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常的理財業務員一般一個月業績多少
這個真的不好說,理財的種類太多了,包括股票,基金,期貨,外匯,信託,等等,不同的分類,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提成,因此很難說有個統一的業績要求
建議你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分類來具體了解
2. 5萬理財一個月賺多少錢
農行理財產品發行系列較多,每期產品收益略有不同,建議通過農行門戶網站首頁頂部導航欄「個人服務-投資理財」菜單,進入理財e站頻道,在售產品篩選搜索理財產品信息,具體查詢年化收益情況。
3. 我做理財的,就是個業務員,一個月40萬左右的業績,現在不想做了,客戶不讓走,萬一公司倒閉我受牽連么
富貴險中求,不想被牽連只能置身事外,客戶不讓走也不行,難道出事了客戶會替你蹲嗎
4. 10萬做理財,一個月能有多少收益
最近兩三年來,銀行吸收存款是越來越難。從央行的統計數據中顯示,2015年,金融機構的各項存款增加21.8萬億,2016年,這一數字為14.88萬億,而到了2017年就只有13.5萬億了。由此可見,金融機構的存款增加數量是在逐年減少的。為什麼在一個國民最愛存錢的國度,經濟和收入都還在高速增長之下,存款的增速卻在逐年下降呢?
銀行存款增速的下降,其中肯定是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他因素先不說,但肯定跟我國居民的理財觀念轉變有很大關系。在2015年之後,中國就進入了低利率時代,把錢存在銀行不僅不會有多少利息,而且連通脹都跑不贏。這就迫使人們把目光轉向了除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能帶來更高收益的理財方式。所以跟銀行存款不同,近兩年的理財產品卻出現爆發式增長。不過,隨著大量理財產品的出現,選擇困難症也成為不少想做理財的人的煩惱。比如假如我們手上有10萬元,該怎麼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這里我們就把理財者分成保守、穩健和激進型來區別對待。
1、保守型。如果是保守型,顯然最看重的是本金的安全。對於這類理財者,比較合適的有銀行存款、大額存單、銀行保本型理財、保本基金、貨幣基金。而這幾類理財產品中,銀行存款收益率較低,大額存單有一定門檻。
所以如果手中只有10萬的話,可以優先選擇銀行保本型理財、保本基金和貨幣基金,其中7-8萬用來買銀行保本型理財或保本基金,2-3萬買貨幣基金。買貨幣基金主要是看中它的流動性,可以隨時取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後保本理財產品將逐漸退出市場,現有的保本理財產品到期後也不再保本。所以需要關注買入產品的到期期限,並在到期後及時贖回。以這類理財平均4%的收益率來看,10萬元理財每年的收益在4000元左右。
2、穩健型。如果是穩健型,那就屬於既看重安全,又看重收益的,而且可以為了收益,可以稍微犧牲一點安全性。對於這類理財者,可以選擇非保本的浮動收益銀行理財、p2p理財、債券基金、信託等。如果要對10萬元進行分配的話,5萬以上用來買銀行理財,剩下的用來買其他的,而且最好是分散開來買。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可達到5%以上,p2p理財、債券基金、信託等收益率可達到6%-7%,這樣每年的收益就有5500-6000元左右。
3、激進型。作為激進型理財者,最看重的顯然是收益,那就可以選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期貨、期權等高風險和高收益的投資品。這些理財產品中,基金類的風險稍微要低一些,股票、期貨、期權風險還要更高一些。所以10萬如果要分配的話,可用其中5萬來買基金,剩下的5萬買其他理財產品。以這類產品10%-20%的收益率(也可能會虧)來算,用10萬做理財每年的收入就有1-2萬了。
當然,以上的組合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隨意組合。比如可以把部分資金用來買保本型理財產品,部分資金用來做高風險高收益理財。這樣的話,就可以在保證部分本金安全之下,去追求更高的理財收益率。
5. 做理財銷售一單掙30萬需要多大金額一單
你的業績卻不是很好,一個月參與一個小單子,掙的錢連你的工資也許不夠,時間長了肯定會被開除的,但是眼下是不會的,因為你還在上升的空間,努力一點,不要讓這個事情發生。
6. 我認識一個人做投資理財銷售員,後來跟別人單干,拿乾股,一年搞了幾十萬他們是不是騙人開投資,真的假
他搞幾十萬是他跟你說的嗎,最好去驗證一下看看有沒換車,買房之類。搞理財或者銷售這塊大多虛誇利潤,目的就是讓你投錢,收益越大風險越大,沒風險收益大的基本沒有。
7. 理財銷售的月收入大概能到多少算上提成
1000
我們公司有項穩定收益理財業務。月回報3%,可以選擇1—12個月理財,假如1個月理財10萬,月頭開始到月末。月末本金10萬和利息3000元一起返還就是103000元。資金是銀行託管。
我只是一個苦逼的業務推廣。想了解可以S我,,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