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理財與P2P的區別大嗎
區別主要在於周期、收益、門檻和風險方面
銀行周期相對比較長,一般是半年起,門檻一般五萬起
收益方面P2P收益相對較高但是跑路或者不能兌付的風險大得多
建議可以選擇國企理財平台風險比P2P小得多但是收益也比較高
具體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再問
B. 做理財選擇銀行好還是P2P好
具體選擇哪種理財方式,還是取決於自己的資金,興趣和風險承受能力。 現在通過比較銀行理財和P2P理財,看看P2P理財具備哪些優勢?
(1)收益率PK:P2P高、銀行理財低。
銀行以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名錄,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P2P投資收益明碼實價,普遍在9%~18%之間,是銀行理財產品的4倍有餘。
(2)抵押擔保PK:P2P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3)真實項目掛鉤PK:P2P清楚、銀行理財糊塗。
現實當中,銀行理財經理大部分不清楚他們賣的是什麼,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賣得也稀里糊塗。P2P理財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4)流動收益PK:P2P按月(季)付息、銀行理財到期付息。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購買期間不能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收益,容易導致投資者流動性不足或緊張。P2P理財採取按月(季)付息,到期還本的方式,既降低了理財風險,也能滿足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C. p2p理財和銀行理財哪個收益高
相對來說,銀行理財屬於小風險的,因為銀行風險管理和風險抵禦的能力比私營要強,但是回報也相對來說比較低,p2p理財相對來說回報就比較客觀了。但是一定要選擇一個可靠的平台。謝謝
D. p2p理財和銀行理財有什麼區別
投資門檻: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要求5萬及以上,而p2p則很低,起投金額從1~100元不等,相對更受小理財戶的歡迎和追捧。
年化收益率:p2p理財VS銀行理財。
據數據計算,2017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商品年化收益率為4.2%,而p2p平台收益相對而言高很多,年化收益率最低約為8%,一些主流平台能夠在8-14%左右。從收益率這一點來看,p2p理財的確優於銀行理財。
便利程度: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首次進行銀行理財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台辦理,而大多數p2p理財,只要在網上就可以完全處理妥當。就這一點來說,p2p理財比銀行理財更加便利,也更加節省時間。
項目透明性:p2p網貸透明、銀行理財籠統。
許多銀行理財在推銷各種理財商品時,其實大多都不曉得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商品危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而p2p網貸資金需求方實在的告知貸款用途和項目信息,出資者可自主鑒別和挑選網貸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抵押擔保:p2p理財模式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有一定的保障性。
資金流動性: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這就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大打折扣,而p2p理財模式採取一次性還本付息、先息後本(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等額本息、等額本金等多種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財風險,也滿足了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手續費: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要求收取手續費、保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而p2p平台的收費內容更加簡單明了,通常僅需收取少數的充值提現手續費和服務費,甚至有些渠道連提現手續費都不收。
安全性:p2p安全性可控制,銀行理財看似安全實則安全性不透明。
如今,銀監會也允許銀行破產,這說明即便是銀行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譜的了。而銀行的拿著投資人的資金去用在了什麼地方,我們並不知情,所以銀行看似安全,實則也有一定危險。對於p2p多數人一定會說不安全,詐騙、跑路頻發,實際上p2p的風險也是可以控制的。
E. P2P理財好還是銀行理財好
理財先考慮風險先考慮哪個風險低,P2P自己看下新聞吧,目前市場比較亂負面多,銀行買理財,你必須問清理財產品的細節,最核心的,要問清是保本還是不保本,問該理財產品的時限,如果要你買幾年而且利率和定存差不多就沒什麼收益的,理財產品和多陷阱的!問清楚才後購買!
F. P2P和銀行理財到底有何區別
具體講一下吧
銀行作為國家的金融機構,很長一段時間大權在握。去銀行辦業務,除了存款很方便,其他的業務一概繁雜冗餘。銀行的兩大業務,儲蓄和貸款。儲蓄簡單了,也很方便的。主要說說貸款。大家都有這個感覺的,到銀行貸款好難啊,手續繁雜,時間長,貸款額度低,而且通過率極低 啊有木有。大部分的人到銀行貸款貸個一兩萬的,銀行都不理你,貸的太少了銀行不掙錢就說貸不了,那你要是貸的多吧沒有抵押銀行又不給你貸。銀行非常喜歡那些有抵押還能大額貸款的客戶。況且銀行理財一般都是從外面理財公司拿的項目,作為二手理財項目,很大一部分收益已經被銀行賺走了,試問在銀行理財還怎麼掙錢。這個時候P2P應運而生。那麼P2P是什麼呢,P2P是一個平台,作為中介橋梁把那些有閑置資金想要資金流動起來賺錢的人和需要資金銀行又不給貸款的人聯系起來。收取一定的費用,那當然了,那些中小企業或者個人從銀行拿不到貸款的時候,他們是不介意多付一些手續費來獲得貸款的,那p2p理財的高收益就來自於此。這就是P2P和銀行理財的根本區別。
G. 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在哪
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
第一點,客戶定位不同。P2P理財一般來說要承擔更大的風險,而銀行理財一般來說在獲得收益的同時,更加追求的是穩健,因此對於兩者來說,願意承擔風險大的人建議考慮P2P理財,當然,獲得利益也是較大的。
第二點,流動性不同。總體來說,P2P理財的流動性比銀行理財是大很多的,活期理財的平台也有很多。
第三點,門檻不同。很明顯,P2P理財的門檻一般是比較低的,起投50,或者起投100,不像銀行理財那般還追求什麼大客戶,一投資就是幾十萬。
第四點,收益不同。不用多說,銀行理財的收益一般是不能和P2P相比較的,如工行、招行、農行、中行等收益一般就在3-4%左右,p2p收益卻都在10%上下。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P2P理財,不僅要看收益,還要看企業的資質和風控體系,畢竟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H. 投資理財哪個銀行好,與P2P理財對比如何
銀行理財與P2P理財的對比如何?
銀行理財產品與P2P理財產品比較起來,究竟有哪些優缺點呢?可以說,P2P理財的定位是客戶收益,而銀行理財的定位是穩健。所以他們適合的投資者類型是不同的。
1、收益率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在4.5%左右,P2P理財收益在8%-12%左右。可以說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以一年的周期來計算,5萬元的錢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和P2P理財產品,銀行到期後本金加利息為5200元左右,P2P到期後本金加收益為5500元左右。顯而易見,老百姓的錢如果存在銀行里或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一年下來,理財產品收益相較於P2P理財產品是少了比較多的。
2、安全性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大類,一直被認為是較穩妥的理財方式。因為產品是通過銀行專業人士通過分散投資、對沖等手段進行管理的,以保障資金安全為前提,其中的運營和操作模式已經很完善了,一般民眾會認為,國家隊銀行的審批非常嚴格,銀行信譽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更高。而P2P到今年剛好滿監管一周年,行業正從混亂走向監管規范的道路上行進,可以說安全性遠不及銀行理財產品。如果追求穩健、固定的收益率,除了買銀行自營的產品外,最好還要選擇非結構性的產品。
3、操作便捷程度
P2P理財平台上,一般普通的投資用戶只要根據項目收益和期限直接進行投資就可以了,不需要非常專業的金融知識,點進理財項目一投資即可,方便快捷。而銀行理財產品可以去銀行購買,也可以通過往所購買產品的銀行卡存入錢,登陸自己的理財賬戶購買,但是銀行理財產品沒有P2P那麼簡單易懂,必要時需咨詢銀行理財經理,進行選擇搭配。
4、用戶接受度
隨著相關業務的成熟,銀行將更多地去關注理財產品的質量以及規模的良性發展,而非一味副收益產品數量。銀行的資金鏈的規模優勢十分明顯,更容易了解客戶的資金狀況,扮演「管家」的角色為用戶搭理資產。而P2P早期的一系列事件,多少使得投資用戶喪失了信心,用戶曾經一度談「P2P」變色。
5、專業、客觀性
因為銀行在大家眼裡就是管錢的存在,所以會認為銀行理財比自己理財更加專業,認為銀行的理財專家更加客觀,不會一直向你推銷產品。其實,銀行一般同時代理了多家公司的產品,從中挑選一款最適合的給客戶,能以比較中立的角度開展服務。而P2P多半都是自己平台的產品,用戶有時認為不夠專業和客觀。
I. 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
掌握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明確自己做p2p投//資的目的;
對p2p投資有一個准確的認知和了解。來今日英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