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取得的理財產品收益屬於什麼,要不要計入營業收入
不管是什麼收益都要記到營業外收入,但是保本型的理財收入需要交納增值稅!
② 銀行的收益中,靠理財產品賺來的收益算在哪一類
投資收益,這應該是理財產品算投資,那投資的收益就是投資收益。
③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怎麼算是投資收益=本金*收益率嗎
收益率是5%一般是年化收益
收益率是5% ,本金是:50000,期限(天):45
50000 * 5% * 45 / 365 = 308.21
④ 理財產品收益屬於營業收入嗎
看你們公司打算怎麼賬務處理,我們之前公司一直是做的利息收入,沖減的財務費用,所以就不算是營業收入。
⑤ 理財產品的收益和分紅是一回事嗎
理財產品的收益和分紅並不是一回事。以基金為例收益和分紅的區別在於:⑥ 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算不算非經常性損益
購買理財產品形成的收益一般應作為非經常性損益(公司主營為金融資產投資的除外)。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08)》的規定:「非經常性損益是指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正常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特殊和偶發性,影響報表使用人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斷的各項交易和事項產生的損益」。因此,非經常性損益所具備的特徵主要是「與正常經營業務無關性」、「偶發性」、「金額重大性」。同時,監管機構設置該監管指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財務信息使用者更合理、可靠地預測公司未來的正常持續盈利能力。
根據「非經常性損益」這一監管指標的設置目的,在判斷某一項目是否構成非經常性損益時,除了判斷其是否與正常經營業務無關以外,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該項損益項目能否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可預期的穩定收益來源,從而為報表使用者預測企業的未來收益狀況提供依據。因此,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重復發生、具有偶發性的項目,作為非經常性損益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⑦ 理財產品取得的投資收益需要交納增值稅嗎
不需要。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第一條、第二條相關規定: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是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屬於利息或利息性質的收入,不徵收增值稅。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7)理財產品收入屬於投資收益嗎擴展閱讀: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注意事項:
1、要明確銀行理財產品不是存款是有風險的:在打破剛性兌付的資產新規出台以後,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就是實實在在的。因此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有風險意識。
2、要明確理財產品投資風險等級: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分為五級,分別是R1到R5, R1代表謹慎型投資者、R2代表穩健型投資者、R3是平衡型投資者、R4是進取型投資者、R5是激進型投資者。
3、根據投資風險等級投資相應等級的理財產品:根據投資風險等級明確自己的購買理財產品的目標和可能承受的風險損失程度,再根據結論購買相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切莫貪圖高收益購買超出承受程度的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理財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投資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增值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稅務總局
⑧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怎麼算的
通常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際理財天數來計算的。一般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⑨ 公司購買3月以下的理財產品,其利息收入在資金報表中,屬於投資活動還是經營活動
其利息收入在資金報表中應計入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