比較火爆的理財產品之一。截至7月份,四大行的結構性存款相比去年年底就增加了7000億, 而在這期間,四大行的總存款也就增加3.2萬億,結構性存款佔了其中的21%。
結構性存款的爆發,跟外部環境變化及其自身的特點有關。外部環境主要是因為資管新規的落地,要求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將逐漸退出市場,不過結構性存款並沒有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反倒是結構性存款作為一款本金有保障,收益也還可以的理財產品,正好可以作為保本理財退出後的替代品,因此以前喜歡買保本理財的投資者,也就有一部分轉購結構性存款了。
2、P2P理財。P2P理財就是通過互聯網理財,即個人對個人,又稱點對點網路借貸 ,是指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方可以是無抵押貸款或是有抵押貸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為盈利目的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財模式。
P2P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消除中間商,為企業與個人提供更大的方便。
⑶ 年化收益18%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確實是有的,18太高了,8到16的還是有。有些新注冊的公司會提供小額的限量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都很少,每個賬戶只能搶購1萬元到4萬元,而且名額極其有限。你可以關注一下最新的理財公司。
⑷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
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
從最高收益率來看,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收益率相對來說會略高一些,不過不同地區、不同投資途徑,理財收益都可能會略有不同,大家以銀行實際的實際收益率為准。
對於五大銀行哪家銀行理財最好這個問題,要根據投資人的實際情況來看,建議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仔細閱讀理財詳情介紹,適合用戶的理財才是最好的。

(4)2018年高收益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打破剛性兌付的資產新規出台以後,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就是實實在在的。因此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有風險意識。
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分為五級,分別是R1到R5, R1代表謹慎型投資者、R2代表穩健型投資者、R3是平衡型投資者、R4是進取型投資者、R5是激進型投資者。
根據用戶的投資風險等級明確購買理財產品的目標和可能承受的風險損失程度,然後再根據結論購買相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切莫貪圖高收益購買超出承受程度的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
⑸ 年化收益18%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年化收益指的是,投資進去,然後不需要你去操作,然後一年收益有18%的。6%-8%的年收益的比較正常。民間理財,18%的誇張的有點大。的確有,不過風險大無比。 其實就是你拿錢那些民間組織做 個人理財,他們拿著 你們這些人的大量資金 去做黃金 外匯 貴金屬 工程等投資。或者是借貸。 與其把前給別人來弄,還不如 自己去操作呢。
我私信你說
1 投資本身沒風險,有風險的叫投機,在風險面前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2 投資理財都差不多,一個好的,認真負責的投資顧問才是最重要的。
3 做金融最好要去嘗試,不要一頭扎進去,大多數金融產品都是有虛擬資金賬戶的,可以拿虛擬資金做真實的行情,感受市場。
我自認我比較負責任,只要你願意跟我學習(很簡單的,我教你也不收費),最後願不願意入金來做,先不談,只要你是真心想做理財,我就在你放棄以前一直認真教授你如何理財。
我的目的也很簡單,真實,如果你真的要做,就是為了讓你在成千上萬個投資公司中,讓你選我。對於你來說區別不大在你哪裡做,但是對於我們就是僧(公司)多粥(客戶)少了。
做理財不要盲目,因為除了外匯類的,大多數買了你是不好退出的(就是年收益那種還有餘額寶那種),找一個好的顧問是很必要的。
推薦你做國際盤面的現貨黃金,黃金是真正的避險物資,就炒的價值以及波動都是其他外匯貴金屬類沒法比的。
炒金賺的是差價,不是讓你花錢買黃金實物。
理財類型很多,收益高低才是主要的,就像所謂年收益的,就貶值一問題就夠受的。既然都有風險,要做就做快錢的,就是外匯類別的,自己手動操作,這一類的理財是長久做的,能一輩子一直做的,平穩的增加自己的積蓄。推薦外匯黃金。
有問題疑惑的直接追問我,不要嫌打字或者追問麻煩。
不問你就很可能想法上進入誤區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