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事第三方理財的風險是哪些
法律風險
首先,第三方理財在界定和規范上屬於法律真空。據記者了解,如今市場上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多以「理財顧問公司」,「投資咨詢公司」抑或「財富管理中心」的名義運作,具體又分為兩種模式:其一是只提供理財咨詢,其二是既可提供咨詢也可代客理財。由於我國沒有對應的法律部門或者法規對第三方理財機構進行監管,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霍文文教授就認為,很多沒有合法法律地位的私募基金就會打著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名義進行代客理財。由於金融市場近些年來發展蓬勃,我國的法律法規雖然有將私募納入到《證券投資基金法》調控范疇之內的需求,但由於配套的監管手段、對策和風險控制機制尚不完備,法律規范之路還比較漫長。這也是第三方理財機構與銀行、信託和券商等推出的理財產品的主要區別。
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在經濟哲學上的定義是:基於雙方信息不對稱,從事經濟活動的一方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上海財經大學教師何韌說:「正因為欠缺法律約束,受託方也就是第三方理財機構很有可能利用專業技術和信息的優勢侵害投資者的利益。」如果是只提供理財規劃建議的機構,很有可能因為利益上的牽連而跨越其所宣揚的「中立」。而對於幫助客戶進行資產管理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就更有可能行因信用或投資能力不佳而讓投資者受到損失。更應注意的是,很多理財機構其實就是地下私募,門檻一般還都不低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由於不像公募基金存在定期信息披露機制,投資人的利益也難以獲得穩妥的保障。
投資能力風險
由於現存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其中的服務人員都從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轉入,但是要真正給客戶提供全球著眼、長期規劃、細枝末節並且專業精準的投資理財服務還是非常困難的。這是一個團隊集體智慧的體現,投資能力的高低不在於外表的華麗,而是要追求實際的投資回報。
② 為什麼三方的理財產品比銀行的理財產品高那麼多
我不太清楚你說的三方是指哪哪些。
就目前的理財產品,比銀行高的有很多,有信託公司發的信託類產品,券商自己發的理財產品(部分也會給銀行代銷)還有部分基金產品,銀行,券商處都可以買到。
信託產品 大概8%--15%都有,說是穩賺不賠,實際上都有風險,到期未必會有那麼高的收益,因為這些產品存在如何兌付的問題。
基金:債券型基金的收益,一般都比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要高,風險也比較低,但要注意篩選,對於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券商自己發的理財產品,也首選 保本型的,5%--8% 左右的比較多。而且確實可以做到,可多咨詢幾家問清楚。
銀行自己的理財,說白了就是 高息存款,存活期拿定期錢,沒什麼的。而且銀行主要是代銷別人的產品,
保險公司的理財,這個叫理財嗎?不就騙錢嘛?實際就是保險,那點可憐的收益連銀行活期存款都不如。
因此,重點推薦的,還是券商和基金公司 這些專業投資機構 的保本理財產品。因為投資的標的物不同,銀行的主要職能就是拉存款,而專業投資機構是玩投資,兩者的市場定位不一樣,造成的結果頁不一樣。比銀行高很正常。但一定要咨詢清楚。銀行其他途徑亂七八糟的東西,黃金啊,紅酒啊,都是扯淡~~不適合一般老百姓。
③ 最近幾年出現了好多的第三方理財公司,但是做第三方理財可靠嗎會不會有很大的風險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額。。。說幾句,供樓主參考:
其實第三方理財是否有風險,跟這個理財形式沒有啥關系的,關鍵就是看協議本身是如何簽訂的。
比如某個第三方協議顯示,樓主作為個人投資者,將資金通過銀行這個平台,委託給證券投資機構進行理財,受託方,就是證投,表示該理財主要集中於股票等領域,不承諾保本——那麼風險就是有滴。
現在樓主明白了吧?主要看協議條款的內容來決定是否有風險的呵呵。
求推薦吧。
④ 目前為止 國內哪些第三方理財公司做的比較好安全性與收益都穩定的,信託\基金為主的
首先要選對為你做理財規劃的人!
一個專業 負責的理財規劃師不會貪圖自己的私立而讓客戶受到損失,
另外選擇理財要根據個人的消費習慣和經濟實力,一般都是多方配置,兼顧儲蓄和投資。
⑤ 論:第三方投資理財公司可靠嗎
這個應該不錯的啊,不過投資理財還是慎重一些吧,選擇比較熱門的是騰版訊QQ理財通包含權穩健型理財、保險理財和指數基金理財三類,其風險及收益概況如下:
穩健型理財:包含貨幣基金和定期理財,出現虧損的可能性較小,收益相對較低,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保險理財:是由保險公司發行的一種新型理財產品,相對貨幣基金而言,風險較高。
指數基金理財是指由基金公司運作,以特定的某個指數為為跟蹤對象的基金產品,通常是「指數漲基金漲,指數跌基金跌」,風險較大,收益較多。
指數基金屬於高風險產品,投資存在虧損可能性。由基金公司運作,以特定的某個指數為跟蹤對象的基金產品,通常是「指數漲基金漲,指數跌基金跌」。
⑥ 我25歲大專以前理財公司混了3年 現在在正規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做了半年 有基金從業資格證 但是公司
根據你的年齡和從業經歷,建議你曲線救國。
可以選擇保險公司銀保部門,到銀行通過保險產品銷售積累客戶,這需要3-5年。
同時,你在三方只是銷售產品,不了解基金產品如何運作,要多和券商、投顧公司的人聯系,通過搭時間,搭錢的方式多去遇見願意幫助你,提拔你的貴人。
有了客戶,有了能接產品的投顧,券商只是發產品通道而已。
你在這個行業怎麼走,需要自己一步步定義。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來自職Q用戶:魏先生
在理財公司三年沒有積累到客戶,那三年怎麼過來的? 來自職Q用戶:肖先生
⑦ 什麼事理財第三方風險大嗎如何選擇投資理財產品收益是多少
第三方理財,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網路一出來大把這樣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具體是什麼意思,第三方理財究竟是干什麼的?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產品,保險,基金,信託,投資移民等等,產品各種各樣,讓客戶目不暇接,都不知道
應該選擇哪種產品,保險公司只賣保險,基金公司只賣基金,所做的產品太單一,有些客戶想做幾種投資的,就必須要找幾個公司.
這時第三方理財應運而生,首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第三方,第三方指的是相互聯系的主體之外的某個課題,可以是和兩個主體有聯系,也可以是獨立於兩個主體之外的,簡單的說,第三方就是,游離與兩者之間,又獨立存在的這么一
個主體.第三方理財,就是理財公司跟產品公司與客戶之間的橋梁.
第三方理財公司是跟產品公司是合作關系,理財公司可以拿產品給客戶,然後促成之間的合作關系.但是,第三方理財公司,不僅是打開產品公司的銷路,更多的是以人為本.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客戶去推薦適合他們的產品,因為市場
上的產品太多了,加上客戶可能對其認知不夠,第三方理財公司,可以站在專業的角度,為客戶推薦適合他們的一種或者多種產品.為客戶量身定製一個投資理財組合,總而言之,第三方理財公司,賣的,就是專業和服務.
⑧ 恆天財富投資理財安全嗎
不安全,銀行理財"飛單"華僑銀行怒告恆天財富。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近日,有線人爆料說,華僑銀行的一個理財產品客戶經理跳槽到了第三方理財機構——恆天財富公司,擔任公司財富中心的團隊負責人,負責代銷理財產品。
他利用自己在華僑銀行的同事,以華僑銀行的名義,向銀行的客戶兜售第三方的信託理財產品。華僑銀行知曉此事後,一怒之下將恆天財富公司告上了法庭。

(8)三方理財公司得基金產品安全么擴展閱讀
以往銀行處理「飛單事件」多是「啞巴吃黃連」,最後只能將涉案人員開除,此次銀行直接將第三方機構及銷售人員告上法庭在國內實屬首例。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工作人員在接受經濟之聲記者采訪時,對當下第三方理財機構市場的混亂表示擔心。他說,恆天理財機構本身就是一家很混亂的公司,出現這樣的情況理所當然。
工作人員:飛單實際上沒經過銀行風控委員會的審核,基本上第三方依靠自身力量推動的銷售不多,恆天大部分銷售都是靠飛單。
⑨ 理財公司真的靠譜嗎
大型金融集團的理財應該會比較可靠,尤其是有保險公司的集團。如果是小型第三方的公司,只能做某一類型的金融產品還是不推薦。
科學理財是要將家庭財務分為4個賬戶,1是手頭活期現金大概是6個月左右的現金流,以備不時之需。2是准備一些意外發生的急用錢。3是一些功能用錢比如醫療、養老、孩子教育金等。4是用於風險投資的部分。建議有閑錢的時候還是先解決自己的醫療包括意外等問題,防止在發生風險時波及到自己其他賬戶中的財產安全。
如果零錢比較少還是可以先放在余額寶這種簡單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里,如果比較多還是先考慮保障類產品比較好。尤其家庭責任比較重要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的話還是建議多考慮保障類型的理財產品,為家人填一份安全。
至於風險投資類的產品,由於現在市場大環境並不理想,不建議做過多投入。如果資金比較多可以考慮信託、和比較可靠地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