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100萬買「理財」產品,到期後血本無歸,為什麼最後仍相信騙子
最近,河南的一名年過半百的老人就在焦急在銀行門口打轉,她不是自己著急取錢,而是自己賬戶里的錢沒有。這可不是一筆小錢,而是老人攢下了100萬。可是,錢在銀行里怎麼會沒有的呢?原來在2016年9月,王女士將自己的100萬在浦發銀行購買了一個理財產品,如今已經到期了,可是取錢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卻說,老人賬戶上的錢取不出來,不僅是利息沒有了,就連本金也沒法取。

即使是這樣,老人也相信她的錢會還回來的。老年人,防範意識差,容易受騙,所以即使受騙了它們也依舊相信那些「騙子"。
Ⅱ 我去年在郵政銀行存錢被忽悠理財交二萬交三年五年取出是利安人壽保險是不是被騙了
郵政儲蓄銀行是有類似的業務,這種業務都是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銷售的保險類的理財產品,收益比銀行存款高一些,只是在繳費期和到期前不能取出。
Ⅲ 投資理財基金產品被騙上百萬念,么辦
應該到當地部門報案吧,這個應該是公安局應該會盡快破案的。先不要急,冷靜下來思想一定要樂觀一點,因為急也沒有用。
Ⅳ 銀行有沒有理財被騙的
有人的,怎麼防範買到「假」理財呢?
1、上網查詢(中國理財網 ),核實究竟有沒有這個產品。但的確有少數產品會查不到,只要去同一家金融機構的其他網點(最好不要是同一個支行)了解下,基本可確認。
2、注意產品合同細節。如這條新聞里,不經意提到一個細節,繳款繳的是個人賬戶,在銀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信託和資管有可能),怎麼也是產品募集賬戶,如「某某產品募集賬戶」之類的。包括產品都會有託管機構,如銀行、券商等,稍微打聽下,就可以了解是不是假產品。
3、注意離奇高收益。金融機構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實際收益差別往往很小,如股份制銀行的,最近很少能買到6%以上的。如果這時候突然有人和你推薦一個8%的,你就要小心了,一般天上不會掉餡餅,要警惕起來。
Ⅳ 我被銀行的工作人員忽悠,購買了大筆理財產品,損失較大,該怎麼維權
買理財產品是要做風險評估和風險認同簽字的,如果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你是被騙的,可以起訴,如果沒有那就自己承擔了,哪家銀行啊?
Ⅵ 買銀行理財被騙怎麼告
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人,有時也出現過誤導購買者的情況,但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比較保險安全的,建議到銀行購買時事先咨詢好相關問題,多了解理財產品的用途,風險與是否保本等事項,以免遭受自己承受不了的損失!
Ⅶ 在銀行買理財產品被騙,銀行賠不賠
1、是否在銀行櫃台簽訂合同?
如果是,銀行賠償。
如果不是,銀行不賠。
2、是否是銀行職工辦理的?
3、現在都有錄像當做證據。
4、至於理財產品本金虧損,銀行不賠,屬於投資風險,自己承擔。
Ⅷ 我在銀行買理財產品,被騙成保險,我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你已經在保險合同上簽了字。如果你想終止合同,你就要承擔已交過資金的一定比例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