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保險產品其主要基本功能是保障功能,如購買保險產品的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身故或殘疾,保險公司還要承擔保險責任。
2、經營主體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經營的業務,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經營的業務。
3、作用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作用是追求資金安全和一定收益,與保險產品相比,二者在預防風險、存取方式和所有權等方面存在區別。在預防風險方面,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為將來的風險做准備,但用銀行儲蓄來應付未來的風險,是一種自助行為,而保險則能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是一種互助行為。
4、在存取方式上,銀行儲蓄存取自由,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計息,本金無損失,而保險產品沒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獲得保險金是不確定的,保險金只有在保障期滿或保險事故發生時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將承擔一定的損失。無論是保險產品或銀行理財產品,都受到大的經濟金融環境的影響,都存在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比較。
❷ 保險到底是理財產品嗎
2005年9月加入新華保險湖北分公司,歷任業務員、業務主任、兼職講師,湖北新華龍城五星會員。2006年《武漢晨報》舉辦的「第二屆金融理財大賽」團體冠軍獎成員之一。2007年湖北保監局舉辦的「首屆湖北保險理財規劃大賽」團體優勝獎成員之一。現任新華保險湖北分公司品牌主任。
客戶觀點:我們是一個普通的白領家庭,妻子和我都是大型公司中層管理幹部。股市、基金最近都不是很好,我也嘗試過投資,但總是很不理想,自己對金融不是很了解,理財更是無從談起。最近我們了解到,有種產品叫銀行保險,經過我們的了解,感覺和銀行產品以及保險產品有區別,這個到底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保險?有風險嗎?
(湖北武漢劉先生)
最近幾年,公眾的投資理財熱情持續高漲,伴隨著股市、基金、黃金、樓市等持續向好,居民的理財熱情達到歷史最高。但是,從實際調查結果看,廣大居民對於適合自身的理財產品很困惑,無所適從。
銀行保險是保險公司藉助銀行終端渠道,進行銷售的一種新型產品,准確地說,就是一種保險。但因為銷售渠道是在銀行這里,銀行保險與傳統的人壽保險產品又有所不同,無論是銷售方式、銷售人員的工作性質、產品都與傳統人壽保險有很大的區別。
銷售方式更准確地說,從流程上講,客戶是在銀行咨詢銀行櫃員或者是保險公司特派專員,然後填寫投保申請書,一般3-5個工作日內正式的保單就下來了。客戶自收到保單之日起10天,依然和個險一樣有猶豫期。
銷售人員的性質與個險營銷員也有區別。不同公司銀行代理保險的銷售人員性質也不同,但是基本上屬於員工制性質,即他們並非是那種個險營銷員,而是保險公司的員工。
產品最大的不同點的是:銀行代理保險產品,與個險營銷員渠道的產品差別很大,大部分是躉交或者年限比較短的期交產品,屬於中短期理財產品。目前銷售各家公司的銀行保險主要是萬能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分紅型保險。基本上,銀行代理保險和個險渠道的保險,在產品上差異化很大,這也是大部分保險公司避免內部競爭的一種良好方式。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只是風險要如何看待。風險分很多種,大致有以下幾種:1、本金風險:大部分公眾關注的首先是能否保本,就銀行保險產品而言,只要沒有提前支取,是滿期兌付,雖然會有管理費用,但是只要客戶是持續續繳,各家公司基本都有獎勵,因此到期之後,即使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不太理想,本金保本基本沒有問題。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出現過銀行保險到期低於本金的先例;2、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相對風險。客戶會將銀行保險與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基金、股票等收益進行比較,所以,到期利率風險是客戶關注的第二個風險。
銀行保險,特別是萬能型的,都設有保底利率,各家公司標准有所差異,但是大部分集中在2%-2.5%之間。各公司實際每月結算的年度化利率,至少基本都超過銀行同期1年期的利率。
伴隨著2008年基金神話的破滅,各家保險公司的銀行保險迎來了一次全國性的銷售增長。不過我們依然建議客戶,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過於指望依靠暴富來實現理財目標,不僅風險高,而且難以實現。所以還是要合理搭配銀行、基金、保險的比例,實現理財目標。
銀行保險理想的理財方式
熊越祥
1998年加入壽險業,從業足跡從業務員、業務經理、培訓講師到區域運營總監。2002-2004年度,連續三年榮獲新華保險湖北分公司年度優秀員工。2005-2006年度,榮獲新華保險總公司優秀講師。現任新華保險湖北分公司銀行業務處武漢本部負責人。
客戶觀點:我是一位普通的市民,在一家銀行辦理了VIP業務。最近他們開始向我推薦銀行保險,我也大致了解了,但是一直對具體內容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咨詢一下相關人士,幫我了解銀行保險對於我們這些市民而言,是否適合?有哪些產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區別如下:
1、服務對象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主要適用於個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費支付與轉賬。客戶可以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服務,完成實時查詢、轉賬、網上支付和匯款功能。個人網上銀行服務的出現,標志著銀行的業務觸角直接伸展到個人客戶的家庭PC桌面上.方便使用,真正體現了家庭銀行的風采。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針對企業與政府部門等企事業客戶。企事業組織可以通過企業網上銀行服務實時了解企業財務運作情況,及時在組織內部調配資金,輕松處理大批量的網上支付和工資發放業務,並可處理信用證相關業務。

2、處理方法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每月終了,企業應將成本費用和稅金類科目的月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將收入類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
然後再計算「本年利潤」科目的本期借貸方發生額之差。貸方余額則為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即稅前會計利潤,借方余額則為企業發生的虧損總額。
而銀行理財產品認為,所得稅會計的首要目的應是確認並計量由於會計和稅法差異給企業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帶來的影響,將所得稅核算影響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債務法從收入費用觀出發,認為首先應考慮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收入和費用的直接確認,
從收入和費用的直接配比來計量企業的收益。
3、包括的范圍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包括:行政管理和技術人員,材料采購、保管和駕駛各種機械、車輛的人員,材料到達工地倉庫前的搬運裝卸工人,專職工會人員、醫務人員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費或營業外支出開支的人員的工資。
而銀行理財產品包含: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計、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4、計算方法不同
保險公司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而銀行理財產品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理財保險
網路-銀行理財產品
❹ 銀行的哪些理財產品不在存款保險范圍內
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投保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在本機構的存款。
從存款保險覆蓋的范圍看,既包括人民幣存款,也包括外幣存款;既包括個人儲蓄存款,也包括企業及其他單位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屬於被保險存款的范圍。
《存款保險條例》
第六條存款保險資金的來源包括:
(一)被保險機構支付的保險費;
(二)被保險機構清算時分配的財產;
(三)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運用存款保險基金取得的所得;
(四)其他合法收入。

(4)銀行理財產品是保險范圍嗎擴展閱讀:
《存款保險條例》
第二十條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罰:
(一)違反規定收取保費的;
(二)違反規定動用或者挪用保險存款資金的;
(三)違反規定,未按期足額繳納保證金的。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❺ 銀行理財與保險理財有什麼區別
保險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理財保險,是集保險保障及投資功能於一身的新型保險產品,屬人壽保險的新險種。經營投資類保險的保險公司充分利用其規模投資優勢及投資專家為保戶爭取最大的投資利益。
目前在我國開展的理財保險險種主要有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和萬能保險。通過保險進行理財,是指通過購買保險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而帶來的財務困難,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❻ 專家解答:銀行保險是理財產品還是保險有風險嗎
2006年《武漢晨報》舉辦的「第二屆金融理財大賽」團體冠軍獎成員之一。2007年湖北保監局舉辦的「首屆湖北保險理財規劃大賽」團體優勝獎成員之一。現任新華保險湖北分公司品牌主任。
(湖北武漢劉先生)
最近幾年,公眾的投資理財熱情持續高漲,伴隨著股市、基金、黃金、樓市等持續向好,居民的理財熱情達到歷史最高。但是,從實際調查結果看,廣大居民對於適合自身的理財產品很困惑,無所適從。
銀行保險是保險公司藉助銀行終端渠道,進行銷售的一種新型產品,准確地說,就是一種保險。但因為銷售渠道是在銀行這里,銀行保險與傳統的人壽保險產品又有所不同,無論是銷售方式、銷售人員的工作性質、產品都與傳統人壽保險有很大的區別。
銷售方式更准確地說,從流程上講,客戶是在銀行咨詢銀行櫃員或者是保險公司特派專員,然後填寫投保申請書,一般3-5個工作日內正式的保單就下來了。客戶自收到保單之日起10天,依然和個險一樣有猶豫期。
銷售人員的性質與個險營銷員也有區別。不同公司銀行代理保險的銷售人員性質也不同,但是基本上屬於員工制性質,即他們並非是那種個險營銷員,而是保險公司的員工。
產品最大的不同點的是:銀行代理保險產品,與個險營銷員渠道的產品差別很大,大部分是躉交或者年限比較短的期交產品,屬於中短期理財產品。目前銷售各家公司的銀行保險主要是萬能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分紅型保險。基本上,銀行代理保險和個險渠道的保險,在產品上差異化很大,這也是大部分保險公司避免內部競爭的一種良好方式。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只是風險要如何看待。風險分很多種,大致有以下幾種: 1、本金風險:大部分公眾關注的首先是能否保本,就銀行保險產品而言,只要沒有提前支取,是滿期兌付,雖然會有管理費用,但是只要客戶是持續續繳,各家公司基本都有獎勵,因此到期之後,即使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不太理想,本金保本基本沒有問題。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出現過銀行保險到期低於本金的先例;2、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相對風險。客戶會將銀行保險與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基金、股票等收益進行比較,所以,到期利率風險是客戶關注的第二個風險。
銀行保險,特別是萬能型的,都設有保底利率,各家公司標准有所差異,但是大部分集中在2%-2.5%之間。各公司實際每月結算的年度化利率,至少基本都超過銀行同期1年期的利率。
伴隨著2008年基金神話的破滅,各家保險公司的銀行保險迎來了一次全國性的銷售增長。不過我們依然建議客戶,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過於指望依靠暴富來實現理財目標,不僅風險高,而且難以實現。所以還是要合理搭配銀行、基金、保險的比例,實現理財目標。
銀行保險 理想的理財方式熊越祥1998年加入壽險業,從業足跡從業務員、業務經理、培訓講師到區域運營總監。2002-2004年度,連續三年榮獲新華保險湖北分公司年度優秀員工。2005-2006年度,榮獲新華保險總公司優秀講師。現任新華保險湖北分公司銀行業務處武漢本部負責人。(江蘇南京張先生)
❼ 銀行理財產品在存款保險制度賠付范圍內嗎
這話咋沒太看明白呢。
如果是存理財產品,就是存多少錢,到期能領取多少錢。
而保險主要是保障為主,其中含有理財功能。
這是2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