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銷售人員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活動不得有哪些情形
貌似現在銀行沒這么先進規范吧,尤其郵政更加不堪,賣保險賣基金各種忽悠它發生的好像最多。你要遵循原則那麼就是:對所推銷產品不作虛假陳述,向客戶解釋清楚,並告知此產品具體與銀行有沒有關系,是幹嘛的,投向,或者產品性質,風險程度等等方面,要點就是良心道德和職業操守這些,你真這樣做了可能一單都做不成。
2. 如何銷售理財產品
要做好銷售就是首先要自己真正認為銷售出去的是好的東西,只有這樣你才能用最真誠的態度去介紹產品給客戶。
銷售技巧當然重要,但是銷售心態才是銷售最核心的東西。
3.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4.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隨著我們收入的不斷提高,現在理財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想理財的人雖然多,但是真正精通或者甚至是略懂的人卻沒多少。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把錢交給銀行,覺得銀行比較穩定,總不會賠錢的。
2.有時候銀行可能會把代理銷售的產品當成銀行自己開發的產品來銷售。在這種情況下,購買這種理財產品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購買的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那麼多,所以我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十分小心,以免踩進了陷阱。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騙人的。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里,這樣如果將來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財掙大錢,不要被套路!
5. 銷售這行業的,銷售什麼產品沒有淡季可說的
經過對銷售淡季消費者需求的了解,我們認識到在銷售淡季消費者仍存在對產品的需求,企業只有尋找到需求之後抓住需求,並經過科學的營銷策略來引導需求,進而擴大需求,才能夠最終實現在淡季提升銷售業績。1、改變淡季觀念,做旺淡季市場俗語說的好:「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很多企業產品的銷售在淡季一落千丈不是因為企業產品銷售不出去了,而是因為企業淡季的思想在作祟。一到所謂的淡季,企業就認為目標顧客暫時不再需要企業的產品,企業無論怎麼努力產品也無法銷售出去,所以促銷活動不作了,市場開發力度也減少了,客戶拜訪也不去了,經營戰略僵化了,這樣做的結果直接導致銷售業績愈來愈低,而企業卻往往把它歸結為銷售淡季來臨的原因,結果是下一個淡季到來時企業愈加不努力,如此陷入一個「淡季」無銷售的惡性循環之中。海爾張瑞敏曾說過「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所以企業要想在銷售淡季提升業績,首先要改變企業經營的理念,樹立「銷售無淡季」的意識,筆者相信,唯有思路,才有出路,做市場也同樣是這樣。2.客戶溝通,轉嫁風險(1)企業在旺季結束淡季來臨之際,一定要注重與客戶的溝通,對老客戶做好前期的銷售結算和後續的銷售服務工作,對客戶的返利或獎金等做好清算,避免客戶對企業產生疑慮,同時要做好後續銷售服務工作,淡季客戶的要貨量一般較小,企業應不分大小,一律同樣對待,做好送貨服務。(2)通過與小經銷商的溝通和種種促銷手段來吸引其進行備貨。由於對下面的小經銷商來講,資金一般是其發展的最大約束,企業可通過與其溝通,宣揚在淡季備貨存在的價格優勢,並可以通過各種獎勵手段刺激小經銷商進行備貨。3、加強對業務員的激勵業務人員是企業做市場的主體,淡季的到來,業務量的驟減往往使眾多的業務員缺乏工作熱情,產生懶惰心理,沒有精神去開拓市場。企業若想在淡季提升業績,必須加大對業務人員的激勵,刺激其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在我們舉辦的一起河南省營銷經理高級研修班上,河南金稅印務的趙總曾經說過,印刷行業到了每年的六七月份,業務量就逐漸減少,進入了「淡季」,面對逐日減少的銷售額,趙總在苦思之餘突然想到了一步妙招,他馬上招開銷售工作會議,對業務員宣布了公司的新的銷售政策:在淡季,也就是 6 —— 8 月份,業務員為公司拉來的一切業務,公司只收成本費用,所有利潤全歸業務員所有。這一下極大的調動了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在公司全體業務人員的努力下,公司 6 、 7 、 8 三個月的業務量大為增加,而到最後給業務員發獎金時,反而是業務員要求企業應從利潤中提成。淡季選擇激勵業務人員,不僅可以提升銷售業績,還可以尋找新客戶,同時拉住業務員的心,可謂「一石三鳥」。4、促銷,體現對消費者關懷(1)通過廣告引導需求對於因消費觀念而形成的產品淡旺季可以通過引導消費者的需求來改變。如飲料在夏季旺銷,冬季進入銷售淡季。露露就針對夏、冬兩季的銷售情況,通過廣告向消費者傳播「夏季喝加冰的露露」、「冬季喝熱露露」,並通過不同的功能訴求來引導消費者,宣傳「冷飲清暑,熱飲去寒」,經過這一系列的廣告宣傳,改變了人們冬季喝飲料少的習慣,有力地促進了產品的銷售。(2)通過營業推廣來吸引消費 淡季的價格優勢是吸引眾多消費者和經銷商的一大因素,打折、買贈,提高產品附加值等做法可吸引眾多對價格反應敏感的消費者,另外對一些選擇淡季備貨的經銷商來講,價格因素是其冒著風險進行備貨的主要原因。5、調整,業績增長的又一來源當區域市場上的消費需求達到一定限度無法增長時,企業擴大市場的范圍無疑可以增加消費者的需求,在淡季更有利於企業做出戰略或策略上的調整。(1)開發新市場企業可選擇在淡季開發新市場,這主要是因為淡季絕大多數競爭品牌處於休眠期,對市場的管理工作減弱,在廣告宣傳方面的投入大為減少。企業選擇此時進入,市場上的干擾信息降到了最低點,有利於企業搶占渠道和宣傳品牌形象,而市場的擴大自會造成銷售業績的提升。一家生產大眾化食品的企業,產品在歷史上都是淡旺季分明,其原因是該企業只注重開發城市區域市場,只重視開拓批發商這一銷售渠道,結果是銷售額旱現出周期性的劇烈波動,企業連續多年虧損。當該企業接受外腦的建議,在銷售的淡季開發新的通路,於是,企業的銷售人員共同強力開發城郊市場,強力開發店鋪和機構消費等新渠道
6.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什麼時候出
1、其實銀行理財產品在什麼時間推出是不等的,一般一個月,都會有一些。
2、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7.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時間有沒有規定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較多,且根據產品管理人和具體理財產品的不同而存在不同交易時間,您可查看理財產品說明書進一步了解。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8. 銷售新人如何做好理財產品銷售
如果要去做投資理財銷售,那麼首先,要選擇一個大的安全的平台。大的平台一般而言,實力會比較雄厚,風控方面也會有所提升,這樣的平台經營相對於實力弱小的小平台來說運營會比較穩定,而且有一個好的平台,作為銷售人員來說,也容易說服客服購買產品,在資源方面也會多一些。
其次,要了解理財產品的詳細情況,在客戶詢問的時候,能夠快速的解決客戶的疑惑。
最後,作為銷售,那麼則需要多了解客戶的需求,盡可能的找到適合客戶的理財產品以及理財規劃,這樣才能帶來更多的客戶。
9. 理財產品,買短期的好還是長期的好
理財產品是買短期的還是買長期的,那得看你個人的資金安排了,也就是說要看你個人的流動資金是否充足。如果說你的流動資金比較充足,那我覺得肯定是買長期的比較好,畢竟長期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肯定也會更高一些的,但有些人本身流動資金不是很充足,那這時候就不能夠買長期的了,因為長期的理財產品是不可以提前贖回的,這樣一旦我們遇到了什麼大事需要用錢,那就比較尷尬了。
或者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資金劃成若干份,其中2/3的資金用來購買長期的理財產品,這部分資金不到期是拿不出來的,另外1/3的資金我們可以用來購買一些短期的理財產品,比如說有些理財產品的期限只有一個月,購買這種短期的理財產品雖然回報率比較低,但資金相對來說要更加靈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