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審計法規中有規定不允許國有企業購買短期理財產品嗎
審計法規中沒有規定不允許國有企業購買短期理財產品。
『貳』 貸款是否可以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有什麼文件明文規定
原則上是不可以的。但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往往沒有貸款利率高,如果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高過貸款利率,往往隱含著較大的風險,否則銀行為什麼自己不去購買?而要把錢貸給你?
『叄』 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購買銀行對公理財產品違法嗎
原則上是不違法的,目前國內的政策法規對國有企業使用流動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尚無硬性規定。並且國有企業用流動資金購買理財的情況目前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公告稱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
但是首先要確定該國有企業的公司章程里有沒有相應要求或者規定,有的企業自身章程是不允許的,章程不允許的話,當然就不可以了。
假如不觸及其它法律,公司章程又沒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就可以購買理財產品。不過雖然沒有規范,但是程序肯定還是要走的,一般企業層面股東大會的決議是首要條件,國有企業么,一般來說是需要上級主管的批復。
如果按以下流程操作購買理財產品,是被允許的:
1、公司章程沒有明確禁止購買理財產品。
2、報方案給上屬集團公司。
3、原則上需要國資委審批。
滿足以上條件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是可以購買銀行對公理財產品的。
補充:目前很多大型國企都有直屬的創投公司,連PE/VC都在投,信託作為風險較低的理財品種,目前都在搶著投。
『肆』 銀行6.30號禁止第三方支付,之前在微信上面買的理財產品會有影響嗎
不是禁止第三方支付
而是規定徽信支付寶等付款必須接入銀聯
得從銀聯中心中轉一下才能支付
對理財產品或者徽信支付等沒有任何影響的
『伍』 國有公司用公司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否合法,有無文件依據
國有企業用流動資金購買理財的情況目前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公告稱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
如果按以下流程操作購買理財產品,是被允許的:
1、公司章程沒有明確禁止購買理財產品。
2、報方案給上屬集團公司。
3、原則上需要國資委審批。
『陸』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有哪些
最近,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這種理財產品收益的節版節攀升,不但吸權引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不過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已經開始不淡定了,年初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將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等財務投資領域。對於廣大股民和實體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資者還要留意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情況,留意相關公告信息。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萬元,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相信監管層後續會繼續完善相關規定內容,更有效的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用投資者的錢或者自有閑置資金用於財務投資。
『柒』 禁止P2P發售金融理財產品 低風險投資還能怎麼買
對於P2P理財來說,其本身就是借款人與投資人的中介平台。從而出售產品也是大多與借款相關,而其本身的投資風險也處於中等,而並不是低風險投資。
『捌』 我打算向建行提出快貸申請,但申請時必須簽不得購買理財產品如果買了會怎樣
如果出現貸款資金挪用,特別是用於一些嚴禁的用途,貸款機構有可能會提前收回貸款,而且會被記錄到個人的徵信系統中,按照貸款五級分類進行記錄,一旦被記錄就會影響以後的個人貸款。
『玖』 為什麼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暫不允許交易
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前需要持卡者本人帶身份證原件以及復印件到銀行的櫃台辦理個人投資風險測試一下,根據測試結果取得投資者的風險等級,然後記錄客戶的風險等級,根據不同的等級匹配相應等級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的等級大致是4~5級,保守,穩健,平衡,進取,激進如果客戶的風險等級是保守型或者是穩健型,是不允許購買平衡或者進取型的理財產品。這也是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不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