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銀行里有什麼理財方式
很簡單的,大銀行比如ANZ,Commenwealth,NAB,West這些有保障,但利率不會很高。
小銀行,一些名字都沒聽過的,利率很高,但國家不保障,倒閉了你的錢就麻煩了,現在還處於金融危機。
你自己選擇了
㈡ 怎麼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具體步驟是什麼都需要哪些東西。
一、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台辦理,非首次購買可以通過網上銀行來辦理。
二、具體購買步驟如下:
1、風險測試:首先填寫投資者一份個人風險測試問卷。投資者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情況照問題認真填寫。提示:不要讓銀行客戶經理代為填寫或者為了達到購買某款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而輕易修改分線測試內容。
2、擇風險等級匹配的理財產品。問卷填寫完畢,核算出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分值以及對應的風險等級。請根據您的風險等級來選擇相匹配的理財產品。(一般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會註明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比如低風險,中風險或者用星級來表示風險)。
3、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第一部分是風險提示。按照銀監會的規定風險提示會出現在最明顯的位置,一般為產品說明書首頁上方。會揭示產品的風險。在風險揭示中,要重點關注理財產品到期後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保證。以及保證的比例或金額
第二部分是產品概述:在產品概述中會包括產品的名稱、編碼、產品風險等級描述、產品投資期限、投資及收益幣種、產品類型、認購募集期、產品規模、投資方向、產品起息日、到期日、到期兌付日、購買起點金額、理財產品的相關費用、收益支付頻率、收益計算方法、提前終止說明、理財產品展期(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延長)的說明、產品到期最好情況、最差情況、備注(包括一些名詞解釋等)
4、在仔細衡量後決定是否購買理財產品,在客戶經理的幫助下填寫理財產品購買確認書,投資者本人需親筆抄寫風險確認書。
(2)澳大利亞銀行理財利率擴展閱讀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例如:交通銀行的「得利寶·深紅3號」以高息和貨幣策略吸引投資人眼光,這一款產品投資期限一年,分為人民幣、澳元、歐元三種貨幣投資選擇,產品收益率與「一籃子貨幣」(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對美元的匯率表現掛鉤。如果在投資到期時,「一籃子貨幣」表現不低於期初水平,即使只是持平,人民幣產品就可獲得不少於10%的收益。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
(1)光大銀行2008年3月17日推出高收益外幣理財A計劃產品,其中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2%;港幣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5%;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相比於銀行存款收益很誘人。
(2)荷蘭銀行曾推出「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和「一籃子強勢貨幣」掛鉤結構性存款兩款理財新品。「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通過跟蹤全球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等八個國家的貨幣表現,分享超額回報。
(3)招商銀行推出的「金葵花」安心回報之「匯贏3號」港幣3個月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高達5.0%。
(4)光大銀行保本保收益的T計劃理財產品推出以來一直受到市場追捧,已推出的產品期限從八天、一個月、兩個月到四個月不等,預期年收益率分別達到3.3%、5.1%、5.4%和6.2%。
㈢ 招商銀行怎麼現在理財產品很少了
招商銀行理財產品分為有風險理財和無風險理財,理財產品並沒有變少。
目前招行銀行的理財產品主要分為幾大塊:
1:招銀進寶系列
2:日日金系列
3:安心回報系列
4:A股掘金系列
5:焦點聯動系列
6:海外尋寶系列
7:外匯通系列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產品的情況吧,以方便大家了解招行的產品.
1:招銀進寶系列:
(1)8166人民幣日日盈理財計劃,這款產品是我最喜歡的,我打100分.買點:短期收益高,目前年利率為1.55%(可變動),每個工作日可以贖回,贖回當時到賬.雖然不保證本金與收益,但是也基本上沒有風險.適合做股票的朋友們,備注:目前可以買.推介級別:五顆星
(2)8151周周發理財產品.這款產品也是非保本與非保收益的產品,每周二開戶申購與贖回,流動性方面沒有8166好.但通過歷史數據來看,這款產品是波動向上的一個趨勢.備注:目前可以買
(3)信貸資產類的產品:這類產品又分為:點貸成金理財計劃,信託貸款類計劃,貸里淘金系列理財計劃,這類的產品主要投資於向企業發放信託貸款,或AA級銀行問債券市場的企業債,中期票據等信用級別比較高,流動性好的金融工具.這類產品也是不保證本金與收益.(但通過歷史招行發放的一些產品來看,基本上都可以達到預期的理財收益.還是不錯的,嘿嘿!不過,具體產品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向論,因為主要的風險也還是要考慮具體的企業,不過招行在放貸前都會審核企業的情況,一般都是優質企業,而且招行的不良貸款率一向很低.備注:這類產品要不定時的發行,北京的客戶可以多留意相對比較多.
2:日日金系列.這類產品主要是兩個,一個為人民幣的產品,一個為外幣的產品(英鎊,歐元,美元,澳大利亞元,港幣).這類產品的好處:保證本金,收益相對穩定,產品的規則和8166相似.
銀行理財產品普遍低收益,低風險。
㈣ 怎樣理財
對外匯投資的影響 第一,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美元的相對貶值。人民幣升值對美元屬中線利空,是對美元持續半年多強勢的一次急剎車,預計外匯市場將會繼續以人民幣升值為原因,做多亞洲貨幣,同時做空美元。目前,市場預期本次升值僅是人民幣升值的第一步,年內有可能繼續升值,這會對美元帶來持續的拋售壓力。
第二,人民幣升值對日元屬中長線重大利好因素。對貿易立國的日本來說,這意味著日本可以向中國出口更多的商品,而投機者則有了一個全新的理由來做多日元。
第三,人民幣升值對商品貨幣的利好作用,小於日元而大於歐洲貨幣。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傳統的大宗商品輸出國,他們向中國輸出大量的礦石、農產品、原材料等初級產品,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中國購買力的增強,從而使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可以向中國出口更多的商品,因此,這對澳元和加元,也屬於中長線利好因素。
第四,歐洲貨幣的表現相對冷靜。7月21日的上揚與其說是因人民幣升值而走強,倒不如說是美元下挫的必然結果。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歐洲貨幣屬於利好,但這種利好作用,更多的是通過美元走軟來實現的。
目前人民幣匯率調整的直接影響有限,但人民幣的潛在影響日益顯著。由於人民幣已經是影響全球市場的影子貨幣,匯市將進入一個人民幣升值周期的新階段。投資者需關注兩個重點:一是短期內人民幣能否再次出其不意地升值,因為2%的升幅遠遠低於市場預期,如果升值周期預期變成事實,市場將面臨新的轉機;二是人民幣在脫離美元體系後的長期動向,所謂「一籃子貨幣」會裝入哪些貨幣,這些貨幣的比例如何,都將是左右市場未來行情的關鍵因素。
對房地產投資的影響 房地產基本上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因此人民幣升值,房地產的價值自然上升。因此,無論人們是以人民幣購買房地產,還是以外幣購買房地產,其所持有的房地產都自然升值了。如果外國投資者預期人民幣還會升值,那麼就可能還有外國資金進入國內房地產市場,吹大房地產泡沫。
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的升價 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但不會再引起高速上漲。因為我國的情況與當年日本的情況不同,我國政府已經充分意識到房地產泡沫對金融體系的破壞作用巨大。因此在調整匯率之前就已經考慮到要遏制炒房投機行為,採取了多種措施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調控。
對股票投資的影響 在股票投資方面,就國內股市而言,匯率改革改變了資產的國際價格以及未來收益,因此將使國內股市產生從短期到中長期的系列變化。我們對匯率改革影響證券市場的評價是積極而正面的,人民幣升值屬於利好消息,並且這種影響預期將持續下去。
人民幣升值對企業有不同影響,會吸引場外資金購買受益行業股票,受益行業和不利行業的股票換手必然增加,交易活躍,有利於重聚股市人氣。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將加速QFII的進入,這是利好消息。
對債券投資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之後,將使央行在一段時期內加息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因此,債券市場上各種債券的價格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第一,人民幣升值周期預期吸引外資流入人民幣資產。債券類金融資產流動性好、安全性高,且其價格對市場消息和預期較為敏感。因此,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將吸引投資者將外匯資產置換為人民幣資產,待人民幣升值後再將人民幣資產換為外匯資產以獲利。
第二,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減緩國內通脹壓力,降低債市升息預期。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可能抑制出口、鼓勵進口,造成本國部分消費需求轉向國外市場;同時,人民幣升值後外國對華投資成本增加,國內海外投資成本降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本國的總投資。因此,人民幣升值可能抑制總需求的擴張,有利於預防總需求推動的通脹。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可能降低糧食和大宗工業原材料的進口價格,並對國內糧食和原材料價格產生影響,從而有利於抑製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物價上漲有一定抑製作用,有利於緩解市場對央行加息的預期,可能會促進固定利率債券走強。
人民幣升值情況下,
個人投資理財的策略
合理調整手中的外幣資產結構,對外匯存款投資宜選擇較短期的產品,適當關注並選擇外匯理財產品 第一,大量拋出外匯,完全持有人民幣不可取。因為目前我國的外匯政策還實行單向外幣管制,美元等外匯換成人民幣好辦,但人民幣換匯卻要經過官方審批,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決定是否繼續持有美元等外匯資產。如果僅僅是希望通過持有外匯來獲取收益的話,建議結匯;如果在不久的將來要出國旅行,或者有子女要出國留學、工作的話,就沒有必要將手頭的外匯結算干凈,因為結算後如若再次買入美元,中間會產生手續費,其數額是很高的,不一定會低於2%。留用的部分可以通過個人外匯買賣或銀行發售的外匯理財產品來保值增值。目前不少外匯理財產品收益都不錯,還有與人民幣匯率緊密掛鉤的產品也可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第二,適當調整手中外匯資產的分配比率,不要把所有的外幣存款都壓到一種外幣上。從人民幣升值以後的外匯市場的反應來看,亞洲貨幣在人民幣升值的「鼓勵」下同時出現了上升,所以用美元購入亞洲貨幣是分散美元下跌的較好方法。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忘記澳元。作為大宗商品出口國家,人民幣的購買力加強,從澳大利亞的進口可能增加,會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有支持,而且澳元是高息貨幣,持有澳元兼有分散匯率風險和高息收入的優點。
第三,外匯存款投資宜短不宜長。從人民幣升值當日起,各家商業銀行開始執行新的外幣存款利息。各銀行推出的外幣理財產品收益率也節節攀高,可以部分或全部抵銷掉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美元資產損失。目前在國內各大銀行熱賣的外匯投資性存款,以前客戶只要面對美聯儲不斷升息的利率風險,現在還要面對央行小幅升值的匯率風險。在這兩重風險的考慮之下,不宜再投資過長(1年以上)的品種,可選擇較短期的產品,以保持流動性和應變能力。
第四,多關注外匯和外匯理財產品。金融風暴後亞洲國家貨幣相繼貶值,2001年美元也開始貶值。理財是一個長期的計劃,一個家庭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發展應該有自己的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來抵禦本國可能出現貨幣貶值而帶來的風險。預計2007年或2008年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而現在人民幣的升值正是我們兌換一些外國貨幣來儲備的一個好的機會,所以建議大家現在開始關注外匯和外匯理財產品。
一般投資者必須謹慎介入房市,因為人民幣小幅升值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比較復雜,要密切關注投資資金流動的影響和政府相關調整政策的動向 由於一般投資者的資產總額相對有限,而房地產投資往往需要高額投入,房產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往往超過一般投資者可以承受的范圍。而且房地產目前還是國家重點調控的行業,在摸不清楚未來政策走向的時候,不可輕舉妄動。加上海外投資資金流入在短期內將緩解投資者對房地產行業的悲觀情緒,開發商的降價步伐可能會放緩。所以一般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涉獵房產投資。
有股票投資經驗的個人投資者,可考慮持股或短線參與的操作策略,選股應重點考慮人民幣升值的受益行業的企業 對國內A股市場而言,人民幣升值將給銀行、旅遊、航空等行業帶來積極的影響,而對港口航運等另外一些行業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由於人民幣升值會吸引大量資金的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給處在股權分置改革中的股市較強的支撐。盡管千點向下破位的可能性短期內基本已經排除,但人民幣升值對整個證券市場影響的不確定性較大。因此,投資者應採取持股或短線參與的操作策略,不可盲目追捧,要著重關注人民幣升值的受益行業板塊,選擇績優個股,把握盤中機會,低吸為主。
具體來說,因為企業與商品進出口關系的密切程度決定了該企業在人民幣升值條件下應該看漲還是看跌。一般出口類企業股票價格短期內會下跌,投資者應該減持此類公司的股票。對於房地產類企業,人民幣升值部分受益的是物業持有型公司,能享受房價長期上漲帶來的利好,這類公司包括金融街、招商地產、小商品城、華僑城等。
短期內對債市應持幣觀望,可在債券市場盤整時待機入市 本次人民幣匯率調整的目標不在於變動匯率水平,而是強調匯率形成機制,可以讓金融機構和銀行有個適應過程,市場也會逐步熟悉。當前主導債券市場行情發展的因素有兩個:第一是基本面,其二是資金面。從更直接意義上說,人民幣匯率調整將通過資金面影響債券市場,而未來債券市場資金的動向將是影響債券市場行情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當前股票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風險較高,債券市場正在或者已經成為包括QFII在內的境外機構的重要選擇,從當前QFII和外資銀行大量購買國債可見一斑。顯然,本次人民幣匯率調整對債券市場將產生較大影響。長期來說,此次人民幣升值對債券市場構成利好。因此,一般投資者應謹慎觀望,可在債券市場盤整時待機入市。
㈤ 澳洲留學新生充值微信錢包的方法有哪些
悉尼有一家TOP UP PTY LTD澳洲公司,支持澳洲comm,nab,westpac,anz銀行直接轉賬代充值,也支持payID,很方便的
㈥ 銀行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銀行理財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行理財也是具有風險的,所以在選購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選用國有銀行。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
㈦ 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種類
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上,各家銀行都十分注重對自己產品品牌的宣傳,如工商銀行的「穩得利」、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招商銀行的「招銀進寶」等,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例如:交通銀行的「得利寶·深紅3號」以高息和貨幣策略吸引投資人眼光,這一款產品投資期限一年,分為人民幣、澳元、歐元三種貨幣投資選擇,產品收益率與「一籃子貨幣」(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對美元的匯率表現掛鉤。如果在投資到期時,「一籃子貨幣」表現不低於期初水平,即使只是持平,人民幣產品就可獲得不少於10%的收益。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
(1)光大銀行2008年3月17El推出高收益外幣理財A計劃產品,其中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2%;港幣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5%;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相比於銀行存款收益很誘人。
(2)荷蘭銀行曾推出「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和「一籃子強勢貨幣」掛鉤結構性存款兩款理財新品。「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通過跟蹤全球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等八個國家的貨幣表現,分享超額回報。
(3)招商銀行推出的「金葵花」安心回報之「匯贏3號」港幣3個月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高達5.0%。
(4)光大銀行保本保收益的T計劃理財產品推出以來一直受到市場追捧,已推出的產品期限從八天、一個月、兩個月到四個月不等,預期年收益率分別達到3.3%、5.1%、5.4%和6.2%。
2008年,股票市場的風險讓投資人主動選擇迴避風險,低風險類產品成為理財市場的主流產品。商業銀行在進行低風險類產品投資有豐富經驗,短期、低風險的外幣理財產品銷售非常火爆,不少產品還出現過投資人排隊搶購的情況,未來整個理財產品市場可能進一步出現分化。根據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1.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者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包括了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前者的收益到期為固定的,例如:6%;而後者到期後有最低收益,例如:2%,其餘部分視管理的最終收益和具體的約定條款而定。
2.非保證收益理財
非保證收益理財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1)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
(2)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非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為零,不保本的產品甚至有可能收益為負。
在銀行推出的每一款不同的理財產品中,都會對自己產品的特性給予介紹。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對本金給予保證的,即使是打新股之類的產品,盡管其本金具有一定風險,但根據以往市場的表現,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還是較低的。 根據投資領域的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領域,據此,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Ⅱ型產品。
1.債券型理財產品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人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並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後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
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
在付息日,銀行將收益返還給投資人;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人的本金。
2.信託型理財產品
信託公司通過與銀行合作,由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後由信託公司負責投資,主要是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如新股申購,甚至房地產投資都可以納入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這意味著普通投資者投資信託的機會很多。
投資人主要通過銀行購買信託產品,像農業銀行、中信銀行都有相關的產品問世。
3.掛鉤型理財產品
掛鉤型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收益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有的產品與利率區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
為了滿足投資人的需要,這類產品大多設計成保本產品,特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對金融市場判斷力比較強的投資者。尤其是股票掛鉤產品,已經從掛鉤匯率產品,逐漸過渡到掛鉤恆生、國企指數,繼而成為各種概念下的掛鉤產品,種類十分豐富。
4.QDⅡ型理財產品
簡單地說就是投資人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被監管部門認證的商業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投資人的理財產品。例如:光大銀行發售的「同升三號」股票聯結型理財產品,投資於全球著名的金融公司股票,精選了全球5個金融子行業中市值最大公司,分別為: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高盛集團、匯豐控股、瑞士銀行。理財期限是18個月,同樣保證100%的本金歸還。
雖然銀行理財都會預期最高收益率,但不可否認收益率的實現存在著不確定性。同時,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投資方向,不同的金融市場也決定了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所以,投資人在選擇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全面了解,然後再作出自己的判斷。 根據風險等級的不同
1.基本無風險的理財產品
銀行存款和國債由於有銀行信用和國家信用作保證,具有最低的風險水平,同時收益率也較低,投資人保持一定比例的銀行存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滿足生活日常需要和等待時機購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2.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主要是各種貨幣市場基金或偏債型基金,這類產品投資於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這兩個市場本身就具有低風險和低收益率的特徵,再加上由基金公司進行的專業化、分散性投資,使其風險進一步降低。
3.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
(1)信託類理財產品
由信託公司面向投資人募集資金,提供專家理財、獨立管理,投資人自擔風險的理財產品。投資這類產品投資人要注意分析募集資金的投向,還款來源是否可靠,擔保措施是否充分,信託公司自身的信譽。
(2)外匯結構性存款
作為金融工程的創新產品,通常是幾個金融產品的組合,如外匯存款附加期權的組合,這類產品通常是有一個收益率區間,投資人要承擔收益率變動的風險。
(3)結構性理財產品
這類產品與一些股票指數或某幾只股票掛鉤,但是銀行有保本條款,另外,也有機會獲得高於定期存款的收益。
4.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QDⅡ等理財產品即屬於此類。由於市場本身的高風險特徵,投資人需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對外匯、國外的資本市場有較深的認識,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而不是造成了損失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