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越來越低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越來越低

發布時間:2021-10-01 16:33:42

㈠ 為什麼現在的理財產品的利率越來越低了

無風險收益率越來越低了,錢越來越難賺了,所以理財產品的利率越來越低了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為什麼會下降

一些銀行今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有所降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產品的收益或將走低,收益率可能一直在4%左右徘徊。除了寶寶之外,銀行理財也不能倖免,對於固定收益類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說,社會融資成本的降低意味著收益的降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進入下降通道。此外多位P2P人士表示,P2P平台失去賴以立身的高息優勢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

㈢ 為什麼現在的理財產品收益越來越低

因為正規平台越來越多,再加上監管部分的限制。所以理財產品的收益就下降了。不過再怎麼下降,網路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高於其他理財產品的。

㈣ 為什麼銀行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都比一年期存款率低

有兩種可能,

第一,你看到的理財產品,都是短期的,比如3個月,比如7天,比如周末理財,他們的利息是年化的,這個利息,比同期的活期利息高。

第二,可能你看到的不是銀行產品,而是保險產品,他們公布的保底收益是比銀行的低很多,但是他們年年還有分紅,但條件是一般都要放3年以上,一年內退保,還不能保本。

㈤ 怎麼看待理財產品、余額寶的利息越來越低

曾經我是支付寶的終極腦殘粉,對於支付寶的每一個細節都研究得很透徹。
之所以這么喜歡支付寶,是因為以前支付寶的福利很多,有很多羊毛可薅,等於說只要打開app動動手指就能賺到錢了,賺錢誰不喜歡?
直接上結論:支付寶已經過了紅利期了,現在是收割期了,理財真的沒什麼優勢了,把它當一個支付工具就行了,不要太投入。
有誰還記得大約兩年前,支付寶可以用積分換理財收益券的?很少有人知道了吧?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啊,只有經歷過那個時候積分換理財收益券的,才會更加覺得現在所謂的「福利」是有多雞肋。
我已經很久沒玩支付寶的理財了,看了這個問題剛才隨便點進支付寶的理財區正好看到個活動,就拿這個活動舉例吧。
買建信養老飛月寶,送5%專享福利。這個理財產品本身非常一般,定期一個月,年化收益3.4%,粗粗一看活動宣傳圖,哇!3.4%+5%=8.4%,定期一個月,年化收益8.4%,豈不是美滋滋?然而作為一個老司機我早就看穿支付寶的所有套路了,直接點右上角活動規則看一下活動詳情,請看一下最關鍵的一句話:該福利最高可享本金為6000元!真的別逗我了,提升6000元有個屁用啊??
所以明白了嘛?滿滿的都是套路。現在在支付寶上看到任何看上去很美的福利活動,它的本質都是用雞肋的小恩小惠吸引客戶購買產品。就好比是銀行送油送米讓大媽開卡,券商送牙膏讓大爺開戶一個道理。
兩年前最高我放了將近35w在支付寶里,買滿了理財。那個時候可以用積分兌換收益券,而且根據會員等級獲得的收益券的品質也是不同的,鑽石會員,可以用最少的積分兌換增加收益最高的收益券。那個時候,飛月寶收益大概在4.8%左右吧,兌換的收益券,提升5%,作用金額有1w的也有3w的(看看現在的6000……),我兌換3張3w的,9w塊,一個月,年化收益9.8%,真的賺飛哦。後面到了過年那段時間我記得除了積分兌換,支付寶直接送券了,為了薅羊毛,我把銀行卡、證券賬戶里所有錢都轉支付寶了,還問我媽借了點錢來買支付寶的理財,充分用光每一張收益提升券,那個時候支付寶估計也是擴張理財客戶群體,開啟撒錢模式了。
買理財還能拿大量積分,那個時候可以用積分換ipx,我折算了一下積分的價值,大約1積分等於0.13元,那個時候積分真的值錢,現在,呵呵,現在的支付寶積分已經大幅貶值,不值錢了。那個時候我為了支付寶積分買滿了理財,所有能獲得積分的行為我都會去做,養成習慣了,以至於現在在支付寶上還信用卡還會分三筆……
除了積分,過年集五福送的大紅包也很豐厚,兩年前我開了60元,我老哥開了100多元。再想想去年的五福紅包你們開了多少?我就呵呵
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支付寶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福利期已過,現在傳統銀行的理財產品都崛起了,很多收益都比支付寶高,銀行現在也送積分。我隨便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余額寶以前都覺得很方便收益也不錯對吧?余額寶說白了不就是活期能支付嘛?現在余額寶收益是2.3%,低得要死,上海銀行易精靈活期3.6%,完爆余額寶。至於支付,現在都9012年了,我花錢都走花唄信用卡,早就不走余額寶了。

㈥ 銀行理財收益持續下滑該怎麼辦

最近我又開始觀察微信理財通了,其中一款博時純債基金,近一年收益率達到5.76%,申贖靈活,不僅0申購費,持有超過6天也是0贖回費,T +1到賬,我認為非常滿意。買入第一天收益率達到6.12%,關鍵隨時可以贖回,流動性也非常高啊。債基去年可謂風光無限,平均業績超過貨幣基金和股票基金,可謂基金市場一枝獨秀。

展望新的一年,如果股市有逐漸企穩跡象,股票型基金也值得觀望。因此,理財必須根據不同市場熱點,縱觀全市場,不能僅僅局限於銀行市場,把握節奏,通過不同產品的靈活配置與轉換,才能使收益最大化,盡量減小通脹帶來的財富縮水。

㈦ 銀行的理財產品為什麼收益這么低大家現在還存銀行嗎

那就不要買銀行啦,我都是投資外快理財這個理財軟體的,他們的項目都是所有上線
理財產品
,均經過很多道科學嚴謹的審核,
回款
能力還是可以保障的,收益比銀行高太多了。

㈧ 最近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好低是怎麼回事啊

因為大家現在都感覺銀行安全,銀行靠譜,所以銀行現在市場打開了,利率必然下降,別說5.2了4.2的也有很多人買,現在可以在保證安全性的情況下考慮一下民間借貸p2p行業,那個年收益高,但是以後也會降和銀行一樣,銀行以前也有9%的理財產品,現在民間借貸通俗的講為什麼利率高,你可以理解為,他們為自己開拓市場,吸引客戶,提高知名度。

㈨ 銀行理財的錢變少了不知怎麼回事

01把投資當理財,頻繁操作
有的人聽朋友說炒股能賺錢,就把存在銀行里的錢拿出來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了股票;然後聽說基金能賺錢,又去買了基金;反反復復漲漲停停。這樣錢沒賺多少,虧的更多了。
這個樣子下去,錢越理越少不無道理。最關鍵的原因是,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真正搞懂理財是什麼,簡單的把投資當成了理財。
很多人聲稱自己在學理財,但其實所有動作都是為了追逐利益,都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賺到大錢。
像這樣從銀行轉戰股票再轉戰基金,越頻繁操作,越容易虧錢。
最重要的是,要賺錢也不是通過投資或者理財,而是靠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02過於保守
如果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表面上看起來很安全,實際上卻是在慢慢虧損。存款利率根本跑不過通貨膨脹。


03過於冒險,盲目跟風
就像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風的表現。每個人的風險應對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投資是一件極具個性化的事情。
比方說,有人說他覺得某家公司挺好,有潛力,投資了股票,然後你跟著投了錢進去,然後公司股價下跌,你為了不讓損失擴大,低價拋售了股票,但沒過多久股價就開始回升,你後悔不已。
這里的關鍵點在於,那個人做的是價值投資,他的獲利來源於公司的長期成長;但是你卻寄希望於一時的價格波動來賺差價,最終因為盲目跟風而造成損失。


04低保障高保費分紅險之「惑」
很多人因為想賺錢,會被市面上的熱銷分紅險「迷惑」,認為買了分紅險既有保障又有分紅,一舉兩得。但事實是,分紅險雖然有保障,但是保額要比純保障型的保險低很多。
另外,雖然保險公司的分紅利益看上去挺好,但是實際分紅不高,而且沒有保證,不確定。而且為了這點收益,資金還要被封鎖,降低了利用效率。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越來越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軟體的浮籌指標 瀏覽:881
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飼料加工量 瀏覽:169
恆大地產集團單位代碼 瀏覽:277
滬深300股指期貨模擬交易 瀏覽:320
中恆集團4千股千評 瀏覽:507
支付寶怎麼辦理理財產品 瀏覽:268
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 瀏覽:140
信託份額代持協議書範本 瀏覽:40
理財投資怎麼算收益 瀏覽:534
長城vvv5價格 瀏覽:594
成都豐程鼎業是非法融資嗎 瀏覽:894
期貨量價時空理論 瀏覽:247
2015年香港平均匯率 瀏覽:560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