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曼斯理財基金

曼斯理財基金

發布時間:2021-05-01 16:41:07

Ⅰ 有誰知道好的理財網站

Morningstar晨星由現任董事長喬• 曼斯威托(Joe Mansueto)於1984年美國創立。旨在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財經資訊、基金及股票的分析和評級,以及方便、實用、功能卓著的分析應用軟體工具,是目前美國最主要的投資研究機構之一和國際基金評級的權威機構。2003年2月20日晨星中國總部在深圳成立,目前員工人數約500人。
晨星公司是一個跨國公司,有1900名成員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韓國、香港、澳大利亞、紐西蘭及中國,為全球的投資者提供關於260,000多種基金、股票投資的數據和資訊以及分析工具。晨星自身並不進行基金和股票投資,這是凸顯其評級和分析的獨立性和客觀性的首要保證。晨星專注於幫助個人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通過客觀全面的分析和比較,幫助他們確定完整的、合乎個人需求與特點的投資方案。晨星擁有20年來被證明了的成功經驗,擁有世界級的研究分析師隊伍、數百名資深的軟體開發和專業版面的設計人員。
創新的投資研究
晨星是投資研究的創新先鋒,在某些方面晨星的產品和方法已經成為業內的行業標准,比如:晨星評級(Morningstar Rating)、投資風格箱(Investment Style Box)、分類評級(Category Rating)等等,這些工具不但專業,而且簡單易用,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晨星品牌
晨星的品牌被廣大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你的最終用戶,所認知和信任。據美國證券監會(SEC)的一份調查報告,美國有三分之一的投資人認識Morningstar 的品牌,而《華爾街日報》的調查結果表明,在美國的基金研究和評價機構中,Morningstar 名列第一。投資者信任和依賴晨星的數據和資訊,而晨星則為投資者引導了投資機會。

Ⅱ 有關許地山的資料

許地山(1893~1941年)名贊堃,號地山,筆名落華生。是中國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碩果。
許地山,1893年2月14日生於台灣省台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窺園里。其父許南英是個富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祖籍廣東揭陽。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許南英臨危受命,擔任台灣籌防局統領。他激於民族大義,率眾奮起反抗日軍的入侵,日寇佔領台灣後,遂將全家遷回大陸。當時因清政府不準內渡官員保持台灣籍貫,許南英便在福建龍溪落戶。
許地山三歲隨父定居漳州,四歲入私塾讀書,由於好學聰慧,成績優異,在漳州城內被譽為「神童」。辛亥革命前夕,他的哥哥受新思潮的影響參加革命,年少的許地山也毅然剪掉辮子,誓與腐敗的清王朝決裂。此後,由於家道中落,許地山便開始自謀生活。他曾在石碼眉麓小學當教員,後來又到省立第二師范學校任教。1913年受聘到緬甸仰光華僑創辦的中華學校任職。兩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響,後來,他創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於此。1915年12月,許地山回國,住在漳州大岸頂(今蒼園街一帶),後在漳州華英中學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師,並兼任附小主事(校長)。
1917年暑假,許地山以優異成績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學會多種外文和方言。並經常和瞿秋白、鄭振鐸、耿濟之等人在一起談論時政,尋求真理,探索改造社會、振興中華的道路。他們在北京青年會圖書館編輯《新社會旬刊》,宣傳革命思想,發表新文學作品。當「五四」運動爆發時,許地山作為學生代表經常上街演講,在天安門前參加遊行集會,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斗爭。
1921年1月,許地山和沈雁冰、葉聖陶、鄭振鐸、周作人等12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小說月報》,成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新文學刊物。許地山以落華生為筆名在刊物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命命鳥》,寫了一對緬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桎梏束縛下的愛情悲劇,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共鳴。他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許地山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的短篇小說《綴網勞蛛》,為其早期的代表作。小說反映了作者對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憤懣並給予深刻批判,充分顯示「五四」時期新文學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精神。
1922年8月,許地山與梁實秋、謝冰心等到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學習,1924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以「研究生」資格進入美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學、梵文、人類學及民俗學,兩年後又獲牛津大學研究院文學學士學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許地山創作的第一次高潮時期。這期間,他的12篇短篇小說結集為《綴網勞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務印書館以《空山靈雨》為書名出版。膾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為背景,明確主張做人要「像花生,因為它是有用的,不是偉大、好看的東西。」
1927年許地山學成回國後,先後在燕京大學文學院、宗教學院任助教、副教授、教授,擔任《燕京學報》編委。他同時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兼課,並繼續從事文學創作。
與此同時,許地山還寫了不少宗教書。如《大藏經索引》、《道教思想與道教》、《中國道教史》(上卷)、《雲笈七簽校異》、《摩尼之二宗三際論》等,並著手編纂《道教辭典》。其學術成就,學界有口皆碑。
抗戰期間,許地山作為一名熱愛祖國的左翼作家,奔走呼號,聲討日寇罪行。然而,卻受當時燕大任教務長司徒雷登的排擠而被解聘。後避居香港,被聘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教授。
許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間,在改革教育、教學的同時,積極從事社會教育和文化活動。他先後發起和組織了「香港新文學學會」、「中國文化協會」,並兼「廣東叢書編印委員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他積極提倡改良中小學課程,建議教育當局創辦香港中小學教師討論會,並擔任「香港中小學教員暑期討論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學校董。對香港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不少貢獻,受到各界人士好評,曾被選為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許地山更是義無反顧地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他走出書齋,奔波於香港、九龍等地,在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講,幫助流亡青年補習文化課,還在報刊上發表了《七•七感言》、《造成偉大民族底條件》等雜文,宣傳抗戰,反對投降。在上海淪入日寇鐵蹄之下時,著名作家鄭振鐸冒險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時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轉移到香港。許地山得知後,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不被敵人掠走,毅然答應幫助寄存。
1938年3月,在漢口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許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當選為理事。當時大批文化人與青年學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會員通訊處」,許地山任常務理事兼總務。他寫了長篇論文《國粹與國學》,在當時影響很大。他還寫了抗日小說《鐵魚的鰓》,作品通過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人民堅持抗戰的意志和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藝界的極大好評,被認為是「中國小說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許地山積勞成疾,導致心臟病逐漸嚴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時,他心臟病再次復發,英年早逝,年僅49歲。
噩耗傳出,第一個送來花圈的是宋慶齡。梅蘭芳、葉恭綽、郁達夫、徐悲鴻等許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輓聯。當天,香港學校下半旗,港九鍾樓鳴鍾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個團體近千名代表舉行「許地山先生追悼大會」。國內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會,痛悼這位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愛國者

Ⅲ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拯救中國虎團隊

拯救中國虎的團隊不僅由全體基金會工作人員組成,還包括了大量志願者及支持者。我們對所有付出了辛勤勞動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正因為你們,基金會的資金才能更好的落實到老虎野化訓練項目上。
以下是基金會主要成員:
-------------------------------------------------------------------------------- 理事
許志明博士,現任中國寬頻產業基金合夥人。在此之前,許博士在2003年到2005年曾任Tom在線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2002年至2005年任Tom集團的高級顧問。1999年到2001年,許博士工作於香港的華潤集團,在該集團下屬的三家上市公司擔任董事總經理和執行董事職務。在從事公司管理工作之前,許博士在香港從事投資銀行的工作,包括1993年到1995年在野村國際擔任副總裁和聯席董事,1995年到1998年在英國國民西敏銀行大中華區投資銀行部擔任主管兼董事,1998到1999年在波士頓銀行擔任大中華區投資銀行部主管。許博士的職業生涯是從1986年到1989年在北京的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擔任經濟學家開始的。許博士於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學專業並獲理科學士學位,1986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理事
香港著名珠寶設計師。曾在巴黎、渥太華及紐約受教育。他的珠寶設計靈感源自東方哲學,神秘主義及中國文化。他曾在世界各大著名城市舉辦個人展。他的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館及法國蒙彼利埃博物館收藏。他熱愛大自然和野生動物,曾在多方面支持拯救中國虎。 顧問
Claudine曾任拯救中國虎的總經理和理事。她是Tang the Tiger Cub 兒童故事書的作者。(www paddyfield com,)她同插圖藝術家一起將此書全部收益捐贈到拯救中國虎行動計劃中。她還曾作為自由撰稿人為SCT多次投稿,曾發表在亞洲地理與南非早報上。她曾走入校園,向香港學生宣傳SCT的行動計劃。Claudine對老虎的熱愛源自她曾經作過一個老虎在叢林中快樂玩耍的夢。夢境栩栩如生,讓她覺得自己冥冥中註定與老虎有著某種聯系。 顧問
麥克皮徹1999年從巴克萊銀行亞太區副總裁的職位上退休下來,此前,他在該銀行做了7年的首席運營官。作為一個香港居民,他在亞洲和歐洲有很多非執行的管理者職位,並且有許多在業務部門范圍內的「天使」投資。他的愛好是馬拉松和冒險活動。 顧問
曾在中國、美國、英國接受教育,喬凌90年代初離開了文化部下屬的國家圖書館國際聯絡官的職位,並隨後在不同的國際公司擔任咨詢工作,為其在中國發展業務提供幫助。作為英國居民,她頻繁往返於英國、中國和香港之間,並在很多項目中擔任管理者職位,這些項目包括文化領域以及自然保護領域。 志願者
徐劍龍擁有自己的公關策劃公司EC Square,曾多次為SCT在公關宣傳上給與幫助支持。 總經理
平面設計和傳媒專家。曾在電影、電視、出版業及公司企業任職。「我一直以來是環保志願者,曾參加綠色和平、海洋保護協會、鈴木基金會等組織的公益活動。我很榮幸能加入拯救老虎的行列。
-------------------------------------------------------------------------------- 顧問
趙先生是中央電視台環境保護宣傳節目《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的奠基人,他是中國許多重要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和評論員,其名在中國已是家喻戶曉。同時他也是中央電視台的資深教師之一。 科學顧問
陸厚基是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的退休教授,曾經擔任過國際生物保護學中心的主任,主要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瀕危物種管理和哺乳動物行為生態的研究。他對中國的貓科動物,特別是大型貓科進行過深入研究,並努力參與保護中國虎的工作。過去十年中,他為國內外自然保護人員開設了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培訓課程,並寫有一系列論文和有關哺乳動物的著作。同時陸教授還是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貓科專家組及繁殖種群保護專家組的成員.
張琳
張琳曾是拯救中國虎在北京的聯絡人。在加入奧美廣告後,她仍然堅持作為志願者繼續為拯救中國虎服務。
王亮
志願者
拯救中國虎在中國南部的聯絡人。
林花苗
項目協調人
林花苗是拯救中國虎現任北京聯絡人。在加入SCT之前,曾多年作志願者為SCT服務。憑著對老虎及動物的熱愛,林花苗將拯救中國虎,保護動物視為她一生的事業。
-------------------------------------------------------------------------------- 創始人、理事
原籍中國北京,畢業於北京大學英美文學系,後移民比利時,在美國沃頓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曾在義大利為世界知名品牌費拉(Fila)、貝納通(Benetton)和古奇(Gucci)公司擔任品牌認證官。離開服裝界後,她將自己的一腔熱情全部投擲在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上。她先後在英國、美國和香港創立了「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旨在提高生態保護意識,並為中國保護其旗艦動物——特別是最瀕危的華南虎——提供資金。 主席、理事
斯圖爾特在銀行投資上有著多年的成功經驗。他熱愛大自然,始終熱情支持「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慈善工作,是該基金會以及中國虎野放試驗計劃的主要資助者。 財務,理事
大為是一個投資銀行家,但他更願意被看作是一個愛貓人。請他幫助拯救中國大型貓科動物的行動是再合適不做的。 項目協調人
薩拉是在2000年10月加入拯救中國虎的行列的。在她過去從事警務工作的期間,她已積累了七年野生動物(包括老虎)保護的經驗。她曾為「自由誕生基金會」達爾文項目組工作,為老虎專家比利·阿爾將·辛的家鄉——印度達爾文國家公園募集資金,並且擔任肯特郡禁獵大型貓科動物基金會的管理員。她也曾參與瑞吉巍基金會保護瀕危貓科動物的工作,而老虎則始終是她的最愛。1999年當她在印度達爾文國家公園從大象背上看見了第一隻野生老虎時,她對老虎的愛得到了回報。 顧問
1983年,羅伯特·漢森加入了N M Rothschild & Sons有限公司的成長計劃。直至1986年他都是RAM和RIAM的部門經理和金融分析專員。86年他被調到香港的融資部門工作,專為客戶提供有關兼並、合作與投資亞洲的建議,在此期間他學會了欣賞中國藝術,並為中國文化所深深吸引。1996年他成為漢森物流的主席,1997年底,他離開漢森上市公司,並於1998年2月在英國創辦了自己的漢森有限公司,該公司為股東和董事們提供財務咨詢,促使投資者和資本使用方有效的融合。 顧問
作為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國際市場顧問,格里和斯皮爾伯格的合作已經跨越了30多個年頭,他本人亦已成為國際電影全球市場營銷中的領頭羊,得到了電影界廣泛的贊譽。他負責環球和派拉們兩家電影公司的國際市場營銷,還為聯合國際圖片社、藝術家聯盟和MGM工作。近期他擔任了夢工廠國際營銷市場部的副總一職。而現在他也為自己的公司提供國際咨詢。
龍鳳
助理
王祥偉
志願者
出生於1992年,新加坡. 他立志長大後能當一名老虎保護使者,希望自己能盡一份力來拯救這世界上的萬獸之王, 老虎。
-------------------------------------------------------------------------------- 主席
修·韋伯斯特畢業於公爵法律學院,是美國華盛頓「韋伯斯特、張伯倫與賓得律師事務所」 (Webster,Chamberlain & Beand)的合夥人之一。作為美國社團管理法律委員會的成員,他專門為非營利組織,包括慈善團體、專家組、技術、社科和貿易協會提供涉及免稅、集資、管理、合約以及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咨詢與服務。他還為一些美國主要的法律刊物如《法律協會》,《非營利法律和稅務》撰寫文章和提供編輯,此刊物在非營利組織中極負盛名。今年,他所著的《非營利組織領導與工作人員的信託責任》一書由國家事務局出版發行。 理事
野生動物專家蓋利·M·科勒博士在華盛頓漁業與野生動物管理部門擔任研究員已有八年,利用VHF和GPS的遙測,DNA種群估計,GIS資源選擇等多種方法研究猞猁、美洲獅、黑熊和其他肉食動物。他過去是肯亞莫伊大學的資深講師,主講野生生物管理和研究方法,並監督畢業生進行關於非洲獅、雀鳥和大象的野外調查。蓋利博士亦曾任職於愛達何州大學宏諾克野生動物研究所,在那裡研究食肉動物及其棲息地。1990至1991年間,他受託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WWF和宏諾克學院在中國東南部指導了第一次華南虎考察行動,結果促成了中國的拯救華南虎行動計劃。蓋利博士是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貓科動物專家組、野生生物協會、保護生物學協會、法埃西格馬榮譽組的成員,由他撰寫和參與組編的報告及出版物超過20本,如《保護森林食肉動物:美國貂鼠、魚類、猞猁和狼獾的科學基礎》及《山獅、山貓和山狗的季節性資源利用》等。 項目協調人
貝基是莫黑得州立大學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 (MSU)的生物學學士,1988年獲得該校生物學碩士學位。她曾在中學教授11年生物科學,並兼教大學水平的生物、生態和健康課程。她發起了有獎生態俱樂部,促進了保護意識,各種社團活動,改進環境。在過去十年間,通過積極推廣教育、贊助各環境組織和參與當地及國內外的政治活動,她為野生動物和環境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除了拯救中國虎的工作以外,她也幫助一些其它環境團體。 理事
史蒂夫是里奇投資管理公司(Ritchie Capital Management)的高級常務理事。他負責全球風險投資和私人股權投資業務。里奇公司(Ritchie)由不同的部門組成,包括媒體/技術、能源和生物技術。其風險投資團隊以紐約做為公司總部,並在Menlo Park、倫敦和香港設立了辦公室。除了在里奇投資(Ritchie Capital)任職之外,史蒂夫通過參與支持其他機構如TERI-NA、德里可持續發展峰會、伊利諾斯工業學院的設計院、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等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在加入里奇投資(Ritchie Capital)之前,史蒂夫在通用電氣投資(GE Capital)公司擔任了13年的高級常務理事。也任職通用電氣權益(GE Equity)的高級常務董事,負責技術和傳播,同時負責全球對100家公司和20筆基金的投資戰略。在加入通用電氣權益(GE Equity)之前,史蒂夫是通用電氣投資(GE Capital)的風險投資常務董事,主要負責內部和外部的風險投資活動,並帶領通用(GE)和通用投資(GE Capital)的革新。
在加入通用(GE)之前,史蒂夫在Booz Allen管理咨詢公司工作,並且是紐約、達拉斯、舊金山、新加坡的金融協會的一名成員。史蒂夫畢業於Southern Methodist大學和沃頓商學院。他目前和他的妻子Alice和他們的兩個兒子Zach和Sam居住在Redding. CT。
--------------------------------------------------------------------------------
南非項目中心(南非):帕蒂·C·威爾金南非項目中心主任
具有超過28年的野生動物研究經驗,包括大型食肉動物的研究和野生動物種群變化趨勢的預測研究。專業經驗包括捕獲野生動物,控制有害動物,無線電跟蹤和環境評估。作為一名專業的生態學家,他曾是一個省級保護部門和南非國家公園的成員。他指導了一個關於伯茲瓦納國家公園獅子生態的研究項目私人基金,並作為坦尚尼亞的主要技術指導與法蘭克福特動物學會/歐洲聯盟簽約。從2001年至今,他擔任私人環境與野生生物顧問工作,工作涉及范圍很廣,包括南非、尚比亞和坦尚尼亞的一系列生態與環境項目。他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羚羊專家組的成員,並擔任南非組的副主席;他也是非洲獅子工作組的成員,同時也為該組的一些分支機構工作。著有兩本關於野生動物管理方面的著作,發表了數篇科學論文和通俗野生動物文章。曾被邀請至國內外大量科學會議和座談會上發言。 顧問
路易斯是一個國際顧問兼戰略領導發展計劃導師,他在1989年創辦了創新領導中心(www cil net),請他服務的公司包括:殼牌,南非Eskom,納塔爾大學,SABMiller,空中大學,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ited Nations(UNAIDS),國際特赦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他在南非的工作得到了英國上議院的贊賞,而工作計劃也得到了殼牌公司的認可。 顧問
唐是一個專業律師,他在好望角大學獲得了律師資格,然後在格雷律師學院進修,成為了一個高級辯護律師。他是比勒陀利亞商會的前任會長,曾在巴黎國際商會工作。作為比勒陀利亞國家公園的院長,他曾成功地阻止了前環境部長非法開發塔蘭斯凱海岸的行為。他曾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的主席,現任南非國家芭蕾劇院主席一職。 顧問
埃迪是羅瑞公園動物庇護所的創辦人。此基地的建立源自他對鳥類的熱情,在埃迪的努力下不斷擴展。他本人也為拯救中國虎野化及繁育及化提供了很多寶貴意見。 顧問
傑哈德·丹姆是非洲印巴達電子報的編輯(www africanindabaco za)。他還是美國一環保組織的理事(www conservationforce org)。他對環保及野生資源利用有很大的熱情。他曾在世界各國周遊,居住過亞洲,南美及南歐,最後傑哈德這個土生土長的德國人,1994年在南非定居了下來
卡洛斯·塔瓦雷斯
南非老虎谷保留地經理
卡洛斯是南非老虎谷保留地的新任經理。他是葡萄牙血統,但在南非出生。他在比勒托利亞大學完成了自然保護文憑,隨後又完成了獵場管理的高級文憑。他從皮拉內山國家公園的向導開始,十八年的職業生涯一直圍繞著野生動物管理領域。他還擁有FGASA(南非曠野導游聯盟)頒發的三級證書以及SKS證書。他的主要興趣在於野生動物很快開始往野生動物保留地管理方向發展。他曾在南非協助建立私人保留地,在莫三比克開展大型項目。他的專長在於保留地建設管理,曾多次成功改造舊牛欄成為保留地。他擁有保留地日常管理的豐富經驗,包括野生動物重引進、火源管理、防偷盜、清理灌木、航空調查種群、野生動物管理、設計建築以及公路維護等。他也曾為野生動物養殖企業擔任野生動物養殖場和保留地的私人顧問。卡洛斯還是三段空手道黑帶,愛好斯庫巴潛水、納米物理及自然規律。
約翰·梅森黑梅
南非老虎谷保留地助理經理
約翰曾在茨瓦尼技術大學學習野生動物牧場管理。他曾在馬拉克勒公園擔任繁殖牧場管理員,在野生動物捕獲、獸醫工作、照顧及繁殖稀有和瀕危物種等方面獲得獲得大量經驗。他於2008年5月加入拯救中國虎團隊。
傑里米·安德松
保留地顧問
傑里米·安德松專職於野生生物保護事業已30多年,起初是一個祖魯蘭的野外護林員,後來成為了辛巴威和祖魯蘭的生物學家,他在舒舒意保護區(Umfolozi and HluhluweReserves)為野放獅子種群工作了幾年,研究如何在維持獅子種群持續的同時將人獅沖突減到最低。他後來成為匹倫內斯堡國家公園的首席主管,負責保護區一大塊土地的復原工作。這一系列工作涉及從黑斑羚、河馬到大象的數千隻動物。隨後他成為了康瓦納公園的主管,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園建立了三個新的保護區和多個放返項目區,其中包括獅子的放返。從1994年起,他擔任非洲、亞洲和中東的野生動物保護顧問,主要關注保護區的發展和復原工作。他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羚羊專家組和非洲獅子工作組的成員,也是固定的國際保護服務機構的成員
里查德·戴維斯
中國虎試驗性保留地顧問
從1984年在保護組織工作,並在該領域中得到了寶貴的經驗,現在他確保保護項目的財政運行,致力於使其更加經濟有效,同時仍然從事瀕危生態系統和物種的保護工作。
馬克·斯塔爾曼斯
中國虎試驗性保留地顧問
一個從事自然保護管理工作19年的生態學家,在公眾、國營、私營部門都有工作經驗。他曾參與非洲的安哥拉、喀麥隆、加彭、莫三比克、南非、多哥和辛巴威及中東的迪拜等國家的一系列保護計劃。他具有林業工程學士學位,澳洲理學碩士學位和動植物環境學博士學位,出版過20多部科普文章,並在國際評論集中發表了一系列論文。除了他本專業的學識和經驗,他也精通地理信息系統、分析遙測技術和數據分析。
維維安·麥肯西
老虎顧問
維維安出生於辛巴威,屬虎,在誇祖魯-納塔爾內地長大。她隨父母移居菲利波利斯地區,從學校畢業後開始焊接防盜門的工作,隨後進入南非電話公司接話員,1997年她搬到推斯普瑞並勝任主管。在為南非電話公司服務九年以後,她跳槽至布魯方丹一家帳篷製造公司從事五年行政工作。
她目前已從公司辭職回到菲利波利斯,加入南非保留地。對她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新工作,而是夢想成真。
約朗黛·楊森 范 任博格
助理老虎經理
約朗黛曾在森特利昂學院學習三年自然管理,第三年在馬拉克勒公園實習。在正式加入馬拉克勒工作之前,她曾在約堡獅子公園擔任向導,協助撫養需要人工撫養的幼崽。她在2008年8月加入南非老虎谷任助理老虎經理。
眾國際野生貓科動物專家就拯救中國虎南非野化項目發表文章予以充分肯定

Ⅳ 想問下什麼是Momingstar(關於基金的)

晨星資訊(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2月20日,是美國晨星公司(Morningstar,Inc.)在中國大陸設立的子公司。位於美國芝加哥的Morningstar,Inc.由現任董事長喬·曼斯威托(Joe Mansueto)於1984年創立,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財經資訊、基金及股票的分析和評級,以及方便、實用、功能卓著的分析應用軟體工具,是目前美國最主要的投資研究機構之一和國際基金評級的權威機構。
晨星的宗旨

使投資透明化、民主化和大眾化,將經過專家分類、分析和整理的財經資訊以專業開發的各類軟體工具的形式,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服務。
為保持其產品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晨星並不持有、依附或運作任何股票、基金或保險產品。

http://cn.morningstar.com/

Ⅳ 海倫資料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及教育家。她又盲又聾,是教育在條件如此不利的人身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實例。由於重病,出生19個月就失去視力、聽力,不久又變啞。1887年安妮·曼斯菲爾德·沙利文開始教她。當時沙利文20歲,原也盲目,經治療後恢復部分視力,是波士頓柏金斯盲人學校畢業生。其教授方法是將手語字母按入凱勒掌心,教她各種物件的名稱;將凱勒手指放在自己 (沙利文)的喉頭,「聽」其振動學習說話。又經過在聾人學校學習及口語學校學習,凱勒學會用盲文讀寫。1904年畢業於馬薩諸塞州劍橋拉德克利夫學院。海倫·凱勒終生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並到世界各地演講,呼籲世人關注盲人。她寫了很多書,包括《我的一生》(1902)、《海倫·凱勒的日記》(1938)。她幼年時受教於沙利文的情況,由威廉·吉布森寫成劇本《奇跡創造者》,於1960年獲普利策獎,1960年拍成電影。

Ⅵ ladygaga的死因真相

好多天前看到報載,lady gaga和其他幾位明星要在facebook上「死亡」,停止post任何新的個人動向,以號召大家向一個艾滋兒童基金會捐款,只有捐到足夠的數目時,他們才會重新「活過來」。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sacrifice digital life。

digital life可以解釋成她個人的數字生活,也將她看成是在互聯網上活躍的一個形象/幽靈,是獨立於她這個人之外的,明星形象的一個方面,另一條命。

這里有兩個有趣的點。
第一,死亡成為明星/名人的名望助推器,在明星歷史上是一個常用慣例。最著名的當然是電影史上鼎鼎大名的The Biograph Girl--Florence Lawrance。IMP挖Biograph的牆角時,為Florence Lawrance精心策劃了「死而復活」的鬧劇。先是製造謠言說她在紐約被車撞死,等獲得足夠的媒體注意時,卻又說她活的好好的,正在拍IMP的新片The Broken Oath。一石二鳥的做法不僅推銷了電影,也推銷了明星——此前默片演員的名字是不被觀眾知道的,電影公司認為演員被觀眾認得,具有知名度後就會要求加薪。但在Lawrance假死獲得大名之後,電影公司開始意識到,明星的名氣能帶來更大收益,自此,明星的名字開始被大眾知曉(當然也有研究指出Lawrance不是第一個被觀眾認得的明星。但電影史大多都這么寫的,我就這樣引述了。)

因為死亡成為永不磨滅的偶像的明星就更多。詹姆斯×迪恩,魯道夫×瓦倫蒂諾,阮玲玉……還有黛安娜王妃……他們或在生前已經萬眾矚目,或者在接近死亡時聲望已經在走下坡路,但意外死亡卻把他們推上永恆無上的偶像寶座。

Lady Gaga的「死亡」與前面兩種都不同,是一次觀眾知情的媒體事件策劃,也僅僅在媒體上暫時消失一段時間,卻被稱為digital death,是一種死亡。在這里,Lady Gaga本人是不是活的好好的已經不重要,她在媒介上消失,就已經算是死了。明星的星路生命和媒介之間的關聯再次揭示。媒介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在此事件中不言而喻。也更說明了明星形象star persona/life如今已經可以與她個人personal image/life分離、獨立。明星形象自成一個「生命體」,並可以被隨意描摹、策劃、構想。觀眾、媒體受眾們也更廣泛接受和習慣於一種虛擬的生活/社會。明星與人們在虛擬生活里那麼近,但其實又那麼遠。一旦虛擬社會死亡,人們是不是真的感到自己一部分的生命也開始跟著萎縮呢?還是說也並不十分在意?但這個問題沒有求答案的機會。Lady Gaga的digital death只是再次將她推到了聚焦中心。

Ⅶ 瑞士共同基金的問答表怎樣填急!!!

「瑞士共同基金」榕城圈錢

--------------------------------------------------------------------------------
2007年08月15日 09:29 稿件來源:海峽都市報

記者近日暗訪發現,「瑞士共同基金」實際上打出的是空頭支票,操作手法有點像傳銷。福建證監局稽查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判斷該基金為私募基金,屬於非法融資,風險巨大。

最早向媒體反映「瑞士共同基金」情況的,是福州市民小陳。「回報率太高了,高得讓人不敢相信。」當朋友向小陳介紹該基金時,他多了個心眼,登錄朋友提供的「瑞士共同基金」的網站,卻無法查到該基金的主營業務。

最讓小陳疑惑的是,該基金的基礎投資額是1000美元,折算成人民幣也就7500多元,但投資者被要求匯入賬戶的卻是8260元。

小陳說,他的朋友是在一個姓王的男子介紹下投資的,聽說老王已介紹了200多人。近日,記者與老王約在福州一茶館見面。

老王說,他是去年年底接觸「瑞士共同基金」的,算是福州的「拓荒者」之一。從一開始的1000美元做起,後來陸續追加投資到近萬元人民幣,目前已有30多萬元收益。據他介紹,該基金最初的收益率為每月20%,今年4月提高為25%。加入基金的賬戶和密碼可以在基金網站上申請,但一般由「介紹人」提供。如果記者要投資,就要把錢打入老王的賬戶,每個月的收益由老王轉賬到記者戶頭。基金總部特別設立10%的「邀約獎勵」,如果記者投資1000美元,老王相應就可以得到100美元的獎勵。

老王勸記者,要把精力多放在「邀約」上,這樣更容易賺錢。

「這不是傳銷嗎?」記者問。老王笑了笑:「能賺錢就行。」為什麼錢只能匯到「介紹人」賬戶,而不能匯給基金總部的賬戶呢?老王說,總部在國外,手續很繁瑣,還要用美元結算,不如匯給他方便。

老王還稱,「瑞士共同基金」由Cheviot家族成立於1948年,後在多米尼加聯邦共和國注冊,行政辦事處設在美國紐約,現任全球首席執行官為掌管「瑞士共同基金」15年的邁克爾·曼斯菲爾德(音)先生。

但據《中國經營報》報道,這個Cheviot家族,其實並不存在。

福建一證券公司客戶經理表示,「瑞士共同基金」號稱平均月收益率25%,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對沖基金———量子基金的復合年度收益率也才40%~50%,高風險是眾所周知的。

福州一基金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瑞士共同基金」的收益率高得有點離譜,操作上也不合常理。

福建證監局稽查處一位鄭姓工作人員說,一個合法的基金會經營的條件是,要有一定的注冊資金,有一定人數的專業人士,還要經過證券監督局的批准。

當記者咨詢「瑞士共同基金」的情況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從未聽說過這只基金。從目前他掌握的資料看,該基金沒有正規的手續以及運作模式,可以界定為非法融資。也許個別人可以得到回報,那是運氣好,如果對方捲款逃了,投資者將血本無歸。他還提醒說,廣大市民投資時一定要慎重。

目前,記者已將相關情況向警方反映。(張林 張偉 蔡瀟漩)

閱讀全文

與曼斯理財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務教育學校融資 瀏覽:721
ppp模式融資擔保 瀏覽:157
沈陽有外匯業務的工商銀行 瀏覽:269
申購理財產品的原始憑證 瀏覽:530
美麗華集團市值 瀏覽:524
貴金屬公司待遇 瀏覽:9
國際結算在國際融資中的作用 瀏覽:49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得超過 瀏覽:464
博信股份2019年一季度 瀏覽:982
華泰證券債券回購 瀏覽:788
上升下跌速率外匯指標 瀏覽:442
杠桿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嗎 瀏覽:504
手機工行怎麼換外匯 瀏覽:408
中原證券風險許可權 瀏覽:719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胡繼之 瀏覽:447
恆天財富信託延期兌付 瀏覽:822
人鬼交易所2雲資源 瀏覽:903
郵儲銀行可以境外匯款嗎 瀏覽:682
溫嶺易轉金融服務包裝有限公司 瀏覽:782
2016年日本匯率走勢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