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什麼時候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產品

什麼時候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2021-03-20 08:39:44

『壹』 【請問】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還是利空需要根據上市公司投資的理財產品的市場行情具體而定。分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利好(即利多)時:對多頭有利且能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對房地產板塊就是利多。比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次日地產股板塊集體漲幅超1%。

利好(即利多)對多頭有利,它能刺激股價行市上漲,利多的具體表現如公司利潤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經營狀況好轉、利率降低等。

2、利空時: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1)什麼時候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利空與利多,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勢不兩立還不說,有時還真假難辨。市場人士一般把利空分為實質性的利空,例如調高印花稅,就帶有政策調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場傳聞之類的利空,那就經不起考驗了,晚間有關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開高走。

利多也具同樣的道理,也有實質性和非實質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稅,就帶有政策鼓勵的用意,股指便會一沖上天,但也有傳說中的利多,一旦沒有兌現,不用說,所涉及的個股便跌跌不休。這種真假利空利多「騷擾」股市的例子,舉不勝舉。

多頭當然喜歡多出些利多,而空頭唯恐利空少了;多頭有時會利用利多出貨,也利用利空來吸貨;空頭也會利用利多反手打壓,真是一對股市中的活寶。

『貳』 中國上市公司為什麼會大量購買理財產品

很多上市公司有大量沉澱資金,隨便翻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可以看到很多類似公告,比如2014年德力股份發布公告,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1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多喜愛公告,增加閑置自有資金500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2016年11月份,有9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購買理財產品公告,其中60多家的投入資金中包含閑置募集資金。

為什麼上市公司熱衷於購買理財產品?

公司的理由通常是這樣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加公司收益。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因為大多上市公司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是以保障資金安全為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大多會選擇低風險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為7天,最長為1年,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4%左右。這樣一算,一個億買一年理財利息是:1億元*3%=300萬元,這可是凈利潤,基本沒有人力物力成本。非常劃算。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不能對上市公司的說法偏聽偏信,需要審視公司的經營情況。通過眾多案例的總結,可以看出,其實上市公司熱衷於銀行理財,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理財產品收益高,獲利快;二是主業增長空間有限,經營性盈利艱難,企業發展的動能不足。這其中透露出的風險如下:

首先,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流向了「理財市場」,這違背了我們投資者的初衷。投資者買股票,是希望企業通過經營,獲得長期的獲利能力,提升公司估值,使股價上漲獲利。但有的公司在主業不振的情況下,不做業務創新改進,而是去買了理財產品,用錢生錢,實際是存在一定的資金浪費。

其次,所有的投資均有風險,上市公司用投資者的錢買了「理財產品」,無非是將理財產品的風險轉嫁給了「買股票的人」。趨利避害!

另外,某種程度上說,那些上市公司里的「理財專業戶」,是一種「懶惰」的投資行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進取精神。

再補充一句,入市有風險,投資一定要謹慎!

『叄』 上市公司旗下理財平台有哪些

個人理財選擇正規大平台很重要,獲得安心收益同時能更好的保障資金安全。回度小滿理財就是原網路理財,答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和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度小滿理財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此條答案是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點擊測額最高可借20萬。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滿易貸最低日息0.02%起,借款1萬元利息最低每天2元,息費透明,最快30秒審批,最快3分鍾放款,支持提前還款。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

『肆』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有哪些

最近,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這種理財產品收益的節版節攀升,不但吸權引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不過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已經開始不淡定了,年初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將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等財務投資領域。對於廣大股民和實體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資者還要留意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情況,留意相關公告信息。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萬元,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相信監管層後續會繼續完善相關規定內容,更有效的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用投資者的錢或者自有閑置資金用於財務投資。

『伍』 聽說國內公司上市很難,那投資理財的公司說自己上市了,是真的嗎

真假是可以去調查取證的。可以通過網路查詢所說的公司是否上市。國內的話,網路直接搜索就能找到答案——是否上市。查詢是否在國外上市,可能麻煩點。但在國外上市,基本也能在網路看到。
我擔心的是投資理財公司,有的是母公司上市,該投資理財公司只是個子公司而已。或者有的公司是冒名頂替的,和上市的公司根本沒有聯系。

『陸』 在上市公司投資理財都可信嗎

時下,滿大街除了銀行外,還有一種公司比較多,那就是融資或者投資擔保公司。尤其是今年,這類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好地段還呈現出扎堆效應。這些投資擔保公司到底在做什麼?為何突然冒出這么多?
一問:高收益靠什麼來維系
太原市長治路上的投資公司比較多,有投資管理咨詢公司、擔保公司、投資擔保公司。記者調查發現,業務大同小異,並都和錢有關。吸收投資者的資金叫理財業務,往外放款叫借款業務。
山西匯鉑金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理財業務是:投資一年期限5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4.4%;1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5.6%;2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6.8%;3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8%。
山西贏庄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在14.4%以上,宣傳單上以10萬元為例,盈庄理財3個月3600元,6個月7200元,1年14400元。
山西金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則是「無論資金大小,年收益率均在16%以上。」
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投資理財產品更為靈活,1萬元就行,2萬元、3萬元均可。年收益率也是最低14.4%,當然資金投入多了,收益也會相應提高。公司的具體文件上,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每個金額級別和不同投資期限的收益都詳細列出來,供投資者參考……
從收益上看,上述的理財業務收益首先是高於銀行定期存款,比起銀行一年期3.25%的利率來說,14.4%確實高,比起銀行理財產品5%的收益也高多了。
這么高的收益靠什麼來維系呢?許多人心有疑惑。
二問:拿投資者的錢做什麼
投資擔保公司的業務有一個特點:按月拿息,到期歸還本金。
如果你拿10萬元做投資擔保公司的理財,第一個月的1000多元收益立即就能給你,最後一個月拿回本金。「在我們這里做投資理財,等於每個月給自己發一筆1000多元的獎金,還等什麼?」客戶經理們都這樣說。
既然是投資理財,投資擔保公司拿上投資者的錢做什麼呢?
幾家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投資擔保公司就是為了緩解融資難,把資金聚集起來發放貸款給企業,收取一定的資金使用費。說白了,就是民間借貸。至於具體用途,「哪筆錢做什麼不好說,你只要掙了你的投資理財收益就行。」
建設銀行太原學府街支行行長許彤說,就融資時限等方面來講,上述公司有自己的優勢;就資金的安全性來說,國有大型銀行和上市公司的銀行應該是更可靠。別的不說,單說投資收益率,如果投資擔保公司給個人投資者的年收益率最低是14.4%的話,按慣例,他們給客戶放出去的貸款利息會達到3分。客戶要還投資擔保公司的利息,經營利潤要更高。如此高的用資成本,什麼企業能夠擔負?許彤笑著說,正規經營的銀行利潤率達不到這么高。
在古交開發房地產的劉兆輝表示,使用投資擔保公司資金的基本上都是短期周轉的。比如樓盤快封頂時,短期融資,封頂後就可以預售回款。他們的錢不敢長期使用,成本太高。從事煤炭交易的段女士說,做成一筆買賣,自有資金不足,民間借貸資金短期周轉一下,很方便。因為時間短,資金使用成本總量不多,覺得還能接受。
三問:投資者的錢有保障嗎
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資金是否有保障。這一點,各類投資擔保公司都說絕無問題。
記者調查了解到,投資者和這些公司簽合同,有的是簽三方合同,投資者、擔保公司和用錢的公司三方簽,如果用錢方不能如期還本付息,擔保公司負連帶責任,要給投資者本息;有的是簽雙方合同,投資者只和投資擔保公司簽,不管他們把錢拿去做什麼,到期了保障投資者的本息。
記者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但凡開在大馬路上的投資擔保公司,注冊資金一般都比較多,5000萬元或者3000萬元。在不太起眼的地方的公司,注冊資金就要少了。還有不少公司在寫字樓裡面,因為公司除了租金外,裝修也花不少錢,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公司,花不起這么多錢。既然門面和裝修都花那麼多錢,公司肯定是要往回賺的,絕對不會做幾筆就收攤。所以,投資者做投資理財,還是要看公司的資金實力,否則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收益。
另外,很多公司都是今年新開的。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7月16日試營業,別的幾家公司也都是今年的營業執照。營業不滿一年,投資理財的收益到底如何?「公司有嚴格的保密措施,為的是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大多數工作人員會這樣解釋。
據了解,上述公司開業之初半年內做投資理財,資金最有保障。公司需要客戶口口相傳,用好的聲譽帶來更多的客戶。
四問:民間借貸合法合規嗎
有人疑問,這些公司從事的業務,合法合規嗎?
記者調查的那些投資擔保公司都說,國家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對我們是支持的。有的客戶經理給記者看報紙,上面登著省政府金融扶持地方經濟的措施。有的給記者發簡訊,說可以上網看看國務院金融改革十條中的第三、第九條,就是鼓勵擔保行業發展的利好消息。
滿街的投資擔保公司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先說利率。我國對高利貸的認定是法定利率的4倍以上,4倍以下是民間借貸,國家允許民間借貸;同時,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又實行了利率差別化政策。簡單說,就是參考股份制銀行的浮動幅度,4倍正好是14.4%。上述公司不約而同以14.4%為底線,正好在邊界線上,合法。
事實上,各公司都會根據投資者的資金數量、理財時間長短給出更合適的資金使用價格。至於他們給借款方的資金使用價格到不到高利貸的水平,只有雙方知道。從用款企業的角度來說,資金緊張時,高利貸也成,否則資金鏈斷裂,企業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諸多類似公司存在的原因。
再說投資擔保公司投資理財業務的合規性。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博士劉成虎表示,從公司本身的成立來說,都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不是無照經營。事實上,不管是融資性擔保公司還是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國家規定都不得從事吸收存款、集資收款、發放貸款等業務。目前市面上的各種投資擔保公司吸收客戶資金,成了不是銀行的銀行,確實是違規超范圍經營。
有的公司厚厚一沓復印件中,除了工商局的營業執照,就是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銀行開戶許可證等,沒有關鍵的銀監局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只是很多投資者沒有關注到這一點。
劉成虎說,從古到今都存在民間借貸,既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還給理財客戶帶來了可觀的利益,對各方都有利,是國家扶持的行業。7月5日,國務院發布 《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嚴密防範金融風險,防止民間融資、非法集資、國際資本流動等造成的風險擴散。他建議,投資者在做理財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機構。

『柒』 上市公司閑置資金怎麼投資理財

一、進行風險評估,抄看您是屬於哪種風襲險投資者。
二、理財產品的分類:一種是資金池類,也稱固定收益性(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網銀版理財產品,比如標明某某款28天
46天
96天
186
365天版)這款理財產品是最安全的,給到客戶的預期收益基本能達到。一般登陸個人網銀選擇風險系數最小的理財就為這類型的理財產品。
三、理財產品的分類:結構性理財產品,就是把客戶籌集的資金投資在其他金融工具,比如股票,外匯,黃金等理財,所以它的收益往往是區間收益,比如4.5%-12.5%,比如以股票滬深指數為標准,當天基數為2000點,上限是2200,下限是1800,到達2200就得到12.5%的年化收益,反之則4.5%,所以在購買結構性理財一定要慎重!
四、一般平衡型和保守型理財客戶建議選擇固定收益型產品,激進型客戶可選取結構性理財,當然要結合目前的經濟形勢切入購買,不然較容易觸碰下限而達到最低收益甚至虧損。
五、最後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理財經理這款是固定還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掛鉤的金融衍生工具是什麼,收益率怎麼計算,只有在了解全面的情況下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閱讀全文

與什麼時候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
北京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05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面試 瀏覽:571
公司金融te 瀏覽:500
單位開設外匯賬號百科 瀏覽:866
印度尼西亞外匯清算所是 瀏覽:103
潞安集團暖氣 瀏覽:968
雄安融資爆倉 瀏覽:339
證券交易通常都必須 瀏覽:611
金融招聘公司 瀏覽:62
釩產品價格 瀏覽:675
人民幣況美金匯率 瀏覽:946
上海國際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在哪裡 瀏覽:777
招商證券賬戶忘記了 瀏覽: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