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國內理財產品保證和非保證

國內理財產品保證和非保證

發布時間:2021-04-30 03:15:48

A. 什麼是非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

非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指銀行不向客戶承諾固定收益的產品,其中又具體細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率與非保本浮動收益類。此類理財產品的優勢在於其能夠保證本金的安全且一般情況下預期的收益率都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劣勢在於客戶可能承擔沒有任何收益的風險。其實想要投資,眾易貸平台挺不錯的。

B. 為什麼銀行工作人員說非保本理財產品是利息浮動不穩定但是本金保障的

非保證型理財產品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銀行工作人員這么說估計有下面兩種原因:
1、你把非保證型理財聽成了非保本理財。
2、銀行工作人員混淆非保證型和非保本型的概念在誤導你。

C. 為什麼中國銀行理財產品都是寫非保本浮動收益

目前理財產品依然有保本或保收益型的產品,2020年後將完全轉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理財產品關於收益的描述以產品說明書為准,如產品說明書明確是保本收益或者保證最低收益的產品,則由中國銀行承諾保證本金或最低收益。非特指情況下,理財產品均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D. 銀行理財產品能保證收益嗎

目前招行現發售的個人理財產品,一般都不保證本金(6906、8136除外),也不保證收益,收益和本金均可能因市場變動而產生損失,建議您選擇適合本人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進行投資。

E. 銀行理財產品保證收益是什麼意思 是保本還是保收益

理財產品不允許說保本保收益,所以他們就換個說法說保證收益,但是大多數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說的保證收益,就是保證理財產品到期後,你的本息都能返還,但是還是要多注意下你投資的方向和產品的擔保等問題。
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的,理財產品的特點就是風險和收益並存。其實,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即便是最簡單的銀行存款也有跑不贏物價上漲,導致負利率的風險。 個人認為:風險一部分來自你選選擇的理財產品,更大一部分來自你對這個產品的認識程度,認識不夠的話,風險再小的市場對你來說也是大的。銀行里的黃金白銀投資最好:周期短,收益高,登錄網銀就可以開通。

F. 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和保本的區別

1、到期後本金是否有損失上有區別:

非保本理財產品不保內證本金安全容,保本理財產品保證本金安全。

2、收益上有區別:

相對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比保本理財產品收益高,同時風險也就相對大點。

3、投資於不同的市場:

保本型理財產品投資於貨幣、票據、債券市場,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多投資大量信貸類資產和股票

(6)國內理財產品保證和非保證擴展閱讀:

理財產品風險控制辦法

1、合同公證(強制執行公證);

2、抵押登記(抵押比例50%);

3、質押登記(股權或應收賬款質押);

4、實際控制人擔保;

5、資金監督;

G. 理財非保本什麼意思

非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為零,不保本的產品甚至有可能收益為負。

非保證收益理財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1、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

2、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7)國內理財產品保證和非保證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產品有非保本和保本之分:

1、保本理財能夠保障本金安全,收益穩定但不固定,影響預期收益率的因素比較小,適合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客戶,相對收益低於非保本理財。

2、非保本理財風險等級分為R2-R5,等級越高,風險越高,這類理財產品不會保障本金安全,有虧損的可能性,和保本理財相比較,收益會高一些,適合投資性、成長性較高的客戶去選擇。

3、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風險和收益,保本理財相對風險低、收益低;非保本理財相對風險高、收益稍高。

H. 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和保本的區別

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和保本的區別只有一個:

1、就是在於到期後本金是否有內損失。容

2、非保本理財產品不保證本金安全,保本理財產品保證本金安全;相對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比保本理財產品收益高,同時風險也就相對大點。

(8)國內理財產品保證和非保證擴展閱讀

保本理財產品,分保證本金保證收益及保證本金浮動收益兩類,都屬於低風險理財。保證和浮動說明了銀行承擔的風險不同。通過全稱就可以看到保本類理財在協議中會有銀行承諾,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銀行保證客戶到期可以拿回全部本金。

參考資料保本型理財產品_網路

非保本風險_網路

I. 理財產品看是否保證收益 如何看待理財產品零收益

□郭田勇 蔣蛟龍
目前國內理財產品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其中,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又可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前者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零收益」有其客觀因素
此次銀行系理財產品零收益或負收益危機有其正常因素或者說客觀因素在裡面,當然也有一些來自包括銀行自身在內的非正常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這些產品類型來看,由於這些產品屬於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對投資者購買這款理財產品是否會獲利在原則上是不承擔責任的。因此,投資者在質疑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同時也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零收益或負收益」現象。
其次,由於這些理財產品大多與股市掛鉤,因此,其收益率的高低與當前股市的走勢有著很大的關系。而隨著全球經濟形勢出現轉變,以及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股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異常波動。而這些理財產品在前期設計時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和當前有著很大的不同,出現收益偏差也就難免了。
再次,從市場經濟發展角度來看,投資產品有盈利有虧損,不可能出現通漲或通跌。目前,國內已發行的人民幣或外幣理財產品共有3000多隻。部分產品出現「零收益或負收益」現象也是市場運行中的正常現象。
非正常因素亦需正視
筆者認為,雖然事情的發生確實是有客觀原因,但其中不乏一些非正常因素在裡面助長了「零收益或負收益」問題的產生。
首先,從商業銀行自身來看,由於理財產品在中國發展時間較短,因此,中資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由國際大投行所設計並引進。而中資銀行理財產品設計人才的缺失導致了其自身對這些產品設計的不了解,從而在購買合同中針對該產品所蘊藏的風險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識別,最終發生虧損也只能自己一身承擔。同時,銀行在引進理財產品設計時過度迷信於國際大投行而不對該產品是否適合國內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但國際大投行也並非萬能,從這次美國次級債危機就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摩根斯坦利等大投行同樣也會出現投資失誤導致巨額虧損。
其次,由於國內理財市場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出於營銷業績壓力,銀行在推銷自身理財產品時往往會陷入「報喜不報憂」的誤區,對於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往往僅用「收益率」來替代,更有甚者把產品的收益率說得天花亂墜而故意弱化或忽視風險提示。
第三,作為市場的看門人,監管者在這次「零收益」事件中也出現了缺位現象。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尤其是在目前國內存款利率負值狀態以及股市、樓市風險較大的情況下,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便成為了廣大投資者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國內理財市場得到了井噴式增長。但是在理財市場得到飛速發展的同時,相應的市場秩序未能有效建立。在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導致銀行之間的惡性競爭,從而加大了市場風險。同時,理財市場作為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市場,投資者幾乎無法知道銀行對其理財產品的具體操作,而監管層在增加理財市場信息透明度方面幾乎無所作為。因此,金融市場中的「用腳投票」機制在理財市場消失,顯然不利於投資者監督銀行的投資行為,缺乏懲罰機制下的投資發生虧損的概率大大增加。
多方著手防範投資風險
為了改善目前國內理財市場中的非正常行為以及防範潛在的風險進一步暴露,需要從商業銀行、投資者以及監管者三方著手。
首先,商業銀行應該提高對理財產品的風險預測能力,對從國外購買的理財產品一定要認真研究,准確判斷其風險和收益,判斷是否適合國內市場,更重要的是培養理財產品設計人才以此提高創新能力。同時商業銀行要真正樹立「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對自身產品做宣傳銷售時不能故意隱瞞潛在風險,做好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工作。
其次,監管層應該順應理財市場高速發展潮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市場秩序。針對目前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宣傳過程中通常對其產品冠以誇張名稱的現象,監管層應該制定理財產品宣傳制度,禁止誘導性廣告宣傳。同時規章制度的形式強制商業銀行定期披露其理財產品信息,增加市場透明度,對銀行道德風險進行相應懲罰,充分發揮理財市場中的「用腳投票」機制,切實做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再次,投資者自身也應該樹立起成熟的投資理念,充分認識銀行理財產品所存在的風險。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並對理財產品投資標的進行仔細研究分析,認清風險,仔細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應產品。

J. 銀行理財產品它分為保證收益和非保本浮動收益,這兩個意思分別是什麼呢請說明謝謝

銀行理財產品簡單分類:
一)按照收益來區分:
1---固定收益類的(保本)---就是在一個完整周期內,保證本金絕對安全,並保證約定收益。
2--保本浮動收益----首先保證本金安全,然後收益不確定,可多可少,即浮動不變的,要看運作好壞定。
3---不保本浮動收益--即可能會虧本,也可能收益更高,即收益不固定浮動的。
二)按照幣種區分:
1--人民幣理財產品---用人民幣理財
2--外幣理財產品--用外幣理財,需要來回兌換不同匯率,存在匯率風險
3--雙幣理財產品--即人民幣和外幣相互結合理財的產品
三)按照投資標的區分:
1--新股類的---主要是打新股
2--債券市場類的--主要各類債券、貨幣、票據等等固定收益的
3--結構類的--主要掛鉤各類金融衍生品或者外匯等等,該類風險較大
4--QDII類的--主要是投資於海外市場固定收益類的,風險也大
大體上主要就是這樣區分的。

閱讀全文

與國內理財產品保證和非保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務教育學校融資 瀏覽:721
ppp模式融資擔保 瀏覽:157
沈陽有外匯業務的工商銀行 瀏覽:269
申購理財產品的原始憑證 瀏覽:530
美麗華集團市值 瀏覽:524
貴金屬公司待遇 瀏覽:9
國際結算在國際融資中的作用 瀏覽:49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得超過 瀏覽:464
博信股份2019年一季度 瀏覽:982
華泰證券債券回購 瀏覽:788
上升下跌速率外匯指標 瀏覽:442
杠桿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嗎 瀏覽:504
手機工行怎麼換外匯 瀏覽:408
中原證券風險許可權 瀏覽:719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胡繼之 瀏覽:447
恆天財富信託延期兌付 瀏覽:822
人鬼交易所2雲資源 瀏覽:903
郵儲銀行可以境外匯款嗎 瀏覽:682
溫嶺易轉金融服務包裝有限公司 瀏覽:782
2016年日本匯率走勢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