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銀行買理財型保險好還是買保本型理財產品好
肯定不好,這種有反悔期的就是保險產品,這種產品收益低而且保險的保障功能也不能很好體現,建議可以選擇其他銀行理財,保本和非保本的都可以,收益都比這個好多了
Ⅱ 現在在銀行買什麼理財產品好
我一般在銀行買兩種理財產品,一種是年利率比較高的,非保本的,這種一般是短期的,在約定期限內本金是不能贖回的,一般情況下到期時本息都是約定數額,只是時間或許會拖後兩天。
另一種是保本低息的,這種最穩妥,還比銀行同期活期利息高很多。
Ⅲ 一萬元可以買什麼理財產品 要保本的理財產品
理財。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作為生活必需,三分之一零存整取,另三分之一可以長期定投一支基金,要堅持長期投資,零存整取的那部分,到期後可以存成定期,存入銀行雖然利率低,但穩定安全。
定投基金適合選擇股票型、指數型基金,因為它們波動大,可有效攤低成本。如果打算長期定投,就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這樣每月買入時就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手續費。
基金有兩種收費方式:一是前端收費,默認的就是這種,就是在每月買入時就要按比例交手續費的,增加了定投的成本。如果在銀行櫃台買,手續費是1.5%,在網上銀行買,手續費,是六-八折,在基金公司網站上買,手續費最低是四折。贖回時還有0.25-0.5%不等的贖回費。還有一種是後端收費,就是在每月買入時沒有手續費,但持有時間要達到基金公司所規定的時間(3-10年不等)後再贖回,也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一筆不少的手續費。
所以,定投基金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有後端的。
二是,把現金分紅更改為紅利再投資,這樣如果基金公司分紅,所是的現金會自動再買入該基金,買入的這部分基金也沒有手續費。
三是,如果你這個月沒有錢定投或者大盤漲的很高,基金價格也很高,你也可以停投一到兩個月,不影響以後定投,但不要連續停投三個月,如果是連續停投三個月,定投就會自動停止。
四是,股市在牛市時,基金也漲的多,這時可以適當減少投資,若股市在熊市,可以適當增加投資,以增加基金份額。
Ⅳ 買什麼理財能保本
有句廢話叫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想保本的話還是不要選擇收益過高的。
小白理財的話,還是以穩健為主吧。就理財而言,還是建議買短期定期保本理財為主,但要把錢都放在余額寶,照現在2.6%的收益率,心裡也真的是發慌,不過把日常消費資金放在余額寶還是不錯的,畢竟隨存隨取很方便,況且也比銀行活期存款還要高很多。
還有哪些理財產品可以買呢?
首先,買任何理財之前,先買1000試水。
放上一個月,看收益。
另外,年利率超12%的不買,定期超一年的不買。
像我們這種風險承擔能力不高的,還是以穩健為主。
原因有下:
你這手頭的錢,沒事的時候,是活的,有事兒的時候,是死的。
比如,突然計劃元旦小長假陪家人去旅遊,預算怎麼說?
是我的建議,拿出幾萬放余額寶,吃這3%左右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而且門檻低,當時我也是300入門的,注冊投資還能拿500購物卡,推薦家人和朋友參加過,覺得不錯,你們感興趣也可以看: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有個一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Ⅳ 買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好
在眾多的銀行理財產品中,買錯理財產品也會讓你如股市一樣捶胸頓足的懊惱。那麼?這類的問題出現是很多用戶關心的話題,也是網路上各大搜索引擎論壇問問最熱門的問題。下面卡盟網小編跟大家一起分析。
要了解,就要深刻理解理財產品市場。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根據幣種不同可以分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按照客戶收益方式不同可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根據投資不同領域又分為債券型、信託型、資本市場型、掛鉤型及QDII產品。
2011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中,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仍然是主要風險收益類型,該類型產品發行共計11246款。保證收益型產品發行數量超5000款,較2010年增長1437款。其中,固定收益型產品4803款,市場份額達四分之一,但相比2010年小幅下滑0.34個百分點;而保證最低收益型產品市場佔比由2010年的1.25%上升至2011年的1.62%,發行數量逾300款,這部分產品主要為保證收益型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發行數量為2817款,市場佔比近15%。
哪個銀行理財產品好?以一個案分析一下。王女士是剛剛步入白領一族不久的投資客戶。年輕而又工資充裕的王女士也不必為了房產而苦苦煩惱,因此對投資理財產品產生了興趣。在了解理財產品的各個方面後,王女士開始思考哪個銀行理財產品好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其實理財產品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充分考慮自身情況,王女士選擇了一款人民幣理財計劃。條件為認購起點5萬元,超出認購起點份額的部分應為1萬份的整數倍。王女士認購了7萬元,收益利率在4.3%。最後收益證明,王女士這筆理財產品購買正確了。
盡管各個銀行推出了不同名目的理財產品。其本質都是受委託人的請求經營其資金。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指哪款理財產品適合你。所以在繁雜的理財產品市場,抓住主心骨--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那麼通過理財賺大錢的夢想將會成為現實。
Ⅵ 現在選擇什麼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回銀行理財產品答。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選擇「銀行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左右。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的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Ⅶ 買銀行理財產品是買保本的好還是不保本的好
無論是保本型和不保本型產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購買一款適合自己的好的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產品的投資方向:貨幣和債券型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都風險相對較小,股票型相比風險較高
2、產品的期限:一款產品的從發售到終止的期限決定了資金的流動性及安全性,同時也是決定收益的因素之一。
3、預期收益:保本金保收益和保本金浮動收益這2類產品的一般風險比較小,到期可以保證本金安全,但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產品,到時就不一定能保證本金安全了。還有這個收益是預期的年化收益,不是到期一定能拿的到的。如果一款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是5%,每日收益其實只有5%的1/365。
4、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喜歡風險低一點的還是風險高一點的呢。一般風險低的收益也比較低,風險高的,收益也好。
仔細理解以上四個要素的含義,其中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到對應的銀行機構進行測試,一般銀行都有類似的風險評級測試題。此外的其他幾個要素,就需要自己研究對應的產品,加以把控和綜合權衡了。
Ⅷ 哪個銀行的保本理財好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
中國建設銀行是國有五大商業銀行之一,在中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二。建設銀行的理財產品類型相對較多,主流產品是非保本的乾元系列。地區差異較小,大部分產品在各省分行都有銷售。投資門檻最低5萬元,收益率相對較高。
例如:「乾元-日鑫月溢」按月開放資產組合型理財產品是中國建設銀行精選優質企業的股權(收益權)、信貸資產、應收賬款等資產,以及債券、同業存款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投資工具。
通過資產組合管理實現安全性、流動性與收益性平衡,專門面向高資產凈值和法人客戶短期限需求量身定製的一款較高風險、較高收益、較高流動性的理財產品。

(8)銀行買理財產品買什麼最保本擴展閱讀
理財類型有以下:
1.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2.信託型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3.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鉤等。
4.QDII型
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5.電子現貨
新型的投資理財產品。
6.投資渠道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
Ⅸ 我有1000元的閑錢,想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請問購買什麼最好,要保本
貌似銀行代理沒那麼少的理財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