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信理財通基金貨幣理財有虧損記錄嗎
沒有。
貨幣基金合約一般都不會保證本金的安全,但在事實上由於基金性質決定了貨幣基金在現實中極少發生本金的虧損。一般來說貨幣基金被看作現金等價物。
貨幣基金虧損只是個別現象,歷史上僅在個別日子出現過,從那以後再未發生。如2006年6月8日晚間,泰達荷銀貨幣基金當日每萬份基金凈收益為-0.2566元,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6260%,成為年內第一隻當日收益出現負值的基金。 同年6月9日,易方達貨幣基金的日收益也出現負值。當日,易方達貨幣基金的每萬份收益為-0.0409元,7日年化收益率為2.2280%。而泰達荷銀貨幣的每萬份收益在9日則回復了正值,當日每萬份收益回到0.9088元。 連續2天不同的貨幣基金先後出現負值,在貨幣基金的歷史上前所未有。 根據一些業內人士和研究員的分析,貨幣基金的日收益出現負值的來源無非是兩種。一種是投資操作失誤,另一種是主動操作、兌現浮虧。前者歷史上曾經有過先例,2005年4月,當時剛成立的鵬華貨幣基金由於對交易清算時期的誤解,致使兩筆本應對沖盈虧的交易未能在同一天完成。最終導致當年4月27日,該基金每萬份收益出現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