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美國的次貸危機~求專家解答~~~
簡單點說次貸危機的主因是華爾街的貪婪
以前在美國做房屋貸款是這樣做的,這幫人在做,這些人並不是信用卓著,通過一些中介,負責幫銀行收集資料做第一關的審核,那麼中介把資料交給銀行。銀行在做第二次的審核,通過以後,銀行把錢直接放貸給借款人,銀行比如說借出一百萬,銀行就少了一百萬,為了讓資金充裕,就把一百萬的債權賣給你,你們說熟悉的房地美跟房利美,就把一百萬切成一千塊,一千塊一張的債券賣給全世界包括中國政府,賣的三千七百億,總共差不多5萬億,這個過程本來是非常好的,信用卓著的借款人把資料給銀行,銀行通過把錢借給借款人,再把債券轉給房利美,再切給1000塊的債券賣給大眾,所以銀行不缺資金,房利美拿回一百萬,最後的債權全部由社會所承擔,這個社會是廣義的社會,包括中國政府包括歐洲社會包括美國的大眾,這是一條非常完美的鏈條。
可是,這么多年來,美國華爾街的貪婪,讓這條鏈條徹底的變質,怎麼變質?第一發明的次貸,次級貸就是允許財務報表不好的人,收入所得不夠的人,信用不夠的人依然可以買房子,如何透過第一道中介呢,就開始很像我們的銀行,開始造假,學壞很快,學好不容易,拿一些假資料,我們做的很多了,騙銀行我們騙多了,造一些假的資料,拿去忽悠你,銀行所有的分析根據假的資料,所以通過審核把錢借給了借款人,銀行拿這些有問題的次級債賣給房利美,他們根據這些一百萬的次級債,切給一千塊的債券賣給大眾,中介為什麼會造價,就是資本主義賴以為生的信託責任,在華爾街的貪婪下盪然無存。信託責任才是資本主義的靈魂,當中介機構一旦缺乏信託責任的下場就是整個鏈條被污染,只要借款人還不起債,銀行債券就是差了,銀行把差的債權賣給房利美,他們又發行債券賣給大眾,會使得房利美還不起債。因此,造成破產現象。
應該很清楚了
❷ 大陸有哪些外匯保證金一級代理商
現在國內的公司都是代理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提供開戶等相關流程的操作,都不是自己經營。
代理公司一般都是代理國外知名的交易商,比如百特匯市代理的是TENCO,環亞代理的是FXSOL等,開戶都是不收取傭金的,直盤點差是2到4個點,現在沒有一條法律上面有禁止公民投資外匯,而且國內很多銀行也有外匯投資等相關業務,並在逐步完善中。
外匯保證金是全球范圍內屬於個人理財理財產品中的頂級產品,由於國內還沒有建立完善規范體系,從07年6月份開始國內的工商,民生,建設三個銀行曾經試運行業務,但均已在2012年6月暫時叫停。
❸ 基金入門
基金(Fund)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例如,信託投資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在現有的證券市場上的基金,包括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潛能的特點。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因為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出資者不要求投資回報和投資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規定或出資者的意願把資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通俗解釋 假設您有一筆錢想投資債券、股票等這類證券進行增值,但自己又一無精力二無專業知識,而且你錢也不算多,就想到與其他10個人合夥出資,雇一個投資高手,操作大家合出的資產進行投資增值。但這裡面,如果10多個投資人都與投資高手隨時交涉,那時還不亂套,於是就推舉其中一個最懂行的牽頭辦這事。定期向大夥公布投資盈虧情況等等,不可白忙,提成中的錢也有他的勞務費。上面這些事就叫作合夥投資。
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分享收益。 基金管理公司是什麼角色?基金管理公司就是這種合夥投資的牽頭操作人,不過它是個公司法人,資格要經過中國證監會審批的。基金公司與其他基金投資者一樣也是合夥出資人之一,另一方面由於它牽頭操作,要從大家合夥出的資產中按一定的比例每年提取勞務費(稱基金管理費),替投資者代雇代管理負責操盤的投資高手(就是基金經理),還有幫高手收集信息搞研究打下手的人,定期公布基金的資產和收益情況。當然基金公司這些活動是證監會批準的。 為了大家合夥出的資產的安全,不被基金公司這個牽頭操作人偷著挪用,中國證監會規定,基金的資產不能放在基金公司手裡,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只管交易操作,不能碰錢,記賬管錢的事要找一個擅長此事又信用高的人負責,這個角色當然非銀行莫屬。於是這些出資(就是基金資產)就放在銀行,而建成一個專門帳戶,由銀行管帳記賬,稱為基金託管。當然銀行的勞務費(稱基金託管費)也得從大家合夥的資產中按比例抽一點按年支付。所以,基金資產相對來說只有因那些高手操作不好而被虧損的風險,基本沒有被偷挪走的風險。 不管是封閉式基金還是開放式基金,如果為了方便大家買賣轉讓,就找到交易所(證券市場)這個場所將基金掛牌出來,按市場價在投資者間自由交易,就是上市的基金。 每個基金規定分紅每年次數在招募基金時候有說明,沒有固定的分紅或拆分規定的。 分紅是基金公司必須要賣掉一些股票,來給基金持有人分紅,這樣就可能會把手中漲得正好的股票賣掉,會影響資金的運作。 拆分是把原來凈值高的變成凈值為1元,這樣對基金公司來說不需要賣出股票來取得現金,對持有人來說相當於原來的1份變成了很多份。 經常分紅的基金有些人會喜歡,因為落袋為安嘛,但是對基金公司來說操作難度加大,盈利水平受到影響。 新基金規定的封閉期最長為3個月,但是可以提前。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一般通過銀行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期間基金規模固定,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目前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 基金
平衡型基金。(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❹ 每月投300--500元,哪種基金比較合適
今年不買指數型基金
股市、基金領域記者,天天跟"賺錢"打交道。熊市、牛市都經歷過,有自己的投資理念:理財是一種長期行為,日積月累,只要用心,每個人都會成為賺錢高手。
不止一位朋友問我:如果現在想買基金,買哪只好呢?是股票型、偏股型、指數型?還是靈活配置型?如今,開放式基金家族已超過500隻,僅涉股類的就超過400隻。
首先,今年不買指數型基金。如今指數型基金接近50隻。理財師常說:買指數型基金,最起碼在大盤漲的時候,指數型基金不會落後。然而,今年的情形是,前4個月上證綜指的跌幅超過12%。多數分析師認為,今年震盪行情將成為常態,而指數型基金和大盤同漲共跌,業績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指數型基金群體還細分為中小盤指數基金、中盤指數基金和大盤指數基金。在行情發展到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可能會有一定的表現。但是,我們很難預知未來一段時間行情的轉變。
在選擇股票型基金時,捷徑是找今年以來業績靠前的基金。如果這只基金開年布局就不錯,接下來的業績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當然,這樣的思路僅適合於上半年,如果到10月份時還選年初以來漲幅靠前的基金,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在高位買入了某隻基金。
接下來,我們還需要仔細研究每隻基金今年的一季報,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是否符合預期。最後,還要看看基金規模。規模在20億至30億元的基金最好操作。基金不論是規模過大還是過小,都對其業績不利。
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的特點
目前指數基金有興和、普豐、天元三隻指數基金,就是有指數基金特點的"優化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
例如,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目標在於獲取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一樣的收益,上證綜合指數基金就按照上證綜合指數的構成和權重購買指數里的股票,相應地,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表現就會像上證綜合指數一樣波動。
指數基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這兩方面都會對基金的收益產生很大影響。而且,這種優點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表現得更為突出。此外,簡化的投資組合還會使基金管理人不用頻繁地接觸經紀人,也不用選擇股票或者確定市場時機。
具體來說,指數基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費用低廉。這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管理費用是指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買賣證券時發生的經紀人傭金等交易費用。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這些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FONT>;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2、分散和防範風險。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釘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
3、延遲納稅。由於指數基金採取了一種購買並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換手率很低,只有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剔除的時候,或者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的時候,指數基金才會出售持有的股票,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每年所交納的資本利得稅(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中,資本利得屬於所得納稅的范圍)很少,再加上復利效應,延遲納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累積多年以後,這種效應就會愈加突出。
4、監控較少。由於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
關於指數型基金請參考:
http://www.hudong.com/wiki/%E6%8C%87%E6%95%B0%E5%9E%8B%E5%9F%BA%E9%87%91
====================
有基金問題可以網路消息我
❺ 外匯投資的騙局到底是怎麼回事
外匯騙局主要來源於那些不合規的交易商,這些交易商的資金沒有任何監管,毫無保障可言。而且很多這種交易商都使用的是盜版MT4交易軟體。
又或者直接用他們自己的交易軟體,資金根本沒有流入市場,而只在他們的平台內流動。詐騙者就是賺取投資者虧損的返佣。
欺詐方式:
外匯欺詐包括,以賺取手續費為目的爆炒客戶的帳戶,向客戶兜售所謂的可以為客戶帶來大量盈利的軟體,不正當管理的「管理帳戶」,虛假廣告,龐奇騙局以及直接欺詐等。
外匯欺詐也可以指零售外匯經紀商告知客戶「外匯交易13是一種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的行為。

(5)理財產品wiki擴展閱讀:
投資外匯注意事項:
1、善用理財預算,切記勿用生活必需資金為資本
首先要有充足的投資資本,如有虧損產生不致於影響你的生活,切記勿用你的生活資金做為交易的資本,資金壓力過大會誤導你的投資策略,徒增交易風險,而導致更大的錯誤。
2、善用免費模擬帳戶,學習外匯交易
在模擬交易的學習過程中,你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出個人的操作策略與型態,當你的獲利機率日益提高,每月獲利額逐漸提升,表示你可開立真實交易帳戶進行外匯交易了。
3、外匯交易不能只靠運氣
當你的獲利交易筆數比虧損的交易筆數還要多,而且你的帳戶總額為增加的狀況,那表示你已找到做外匯交易的訣竅。應謹慎操作,適時調整操作策略。
4、只有直覺沒有策略的交易是個冒險行為
在模擬交易中創造出獲利的結果是不夠的,了解獲利產生的原因及發展出你個人的獲利操作手法是同等重要。交易的直覺很重要,但只靠直覺去做交易是不可接受的。
5、善用停損單減低風險
當你做交易的同時應確立可容忍的虧損范圍,善用停損交易,才不致於出現鉅額虧損,虧損范圍依帳戶資金情形,最好設定在帳戶總額3-10%,當虧損金額已達你的容忍限度,應立即平倉。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披著「炒外匯」馬甲的龐氏騙局 涉案金額上百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