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運籌學案例投資理財

運籌學案例投資理財

發布時間:2021-04-27 20:10:59

Ⅰ 一道 運籌學案例分析! 高分懸賞!!

我只說最後一句的理解,前邊的不管了!

就是我門做什麼事的時候都要分析透徹,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列舉出來,然後還要看每種可能性未來的情況,是好是壞是什麼樣子!然後我們再做出現在的決定,這樣我們做出的決定就會有更高的正確性!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Ⅱ 求一個運籌學課程設計的案例...

http://..com/question/623744564373182644.html?oldq=1
這個是運輸問題,而且是產銷不平衡,算是有點計算量的

用運輸單純形法求解,你要熟悉求解的規則。答案已經給出,你做出來了可以參考一下

http://..com/question/1860237612977204987.html?oldq=1
這個是目標規劃
手工求解有些復雜,你可以試試,答案已經給出

如果你還需要,我還有其他的模型案列
排隊論,動態規劃,存儲論……一般教學用到的運籌學案列都有

Ⅲ 找個運籌學課程設計的案例

運籌學實踐》課程設計是以小組團隊為基礎,在學習《運籌學》教學內容基礎上,自主選擇主題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調研、資料檢索、數據處理、論證或分析建模、求解等過程,經過充分討論得出結論、給出最優決策方案的一種全過程綜合訓練,是重要的實踐環節,對於培養和提高本科生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實踐技能和創新應用能力的綜合素質致關重要。具體表現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如: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定量分析與上機能力、綜合與表達能力等、合作共事與團隊作戰能力、協調與應變能力等。

一、《運籌學實踐》課程設計選題

下面列出的一些選題可供參考:

1、為所在班級同學設計幾套不同要求的食譜;

2、為同學們設計幾套個人儲蓄方案;

3、結合小組同學的具體情況,設計幾套因人而異的學習時間安排方案;

4、圖書館閱覽室自習座位的合理設計(餐廳就餐桌凳數量、布局的合理設計);

5、選擇一個企業,在實際調研基礎上制定符合實際的優化排產方案或生產—庫存計劃;

6、幫助農村某鄉制定作物種植計劃;

7、為某運輸企業制定合理的配車計劃;

8、為公交公司制定合理的車輛更新計劃;

9、自選企業的產品背景,解決《串聯系統可靠性問題》;

10、自選背景,解決選址問題,如自動充氣站、急救中心、血站、醫院、學校、發電廠、煉油廠、倉庫、分銷中心、打麥場等;

11、醫院科室醫生(學生超市、書店、食堂服務員)數量的合理配置研究;

12、西安市旅遊景點經典路線的設計;(高校聯絡最短路線設計;)

13、選擇了解和熟悉的實際背景,收集相關資料,抽象出適當的運籌學模型,求解並進行結果分析,形成一個運籌學案例;

14、從老師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中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15、針對課程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設計相應的輔助學習工具,如:LP靈敏度分析活動尺、電子模板法求解網路模型、排隊論公式匯總和記憶表格等;

16、選擇《運籌學》教學網路平台的一個模塊進行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

二、課時與活動安排

1、總課時為2周,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如下:

活動內容
選題、調研
小組討論與上機
答疑、指導
報告交流與總結

課時數
1周
16學時
8學時
12學時

時間安排
1—15周
16~17周
15周5

16周5
18周2、5

合計課時數
2周

2、組織工作與活動安排:

(1)選題與調研階段:安排在1~15周之內分散進行,總共時間為1周。主要工作是:

Ⅳ 誰有比較好的運籌學案例,貼近校園生活的

閱卷問題
在確定想數學建模競賽這種形式的比賽的優勝者時,常常要評閱大量的答卷,譬如說,有P=100份答卷。一個由J位評卷人組成的小組來完成評閱任務,基於競賽資金對於能夠聘請的評閱人數量和評閱時間的限制,如果P=100,通常取J=8。理想的情況是每個評卷人看所有的答卷,並將它們一一排序,但這種方法工作量太大。另一種方法是進行一系列的篩選,在一次篩選中每個評卷人只看一定數量的答卷,並給出分數。為了減少所看答卷的數量,考慮如下的篩選模式:如果答卷是被排序的,則在每個評卷人給出的排序中排在最下面的30%被篩除;如果答卷被打分(譬如說從1分到10分),則某個截止分數線以下的答卷被篩除。這樣,通過篩選的答卷重新放在一起返回給評卷小組,重復上述過程。人們關注的是,每個評卷人看的答卷總數要顯著的小於 。評閱過程直到剩下 份答卷時停止,這些就是優勝者。當 時通常取 。
你的任務是利用排序、打分及其它方法的組合,確定一種篩選模式,按照這種模式,最後選中的 份答卷只能來自「最好的」2 份答卷(所謂「最好的」是指,我們假定存在著一種評卷人一致贊同的答卷的絕對排序)。例如,用你給出的方法得到的最後3份答卷將全部包括在「最好的」6份答卷中。在所有滿足上述要求的方法中,希望你能給出使每個評閱人所看答卷份數最少的一種方法。
注意在打分時存在系統偏差的可能。例如,對於一批答卷,一位評閱人平均給70分,而另一位可能給80分。在你給出的模式中如何調節尺度來適應競賽參數( )的變化?教師工資調整方案
美國一所大學新聘的一位主任要對該校教師工資進行調整,設計一個公正、合理的工資體系。教師目前狀況和工資調整原則如下:
1.教師職稱由低到高分4個等級: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獲博士學位者聘為助理教授;讀博士學位者聘為講師,且得到學位時自動升為助理教授;副教授工作7年後可申請提升教授;
2.無教學經驗的講師起始工資為$27000;助理教授的起始工資為$32000;按時提升(7或8年)並有25年以上教齡者工資大致為有博士學位的新教師的兩倍;
3.同一等級中教齡長者工資高,但是這種差別應該隨著教齡的增加而漸減,並趨於一致;
4.職稱的提升應帶來實質性利益,即若某人在短時間內獲提升,則其所得應大致等於正常情況下(不提升)7年增加的工資;
5.每人的工資都不能減少;只要學校有錢,所有教師每年都增加工資;每年用於增加工資的總資金可能不同。
全校204位教師的教齡、職稱和目前的(年)工資如表所示(職稱代號0,1,2,3依次表示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請你按照上述原則設計新的工資方案,並給出一個從目前狀況到新方案的過渡方法。

表1 全校教師教齡、職稱和工資
序號 教齡 職稱 工資 序號 教齡 職稱 工資 序號 教齡 職稱 工資
1 4 2 54000 2 19 1 43508 3 20 1 39072
4 11 3 53900 5 5 3 44206 6 17 1 37538
7 23 3 48844 8 10 1 32841 9 7 2 49981
10 20 2 42549 11 18 2 42649 12 19 3 60087
13 15 2 38002 14 4 1 30000 15 34 3 60576
16 28 1 44562 17 9 1 30893 18 22 2 46351
19 21 2 50979 20 20 1 48000 21 4 1 32500
22 14 2 38642 23 23 3 53500 24 21 2 42488
25 20 2 43892 26 5 1 35330 27 19 2 41147
28 15 1 34040 29 18 3 48944 30 7 1 30128
31 5 1 35330 32 6 2 35942 33 8 3 57295
34 10 1 36991 35 23 3 60576 36 20 2 48926
37 9 3 57956 38 32 2 52214 39 15 1 39259
40 22 2 43672 41 6 0 45500 42 5 2 52262
43 5 2 57170 44 16 1 36958 45 23 1 37538
46 9 3 58974 47 8 3 49971 48 23 3 62742
49 39 2 52058 50 4 0 26500 51 5 1 33130
52 46 3 59749 53 4 37954 54 19 3 45833
55 6 2 35270 56 6 2 43037 57 20 3 59755
58 21 3 57797 59 4 2 53500 60 6 1 32319
61 17 1 35668 62 20 3 59333 63 4 1 30500
64 16 2 41352 65 15 3 43264 66 20 3 50935
67 6 1 45365 68 6 2 35941 69 6 1 49134
70 4 1 29500 71 4 1 30186 72 7 1 32400
73 12 2 44501 74 2 1 31900 75 1 2 62500
76 1 1 34500 77 16 2 40637 78 4 2 35500
79 21 3 50521 80 12 1 35158 81 4 0 28500
82 16 3 46930 83 24 3 55811 84 6 1 30128
85 16 3 46090 86 5 1 28570 87 19 3 44612
88 17 1 36313 89 6 1 33479 90 14 2 38624
91 5 1 32210 92 9 2 48500 93 4 1 35150
94 25 3 50583 95 23 3 60800 96 17 1 38464
97 4 1 39500 98 3 1 52000 99 24 3 56922
100 2 3 78500 101 20 3 52345 102 9 1 35978
103 24 1 43925 104 6 2 35270 105 14 3 49472
106 19 2 42215 107 12 1 40427 108 10 1 37021
109 18 2 44166 110 21 2 46157 111 8 1 32500
112 19 2 40785 113 10 2 38698 114 5 1 31170
115 1 0 26161 116 22 3 47974 117 10 2 37793
118 7 1 38117 119 26 3 62370 120 20 2 51991
121 1 1 31500 122 8 2 35941 123 14 2 39294
124 23 2 51991 125 1 1 30000 126 15 1 34638
127 20 2 56836 128 6 0 35451 129 10 1 32756
130 14 1 32922 131 12 2 36451 132 1 1 30000
133 17 3 48134 134 6 1 40436 135 2 2 54500
136 4 2 55000 137 5 1 32210 138 21 2 43160
139 2 1 32000 140 7 1 36300 141 9 2 38624
142 21 3 49687 143 22 3 49972 144 7 2 46155
145 12 1 37159 146 9 1 32500 147 3 1 31500
148 13 0 31276 149 6 1 33378 150 19 3 45780
151 4 3 70500 152 27 3 59327 153 9 2 37954
154 5 2 36612 155 2 1 29500 156 3 3 66500
157 17 1 36378 158 5 2 46770 159 22 1 42772
160 6 1 31160 161 17 1 39072 162 20 1 42970
163 2 3 85500 164 20 1 49302 165 21 2 43054
166 21 3 49948 167 5 3 50810 168 19 2 51378
169 18 2 41267 170 18 1 42176 171 23 3 51571
172 12 3 46500 173 6 1 35978 174 7 1 42256
175 23 2 46351 176 22 3 48280 177 3 1 55500
178 15 2 39265 179 4 1 29500 180 21 2 48359
181 23 3 48844 182 1 1 31000 183 6 1 32923
184 2 0 27700 185 16 3 40748 186 24 2 44715
187 9 2 37389 188 28 3 51064 189 19 0 34265
190 22 3 49756 191 19 1 36958 192 16 1 34550
193 22 3 50576 194 5 1 32210 195 2 1 28500
196 12 2 41178 197 22 3 53836 198 19 2 43519
199 4 1 32000 200 18 2 40089 201 23 3 52403
202 21 3 59234 203 22 3 51898 204 26 2 47047

Ⅳ 誰能提供個運籌學現實中的案例

更多的是講的提高效率來提高經濟效益。你從A地要送貨到B,C,D。肯定是帶全了轉一圈最有效率,不然到了B回來,再到C再回來,再到D肯定不經濟。要延伸就把幾個地點距離什麼的加進去,設計個路線

Ⅵ 運籌學課程設計案例分析題以及答案

您好
樓主
很高興看見了您的問題
雖然我無法正確的回答您的問題
但是我的回答能給您幾點提示
1
游戲中遇到了疑問可以先去看看游戲幫助
2
當自己實在無法解決時可以求助資深玩家
其實
很多難題都是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的!
當您自己解決問題時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同時我也深信樓主的智慧
祝您能早日找到問題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夠幫到您!
祝您好運。謝謝採納

Ⅶ 跪求運籌學案例,急!!!!!

配礦計劃編制
一,問題的提出
某大型冶金礦山公司共有14個出礦點,年產量及各礦點礦石的平均品位(含鐵量的百分比)均為已知(見表1).
表1 礦點出礦石量及礦石平均品位表
礦點號
出礦石量
平均鐵品位(%)
1
70
37.16
2
7
51.25
3
17
40.00
4
23
47.00
5
3
42.00
6
9.5
49.96
7
1
51.41
8
15.4
48.34
9
2.7
49.08
10
7.6
40.22
11
13.5
52.71
12
2.7
56.92
13
1.2
40.73
14
7.2
50.20
按照冶金生產,具體說這里指煉鐵生產的要求,在礦石采出後,需按要求指定的品位值TFe進行不同品位礦石的混合配料,然後進入燒結工序,最後,將小球狀的燒結球團礦送入高爐進行高溫冶煉,生產出生鐵.
該企業要求:將這14個礦點的礦石進行混合配礦.依據現有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的要求,混合礦石的平均品位TFe規定為45%.
問:如何配礦才能獲得最佳的效益
二,分析與建立模型
負責此項目研究的運籌學工作者,很快判定此項目屬於運籌學中最成熟的分支之一線性規劃的范疇.而且是一個小規模問題.
1.設計變數:記Xj(j=1,2,*,14)分別表示出礦點114所產礦石中參與配礦的數量(單位:萬噸).
2.約束條件:包括三部分:
(1)供給(資源)約束:由表1,有
X1 ≤70
X2 ≤ 7
……
X14 ≤ 7.2
(2)品位約束:
0.3716X1+0.5125X2+…+0.5020X14=0.4500∑Xj
(3)非負約束:
Xj≥0 j=1,2,…,14
3.目標函數:
此項目所要求的"效益最佳".作為決策准則有一定的模糊性.由於配礦後混合礦石將作為後面工序的原料而產生利潤,故在初始階段,可將目標函數選作配礦總量,並追求其極大化.
於是,可得出基本(LP)模型如下:
(LP) Max Z=∑Xj
0≤ X1 ≤70
0≤ X2 ≤ 7
s.t. ……
0≤ X14 ≤ 7.2
0.3716X1+0.5125X2+…+0.5020X14=0.4500∑Xj
三,計算結果及分析
計算結果
使用單純形演算法,極易求出此模型的最優解:
X*=(X*1,X*2,…,X*14)T,它們是:
X*1 =31.121 X*2 = 7 X*3 =17
X*4 =23 X*5 = 3 X*6 = 9.5
X*7 = 1 X*8 =15.4 X*9 = 2.7
X*10= 7.6 X*11=13.5 X*12= 2.7
X*13=1.2 X*14= 7.2 (單位:萬噸)
目標函數的最優值為:
Z*= ∑X*j =141.921(萬噸)
分析與討論
按照運籌學教材中所講述的方法及過程,此項目到此似乎應該結束了.但是,這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真實的問題.因此,對這個優化計算結果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檢驗.
這個結果是否能立即為公司所接受呢 回答是否定的!
注意!在最優解X*中,除第1個礦點有富餘外,其餘13個礦點的出礦量全部參與了配礦.而礦點1在配礦後尚有富餘量:70-31.121=38.879(萬噸),但礦點1的礦石平均品位僅為37.16%,屬貧礦.
作為該公司的負責人或決策層絕難接受這個事實: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後,在礦點1生產的貧礦中卻有近39萬噸被閑置,而且在大量積壓的同時,會產生環境的破壞,也是難以容忍的.
原因何在 出路何在
經過分析後可知:在礦石品位及出礦量都不可變更的情況下,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混合礦的品位要求TFe上.不難看出,降低的TFe值.可以使更多的低品位礦石參與配礦.
TFe有可能降低嗎 在因TFe的降低而使更多貧礦石入選的同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必須加以考慮.
就線性規劃模型建立,求解等方面來說,降低TFe及其相關影響已不屬於運籌學的范圍,它已涉及該公司的技術與管理.但是,從事此項目研究的運籌學工作者卻打破了這個界限,深入到現場操作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中去,請教,學習,調查,然後按照TFe的三個新值:44%,43%,42%,重新計算
變動參數值及再計算
將參數TFe的三個變動值0.44,0.43,0.42分別代入基本模型(LP),重新計算,相應的最優解分別記作X*(0.44),X*(0.43)及X*(0.42).下表給出詳細的數據比較:
表2 不同TFe值的配礦數據
礦點
鐵品位
(%)
出礦量
萬噸
TFe = 45%
TFe = 44%
TFe = 43%
TFe = 42%
X*(0.44)
富餘量
萬噸
X*(0.44)
富餘量
萬噸
X*(0.44)
富餘量
萬噸
X*(0.44)
富餘量
萬噸
1
37.16
70
31.121
38.879
51.87
18.13
70
0
70
0
2
51.25
7
7
0
7
0
7
0
7
0
3
40.00
17
17
0
17
0
17
0
17
0
4
47.00
23
23
0
23
0
23
0
23
0
5
42.00
3
3
0
3
0
3
0
3
0
6
49.96
9.5
9.5
0
9.5
0
9.5
0
9.5
0
7
51.41
1
1
0
1
0
1
0
1
0
8
48.34
15.4
15.4
0
15.4
0
15.4
0
15.4
0
9
49.08
2.7
2.7
0
2.7
0
2.7
0
2.7
0
10
40.22
7.6
7.6
0
7.6
0
7.6
0
7.6
0
11
52.71
13.5
13.5
0
13.5
0
13.5
0
0
13.5
12
56.92
2.7
2.7
0
2.7
0
0
2.7
0
2.7
13
40.73
1.2
1.2
0
1.2
0
1.2
0
1.2
0
14
50.20
7.2
7.2
0
7.2
0
4.53
2.67
0.77
6.43
配用總量/富餘總量(萬噸)
141.921
38.879
162.67
18.13
175.43
5.37
158.17
22.63
(四)綜合評判及結果
對表2所列結果,請公司有關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包括財務人員)進行綜合評判,評判意見是:
TFe取45%及44%的兩個方案,均不能解決貧礦石大量積壓的問題,且造成環境的破壞,故不能考慮.
TFe取43%及42%的兩個方案,可使貧礦石全部入選;配礦總量在150萬噸以上;且富餘的礦石皆為品位超過50%的富礦,可以用於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精礦粉,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因而,這兩個方案對資源利用應屬合理.
經測算,按TFe取42%的方案配礦,其混合礦石經選礦燒結後,混合鐵精礦品位僅達51%,不能滿足冶煉要求,即從技術上看缺乏可行性,故也不能採用.
TFe=43%的方案,在工藝操作上只需作不大的改進即可正常生產,即技術上可行.
經會計師測算,按TFe=43%的方案得出的配礦總量最多,高達175萬噸,且可生產數量可觀的精礦粉,兩項合計,按當時的價格計算,比TFe=45%的方案同比增加產值931.86萬元.
結論: TFe=43%時的方案為最佳方案.
四,一點思考
由基本模型(LP)的目標函數及決策准則來看,它具有單一性,即追求總量最大.而從企業的要求來看,還需考慮資金周轉,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以及企業生存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企業所指的"效益最佳"具有系統性.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甚至沖突,應屬運籌學工作者在應用研究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需要合理解決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之一是:運籌學工作者在理念與工作方式只具有開放性,也就是說,不能只拘泥於運籌學書本及文獻資料,而應進入實際,與相關人員,相關學科相結合,交叉,滲透,互補,從而達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以及系統優化的目的.
經驗表明:在運籌學實際應用的項目中,很少遇到運籌學"獨步天下"的情況.如在此案例中,它屬於線性規劃的一個典型應用領域,即使如此,運籌學在其中也不能包攬一切,它可以起著骨架及核心作用,但若無其他方面的配合,也不能達到圓滿成功.

Ⅷ 運籌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

這樣的案例可以舉出很多:
比如:存款准備金率如何確定的問題、存貸差額如何確定以及盈虧平衡點的確定問題等等,這都可以用運籌學的方法進行分析.

閱讀全文

與運籌學案例投資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務教育學校融資 瀏覽:721
ppp模式融資擔保 瀏覽:157
沈陽有外匯業務的工商銀行 瀏覽:269
申購理財產品的原始憑證 瀏覽:530
美麗華集團市值 瀏覽:524
貴金屬公司待遇 瀏覽:9
國際結算在國際融資中的作用 瀏覽:49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得超過 瀏覽:464
博信股份2019年一季度 瀏覽:982
華泰證券債券回購 瀏覽:788
上升下跌速率外匯指標 瀏覽:442
杠桿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嗎 瀏覽:504
手機工行怎麼換外匯 瀏覽:408
中原證券風險許可權 瀏覽:719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胡繼之 瀏覽:447
恆天財富信託延期兌付 瀏覽:822
人鬼交易所2雲資源 瀏覽:903
郵儲銀行可以境外匯款嗎 瀏覽:682
溫嶺易轉金融服務包裝有限公司 瀏覽:782
2016年日本匯率走勢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