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監會是什麼時候規定銀行理財不許承諾客戶保本保息
理財盲更需要安全。很多「保本+保息」理財產品所能保證的收益,都不能超過銀行同期存款利息(銀監會不允許高息攬儲)。
誘人的「高利息」往往都打著「預期」的幌子,不能被寫進合同中,這點你給小心。
當然連本都不保的理財產品你更給小心,別到時候怎麼賠的你都不知道。
② 如果老客戶說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於我行,要將資金轉到其他銀行,作為客戶經理,你該怎麼留住客戶
首先你得了解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分析你的客戶所說的那個理財產品的缺點,收益高的風險就大,反正你就專挑那個理財產品的缺點說。然後再向你的客戶推薦你們銀行最新的收益高的理財產品,讓她覺得你們是老關系戶,不能因為百十塊錢的利益而不顧安全問題,還是放你們銀行放心。
③ 銀監會發言人稱理財是願賭服輸,什麼意思
理財產品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想高收益那麼就要承擔高風險。在買理財產品的同時客戶肯定是知曉了其中的風險,也同意了其中的各種條款。所以理財虧損屬於市場行為,政府不會行政干預
④ 理財收益超過多少不受法律保護
理財收益:合法的,收法律保護。違法的受法律約束,不收法律保護。個人理解,僅作參考。
⑤ 為什麼銀行說保本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很小,出事的概率很低;但是銀行給你說的甚至是合同上寫得「保本保息」這類理財產品,要當心:因為按照全世界投資理財的通用慣例,以及銀行的監管方銀監會的規定來說:只要是投資理財,就不能承諾保本保息。
只能說:這么多年下來,我們沒虧損。
因為前些年在成都工行濱江東路支行就發生過客戶200萬理財虧損的案例。涉及到理財,當心「店大欺客」。
「保本保息」的收益比銀行定期存款高,就類似於:好處你占盡,而壞處沒有;也類似於只享受權利,而不盡義務。這種方式:大家想想可能嗎?這不違背了客觀規律了嗎?這不違背了天地間最普遍的法則了嗎
⑥ 銀監會主席.我想問老百姓買中信理財.五萬起步.期限三年.到期得到本錢的百分之六十.三萬.有地方管他們嗎
看合同吧,本身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的,就沒辦法了,除非你到中信銀行門口去鬧
⑦ 剛剛,銀監會史上最嚴理財文件已下發至銀行主要講了什麼
有關人士指出,新規對A股市場的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這個不確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是否一定是下發給銀行的真實版本、預計什麼時候實施、多長的過渡期(或者是否有過渡期,新老劃斷等);(2)如果真的實施,那麼有多少資金將抽離權益市場?
股市方面,長久貸建議,需要提防分類管理制度對權益配資的影響,同時關注銀行業績短期受損。通過保本基金等間接進入股市的資金也會有所減少。但從中長期來看,銀行理財利率下降,降低全社會無風險利率,對估值將有支撐。
上海長久貸為您解答
⑧ 理財類固定收益超過多少是違法的
這個倒是沒有說,但超過36%的,國家是不承認的
⑨ 有沒有武漢的被銀行騙保的人,一起來維權!我去年到建行存錢,結果他們大堂經理和我說買理財收益更好,我
跟你說實話沒用的,首先這跟銀行沒關系,純粹是大堂經理個人的問題,你們當時簽合同的時候或者說交談的時候有在電子監控或者有錄音設別的情況下進行的嗎,如果收益什麼都是大堂經理口頭上承諾的,是沒有任何法律效益的。你也找不到任何的證據能證明當時他騙你說是理財產品
⑩ 理財收益多高就有危險
在網上投資理財的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思想准備,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