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行理財產品
投資人購買理財產品本質也是放貸,但是簡單的借貸關系中由於加入了銀行及影子銀行(非標資產的通道),借款人實際付出的高利息,被中間的金融機構以手續費的形式層層剝奪,到投資者一端就所剩無幾。
二,「寶」類產品
「寶」類產品背後實際就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投資的標的就短期貨幣工具,主要為銀行大額存單及信用較高的短期債券,總而言之,這些復雜的金融產品本質上都是為了給借款人融資所用。但經過這么一個復雜的過程,融資過程的大部分利潤就被金融精英們瓜分了。
三,P2P
P2P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金融,投資人和借款人可以直接實現資金的對接,借款人願意支付的高利息可以直接轉化為借款人的高收益,而P2P在其中只是擔當了信息傳遞者的角色,收取少量的居間費用。 P2P的高收益並非出自高風險,也並非不靠譜。買普通理財就相當於去商場購物,而投資P2P就相當於淘寶,少了一些中間環節,自然能獲得更多實惠。
B. P2P屬於低風險理財方式嗎
靠譜的p2p平台理財風險較低。但是現在不靠譜的平台也很多,投資需謹慎。
C. 銀行理財產品與P2P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P2P理財模式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互聯網投資理財方式,將線上和線下巧妙結合起來,通過第三方平台將錢放心大膽得借給別人。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相比,有如下區別:
(1)收益率PK:P2P高、銀行理財低。
銀行以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名錄,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P2P投資收益明碼實價,普遍在9%~18%之間,是銀行理財產品的4倍有餘。
(2)抵押擔保PK:P2P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3)真實項目掛鉤PK:P2P清楚、銀行理財糊塗。
現實當中,銀行理財經理大部分不清楚他們賣的是什麼,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賣得也稀里糊塗。P2P理財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4)流動收益PK:P2P按月(季)付息、銀行理財到期付息。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購買期間不能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收益,容易導致投資者流動性不足或緊張。P2P理財採取按月(季)付息,到期還本的方式,既降低了理財風險,也能滿足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D. 銀行理財和P2P理財不一樣嗎
1、發行主體的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以銀行自己的產品為主,還有銀行也會代理一些基金、保險、或者其他債券等產品。 其中銀行自己發行理財產品,主體就是銀行自己,而基金發行的主體是一些基金公司,保險產品發行的主體是保險公司。
而p2p平台的產品沒有一個明確的發行主體,P2P平台只是一個中介機構,就是為借款人跟出資人提供匹配平台,因此項目的主體結構就比較廣泛,主要是以企業為主,也有一些個人,甚至有一些平台會把一個項目拆分成多個標的。
2、收益不同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根據風險不同,收益大概是在3%到8%之間,安全性高,風險低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大概是在4%到6%之間,風險稍微高一點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大概是在8%到10%之間。
而p2p平台理財產品的收益就相對比較高,目前很多p2p理財最低收益都是在6%以上。 正常的p2p平台收益在8%到15%之間,而有一些風險比較高的平台收益甚至可以達到20%以上。
3、風險不同
p2p平台的風險要遠遠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比如進入7月份以來,P2P平台就頻繁爆雷,一些幾百億的平台倒下,也沒有什麼稀奇的。
而相對於P2P平台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要高很多,盡管從今年資管新規出來之後,銀行理財產品不能保本保息。
但從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的表現來看,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當然前提是你不能貪圖太高的收益,如果年化收益在6%以上,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4、資金託管方式不同
目前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以及代理保險、基金等理財產品,他們的資金都會託管在專門的銀行賬戶上,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是不能所以支配這些理財資金的。
而P2P平台資金託管目前比較混亂,很多平台客戶的資金都是進入平台自己的賬戶上,就算有些平台跟銀行合作進行資金監管。
但這種監管方式也僅僅是監管而不是託管,平台還是可以自己支配用戶的資金,而且很多平台都會形成資金池,這就造成很多平台可以挪用用戶的資金,製造虛假項目,把用戶的資金轉移。
5、監管力度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受到應保監會嚴格的監管,稍微有一些違規,就會領到巨額罰單。
而P2P平台的監管還是比較滯後,很多平台的資金流向,相關監管部門根本沒法監測到,所以經常出現很多平台跑路的情況。
E. 銀行理財產品與P2P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無論是銀行還是p2p,基本都是貸款給借款人,然後募集用戶融資給用戶相應的利息,只不過一個是銀行背書(其實大部分銀行產品出了事情銀行也不會管的),一個是保險公司或者擔保公司背書,還有一點就是p2p理財產品的利率是銀行理財產品的2-3倍左右,我玩的就是p2p理財,在網籌金融快3年了,一直很穩定
F. 微信支付寶提供的理財產品算不算p2p平台
微信支付寶提供的理財產品不算P2P平台,微信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有基金,定期,黃金,股票,養老保險等。而花唄,借唄,微粒貸等這些則屬於根據個人信譽度,平台給予的小額放貸。
P2P理財指的是個人通過第三方平台向其他個人提供小額借貸的金融模式。客戶對象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將資金借出的投資人,另一個是需要貸款的借款人。從這就可以看出,支付寶微信提供的理財產品並不屬P2P。
(6)銀低風險理財產品算p2p嗎擴展閱讀
P2P投資理財的風險辨別:
1、是中介性質,P2P網貸平台只能提供借貸撮合與匹配等信息服務,不能提供擔保和保本保息等信用中介服務。
2、是平台不能有資金池,要做到清算結算分離。借貸雙方要在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個人賬戶,不能把錢存入平台賬戶,這一點十分關鍵。
3、是借款項目要小額分散,借款方主要是小微企業和個人。
4、是平台信息要公開透明,要向借貸雙方提供原始真實信息,特別是真實利率和期限等信息,不能暗箱操作,不能搞期限錯配。
P2P平台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滿足個人資金需求、發展個人信用體系和提高社會閑散資金利用率三個方面,由網路信貸公司(第三方公司、網站)作為中介平台,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提供信息發布和交易實現的網路平台,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
P2P網貸的模式千變萬化,標的項目、擔保方式、借款周期、投資回報率各不相同,而這些信息恰恰成為投資者選擇投資項目的基本依據。
G. 銀行理財的產品算不算是P2P
P2P理財模式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互聯網投資理財方式,將線上和線下巧妙結合起來,通過第三方平台將錢放心大膽得借給別人。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相比,有如下區別:1.收益率PK:P2P高、銀行理財低 2.抵押擔保PK:P2P有、銀行理財無 3.真實項目掛鉤PK:P2P清楚、銀行理財糊塗 4.流動收益PK:P2P按月(季)付息、銀行理財到期付息。
H. 銀行理財產品與P2P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一張表看清楚
一點錢為您解答:
兩者之間的對比
理財產品 投資門檻 安全性 收益性 流動性
銀行理財產品 5萬 非固定收益 5%以下 封閉型產品
P2P 100-500起投 固定收益類 10%以上 開放型產品
I. 銀行理財產品與P2P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p2p是民間小額貸款,他們收集民間資金,往外放貸,利息比較高。你投資的收益也比較大,但是風險也高。
這種小貸公司滿大街都是。
銀行理財產品,相對風險很低,那也得看是不是銀行自己發行的,有的是銀行代售的理財產品,當然比p2p風險要低很多很多,理財產品一般都投資企業信用債券之類的。收益會低一點。
2者選擇的話,老百姓還是買理財產品吧。除非這個p2p公司你是知根知底的。建議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