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警惕中油財富基金理財涉嫌傳銷

警惕中油財富基金理財涉嫌傳銷

發布時間:2021-04-25 07:31:13

Ⅰ 深圳中油財富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7000每月收益30是真的么

是到是真的,但你算過沒有,每月收益30元, 一年就是360元,7000元需要19年才可以收回,你覺得是不是傳銷?主要是依靠拉自己的親戚、朋友入網,賺他們的錢,是個惡性網。勸切勿投資。

Ⅱ 拆分盤在國內合法嗎

拆分盤在國內不違法,但也不是合法的。拆分盤有靜態跟動態兩種收益,受國外法律保護。

拆分盤是否合法,要看其平台網站在哪裡注冊的,一般大的拆分盤都是注冊國外的,有加密系統防黑客攻擊,受國外法律保護! 如果是注冊在國內的拆分盤,基本都是圈錢的開不長,而且國內的大環境也接受不了拆分盤這種模式。拆分盤有靜態跟動態兩種收益,跟人們印象中的傳銷還是有區別的。

(2)警惕中油財富基金理財涉嫌傳銷擴展閱讀:

「基金分拆」聽起來復雜,而理解起來其實非常簡單。通俗一點說,就是將基金份額按照一定比例拆分成若干倍的做法。比如在特定分拆時點,基金凈值為1.60元,如果在該時點進行基金拆份操作,拆分比例為1:1.60,就是將原有1份基金份額拆分為1.60份基金。

在海外市場,基金份額拆分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營銷方式。他們通常的做法是,當基金份額凈值較高時,採用基金份額拆分的方法;當基金份額凈值較低時,採用基金份額合並的方法。

許多大基金管理公司對旗下基金進行多次拆分(合並)運作,例如:Pilgrim Funds,Rydex Funds,Eaton Vance等等。在亞洲,新加坡市場上就出現過許多基金份額拆分(合並)的案例。基金分拆之後,原有基金投資者的基金資產並沒有發生變化,投資者的投資並沒有任何改變。假設投資者持有1000份基金A,當前則其對應的基金資產為

1600元,在實施基金拆分後,基金份額凈值由原來的1.60元下降為1.00元,而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由原來的1000份變為1600份,對應的基金資產仍為1600元,資產規模並未發生變化。

中國基金的凈值雖然還沒有高到「高處不勝寒」的情況,但由於投資者偏愛1元基金,所以業績優異的基金往往因規模減小而面臨消亡。基金分拆的主要意義,還是通過凈值歸一留住這些優秀基金品種。

參考資料:網路-基金拆分

Ⅲ 深圳中油集團中油卡俱樂部是傳銷嗎或者是非法集資嗎

這個定性要看國家定,具體情節不明

Ⅳ 中油財富基金可靠嗎

你可以去關注凱石財富,他們的投研老師每周都會分析和推薦基金已經看好的行業的。

Ⅳ 中油集團深圳是傳銷嗎

深圳中油集團是不是傳銷,應當按其具體的經營運作模式進行判定。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 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 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根據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 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 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 ,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 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Ⅵ 中油財富基金是資金盤,還是真正的私募基金,

項目的具體情況啊!只說發項目的公司是不行的,看說清楚是項目本身公司,以及你們的進場價格

Ⅶ 錯誤的理財觀念有哪些

保險理財誤區,基金理財誤區,信用卡理財誤區,還有一個是關於投資渠道的誤區。

投資渠道誤區

這些年的房地產熱驅使我身邊很多人為了炒房而假離婚,又讓很多人感慨,中國的投資者缺乏投資的渠道。其實,我反而覺得他們的選擇太多,以至於經常三心二意。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投資者:昨天聽說房地產很賺錢,後悔沒多買;今天聽說股市好,就跟風把錢投入股市;明天如果聽到關於黃金行情還不錯的消息,估計又會想著買點黃金;後天萬一聽到說美元資產比較靠譜,一定又會想著怎麼弄點美元資產了。

既然做投資是為了賺錢,那麼,是否應該沉下心來,好好研究一款最適合自己、最能幫自己賺錢的理財產品呢?

比如,對於很多人來說,基金賺錢又少又慢,但是對於我這個資深基金投資者來說,基金就是這樣一款既靠譜,又賺錢的理財產品,我可以用基金賺一輩子的財富。

信用卡理財誤區

信用卡在理財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很多人對信用卡有誤解。

這些年,每次講到信用卡理財的話題,總能在收到很多好評的同時聽到不少反駁的聲音。

比如,我建議大學生利用在校生的優勢辦理信用卡,有人就說,現在的大學生控制能力這么差,就應該先學會賺錢,體驗生活的艱辛,而不是過早使用信用卡來滿足各種不切實際的慾望。他們把信用卡當做是滿足消費慾望的幫手,好像一旦沾上信用卡,就會成為「卡奴」。

其實信用卡除了用於購物消費,它還有更多的功能,比如提升個人的信用形象。擁有一張信用卡,也就表明持卡人有一定的信用。大學生在校期間申請信用卡,可以更早的開始累積個人信用,以便在日後讓生活更順暢。如果擁有良好的信用形象和信用分值,日後還能提高在銀行的貸款額度。

基金理財誤區

做基金投資賺不到錢,可以總結為:第一,懶;第二,貪;第三,對市場沒信心。

以懶為例,很多人以為,基金投資只要放的時間足夠長就一定能賺錢,結果投了五六年,甚至十幾年後發現基金並沒有獲得期望中的高回報,他們就覺得基金賺不到錢。

基金雖然是相對中長期的投資工具,但不是說放的時間長就一定能賺錢,我們還要掌握一定的投資技巧,比如選擇合適的退出點落袋為安。

假設某個投資者在2013年股市2500點左右一次性買進大量份額的華安A股指數基金,買進去了就不管不顧,想著基金投資的期限越長越好,結果就只能白白錯過2015年的小牛市。如果該投資者能在2015年股市4500-5000點之間贖回,也許能獲得100%的回報。

建議做基金投資之前設定退出點,並且養成時常觀看市場行情的習慣,特別是在股市交易日的下午兩點半左右。

保險理財誤區

有人說很不喜歡保險業務員,這些人張口閉口都說一些意外、重疾、死亡等負能量詞彙,讓人反感。

事實上,懂得利用保險轉嫁風險是理財成功的第一步。

對於很多沒有重疾險保單,又沒有儲蓄的人來說,遇到重大疾病,常見的做法是賣房,或者找親戚朋友湊錢,湊不夠就向社會募捐。

購買意外險,在意外醫療的時候還能獲得相應的補償,不會在財務危機四伏的時候雪上加霜;購買重疾保險,在突發重大疾病的時候才不會讓自己輸掉所有積蓄;購買壽險,當你不在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債務不會成為家人的負擔。


其它還有一些誤區。

人家幹嘛我就幹嘛

最近幾年炒房熱驅使我身邊很多人為了炒房而假離婚,又為了炒房去搖號。

殊不知買房必然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也只是政府解決地方債務的一種手段而已。

前幾天有朋友還在跟我講,說在深圳已經沒法買房了,想投資老家的房地產,沒想到老家縣城房價已經漲到1萬塊,問我還要不要借錢在老家買房。

在我看來,如果是剛需買房那還好,但如果是投資的話,現在把錢送進去就相當去給地方政府還債,純粹為家鄉做貢獻。

另外,還有很多這樣的投資者:今天聽說股市好,就跟風把錢投入股市;明天聽到黃金行情還不錯的消息,又想著買點黃金;後天聽說獨角獸基金可以賺一波,就跟著買了獨角獸基金。

說到底,就是投資人不懂宏觀經濟,沒有分析問題的邏輯框架。只有了解宏觀經濟,才能知道經濟形勢的走向,才能區分投資機會。

理財沒風險,有風險的不能投

在這里我先說一種理財騙局:

市面上有很多類似於傳銷式的理財產品,說發展多少下線就可以拿到收益,鼓吹無風險、高收益。

這種基本上很接近騙局了,但很多投資人聽到高返佣、高收益、無風險就紛紛入坑。

大家必須具備一個意識:現在國債利率大概在5%左右,這個數字屬於無風險利率,如果是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利率超過5%肯定有風險的。

學會科學理財無非就是衡量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做到在更低風險的情況下獲得相對高的收益。

我很機靈,懂投機

很多人總覺得投資是奇淫技巧,倒騰倒騰就能賺錢。

很多人在投資過程中,總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一是低估投資風險;二是頻繁操作。

無論是投資基金、股票,還是虛擬貨幣,都喜歡一漲就賣,想著抓住回調時機再買回來。

以投資股市為例,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基於對政策和宏觀經濟、對股票有足夠研究才去投資的。但是仔細看看自己的交易記錄,有幾個股票不是因為它在漲而買的?最關心的還是熱門板塊、龍虎榜之類東西。

同時,過度自信的人也特別喜歡孤注一擲,懶得分散投資。他們常常會追求熱門基金,把所有的錢都放進去,等待有所上漲的時候趕緊贖回。

更可笑的是,明知一些理財產品是龐氏騙局,卻自以為有「內幕」消息,總覺得自己不會是接盤俠,於是就投入更多的錢,想大賺一筆後跑出來,但結局往往都很凄涼。

人,首先要腳踏實地,企圖用自身經歷來推測世界的模樣,太愚蠢了。

投資理財不僅要求投資者有足夠多的金融知識,更需要實戰經驗。總之一句話,能力不夠,老老實實學知識,別賭運氣事。

基金定投不賺錢

基金定投賺不到錢,可以總結為3個原因:第一,懶;第二,貪;第三,對市場沒信心。

很多人以為,定投基金時間只要長就能賺錢,結果放了幾年,發現基金並沒有達到期望中的高回報,就覺得基金賺不到錢。

基金定投屬於相對中長期的投資產品,但不是說放的時間長就一定能賺錢,我們還要掌握一定的投資技巧,比如選擇合適的退出點落袋為安。

建議做基金定投之前設定退出點,並且養成時常觀看市場行情的習慣,特別是在股市交易日的下午兩點半左右。

保險理財誤區

全世界最讓人討厭的職業人恐怕就是保險業務員了,因為這些人張口閉口就是意外、重疾、死亡等負能量詞彙。

但,懂得通過保險轉嫁風險是理財的第一步。

對於很多沒有重疾險保單又沒有儲蓄的人來說,遇到重大疾病的時候,最常見的做法是賣房、找親戚朋友湊錢、向社會募捐。

我們買保險,就是為了防止未來某一天自己遭遇不幸,還有保險公司給兜底。保險就是一種保障工具,所以我不推薦大家去購買返還型保險,要買就買消費型保險。

閱讀全文

與警惕中油財富基金理財涉嫌傳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務教育學校融資 瀏覽:721
ppp模式融資擔保 瀏覽:157
沈陽有外匯業務的工商銀行 瀏覽:269
申購理財產品的原始憑證 瀏覽:530
美麗華集團市值 瀏覽:524
貴金屬公司待遇 瀏覽:9
國際結算在國際融資中的作用 瀏覽:49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得超過 瀏覽:464
博信股份2019年一季度 瀏覽:982
華泰證券債券回購 瀏覽:788
上升下跌速率外匯指標 瀏覽:442
杠桿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嗎 瀏覽:504
手機工行怎麼換外匯 瀏覽:408
中原證券風險許可權 瀏覽:719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胡繼之 瀏覽:447
恆天財富信託延期兌付 瀏覽:822
人鬼交易所2雲資源 瀏覽:903
郵儲銀行可以境外匯款嗎 瀏覽:682
溫嶺易轉金融服務包裝有限公司 瀏覽:782
2016年日本匯率走勢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