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千萬怎麼理財最好
一、進行風險評估,看您是屬於哪種風險投資者。
二、理財產品的分類:一種是資金池類,也稱固定收益性(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網銀版理財產品,比如標明某某款28天 46天 96天 186 365天版)這款理財產品是最安全的,給到客戶的預期收益基本能達到。一般登陸個人網銀選擇風險系數最小的理財就為這類型的理財產品。
三、理財產品的分類:結構性理財產品,就是把客戶籌集的資金投資在其他金融工具,比如股票,外匯,黃金等理財,所以它的收益往往是區間收益,比如4.5%-12.5%,比如以股票滬深指數為標准,當天基數為2000點,上限是2200,下限是1800,到達2200就得到12.5%的年化收益,反之則4.5%,所以在購買結構性理財一定要慎重!
四、一般平衡型和保守型理財客戶建議選擇固定收益型產品,激進型客戶可選取結構性理財,當然要結合目前的經濟形勢切入購買,不然較容易觸碰下限而達到最低收益甚至虧損。
五、最後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理財經理這款是固定還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掛鉤的金融衍生工具是什麼,收益率怎麼計算,只有在了解全面的情況下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2. 投資結構性理財產品應注意什麼
流動性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最大缺點,因為它通常是無法提前終止的,不適合短期投資。此外,結構性理財產品拿到高收益條件的限制較為苛刻,從而降低了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機率。
結構性的理財產品一般和黃金、石油、股票、外匯、信貸等等掛鉤,產品名稱帶有此類字眼的投資人要格外注意.此外這類產品會有兩個預期收益率,分別是最高預期收益率和預期最低收益率,如果在產品說明書上,收益率是一個范圍,比如預期最低收益率0.5%,預期最高收益率為8%,那麼基本可以判斷為結構性理財產品。
3. 最好的投資理財產品是什麼
沒有最好,只來有最合適,主要看哪源個平台的哪種類型理財產品更符合您的需求、風險偏好、流動性以及收益目標!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4. 什麼理財方法最好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對工薪族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一旦有了理財的本錢,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應逐步提高理財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及早開始理財,就有機會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這個"理財方程式"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50%穩守
首先,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下。
除存款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並不大。
25%穩攻
對於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一些波動度較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時還需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25%強攻
至於強攻部分,就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高的知識與經驗門檻,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穩攻方式進行,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功力較深厚之後,再加入強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財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這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受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可提高強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強攻的比例
5. 什麼是結構性理財
結構性存款理財就是銀行把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創新存款。由於資管新規的出台,銀行的理財產品不能再保本了,為了填補這一塊業務的空白,銀行推出了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兼具了本金的安全性,還擁有相對較高的預期利息。結構性理財與普通的理財產品相比,收益持平或者是略低。但是結構性理財與銀行的定期存款相比,結構性理財收益比較高。普通理財產品的風險為中、中低、低等風險等級,結構性存款理財的風險較低,而且能夠獲得較高預期的收益。結構性存款理財就是介於理財產品和存款之間的新型理財產品,具有保本型理財產品的低風險性,也具有理財產品的較高收益性。資管新規實施後,保本型理財產品將退出銀行理財市場,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就是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最佳候補」。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高、流動性好、風險較低,適合大部分的理財投資者。結構性理財產品並不是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而是比較中庸的理財產品。
6. 現在最好的投資理財產品是什麼
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主要看哪個平台的哪種類型理財產品更適合你的收益目標需求、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7. 如何理財能達到最好效果
1.期限的選擇:
利率觸頂時買固定收益產品宜放寬期限
一般而言,在加息周期中,購買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以短期產品為佳,可以增加流動性,以便隨時分享市場利率不斷提高的好處;在降息周期中,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則宜放寬期限,以便鎖定較高的利率。
比如存定期存款,在利率不斷上調時,則宜存3~6個月左右比較劃算;如果進入降息周期時,則宜存3~5年的存款比較劃算。例如2007年底利率處於高峰時,3年期存款利率高達5.4%,5年期利率為5.85%,當時存了定期存款的,在隨後幾年時間里累計收益率可超越累計通脹。
近期,大部分國家暫停了加息步伐,而國內利率已逼近階段高點。對於鍾情於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的保守型投資者而言,在目前利率逼近高點之際,理財宜適當放寬期限,配置些中長期產品,以鎖定較高利率。目前而言,市民可重點關注5年期國債,其次是銀行發行的3~5年期理財產品。
2.貨幣的選擇:
美元走強時應減少外匯資產
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往往當美元走弱時,市場借入低息貨幣後投資高息貨幣的融資套利交易就會盛行,從而推動高息貨幣走強,此時持有高息貨幣不但可以賺取利差,還可賺取匯差;而當美元、日元等低息貨幣走強時,此前興起的套利交易就會大舉平盤,賣出高息貨幣,重歸融資貨幣。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在歐債危機不斷演化的情況下,美元有望繼續走強。而與此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卻仍可能保持穩步升值的步伐。在此情況下,持有澳元等貨幣理財,可能出現賺了利差卻損失匯差的情況,風險加大,宜減少手中的外匯資產。
3.買超短期理財產品 關注前期後期時間損耗
為了攬存,長假之前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往往也會水漲船高,大賺眼球。然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超短期理財收益率雖然看起來誘人,但是如果銷售期和贖回期時間損耗過多,往往會得不償失。
以正常的產品運作周期而言,一般一款理財產品,前後銷售期和贖回期耽擱的時間至少需要2天,一款5天期的產品,實際佔用的時間成本其實是7天,即使銀行給的年化收益率可高達6%,攤上7天的時間損耗,最後的實際年化收益率也僅為4.3%。
因此購買超短期理財產品時要盡量縮短銷售期時間損耗,並挑選到期時資金能立即到賬的產品。
4.注意分辨絕對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
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表述:年化收益率和絕對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指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而絕對收益率就是投資者在投資內獲得的累計收益率,投資者要特別注意區分。
目前固定收益率理財產品,運用的大多是年化收益率的概念,如興業銀行[2.68% 資金 研報]84天期產品,收益率為6%,一般指年化收益率為6%,投資者在84天里,能獲得的絕對收益率,實際只有1.38%。
如掛鉤型產品,則既有利用年化收益率概念的,也有運用絕對收益率概念的,投資者要特別注意區分。如恆生銀行[-1.86%]的天天開心股票掛鉤產品,自第三個月開始掛鉤股票沒有跌到過期初價格的90%,則當月可獲得1.1667%的絕對回報,指的就是一個月的絕對回報率,如果將其換算成年化收益率,則可高達14%左右。
8. 怎樣做好投資理財
如今,投資理財已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普通老百姓也開始加入投資理財的隊伍。不過,能夠做好投資理財,讓錢生錢的卻不多。那麼,個人投資理財規劃該怎麼做,怎樣做好投資理財?
萬能理財工具不可靠
現今,有很多投資者總想著尋找一些簡單的投資工具,最好是萬能的,無需費時費力,在家坐等賺錢,但這可能實現嗎?這句「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話,忘記了嗎?一般而言,理財工具有三大屬性:收益性、風險性和流動性,而很少有一種理財工具在這三方面都能完勝的。就比如定存,錢存銀行基本沒風險,但是利息低,5年4.25%。別指望有任何萬能理財工具,幾乎不「存在」,而要根據你的理財需求,風險偏好等選擇最適合你的理財工具才是上策。
過度投資,好比「慢性自殺」
理財,能幫助合理分配資產,實現財富增值。但是若過度投資或過度關注,就會讓理財轉變為投機。投資者因期望過高收益,便投入更多資金,期望能投入越多,收益越高,這就好比「慢性自殺」,一旦投資失敗,本金「隨之東流」。
提醒投資者,理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資金應合理安排,哪些資金用於日常開銷,哪些資金用於低風險投資,哪些資金可以用來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產品,都應該事先做好規劃。不要對投資能賺很多錢有過高的期望,避免過度投資。
投資不關注,等於「不投資」
經常會有這樣一些投資者,認購了理財產品後,就「了無音信」,甚至產品到期了都不知道。對於這樣的投資者,只能說:對自己的錢太不「負責」了。要知道投資不關注,等於「不投資」。投資者在進行了某項投資後,還需時刻關注項目後期的運營情況,市場行情等,能時時調整投資策略,將投資風險降到最低,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個人投資理財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銀行存款。對普通百姓來講,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資理財方式。與其它投資方式比較,存款的好處在於:存款品種多樣、具有靈活性、具有增值的穩定性、安全性。在確定進行儲蓄存款後,投資者面臨著存款期限結構的選擇。投資者選擇的主要是活期還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還是更長的時間,這主要看將來的收人和支出狀況,以及對未來其它更好投資機會的預期和把握。
股票投資。在所有的投資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說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工具之一,特別是從長期投資的角度看,沒有一種公開上市的投資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報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為籌集自有資本而發給股東的入股憑證,是代表股份資本所有權的證書和股東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己成為個人投資的重要目標。
投資基金。不少人想投資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託專家代做投資選擇,這種投資方式便是基金。投資基金是指通過信託、契約或公司的形式,通過發行基金證券,將眾多的、不確定的社會閑散資金募集起來,形成一定規模的信託資產,交由專門機構的專業人員按照資產組合原則進行分散投資,取得收益後按出資比例分享的一種投資工具。與其它投資工具相比,投資基金的優勢是專家管理、規模優勢、分散風險、收益可觀。家庭購買投資基金不僅風險小,亦省時省事,是缺少時間和具有專業知識個人投資者最佳的投資工具。
債券投資。債券介於儲蓄和股票之間,較儲蓄利息高,比股票風險小,對於有較多閑散資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較適合。債券具有期限固定、還本付息、可轉讓、收人穩定等特點,深受保守型投資者和老年人的歡迎。
9. 對於結構性理財,你又知道多少
招商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是指由招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存款人(投資者)通過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使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10. 最好的理財方法是什麼
理財就是理人生,理財最終的目的是追求財富自由,實現理想的生活。不得不講家庭資產的配置重要性,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如何做到合理的配置實現利益做大化,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接下來可以從下面幾點分析得出結論。
首先考慮家庭資產配置,並且合理運用理財工具。資產配置以系統化分散投資的操作方式來降低投資風險。並在個人可以忍受風險范圍內追求最大的收益。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把錢放到對的地方——不僅資產比例要對投資工具要對,投資的時機也要對。
資產的配置遵循幾個原則:第一個要准備的日常開支,一般占家庭年收入的10%,解決家庭3-6月的生活費。這個賬戶保障家庭的短期開銷和日常生活。買衣服,美容、旅遊、人情往來等。我相信大家都配置了這個賬戶,現在用得最多的微信、支付寶、信用卡,往往我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配置佔比過高。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開銷過大而沒有錢再去配置其他。
第二個是要准備我們的應急金。占我們家庭收入的20%。用來保命的錢,解決突發狀況造成的大額支出。人吃五穀雜糧,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生病?而且意外風險無處不在。因此配置意外重疾保障很有必要。以小博大專款專用。平時看不到有什麼用,關鍵時刻可以避免自籌,賣車、賣房、股票低價套現到處借錢。
第三個配置保本增值的錢。占我們家庭收入的40%用來解決,我們子女教育、自己養老問題。我們提前准備,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從容。可以用債券、信託、分紅險、年金類保險收益穩定。配置的要點要做到保本,可以抵禦通貨膨脹,並且收益持續穩定。
第四個才是我們的投資。用來錢生錢,占我們年收入的30%,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可以選擇股票、基金、房產等投資。
家庭資產配置的關鍵是平衡。配置的四個賬戶相當於桌子四條腿缺一不可。少一條腿,隨時都有倒下的危險。
家庭理財規劃的最終的目的實現理想的生活,讓金錢不再成為家庭幸福的束縛,讓我們擁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與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世界,體驗不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