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余額寶利息和銀行理財那個利息高
目前來看是銀行理財利息高。:余額寶比銀行話期利息高,但是比銀行理財底。這都不是絕對的,理財產品風險大,還需考慮,投資有風險
⑵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寧可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願意把錢存在銀行當中
現在有很多人寧可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也不願意把錢存在銀行當中?我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但從現實來看,從2018年之後,很多人都更傾向於存款,而不是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
我們先來看一下最近兩年時間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增速以及存款余額增速。
1、銀行理財產品增速情況。
截止2018年,銀行理財產品總共有4.8萬只理財產品,余額22.04萬億;而截止2020年6月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只有22.1萬億元,相當於最近三年時間,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基本上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沒有明顯的增長。

在存款利率跟理財產品收益率差不多,甚至比理財產品收益率還要高的情況下,銀行存款卻能夠保本保息,50萬之內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只要大家通過正規的銀行渠道去存款,就不會出現意外情況。
正因為目前銀行存款兼顧安全性、收益性,而且大額存單流動性也相對比較好,所以存款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
⑶ 2018年什麼理財產品好些
1、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一直都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理財產品,在經歷了6月份的短暫低迷後,7月份貨幣基金再次爆發,單月規模就增加了9000多億,總規模創歷史新高。目前貨幣基金的規模已經佔到基金總規模的60%以上,把其他類型的基金遠遠甩在後面。
貨幣基金之所以能這么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安全性較高,流動性較好,但從收益上看,貨幣基金並不具備太大優勢,可能也就比銀行存款稍微強一點。所以貨幣基金是否值得買,就要看投資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想買一款安全的理財產品,同時在需要錢時又能及時取出,而對收益高低沒有太大要求的話,那貨幣基金還是值得買的。
2、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也是今年銷售比較火爆的理財產品之一。截至7月份,四大行的結構性存款相比去年年底就增加了7000億, 而在這期間,四大行的總存款也就增加3.2萬億,結構性存款佔了其中的21%。
結構性存款的爆發,跟外部環境變化及其自身的特點有關。外部環境主要是因為資管新規的落地,要求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將逐漸退出市場,不過結構性存款並沒有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反倒是結構性存款作為一款本金有保障,收益也還可以的理財產品,正好可以作為保本理財退出後的替代品,因此以前喜歡買保本理財的投資者,也就有一部分轉購結構性存款了。
2、P2P理財。P2P理財就是通過互聯網理財,即個人對個人,又稱點對點網路借貸 ,是指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方可以是無抵押貸款或是有抵押貸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為盈利目的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財模式。
P2P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消除中間商,為企業與個人提供更大的方便。
⑷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何創2018年最低水平
目前網上的很多解釋都沒說明白,或者不願意說明白。一個拿得出手的解釋是國內貨幣政策轉向,資金充裕導致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但是如果看余額寶收益率可以發現是4月初開始大幅跳水,而去杠桿是在7月23號實際上結束,顯然在時間上不能很好解釋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現象。
實際上,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4月份資管新規(包括2016年底開始的去杠桿政策)。2017年的一系列去杠桿政策,導致大規模的表外資產回表,確實化解了金融風險,規范了金融秩序,不過也導致非信貸領域的融資渠道和平台(即廣義的影子銀行)不能給無法獲得貸款的資金需求方提供融資。而4月資管新規給了表外業務致命一擊,導致底層質量較差但收益率高的產品出局。8月份社融存量增長10.1%,是2003年以來最低的,表明大量資金需求方已經得不到融資了。雖資管新規被暫停,給融資平台留了口子,但表外業務已經被規范,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不再包含高收益產品。所以說,理財產品的底層產品結構變化決定了收益率必然下降。
而且目前實體經濟變差,質押不斷爆倉、P2P不斷跑路,整體上約束越來越多,激勵越來越少。理財產品收益率沒有上升的動力啊。
⑸ 度小滿理財上的銀行存款收益挺高的,安全嗎
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本息100%賠付,所以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目前一些中小型銀行通過與互聯網平台合作(銷售)發行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具有流動性高(可分檔計息或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利率在4%-5.5%左右。例如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如「眾邦多邦利」銀行存款產品,靠檔計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轉入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支取當日實時到賬,支持隨時支取,無限額限制。
具體可至官方應用市場搜索安裝「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⑹ 有10萬元,存支付寶余額寶好還是買銀行理財產品好怎麼才能收益最大化
理財單純地看收益的話,真說不上收益最大化的理財方式和產品是哪一個來, 只知道這年頭這理財產品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只是單純地為了收益去理財,不可取更不劃算,只能是在本金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量選擇收益高一點的。

雖然余額寶和銀行理財產品都是貨幣基金理財產品,也代表著低風險低收益,安全是第一位的,投資理財不能總是盯著收益看,理財收益最多就是個預期的收益率,離著兌現還是差一步,有可能一步之差就要血本無歸的。10萬塊錢又不多,還是踏踏實實存個銀行智能存款算了,利率比銀行理財產品還高呢!
⑺ 度小滿理財上的銀行存款產品利息挺高,安全嗎
個人普通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存款享受50萬以內本息100%賠付。
目前一些中小型銀行通過與互聯網平台合作(銷售)發行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具有流動性高(可分檔計息或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利率在4%-5.5%左右。
例如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如「眾邦多邦利」銀行存款產品,靠檔計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轉入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支取當日實時到賬,支持隨時支取,無限額限制。
具體可至官方應用市場搜索安裝「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⑻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
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
從最高收益率來看,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收益率相對來說會略高一些,不過不同地區、不同投資途徑,理財收益都可能會略有不同,大家以銀行實際的實際收益率為准。
對於五大銀行哪家銀行理財最好這個問題,要根據投資人的實際情況來看,建議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仔細閱讀理財詳情介紹,適合用戶的理財才是最好的。

(8)2018銀行理財收益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打破剛性兌付的資產新規出台以後,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就是實實在在的。因此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有風險意識。
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分為五級,分別是R1到R5, R1代表謹慎型投資者、R2代表穩健型投資者、R3是平衡型投資者、R4是進取型投資者、R5是激進型投資者。
根據用戶的投資風險等級明確購買理財產品的目標和可能承受的風險損失程度,然後再根據結論購買相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切莫貪圖高收益購買超出承受程度的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
⑼ 收益高又能隨時可取的理財產品,到底有沒有
利息收益比較高,風險比較低,保本又能隨時支取的理產品有沒有,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廣大儲戶一定要記住,自2018年國內資管新規的落地與事實,已經打破了各類理財產品的是剛需兌付,任何理財產品均不再承諾保本保息,當下除了銀行一般性存款產品,保本保息其餘理財產品,風險即便是再低也是有一定本金虧損風險。

理財產品
⑽ 2019最高收益理財產品
他們成長所需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