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理財最後剩下的是零頭買不起來

銀行理財最後剩下的是零頭買不起來

發布時間:2021-10-02 18:36:29

銀行理財的錢變少了不知怎麼回事

01把投資當理財,頻繁操作
有的人聽朋友說炒股能賺錢,就把存在銀行里的錢拿出來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了股票;然後聽說基金能賺錢,又去買了基金;反反復復漲漲停停。這樣錢沒賺多少,虧的更多了。
這個樣子下去,錢越理越少不無道理。最關鍵的原因是,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真正搞懂理財是什麼,簡單的把投資當成了理財。
很多人聲稱自己在學理財,但其實所有動作都是為了追逐利益,都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賺到大錢。
像這樣從銀行轉戰股票再轉戰基金,越頻繁操作,越容易虧錢。
最重要的是,要賺錢也不是通過投資或者理財,而是靠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02過於保守
如果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表面上看起來很安全,實際上卻是在慢慢虧損。存款利率根本跑不過通貨膨脹。


03過於冒險,盲目跟風
就像屁顛屁顛的跟著別人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風的表現。每個人的風險應對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投資是一件極具個性化的事情。
比方說,有人說他覺得某家公司挺好,有潛力,投資了股票,然後你跟著投了錢進去,然後公司股價下跌,你為了不讓損失擴大,低價拋售了股票,但沒過多久股價就開始回升,你後悔不已。
這里的關鍵點在於,那個人做的是價值投資,他的獲利來源於公司的長期成長;但是你卻寄希望於一時的價格波動來賺差價,最終因為盲目跟風而造成損失。


04低保障高保費分紅險之「惑」
很多人因為想賺錢,會被市面上的熱銷分紅險「迷惑」,認為買了分紅險既有保障又有分紅,一舉兩得。但事實是,分紅險雖然有保障,但是保額要比純保障型的保險低很多。
另外,雖然保險公司的分紅利益看上去挺好,但是實際分紅不高,而且沒有保證,不確定。而且為了這點收益,資金還要被封鎖,降低了利用效率。

② 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表示的是客戶還能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額度,還是銀行理財產品賬面還剩下的錢

若使用為農行賬戶,可以通過查詢賬戶余額進一步核實,若資金處於凍結理財產品待清算狀態則顯示為賬戶余額與可用余額不一致的情況。

③ 做了風險評估為啥還買不了理財產品,最後一步顯示暫不支持該銀行

因為你不能夠承受風險,所以不能購買理財產品。

④ 銀行理財說購買金額不能大於可售額度說明什麼意思

這種情況就是銀行的剩餘可售額度,並沒有這么多,而你的理財金額又超過了它的可售額度限制,建議你看清楚他的咳嗽額度還有多少,按照他的咳嗽額度來購買

⑤ 華夏銀行理財剩餘可購余額不足是什麼原因

別人已經購買了。比如發行1萬元,別人已經買了9千,你只能買1千,你買5千就是余額不足了。
只能買餘下的了。
祝幸福!!!
採納哦!朋友

⑥ 工行的理財產品如果在銷售截止日前買,是不是當時不扣錢,到最後一天才扣的,我買的感覺就的這樣的

對!即使你提前10天買,也只是簽訂了理財的合同,錢還在賬上。直到理財開始的那一天,才扣錢。在這之前的幾天,都是按照活期存款在賬上放著的。
好處是,你在理財開始前,可以隨時找到銀行,中止理財合同,他們不能動你的錢;
壞處是,銀行這幾天會吃你幾天,如果你卡著最後一兩天買,沒准這個理財的額度銷售完了,又買不上了。

⑦ 浦發銀行理財產品剩餘額度不可購買什麼意思

意思:理財產品已售罄,客戶只能選擇其他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發行的,將募集資金投資於相關金融市場,按照產品合同購買相關理財產品的理財產品,取得投資收益並按合同分配給投資者。

理財產品中的參考剩餘額度就是每一期,每一款都是有計劃發行額度的。

比如發行一期120天的理財產品,計劃發行20億,募集期是7天,假如你在募集期內買的時候,顯示該理財產品中的參考剩餘額度是5億,那就是說已經賣了15億,還剩餘5億可以購買,由於買理財產品的人都是預約購買的,故到募集期最後交易日是可以撤銷的,所以說是參考額度。

(7)銀行理財最後剩下的是零頭買不起來擴展閱讀:

理財的風險揭示

1、收益率

如廣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還是累計收益率;產品是否代扣稅、廣告中的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實際收益率。

2、投資方向

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將投放於哪個市場、具體投資於什麼金融產品、這些決定了該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夠實現。

3、流動性

大部分產品的流動性較低、客戶一般不可提前終止合同、少部分產品可終止或可質押,但手續費或質押貸款利息較高。

4、掛鉤預期

如果是掛鉤型產品、應分析所掛鉤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方向與區間是否與市場預期相符、是否具有實現的可能。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范的約定。」理財專家說,在當前弱市環境,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不要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過高。[8]

理財產品市場運行的無序狀態主要體現在金融同業之間的市場分割與同質化競爭。這種現象與金融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體制有關。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往往具有不同風格的產品描述與監管規則。

⑧ 徽商銀行買理財本金少了怎麼回事

你在徽商銀行買的理財產品,本金少了,這可能是買的不保本理財,所以本金會少了。

⑨ 為什麼有人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最後卻發現買的是保險呢

看了以前很多存款變保險的案例,我總結出3個原因,一個是「貪「 ,一個「信」,一個是「騙」。

先說下第一個原因:貪

這些年有很多存款變保單的案例,但是為什麼還是屢禁不止呢?這難道全都是銀行在坑蒙拐騙?難道用戶一點都不知情?

我覺得不是,因為存款和保單有著明顯的的區別,現在存款基本都是卡存,額度大點的有存單,但是保險肯定是要簽訂保險合同的,而且投保過程會有投保須知、健康告知、免責條款、合同條款等,難道存款人一點都不知道?

下面是保險合同:


在很多老人看來,他們認為就算買的是保險也應該沒有風險,甚至很多人會認為這個保險就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所以他們都沒有什麼防範心理。

再來看下第三個原因:騙

蒙這個原因應該是很多人存款變保險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缺乏判斷,沒法區分銀行存款還是保險,這樣就給一些銀行工作人員有乘之機。

目前很多銀行工作人員都有各種任務考核,比如基金,保險等,還有銀行工作人員售賣保險的獎金要比存款高很多,所以他們推銷也積極。

而保險是不怎麼好賣的,甚至有很多人很反感保險,哪怎麼辦呢?那就只能騙了!

比如銀行工作人員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存款送保險,存款還免費給你送保險、這是多好的事情,所以很多用戶想都不想,直接在保險合同上簽字按手印,這樣以來就表示你已經購買了保險。

當然銀行工作人員還有其他手段誘導存款用戶購買保險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去銀行存款,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閱讀和查看各種合同和文件,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存款變保險。

⑩ 銀行卡里的錢無緣無故的只剩下零頭這是什麼原因

自助開通網銀,查查賬戶收支明細,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操作:登錄銀行網站,在個人網銀下方點擊「注冊」,一般會有「網上自助注冊須知」的,看完注冊須知後點「注冊個人網上銀行」,然後填寫注冊卡賬號、密碼、驗證碼,然後提交,之後按提示操作即可。網上自助注冊的網銀沒有支付功能,只能查詢賬戶信息。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最後剩下的是零頭買不起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支付寶怎麼辦理理財產品 瀏覽:268
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 瀏覽:140
信託份額代持協議書範本 瀏覽:40
理財投資怎麼算收益 瀏覽:534
長城vvv5價格 瀏覽:594
成都豐程鼎業是非法融資嗎 瀏覽:894
期貨量價時空理論 瀏覽:247
2015年香港平均匯率 瀏覽:560
騰訊通理財基金取出凈值如何算 瀏覽:95
淘寶客以什麼方式獲取傭金 瀏覽:624
薛瑞鋒興業信託 瀏覽:432
5倍股票杠桿利率 瀏覽:646
股票補一檔 瀏覽:264
保險公司理財可靠嗎 瀏覽:552
文化企業融資租賃案例 瀏覽:769
北京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05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面試 瀏覽:571
公司金融te 瀏覽:500
單位開設外匯賬號百科 瀏覽:866
印度尼西亞外匯清算所是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