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孩子的銀行卡可以做理財產品嗎怎麽做
銀行卡裡面要有錢啊。。
現在很多家銀行都有推出產品,直接在銀行的網銀或者是銀行櫃台購買紙黃金或者是一些金幣作為投資,也能買一些理財產品,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要熟知了解風險的把控性
㈡ 寶寶類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有何不同
余額寶,理財通,天天益,慧財寶,很多,每家銀行都有,包括很多基金公司也有。
寶寶類理財產品,大部分投資的都是貨幣基金。或許你可以考慮直接做貨幣基金。
㈢ 兒童在銀行開戶等理財問題咨詢
可以帶孩子和孩子的戶口本但銀行為孩子開戶,也可以到建設銀行開立一個共同賬戶,需要幾個人共同的密碼才能取款,理財一般基於儲蓄賬戶可以去做進一步理財,詳細到銀行網點咨詢,也可以打電話到銀行客服中心咨詢,我市建設銀行的,95533問問,到網點也可以的
㈣ 平安銀行有沒有關於5歲孩子的理財產品
沒有,只有成人理財產品,但受益人可以是小孩。可以存教育儲蓄或定投收益,受益人是小孩即可。希望採納。
㈤ 各家銀行寶寶類理財產品有哪些
目前,招行的個人理財產品在主頁上有公布,您可以進入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產品信息。如需建議,請聯系客戶經理了解。(溫馨提示:購買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招行個人理財產品一般以5萬或者10萬為起點;外幣理財產品起點不一,港幣一般60000元起,澳元9000元起,美元8000起,英鎊4000元起,歐元5000起,具體規定請查看產品說明書。
若您持有招行一卡通,您可以嘗試了解招行的「朝朝盈」:1分起購、1分起贖,額度上限5萬;7*24小時隨時轉入轉出,無費用;快速贖回實時到賬(系統默認)。
㈥ 如何安排小孩未來18年的儲蓄理財
買國債
㈦ 未滿16周歲孩子辦的銀行借記卡能購買理財嗎
不可以的。
相較普通借記卡賬戶而言,兒童專屬卡顯得服務功能較為單一。工、中、交三家銀行少年兒童專屬卡均可實現一般借記卡的基本服務功能,如存取款、消費、轉賬等。
對繳費、網銀、理財等其他功能三銀行則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具體情況不盡相同。其中,開立工商銀行「寶貝成長卡」並簽署專屬理財協議者。
銀行可提供超限額自動轉存、賬戶變動提醒、月消費限額設定等賬戶管理功能,但兒童卡不支持購買理財、基金定投等功能,也不能夠開通網銀功能。
中國銀行針對16歲以下青少年學生開辦的「長城花季卡」則多了一個一卡多戶功能及代收代繳功能,該卡同樣不支持銀行理財、基金定投等。
交通銀行「太平洋兒童卡」,在代理人在場的情況下,可以為兒童專屬卡開辦網銀等電子銀行業務,但未成年人自己不可以單獨辦理此項業務。
除工、中、交外,其他大銀行均表示至2012年還沒有兒童專屬卡種,但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憑戶口本及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及監護關系證明均可開辦一張普通的銀行卡。
(7)小孩理財銀行擴展閱讀:
申辦
憑本人戶口本及監護人有效證件,不滿16周歲的少年兒童在五大行均可開立自己的賬戶,其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銀行推出了少年兒童專屬的卡種。
小小銀行家卡
光大銀行的「小小銀行家卡」是面向16周歲以下的少兒為主要對象發行的銀聯標准借記卡,該卡除具有借記卡的各項功能外。
還特別針對「親子」教育、理財教育及少兒的個性化需求進行了服務與功能的整合,為孩子們提供適合其特點的豐富理財體驗。
小小銀行家卡具有多項個性化功能,比如「親子卡關聯」功能,該卡可與父母的任意一張光大陽光卡建立親子關聯,實現兩卡之間的人民幣活期賬戶資金互轉。
再比如「零花錢/壓歲錢儲蓄計劃」,父母可通過親子卡關聯或指導孩子自己制定儲蓄計劃,並可通過網銀為每個儲蓄計劃定製充滿個性的目標名稱。
此外,還是一張公益卡,每開一張「小小銀行家卡」,由孩子拿出一元錢投入捐款箱中,再由光大銀行拿出一元錢,每產生一筆有效捐款可自動轉入中國婦聯「母親水窖」基金賬戶中,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愛心意識。
快樂夥伴卡
招商銀行快樂夥伴卡是面向16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為主要對象發行的銀聯標准一卡通借記卡。快樂夥伴卡可與父母的其中一張一卡通建立親子關聯。
成功建立後雙方可通過大眾版、自助查詢終端的親子轉賬界面實現兩卡之間的人民幣活期賬戶資金互轉。 父母的一卡通與子女的快樂夥伴卡建立親子關聯後。
父母可為子女制定零花錢儲蓄計劃,即要求我行於指定周期從一卡通活期賬戶自動向子女快樂夥伴卡的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或教育儲蓄賬戶進行轉賬。
持卡小朋友與其父母在注冊成為用戶後,可在魔力財智組件中進行親子互動,魔力財智根據父母及兒童設置不同身份角色,包括許願池、記賬本、魔法豆家。
㈧ 用小孩子的銀行卡是否能做理財產品
可以
㈨ 有什麼比較適合小孩子的理財方式嗎
對於兒童的理財教育卻有必要。這里向你介紹一種美國父母教育孩子理財的方法,我用過了,效果很好。你可以每月給孩子一定的零用錢,但是,要求孩子必須有一部分要積累,比如,每月給孩子5元,可以花掉2元,必須積攢3元,而花掉的那部分也要有原則,有一定的限定范圍,比如學慣用品、食品、飲料等,比較貴重的物品的購買,父母有建議權,但沒有決定權。另外,既然是給孩子的零用錢,就不要過分干涉。另外,也要堅持經常。孩子積蓄的錢多了,可以考慮存入銀行,不過,孩子的錢盡量不要太多,也要讓孩子明白,這錢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孩子自己的錢,而是父母給他們的,不要讓孩子感覺到這時孩子自己的私有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