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我的理財年化收益率跟實際收益率不一樣
理財年化收益率,是每天或者每周進行更新,可能這周的收益比較好,達到了10%的收益,可能下一周收益不好,才有5%,這樣就會不斷的變動,並不是實際收益率。尤其是股票類型的理財基金,他們變動更大因為股票型基金,更多關聯股票,股票價格波動會比較大,就會有可能顯示20%多收益率,那個應該是行情最高時候,他們標出這么高的收益,是為了打廣告,吸引人,之後可能都達不到這樣的收益。所以,年化收益率,是短周期內的統計,並不是能夠代表實際收益。
❷ 如遇「e靈通」理財產品業績基準調整,已成立的投資周期收益率受不受影響
如遇「e靈通」理財產品業績基準調整,已成立的投資周期收益率受影響。
「e靈通」理財產品在運行中的投資收益將根據業績基準,結合產品實際投資收益每日進行動態調整,將根據上一工作日公布的投資收益率分紅。
「e靈通」作為全市場首支真正媲美活期的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申贖服務,贖回資金實時到賬。本金收益支持T+0實時到賬,起購金額僅為5萬元,追加認購金額為1元的整數倍。
❸ 理財產品收益率怎麼算
通常情況下,抄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際理財天數來計算的。一般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❹ 理財產品存續期間調整了年化收益率怎麼算
買理財去銀行去買銀行,工作人員會為你解答你的利潤是多少。
❺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各種收益率該怎麼理解
從前顯示「存款利率」的指標變了,變成預期年化收益、業績基準等等表述了,其中微妙,就是你的到手利率,跟預期不一樣的原因。
業績基準(年化)
這是根據產品目前的設置,評估買一年,可能的收益率,簡稱年化收益率。相當於一個期待值,類似於公司年初,給你制定的業績目標
成立以來/近一年 年化增長、七日年化
根據歷史(成立以來、近一年、最近7天)的收益,折算出來的年化收益,代表的其實是歷史水平,就是你的日常平均分。
滿期利率(年化)
這個經常用於定期存款,指的是存滿期限以後,可以得到的年化利率。
只有這個收益是板上釘釘,但條件也寫得明明白白,如果提前支取,利率就變成了0.38%的活期存款。
預期最高/最低收益率
也是一般用於定期。預計到期後,折算出來的最高/最低年化收益率。
如果是結構性存款,通常還會有利率浮動的說明,比如和什麼產品掛鉤等等,但一般會保證一個利率下限。
然而,即便「如實描述」了,相比於基金,這個收益也是打過折扣的。
一,銀行理財一般都是單利,利息按期到賬。所以50萬存5年,5年後還是這50萬在生錢,損失掉了一大筆復利的收益。
二,有些理財產品,在發售初期,還會有一段募集期,這段時間的錢,只有活期的利息。相當於寫著30天的定期,你買了37天甚至更久。
❻ 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發生調整原來購買的理財產品收益怎麼變化
理財產品中所說的"預期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
不等同於年收益率即:本金×年化收益率。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風險在於產品投向:標的清晰,資金明確,有監管和還款保障真實的產品就是好項目。。。現在市場上缺的不是資金量,而是真正的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