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查zywf_tjht14403a的理財產品
一般的理財產品收益都不高的,年收益最高才5.4%!所以最好自己做銀行理財,銀行里的黃金白銀理財最好:周期短,收益高,資金存取自由,登錄網銀就可以開通,開通的時候輸入我們機構號,我們提供行情買賣指導,我做這個五年多了,每月保本收益就5%了! 望採納
Ⅱ 銀行理財產品一覽表
農業銀行 - 第187期金鑰匙如意
3個月
7.20%
5萬起投
農業銀行 - 第187期金鑰匙如意
3個月
7.20%
5萬起投
杭州銀行 - 幸福99豐裕盈家KF0
1個月及以內
6.00%
5萬起投
平安銀行 - 財富結構類(100%保
12個月
6.00%
5萬起投
包商銀行 - 包商銀行鑫喜系列
12個月
5.80%
10萬起投
杭州銀行 - 幸福99豐裕盈家KF0
1個月及以內
5.80%
5萬起投
招商銀行 - 招商銀行招銀進寶
6個月
5.60%
5萬起投
包商銀行 - 優逸系列薈金15216
2個月
5.60%
5萬起投
Ⅲ 目前什麼理財產品好
個人投資理財產品類型比較多,有寶寶類貨幣基金、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國債、回基金、黃金、信託、保答險證券理財等,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
所以理財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選擇「靠譜」的平台,例如銀行、以及有大品牌信用背書的平台。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Ⅳ 目前最好的理財產品是什麼
我個人覺得沒有最好的理財產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主要是你看你對資金的利用程度,你的閑散資金的時間,以及的你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而定,
Ⅳ 各種理財產品區別
股票基金是用基民的錢去買國內股票來賺錢的目的,當然實際也有虧的。
QDII基金是用基民的錢去買國外股票、債券等。
貨幣基金是用基民的錢去購匯炒外匯匯率的手段賺錢。
信託比基金範圍更廣,基金只能買有價證券,信託就是拿你的錢去買一切可賺錢的資產,不限股票債券,還可以買房買商鋪,開礦開廠辦公司等!信託用錢很自由。但門檻不同。基金有幾百塊錢就可以買。信託要有100萬以上資產的人才能參與。P2P原理你自己說清了,不用說了。
再說一些常見的產品:
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權憑證,你買了股票就是該公司的股東了,可以分紅派股,大家主要還是為了等股價上漲再去賣了,達到賺錢目的。
債券,有政府債、銀行債、公司債,發行人不同,最可靠的是政府發行的國債,但利息最少。
期貨,黃金、白銀、原油啊都有期貨,小散戶買實物放家裡不現實,要賣時也不好賣。於是可以買期貨就是一張合約(合同)憑據,價格低時買,價格高時賣。
銀行理財,就是你給銀行錢,銀行去買這些投資品種,賺錢了你有賺,賠錢了你得賠。銀行不管賺賠都要收你手續費管理費!貓膩太多。個人投資,只建議做股票、期貨這兩種。這是一手投資,你自己的錢你作主,對了賺得多,錯了賠得也多。基金、信託、銀行理財,你把錢交給別人去投資管理。賺賠都不多,適合新手。
所以上這些產品,都是低買高賣才能賺錢。
Ⅵ 理財產品是什麼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根據幣種分類主要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以及雙幣理財產品;根據收益方式分類主要是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根據銀行和投資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同,主要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
人民幣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Ⅶ 銀行理財產品的理財產品
銀行推出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中,信託類產品幾乎必不可少。數據顯示,7月有12家商業銀行與12家信託公司合作推出銀連信理財產品共40款,而2013年以來,銀信合作理財品每月的增速都保持在10%左右。特別是在預期年收益超過10%的銀行系理財產品中,借道信託投資更成為主流。8月以來,滬上中資行推出的8款人民幣產品,預期年收益超過10%的有6款,其中5款是與信託網合作的「打新股」或「股票聯結型」產品。 如「打新股」產品通常是銀行委託信託公司成立資金信託計劃,用於新股申購,然後再分拆出售給投資者。自中信銀行(4.34,-0.08,-1.81%)率先發售以打新股為主的產品後,工行、民生、建行、深發展等推出的同類產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更激進的是,一些銀行聯手信託等金融機構,推出直接投資股票的理財產品。
據中國信託業協會報告稱,上半年信託公司共發行集合信託產品280個,資金規模408.6億元,分別比2012去年同期增長6.9%和30.5%;而單一類產品發展更迅猛,預計資金規模2000-4000億之間,超過去年全年單一信託產品發行總量。雖然信託新政對集合類信託產品發行有一定影響,但反而激活了單一類信託產品,尤其是與銀行合作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