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購買了安邦保險理財產品會不會有風險
被接管,就是存在流動性風險。現在的安邦已經深陷盈利危機之中,安邦人壽2017年3季度報表已經顯示虧損嚴重。在債市和股市走熊的當下,直接卡死安邦業務,無異於宣布安邦破產。所以國家已經在去年下半年放開了安邦萬能險的售賣,並且卡死了安邦海外投資。看情況,短期流動性應該還是有保障的。長期就看市場回暖情況,看能不能通過時間化解危機。當然,個人表示難度不小,主要因為美國加息和稅改,美元迴流,這導致中國難以大量放水。而幾大投資市場,股市債市房市都已經規模巨大,沒有足夠的資金和信心,難以有所表現。這里其實還有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高利息的理財產品,未來同樣風險巨大。對於中國人壽怎麼樣,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中國人壽怎麼樣?十大人壽保險產品排名榜單!
⑵ 美國稅改驚動了誰
12月7日消息,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最終投票通過共和黨稅改法案。根據這一稅改法案,企業稅稅率將大幅下降,個人所得稅也將有所減免,多項稅制將被簡化。美國稅收制度將迎來30年來最大幅度修改,其外溢效應正成為全球性話題。那麼,美國稅改到底「驚動」了誰?對當地華人華僑及留學生等,有何影響?今後個人赴美有優惠嗎?
【留學生受沖擊 博士生:重新考慮科研之路怎麼走】

資料圖:中國遊客辦理出國簽證。
美國稅改對企業有影響,那麼對中國老百姓有影響嗎?當然有。據報道,由於美國「落地生」政策這條憲法,寶寶出生在美國領土上即為美國公民。有中國父母也希望孩子未來能直接留在美國生活工作。留在美國生活,就會面臨交稅等問題,稅改後,「美寶們」未來將不再需要繳納原本每年需要支付的4050美元稅額。
此外,新稅改法案通過後,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幾乎翻倍:單身人士的免徵額從6350美元提高至1.2萬美元,家庭(已婚人士)的免徵額從此前的1.27萬美元調高至2.4萬美元。
對於在美國買房的人來說,房屋的租金收益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而本次稅改中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額大幅提高,將會減少購房人個人所得稅,增加租金收益。
如此看來,相信此次稅改將掀起移民美國的熱潮,赴美人群將會增加,但申請難度估計也會相應增大。
⑶ 中國公民購買美國的基金之類的理財產品,需要繳稅么
如果是中國公民開設的美股帳戶,投資的資本利得是不扣稅的,其他地方也也一樣;只有現金分紅或者利息獲利要被扣10%的稅,但是香港和台灣居民是要扣30%的稅。這個是美國國稅局的統一規定,不會因為換券商而改變,除非那家券商不正規。
一般美國公民或居民在買賣股票或共同基金時,資本利得都需納稅,其中持有期超過十八個月的系長期資本利得(long term capital gain),稅率為百分之十至廿,而持有期少於十八個月的短期資本利得(short term capital gain)則視為一般收入(ordinary income),按所得稅稅率納繳;但是外國人在投資股票或共同基金時,無論長期或短期資本利得均享有免稅優惠。
外國人投資股票或共同基金所獲得的紅利,一般是以最高百分之卅的比例扣繳,像是上面所說的顧姓華人住在台灣的弟弟投資美國股票或共同基金的紅利,若外國人所屬的國家與美國簽署有稅務協訂,則系按照稅務協訂的優惠稅率扣繳,譬如中國是百分之十,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尼、墨西哥、澳洲、英國和德國等都是百分之十五。
⑷ 在美國,銀行有哪些理財產品
美國是沒有銀行理財產品的。只有基金和保險。普通銀行只有存款和貸款。
⑸ 美國開戰會波動理財產品嗎
影響是有的,但要看你持有的理財產品和基金是屬於哪一類。從目前雙方相對穩定的局勢來看,各方面的影響暫時不會帶來太大波動。
⑹ 在美國有理財產品嗎
美國的投資途徑比國內更豐富
美國人投資理財首選共同基金。美國是全球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在美國投資可選擇品種很多,包括股票、基金、債券等。在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機構投資者,對普通美國人來說,最普遍的理財方式就是購買共同基金。
⑺ 美國稅改以後,會不會導致全球的資金回歸美國
美國稅改最值得擔心的,與其說是降低稅率,不如說是爭奪稅基,即通過執行稅將以往不納稅的國際交易納入美國納稅范圍,或利用稅收杠桿迫使企業將生產環節留在美國境內。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尤其是流動性更強的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國際稅收的協調問題變得日益嚴峻。國際稅收漏洞使跨國企業得以瘋狂避稅,競爭性減稅可能惡化各國政府財政狀況,爭奪稅基則可能導致雙重征稅、供應鏈扭曲等問題。因此,稅收問題已不僅是一國內政,而是需國際合作的多邊問題。
⑻ 二十萬美金,適合在美國選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比較好
1、自動式的投資服務設計
美國的Betterment證券公司的投資服務是一個線上的個人投資服務,將客戶的銀行賬戶與股票、債券長期投資賬戶連接在一起。這一投資工具將直觀的用戶界面與客戶的快速高效的投資相結合。簡單易用,適用於復雜的投資交易。賬戶中的資金增長免收個人所得稅,客戶支取其中的資金無須支付任何費用。當客戶將資金投入Betterment的投資計劃,該公司按照客戶的指令分配在股票基金和債券投資之間的比例,客戶擁有該公司選擇的股票和債券市場基金的份額,由該公司處理投資產品的買賣事宜。
2、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的Moneylogic
這是一個線上個人財務管理工具,客戶使用該工具能夠查看、追蹤和管理消費和存款賬戶的情況,也能夠建立預算,確定財務目標。客戶可以進行交易管理,查看他們的消費和存款交易,交易明細列示在諸如「汽車」、「住房」等明細的分類下面。概覽頁內顯示客戶賬戶余額、預算、存款目標,方便客戶了解。Moneylogic也會搜集客戶的存款和消費信息生成客戶易懂的圖表。
3、美國的個人資本公司提供的個人資本軟體(Personal Capital)
這是一個個人的財務管理工具,可以將所有的賬戶信息整合在一起,使他們可以在一個界面上管理自己的賬戶,進行支付或者投資。在投資分配區域,客戶可以看到現金、債券、國際市場股票、美國股票、未分類資產各有多少,以及他們的佔比和餅狀圖。個人資本的目標是使自己的客戶生活在更好的財務狀態之中。
⑼ 國外個人理財產品有哪些
國外個人理財產品:
1、自動式的投資服務設計
美國的Betterment證券公司的投資服務是一個線上的個人投資服務,將客戶的銀行賬戶與股票、債券長期投資賬戶連接在一起。這一投資工具將直觀的用戶界面與客戶的快速高效的投資相結合。簡單易用,適用於復雜的投資交易。賬戶中的資金增長免收個人所得稅,客戶支取其中的資金無須支付任何費用。當客戶將資金投入Betterment的投資計劃,該公司按照客戶的指令分配在股票基金和債券投資之間的比例,客戶擁有該公司選擇的股票和債券市場基金的份額,由該公司處理投資產品的買賣事宜。
2、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的Moneylogic
這是一個線上個人財務管理工具,客戶使用該工具能夠查看、追蹤和管理消費和存款賬戶的情況,也能夠建立預算,確定財務目標。客戶可以進行交易管理,查看他們的消費和存款交易,交易明細列示在諸如「汽車」、「住房」等明細的分類下面。概覽頁內顯示客戶賬戶余額、預算、存款目標,方便客戶了解。Moneylogic也會搜集客戶的存款和消費信息生成客戶易懂的圖表。
3、美國的個人資本公司提供的個人資本軟體(Personal Capital)
這是一個個人的財務管理工具,可以將所有的賬戶信息整合在一起,使他們可以在一個界面上管理自己的賬戶,進行支付或者投資。在投資分配區域,客戶可以看到現金、債券、國際市場股票、美國股票、未分類資產各有多少,以及他們的佔比和餅狀圖。個人資本的目標是使自己的客戶生活在更好的財務狀態之中。
⑽ 美國這次稅改哪些條款可以增加美國資本市場的活力
(一)「注冊制」在美國有堅實的政治社會基礎
是否設置發行條件和進行投資價值判斷,實質問題是政府是否需要替市場就發行人是否「適合」發行進行判斷,反映的是政府和市場之間邊界尺度的把握。美國採用「注冊制」,是現代政府功能擴展與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傳統沖突下的現實選擇,促進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和創新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廣為接受。
(1)「注冊制」是現代政府功能擴展與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傳統沖突下的現實選擇
美國具有深厚的自由主義經濟和小政府的傳統,在1929年經濟危機前尤為明顯,政府對經濟干預很少,反映在證券領域,沒有聯邦層面的證券法,沒有強制性的披露制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證券基本是依賴於紐約州反欺詐普通法保護投資人的利益。經濟危機爆發後,需要政府更多干預經濟成為社會共識,羅斯福藉此得以入主白宮,開始了影響美國歷史的「百日新政」。
在證券領域,羅斯福總統當時面臨兩個可以選擇的模式:(a)基於價值判斷的州層面的「藍天法」模式(Blue Sky Law);(b)基於信息披露的英國模式。「藍天法」模式指的是州政府需要就證券發行是否合理公平,以及是否「適合」該州居民投資發行進行判斷。「藍天」這個詞語描述了某些欺詐的證券除了空盪盪的藍色天空外,沒有其他基礎。在這兩種模式之間到底如何取捨在業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最終經多次博弈選擇了英國模式,制定了《1933年證券法》,「注冊制」成為美國公開發行證券的基本制度。
時至今日,美國經濟社會發生很大變化,本世紀初爆發了安然的欺詐丑聞,2007年又爆發了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面對這些危機,美國也通過了《薩班斯法案》和《多德弗蘭克法案》進行應對,加大了對上市公司和金融行業的監管,其中《薩班斯法案》對上市企業提出了一系列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對美國「注冊制」往政府多管的方向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但是,美國自由經濟的傳統對政府過度監管帶來的融資成本上升和資本市場競爭力下降的後果時刻保持警惕,總會對政府具體監管措施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回顧比較。比如,對於《薩班斯法案》404條要求審計師對公司財務報告內控進行鑒證的規定,經業界回顧比較,如今普遍認為該規定不當增加了企業負擔,妨礙了企業融資。為減輕融資負擔,增強企業活力,美國國會2012年通過了《JOBS法案》,對新興成長企業大幅減輕了包括404條規定在內的監管要求。新興成長企業的標准較低,很多企業都可以達到,《JOBS法案》生效後成功發行的美國IPO企業中,大約75%為新興成長企業,這樣整體上有力降低融資成本。根據SEC的2012年報,美國的資本成本從2011年的10.67%降低到了2012年的8.96%,在43個國家中排名第7位,和美國經濟危機後政府放鬆監管激發市場活力的舉措不無關系。
從《薩班斯法案》到《JOBS 法案》之間的變化,折射出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傳統和現代國家職能擴張之間平衡點的拉鋸和反復,這種情況會長期存在。這個背景之下,「注冊制」只能是美國長期內的現實選擇。
(2)「注冊制」促進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和創新企業的發展,廣為美國社會接受。
事實證明,選擇英國模式,美國把握好了政府監管和市場活力之間的平衡,對促進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支持創新企業的快速發展,有巨大作用。普遍的觀點認為,美國始於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企業的飛速發展,就離不開「注冊制」下對創新友好的市場環境。「注冊制」下,政府不設置條件,不進行價值判斷,創新企業不會因其天然的高風險而被剝奪上市融資的機會,失去資本市場的支持,相反,由於資本市場的支持,帶動了PE和VC蓬勃發展,激勵機制層出不窮,造就了創新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最終成就了美國在互聯網等創新領域內的世界領先地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藍天法」模式對創新的擎肘。「藍天法」模式下,政府有責任對證券價值進行判斷,面對創新企業天然的高風險,政府免責的天性往往會傾向於否決企業發行證券的申請。1980年,蘋果公司IPO在馬薩諸塞州就碰到了這樣的情形。當時蘋果公司發行股票,除需遵守聯邦證券法外,在州內出售也需要遵守相關州的「藍天法」。結果,蘋果公司在馬薩諸塞州發行股票的申請被州監管機構以風險過高不適合投資者購買的理由拒絕,該州的居民也因此失去了投資蘋果公司股票的機會。蘋果公司的遭遇,詮釋了政府對風險的厭惡,說明了「藍天法」模式對創新的不兼容。正是因為「注冊制」對美國資本市場和創新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其為美國社會廣泛接受,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
(二)SEC發行端任務清楚,資源調配合理,專業化程度高。
1996年開始,隨著National Securities Markets Improvement Act的通過,在NYSE、NASDAQ上市的公司,證券無須在州政府注冊。
SEC在發行端的任務清楚,就是要為投資者獲取投資所需的信息提供便利,這也是SEC每年工作評價的4大指標之一。該指標進一步細分為12個可測的分指標,其中和披露直接相關的包括IPO注冊文件第一輪反饋需要的時間,對已上市公司的年報進行審閱的頻率等。為達到上述目標,SEC合理調配資源,提高專業水準,保證了「注冊制」的有序高效運行。
(1)嚴格劃分公募私募范圍,將監管資源集中需要監管的公募交易上
SEC在發行端除了對注冊文件進行審閱外,還需要劃定私募和公募的界限,確定需要注冊交易的范圍。對於私募和公募的界定,SEC有具體細致、操作性強的各種規則指導市場。當出現難以界定的新情形時,市場也可以要求SEC以不予處罰函(No Action Letter)的形式進行界定,避免私募交易事後被認定為公募交易而違法的情形。如何界定私募和公募的界限,是SEC支持企業融資的抓手,往往通過調整認定條件來擴大私募范圍,讓需要支持的融資行為無需注冊即可低成本快速進行。比如,SEC可以通過提高發行額度限制、放寬投資人條件、放鬆推廣方式的限制等手段將原本需要注冊的交易視為私募交易從而無須注冊。在這方面,D條例和旨在推動成長企業發展的《JOBS 法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嚴格區分私募與公募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大量的私募交易交由市場自行調節後,SEC可以將有限的資源放在了最需要政府監管的公募交易上,做到合理調配資源,將需要管的事管好。事實上,當公募交易的監管資源不足時,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安然欺詐案爆發前的20世紀90年代是SEC歷史上人手不足最嚴重的時期之一,SEC不能按期每3年對上市公司的年報進行全面審閱,未能及時發現一些明顯不足的披露,對欺詐保持威懾。以安然公司為例,SEC長達約9年的時間未對安然的年報進行全面審閱。一種的觀點認為,如果當時SEC的人手充足,能按期正常對上市公司的披露進行審閱,本世紀初爆發的會計丑聞可能不會發生或者不會那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