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發生損失時承擔者

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發生損失時承擔者

發布時間:2021-03-23 06:59:29

① 消費者購買金融產品致使權益受到侵害時,該如何維權

需要找金融銀監會協調解決。因為現在很多消費者購買的金融產品都是有風險提示的,風險小的自然效益低,效益高的自然風險也會很大。所以人們要時刻謹記投資需謹慎。

② 多選題! 對於絕大多數購買個人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應遵循的投資原則是()

B,C
投資的行為是目前發生的,而收益發生在未來,未來所發上的一切具有不確定性,收益和風險是相伴相隨的。

理財產品風險為什麼由自己承擔急著要用呀,謝謝各大神正確答案。。。

因為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這是不可置疑的!可基本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其中每一款理財的結構都是不同的,有的主要投資在黃金,有的主要投資的銀行自己本身的貸款,那麼試問無論國際金價走向發生根本性轉變或者銀行貸款出現大量不良貸款!無法回收,那麼這么一個巨大的利益虧損由誰承當?直白的講這是銀行或者金融發行方給自己留的後路!
基於發行方的產品發行量及其種類的多寡累計發行的額度大小,可直接體現出其承受能力的大小!
因為處於信譽考慮,更確切的說處於今後金融機構的長期發展考慮,哪怕個別產品虧損,發行方也會補上收益,避免出現信譽問題!但是一但大范圍崩盤,那麼 thank god,客戶簽了風險承擔協議!損失有客戶自己承當!
所有購買理財建議到4大行購買,最好買保本型!保本型與普通型收益差距不大,更穩定,出現非常規因素亦可收回本金!中小商業銀行的高收益,其實是有點虛的,其總盤小,承擔風險損失能力低

④ 在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時消費者應該怎麼進行維權

一要「到專區」。銀監會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於網點專門區域銷售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消費者購買相關產品時,應到相應的理財專區或理財專櫃辦理,在理財專區之外銷售的都是不規范產品。
二要「防風險」。消費者應選擇在銀行官網上可以查詢到的正規產品,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購買,切忌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忽視了產品風險。
三要「找對人」。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時,應找銀行網點內具備理財或代理銷售業務資格的銷售人員辦理。監管部門規定,非銀行業機構人員不得在銀行開展任何形式的營銷活動。
四要「看雙錄」。監管部門規定,銀行業機構需在銷售專區內安裝電子監控系統,對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銷售進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消費者應配合銀行錄音錄像,完整客觀地記錄產品營銷推介、相關風險和關鍵信息提示、消費者確認和反饋等流程。依照規定,錄音錄像將保存到產品兌付後6個月。在發生糾紛時,消費者可以最大程度還原當時實際情況,便於化解糾紛解決矛盾。

⑤ 在銀行買理財產品銀行承擔責任嗎

需要承擔,銀行承擔的責任在理財的合同裡面都會具體約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分為保本型理財和非保本型理財,保本型就是保證你的本金,將來如果投資發生虧損,銀行肯定要補齊你的本金,但是非保本理財如果發生虧損,並且銀行方面沒有過錯的話,你就要自己承擔損失了

⑥ 老人買理財產品兩個月虧20萬銀行為什麼被判擔責

近六旬的王女士在某銀行員工的推薦下購買了理財產品,但幾個月後發現一直在虧損,於是只能賣出,造成損失。因為認為銀行存在過錯,王女士將銀行起訴到法院。近日,西城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鑒於被告銀行的過錯是導致損失的重要原因,法院判決被告銀行對王女士的損失承擔80%的責任,賠償王女士16.5萬余元。

老人購買理財產品 兩個月虧20萬

王女士起訴稱,在某銀行員工的推薦下,她購買了理財產品,銀行員工介紹此理財產品不會虧損可放心購買,但王女士幾個月後發現理財產品一直在虧損,只能賣出。後經評估得知,此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為中高風險型。王女士認為銀行存在過錯故要求賠償損失。

被告銀行沒有提供書面確認形式的證據,證明是王女士主動要求了解和購買涉案理財產品的,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銀行盡到了對王女士購買涉案理財產品投資風險的提示義務和涉案理財產品的說明義務,因此可以認定銀行沒有履行正確評估及適當推介的義務,具有相應過錯。

鑒於被告銀行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已經盡到了必要的風險提示義務和產品說明義務,且王女士確有因購買涉案理財產品而導致發生損失,應當認定銀行方面的過錯行為與王女士的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法院同時認為,王女士對於自身的財務狀況、投資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應有相應的認識,在購買涉案理財產品時也要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因此,王女士對損失的發生具有相應的過錯,銀行的侵權賠償責任可相應降低。王女士請求銀行賠償其全部損失的訴求,法院不予支持。

鑒於被告銀行方面的侵權過錯是導致王女士損失的重要原因,應該對王女士損失承擔主要賠償責任,法院判決被告銀行對王女士的損失承擔80%的責任,賠償王女士損失16.5萬余元,王女士自己對損失承擔20%的責任。

⑦ 如果在支付寶里買的定期理財產品倒閉了,支付寶會承擔責任嗎

雖然支付寶定期發行單位有很多大型國有企業,但是理財產品出現虧損或企業破產,國家是不會提供任何擔保的。支付寶本身是沒有發行理財產品的權利的,目前支付寶上的定期理財產品都是第三方發行的,支付寶只是作為一個代售的平台,向第三方收取平台銷售的服務費用。

投資者應該對他們的專業水平放心,因為誰也不願給自己添麻煩,他們肯定是優中選優的。當然理財產品即使發生虧損了,也不會出現全部血本無歸的情況,這是理財產品的投資配比所絕對的,目前理財產品資金的主要配置情況,一是多樣化,分散了風險,二是配置了部分現金及銀行存款以及同業存單等,這類產品基本無風險,所以理財發生虧損時,只是虧損部分,不會全部血本無歸。

⑧ 買理財由工作人員造成的損失由誰承擔

如果你想維權,很難,雖然說,銀行工作人員沒有對你進行告知,而你之前也沒有問的特別詳細,致使這件事兒沒有順利進行。

對於投資理財來說,沒有打款光簽協議是沒用的,你打款簽好合同這才算是生效。我干金融這么多年了,打款後不簽合同的,或者先簽合同不打款的,見得很多,都沒辦法生效的。

解決辦法 1要麼銀行現在立即給你找一個你喜歡的理財,
2要麼你去別的行買別的
3試試專業的金融機構吧 不是銀行不行,是銀行里的某些工作人員P都不懂。

我之所以這么說 是考慮到你首先理財是耽誤了,對於閑置資金你放一天就少了一天的收益,你想要人為的去解決你在這件事上吃的虧會浪費你很多天的收益,結果人家銀行和銀行工作人員並不會損失什麼。 你若看上什麼理財產品或者要打聽的 隨時叫我。

⑨ 買理財產品出現風險介紹人有責任賠償嗎

你好,理財產品的責任承受主體一般就是產品發行者後者銷售者,介紹人一般不承擔風險責任;如果銷售者未盡法律責任可以追究違約責任賠償損失。

閱讀全文

與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發生損失時承擔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收益對比表 瀏覽:977
國美金融貸款屬於正規公司嗎 瀏覽:339
哪個投資理財公司大 瀏覽:84
山東亨利醫葯融資 瀏覽:571
東方證券義烏營業部 瀏覽:634
中信證券南京分公司 瀏覽:326
環保監測上市公司 瀏覽:736
金融服務外包企業的背景 瀏覽:103
外匯下單員靠譜嗎 瀏覽:33
阜陽金融服務之星評選 瀏覽:125
北京麥田傭金幾個點 瀏覽:907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賣出 瀏覽:457
山東省金融機構服務費包含 瀏覽:104
什麼是私募理財產品 瀏覽:913
萬科融資投資報告 瀏覽:875
理財資金不得投資於貸款 瀏覽:102
東方軟體的浮籌指標 瀏覽:881
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飼料加工量 瀏覽:169
恆大地產集團單位代碼 瀏覽:277
滬深300股指期貨模擬交易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