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保產品和理財產品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樓在瞎扯。
其實銀保本身也是保險公司的開拓業務的一條渠道。一般來說,壽險保險公司的業務分兩大塊,一塊個險,一塊就是銀保和團險。所以銀保本身也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只不過銀保業務是保險公司和銀行的一種合作,就是保險公司經銀行批准,派人到銀行網點駐點,理論上說有些儲戶的理財需求也是可以通過購買保險產品來實現,那麼駐點的銀保人員就可以向這些儲戶推薦相關的保險。然後這樣促成的業務,保險公司需要向銀行支付一定的手續費。
不過現實中銀保業務非常混亂。具體的就不細說了,電視里經常有老年人存款被忽悠買了保險,最後產生糾紛的報導,網上也不難找到。
一樓說「同樣的保險一般銀行收益不如直接在保險公司買的高,因為保險公司需要給銀行支付一定的費用」,顯然不懂裝懂。首先,保險公司的銀保產品和個險產品並不完全一樣的,壽險保險公司的險種其實是比較多的,除了基本的壽險外,諸如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也都有賣;而銀保產品則通常以所謂「儲蓄險」為主,理由很簡單啊,儲戶去銀行就是為了存錢的,而只有「儲蓄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銀行存款的功能,銀保產品自然就會以這種保險為主,難道有哪個儲戶跑到銀行是為了買份意外傷害險的?
其次,保險公司需要向銀行支付費用,這不假,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也不錯(這些費用在保險里叫附加保費),但是銀保的傭金率遠較個險低,這個做過銀保的人都知道的,銀保走的是量,傭金率比個險產品低很多。算總賬的話其實一般是個險產品的附加保費更多。一筆10萬保費的單子,個險業務員拿上萬傭金是很常見的,而銀保絕對拿不到這個數。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保險的本質是保障,投資理財只是附帶功能。買保險應該側重於保障力度的大小,去比較保險的收益高低純粹是本末倒置。貪圖高收益而買保險的話非常容易被忽悠。
2. 理財產品和銀保產品
所謂銀保產品,指的就是銀行代銷的保險理財產品,本質上就是一種保險。那麼為何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整體進入「3時代」背景下,銀保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動輒能達到5%以上。
銀行理財產品和銀保理財產品收益差別的原因在於,銀行理財資金主要投向於存款、銀行間資金拆借及逆回購、債券及非標資產,其中大部分投向債券領域;而保險理財除存款、債券等資產外,資金還可以購買股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銀行理財和銀保理財區別有哪些
銀保理財:
所謂的銀保理財就是指銀行代銷的保險理財產品,本質上是一種保險,在銀行售賣,就稱之銀保理財產品。但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和銀保理財是存在一定的區別,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財產品,風險、收益以及流動性上都存在差異。
銀行理財和銀保理財
銀保理財產品就是保險理財,保險理財主要分為三大類:分紅險產品、萬能險產品、投連險產品。三種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的有所不同,我們常見的是後面兩種保險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和銀保理財的區別:
一、資金投向的區別。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主要是投向存款,逆回購、債券以及非標資產,但是大部分都是投向債券市場。銀保理財主要是投向二級市場,同時還可以購買股票。其中分紅險在股票二級市場的投資比例不得超過10%,萬能險不能超過80%,投連險不能超過90%。
二、風險區別。很多人應該很了解,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有5個風險等級,大部分的銀行理財產品都屬於低風險和較低風險的1級和2級,上了3級的產品風險較大,4級5級的產品就非常少,所以銀行理財屬於低風險理財。銀保理財的資金可以投向股市中,很多投資者不了解股市中的配置比例,分紅險和萬能險的風險是可控的,具有保底收益,但是投連險一旦操作不當就會損失慘重。所以說銀保理財產品風險要大於銀行理財。
三、收益區別。目前來看用戶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都升破了4%,一些商城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可以達到4.5%--4.8%之間,但是超過5%的理財產品就非常少。銀保理財收益就要高於銀行理財了,一般的銀保理財預期收益都在5%以上。6%--7%的產品也是非常見,這點上比銀行理財產品有不小的優勢。
四、期限和流動性區別。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是在1個月到一年之間,平均投資周期是4--6個月,但是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差,我們在投資期間不能贖回及支取。銀保理財的投資期限都是一年以上,一般剛開始的時候有十天左右的猶豫期,猶豫期退保是不受手續費的,但是過了猶豫期之後沒到期退保的話,就要需要支付非常高的手續費。
4. 銀行保險理財產品推銷工作做的是哪些產品
初級層次 理財一段即儲蓄。它是所有理財手段的基礎,也是一個人自立的基礎。 它來源於計劃和節儉,連儲蓄都做不到的人,除非收入達不到社會最低保障線,否則說明他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可能指望他在財富管理方面獲得成功。
理財二段是購買保險。目前壽險市場上的絕大多數保險產品基本是理財功能和保險功能相結合的產品。因此,購買保險就是理財的一種方式。同時,購買保險也是一個人家庭責任感的體現。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單位都為雇員購買了基本的社會勞動保險。
理財三段是購買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等各類保本型理財產品。目前,金融市場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低風險金融產品,如集合理財產品、可轉債等,也可以歸到這一個段位。
5. 銀行理財產品與銀保產品在收益上有什麼區別
銀行理財產品:
http://ke..com/view/1679994.html?wtp=tt
銀保產品:
銀保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在銀行裡面銷售的一種保險公司產品,只要某家保險公司與某家銀行簽訂協議,就可以在其直屬的銀行網點銷售其公司的產品.
http://ke..com/view/1926511.html?wtp=tt
6. 今天去銀行辦理理財業務,銀行工作人員介紹了一款銀保產品,叫「新鴻泰」,我覺得很不錯,不知道能買不
你說的這個估計是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它同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是有區別的,其本身是一種保險產品。建議謹慎
7. 銀行理財經理推薦的銀保產品靠譜嗎
我個人不推薦去選購銀行理財經理推薦的,銀行保險產品,他們為了推銷這些也是為了業績,這些產品可能更不靠譜,
8. 銀行保險理財發展迅猛 如何選擇銀保產品
作為保險,銀保產品首先是有人身意外保障功能,具體保障額度多少,每家公司的不同產品不一樣,要認真看條款。其次,有儲蓄功能,一般如果您的資金可以5年以上(最短3年)不使用,可以投資銀行保險,享受比同期定期存款稍高一點的收益。滿期一般本金不會損失(投連險風險較高,滿期不一定保本)。
銀保產品是保險公司專門為銀行銷售而設計的保險產品,一般繳費期都為短期5年至10年,保障單調,保額是固定的,不像保險公司銷售的個險產品,保障多,保額是可以選的。從服務上來說,個險銷售有專人服務,從保障需求分析到產品設計、售後服務,都可以完整提供。
靈活性較定期存款差,提前支取視為退保,不能獲得好的收益,太早退保不能保本。但是,急用的時候可以到保險公司申請質押貸款,不過辦理速度要看保險公司的效率了,有些公司賣保險時承諾了,但是申請貸款的時候又有很多條件。
很多人單純強調保險的投資屬性,甚至把買保險簡單理解為賺錢。其實,保險有其自身特性。舉例來說,萬能險、投連險是最常被推薦的投資型保險。但是,從投資角度考慮,這些險種一般都有一定幅度的初始費用扣除率,投資者能夠看到的賬戶收益率都是指扣除這些費用後進入投資賬戶的資金所獲得的收益率。再如年金險,投保人躉繳或是期繳一定數量的保費,若干年後每年能夠獲得回報,期滿時還可以退還全額保費。但事實上,如果算上時間價值,就會發現此類保險真正的收益率並不能讓人滿意。所以,買保險關鍵還是要看其保障功能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