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客戶的顧慮

理財產品客戶的顧慮

發布時間:2021-09-17 23:50:00

㈠ 怎麼說服客戶投資理財

說服客戶的關建是要交心,也就是你必須給客戶提供可信、有效和安全的理財方案。比如針對工薪階層的人士就想理財應該說: "根據你的收入,將余錢買銀行系統的定投基金。等到積累到一定的數額後再去買大額的理財產品,建議採用國際流行的三分法,即將准備用於投資理財的錢分成三份:1)買預期年化收益率20%以上的,易通貸類的投資理財產品;2)買預期年化收益率11.5%以上的,信託類的投資理財產品;3)買銀行系統的可保本的定投基金類的投資理財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在獲得較高收益的前提 下,可將因投資不當帶來的風險降到最小。"這樣說的結果,可能客戶不會將錢全投給你,但是,只要你獲得了他的認可,很可能就會有將來。
上海小財迷提醒,不論怎樣,在說服客戶方面,最好據實建議,不要誇大言辭,否則和欺騙、詐騙無異。

㈡ 如何解釋需要購買理財產品的人的問題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網上購買,以節省時間,提高本領進入
[論壇] [推薦朋友] [關閉窗口】2007年12月29日7時04分

案例研究理念
臉繼續推出各種理財產品,難免讓人有點困惑,如何購買理財產品更科學?什麼竅門可以提高他們的財務收益呢?

在線購買,以節省時間和提高

購機時提及的金融產品,大多數人只考慮到銀行排隊購買,其實很多銀行為了方便客戶,使得必要的風險控制前提下,開通了網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業務,只要開通網上銀行,您可以使用「投資銀行」的界面網上銀行,直接購買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初次購買理財產品,首先通過網上房地產評估的一般風險,評估通過後,就可以直接購買產品。需要提醒你的是,你不能列印網上購買金融產品的金融協議,只能查詢自己的申請和交易傭金,如果你不能信任的銀行櫃台和購買列印相關委託證明。

看,看有沒有更安全的收入

相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將是銀行,股份制銀行之間的差異是由於小網點等硬體因素,而不是好大國有股份制銀行,所以為了應對市場競爭,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一般比國有股份制銀行更高。用小的股份制銀行作為經營經驗的結果,理財產品收益類產品不同的渠道也略有差距。因此,我們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綜合衡量,優中選優。然而,較高的預期收益是不可能的,對產品的結構取決於具體情況及是否有保證,保承諾的好處。例如,同樣是「打新股」理財產品,由銀行委託募集資金申購新股的客戶,預期年化收益高達20%,一些專業投資機構;有的則是除客戶募集資金,投資機構自己再拿出自有資金新股一些聯合認購,並在客戶中享有優先受益人,即優先保證最低收益的客戶。該產品的預期收益一般低於前者,不過,由於本產品具有了一種機制,保險福利,所以追求穩健的投資者可以購買這種產品。

「錢」交割日之前,當

和銀行儲蓄存款利息開始時不同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一般公布發行日期和起息日,發行理財產品短七個日期天左右,約30天之久,這意味著該產品的發布提前啟動相比,始於年初次金融產品的產量開始感興趣,即使在金融協議的簽署過程中,但由於資金已經出現在他們的銀行卡,所以只能按照目前的興趣。因為產品一般比50,000元的進貨量較大,如果財務協議簽訂距離交割日大於七天可以進入銀行轉帳通知存款,這樣你就可以得到這些天比目前的高利息收益的倍數。此外,如果銀行開通了網上商店的通知存款,或者周計劃,金融通訊,如自動的金融服務,客戶還可以自動通過網上銀行或融資協議採取自有資金照顧,因為既沒有耽誤正常的利率金融產品,也省去了銀行轉賬苦勞頓,存儲和撤出。

㈢ 投資理財怎麼打消客戶顧慮

我給你投資理財的陷阱,你看看可以對症下葯。議案人大多書都是不相信你是正規的公司,然後不相信你能賺錢,等等。你可以先看看;
潛規則之一:免費薦股有陷阱
【潛規則表現】
市民趙女士反映,她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免費推薦股票的熱線電話,於是打了過去,接線員為她熱情推薦了幾只股票,還建議她交納會員服務費,可以享受更全面的理財服務,她匯款3680元後,獲得了一隻據說可以「保證賺錢」的股票,她買了5000股,沒想到一周時間賠了1萬多元。
【專家提醒】
許多網站、電視上都有類似的薦股熱線電話,背後都有理財咨詢公司在操縱,僱傭一批證券分析師,名義上是免費推薦股票,實際上是誘騙股民入伙,成為會員,按期交納服務費。普通消費者不應輕信專家,不迷信漲停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電話、身份號碼、銀行賬戶、證券密碼等信息,不要輕信網站上的各種信息,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潛規則之二:預期收益莫輕信
【潛規則表現】
市民章先生反映:他2007年底在銀行買了一款投資股市的基金理財產品,花了10萬元。沒想到現在只有6萬多元了。當時銀行推銷人員說得可好了,該基金歷史業績排名靠前,年收益曾高達一倍以上,預期將來年收益30%,比銀行存款強多了,結果購買一年後就賠了近一半。最令人氣憤的是,銀行銷售完理財產品,就不再和他聯系了,連個平信和電話都沒有,而且基金公司每年還照收管理費。
【專家提醒】
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都會選擇歷史業績作為亮點來宣傳,預期收益率只是用於宣傳的一個數字,它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要有正確的判斷,投資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投資對象,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這里並非說銀行理財產品不好,投資收益狀況也跟經濟環境密切相關。
潛規則三:銷戶必須到開戶行辦存摺就得開張卡
【潛規則表現】
投訴人陳先生:我在長春上學時辦了一張銀行卡,想銷戶,可銀行卻表示銷戶必須到開戶行。此外,銀行要求「一卡一折」,辦存摺必須開銀行卡,這合理嗎?(補充一下,建設銀行只提供換折業務,新開戶只能是卡)
【專家提醒】
銀行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可能會設置行業潛規則,但這些規則必須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的規定,並應提前公示告知。在碰到不公平待遇時,消費者也可向銀監會投訴,甚至起訴到法院要求認定銀行這類做法或條款無效。

㈣ 客戶拖延和顧慮的區別,在於客戶對產品的

答復:在銷售過程中如何接納客戶的訴求?
著重歸納總結以下幾點:
第一、在銷售過程中,銷售員應該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以銷售員熱忱為客戶著想,說得好『顧客就是上帝』,以顧客為中心,隨時為客戶處理相關的問題和要求。
第二、在銷售過程中,以銷售員的業務素質中體現『熱情和執著』,『熱情和服務』,以全心全意為顧客及時排憂解難,做到及時處理客戶的相關問題,或者對客戶以補就補償的方式,以消除顧客的疑慮和異議。
第三、在銷售過程中,以顧客為中心思想,積極為客戶面談以達成合作意向,以提高客戶的讓渡附加價值,不僅為客戶簽訂訂單,而且也為銷售員拓寬人際關系和人脈資源。
第四、作為銷售員面對不同的客戶質問或質疑,應該做到有耐心和客戶交涉,以細心到細致入微的及時為客戶解答相關問題,以體現銷售員專心、專業,以竭誠為你服務。
第五、作為銷售員以及時與客戶進行聯絡和溝通,及時為客戶處理相關的問題和訴求,這體現了銷售員的商業信譽,也體現了銷售員的職業良心,更體現了銷售員的職業義務,傾力為產品打造良好的口碑,以實現產品的價值,為產品的品牌鑄就公信力和信任度。
謝謝!

㈤ 怎樣才能很好的把顧客說服買我們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的門檻比存款高,收益也高,本金有保障。所以存款還不如買理財產品呢;敢於開口就行,沒有什麼口才好不好的問題。開口還有希望,不開口等於0

㈥ 理財產品客戶分層 如何分層

看客戶的有沒有錢,是想玩玩的心態還是想賺錢,還有就是看客戶是想有一個風險小有一個穩定的收益,還是想有一個大的回報的?根據不同的心態的客戶和目的的客戶介紹不同的產品,就ok啦!

㈦ 理財產品的客戶群體有哪些

我覺得主要是以下這些人
有錢
投資經驗不豐富
不想把錢扔在股市、基金等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上
一時半會拿著點錢也幹不了什麼——如買房買車結婚嫁娶之類的
只是不希望定存在銀行裡面,搞得這筆資金顯得那麼的不自由

㈧ 投資理財時客戶最顧慮問題是什麼

為貪婪的慾望。一旦有了這個慾望,一些人就會被迷住心竅,失去基本的判斷能力—

㈨ 如何解決客戶的顧慮

銷售員在銷售的過程中要取得客戶的信任,必須清除一個障礙:客戶的顧慮。實際上銷售員只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把銷售工作做好,一個方面是撩起客戶的慾望,另一個方面是消除客戶的顧慮。當客戶沒有任何顧慮而且購買的慾望也足夠大時,客戶是沒有理由不購買你的產品和方案的。 那麼怎樣消除客戶的顧慮呢?我們這里有幾個策略給大家分享一下: 策略一:從眾策略 從眾是一種心理特徵,當人們要做出判斷或改變自己想法時,往往會參考別人的說法,如熱銷的產品大家都爭相去購買,也不考慮這個商品適不適合自己。看到哪家飯店人多就去哪家飯店吃飯,即使等上2個小時也樂此不憊。 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讓被試者聽兩首曲子,並告訴大家,第一首曲子是名家演奏,第二首曲子是無名小卒演奏。他還讓被試者仔細的聽,聽完後要鑒別一下好壞。聽完後心理學家讓大家舉手來表決哪個好哪個差。結果發現,有90%的人覺的第一首好聽,只有10%的人認為第二首好聽,即使在這10%里還有很多人自信心不是很足。但他告訴大家第一首是名家演奏的,第二首是剛入行半年的新手演奏的。很多被試者都不信,而且連心理學家都說服不了他們。 通過上面的案例我們看到人多的力量了,當大家都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會被影響即使你以前認為它是錯的你都會改變你的決定。 那麼怎麼把這一策略應用到銷售中去呢?我們可以告訴客戶我們的產品佔有率是市場第一,這種從眾的說法要比直接說產品是如何的好強得多。只要所有的人都說質量好,就證明產品的質量是真的好。銷售大師卡弗特·羅伯特說「世上的事物觀念只有5%是原創的,而其它的95%是模仿的,所以,其他人的行為比我們所能提供的證據更具說服力。」 相似性是從眾心理的另一種表現,也能消除客戶的顧慮,當與客戶相同行業的企業都使用了我們的產品後,我們對他們的說服力就會大增。如果兩個人的相似點很多,雙方也會比較容易建立彼此的信任,要不怎麼會有一見鍾情呢? 實戰指南: 人會參照別人的行為來決定自己採取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尤其是當他們認為那些人與他相似的時候。 策略二:權威策略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給大學心理系學生講課時,向學生介紹說聘請到舉世聞名的化學家。然後這位化學家說,他發現了一種新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強烈的氣味,但對人體無害。在這里只是想測一下大家的嗅覺。接著打開瓶蓋,過了一會兒,他要求聞到氣味的同學舉手,不少同學舉了手,其實這只瓶子里只不過是蒸餾水,「化學家」是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 這是一個關於人心理的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有很多時候人連自己都信不過。如果人不信自己那會信誰呢?相信權威,就向上面所說的一樣人們總是認為權威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語言是正確的,服從他們會使自己有安全感,會使自己的行為更加的正確。相信權威是人的人性,如我們去看病得知看病的是實習醫生,即使他看的再好,我們都不會完全相信他,而如果換成滿頭白發的專家,即使他那麼隨便一說我們都會嚴格的按他說的去做。這並不是因為專家的看病能力比實習醫生高明所造成的,而是專家的頭銜和他的年齡形成的權威造成的。 打消客戶心目中的顧慮有的時候需要很長時間,而有的時候僅僅幾秒中就可以了。後者就要求銷售人員使用好權威策略,讓自己看起來更像這個領域的專家。做到這一點銷售人員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著裝,我經常告誡我的銷售人員要把自己打扮的干凈一點,因為一個得體的衣著能有效的贏得客戶的尊敬。關於這一點一個研究機構做了這樣的一個實驗,研究人員讓一名31歲的男子在幾個不同的地方闖紅燈橫穿馬路。有一半時間,他穿著燙的很平整的西服,系著領帶;而另一半時間,他穿著工作服。然後研究人員從遠處觀察,統計等著過馬路的人中有多少跟著他穿過馬路。結果當他穿著西裝的時候,跟著他的人數是他穿工作服的3.5倍。 人觀察事物是從表及里的,通過外表的好壞,來判斷裡面的好壞。如有兩包方便麵,一包是今年出產的,但外表很臟,一包是去年生產的,但外表很乾凈,你會選哪一包?我想一般人會選擇外表干凈的那一包。一個好的著裝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尊重,也就打消客戶的顧慮。 頭銜,頭銜在銷售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銷售員一般在自己名片上都會打某某經理。還有另外一種頭銜也能在客戶心目建立信任度,如營銷師、人力資源師等。一個好的頭銜+好的著裝+好的氣質,就會讓客戶看起來你很專業。 專業,看一個銷售人員專不專業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他看起來是不是很專業,是不是具備了做這一行的成功人士的氣質,另外一個是他內在是不是很專業,他有沒有真才實學。銷售之路背誦起步,只要你是一名銷售人員就有責任了解行業背景精通專業知識。 實戰指南: 我們在銷售過程中要贏得客戶的信任,首先要了解自己,其次是了解客戶,最後是修煉自己滿足客戶。

㈩ 怎樣解決客戶顧慮

跑步服務行業是指為滿足跑者與跑步相關的需求,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集合,本文跑步服務行業的研究范圍涉及跑步運動服務和跑步賽事服務兩大領域,跑步運動服務指解決跑者跑步運動相關的需求,提升跑步體驗,提高跑步能力相關的產品服務;跑步賽事服務是指運營、承辦跑步賽事相關的服務集合。

1. 門檻低、規模大
跑步運動對裝備、場所要求低,是體育運動中最容易參與的運動項目。用戶規模大,跑步運動在大眾體育運動中有較高的參與基礎,《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數據顯示,跑步運動是20歲以上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用戶第二大選擇項目。
2. 用戶沾性大
跑步運動改善身體素質,提高心肺功能,同時能激發用戶挑戰意識,在提高身心素質的同時,形成長期跑步的習慣。 用戶分為核心跑者和大眾跑者,大眾跑者多追求減肥、塑性,核心跑者在提高身心素質的基礎上有追求自我挑戰的目標,是跑步運動服務、賽事服務的主要消費用戶。
3. 賽事促進
我國跑步賽事按參賽規模可分為規模賽事和非規模賽事,賽事運營收入由報名費、門票、贊助收入構成,隨著跑步賽事辦賽數量、參賽人口規模的增長,整體跑步賽事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細分類別來看,跑步規模賽事發展相對成熟,單場比賽參賽人口規模發展受限,賽事體量與贊助品牌級別和數量匹配較為穩定,直接收入增長率將逐年放緩,到2020年,規模賽事運營收入將超過43億元;非規模賽事相比之下賽事更具有特色,且發展剛剛起步,市場飽和度較低,未來發展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到2020年,非規模賽事運營收入將達18.9億元。
4. 扶持政策
從長遠發展來看,推動跑步賽事管理標准化、規范化,不僅是國家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責任,更是促使行業良性發展的企業責任,具體表現包括但不限於對賽道設計、補給服務、醫療救援方面的規范要求;為保證賽事長期良性發展,著力開發特色賽事,延展比賽熱度,擴大單一賽事的商業輻射能力是當務之急;在未來的跑步賽事發展中,智能科技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其作用不僅體現在賽事管理運營效率的提升,更能提高賽事特色進而增強賽事軟實力。
運動智能科技開始崛起,大量智能監測設備和運動科技服務呈現在大眾視野,為用戶提供更科學的跑步體驗。放開辦賽後,跑步賽事市場爆發式增長,跑步賽事服務發展的同時,為跑步體驗服務、培訓服務帶來全新增長點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客戶的顧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