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解讀「嚴禁銀行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
這是國家政府在為房地產市場降溫,也是降低房地產領域杠桿的措施之一。
銀行理財產品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目的就是投資,這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需要杜絕。
⑵ 銀行理財產品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有哪些
相對的事,銀行理財產品具體有短期理財、基金、保險、黃金、信託等,部分產品關聯到房地產了,有促進也有影響作用;
目前,很多投資者都不願意把錢投資到房地產行業裡面去,正好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活躍起來了,完成的對市場閑置資金的對接。
⑶ 為什麼銀行不自己發理財產品,比如直接投資於房地產,而要通過信託、券商等渠道
我國法律規定金融行業不得混業經營。所以銀行始終做不了金融產品的百貨商場。但是,銀行的優勢有那麼明顯,兩百米就有一家,客戶也掌握在那兒。 你是要融資還是投資?
⑷ 銀行怎樣通過金融理財產品賺錢
銀行組要是靠貸款賺錢吧,特別是國有銀行擁有國家的有力支持,要知道貸款的利率是很高的
⑸ 銀行理財產品的錢流向哪裡
銀行的理財產品也分好多種。
承諾保本,低收益的一般是投向債券,國債為主
高於20%的,基金,股票
高於50%的,期貨,外匯
高於100%的,高利貸
⑹ 銀行怎麼推銷房地產理財產品
理財類的產品,客戶最關心的只有兩樣:
收益:只有比一些銀行里邊其他的收益高,客戶的興趣會更大。
安全:只要是投資都伴隨著風險,只不過是風險大小的問題。
知道客戶這兩個心理,可以一步一步的引導客戶。
跟客戶談話的時候要多聽客戶的觀點,進而在用自己的觀點去引導客戶。多聽少說。
通過談話了解客戶是做什麼工作,有沒有做過什麼理財產品,這樣可以判斷客戶是不是自己的精準客戶。
如果確定是精準客戶,再進一步介紹自己產品的優勢,跟其他相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能帶來什麼收益。
⑺ 銀行理財產品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一般的銀行自己做的理財產品,年收益普遍為4-7%之間,這類大多為信託、信貸等,風險較低,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如果收益較高,不管介紹如何,肯定風險較高,另外,銀行自銷理財都會註明風險提示和預期收益;風險如果是流動性、信用等風險,一般產生的可能性就較低,預期收益可能達不到,要有這樣的心裡准備。
銀行的理財產品分很多類。
1、銀行保險:分分紅、壽險、財險、萬能險、投連險。大多收益不高,與定期接近或略低,有一定的保障功能。
2、開放式基金:分貨幣、債券、股票。貨幣基金無風險,年收益2%-4%;債券基金風險低,年收益4%-10%;股票基金高風險,隨股市起伏,高的時候年收益能達到200%以上。
3、銀行自銷理財產品:分信貸類、信託類、股票類等,信貸類、信託類一般年收益能達到5%或以上,具體看產品協議,股票類一般為5%-30%。
4、黃金、外匯:這個也算理財渠道,不過黃金只作為保值增值,炒作有難度。
⑻ 如何把銀行理財與房地產購置有利相結合
現今家庭理財是一個重要的理財方式,作為理財師我也給許多家庭進行理財,現在的社會理財有不同的選擇,而理財產品非常之多,各種形式總有適合自己的,下面我具體的說明一下:第一、保險理財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有人選擇購買保險,其原因是可以躲避一些不需要的稅費開支,比如遺產稅,但是保險企業的收益永遠是不穩定的,最後的收益和你的投資往往不成正比,這點大家一定要注意。第二、股票行情也是家庭理財的一部分,但是建議沒有專業資質的朋友們不要自己操作股票,可以教給專業的理財師為好,這樣收益是比較穩定的。第三、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說明的一點也有很大的風險,說道安全性,也是指說相對安全,只是收益可能比較低,甚至有時候沒有收益,現在很多地方銀行理財出現虧損,這樣是很正常的事情。第四、網路理財,比如網路理財和支付寶等,這些理財的項目,比銀行相比的收益高,也是一種家庭理財的選擇,不過安全性來說,也不是很保險,大家要注意一下。第五、期貨也是一種理財方式,但是必須專業的理財師給您,進行理財,這樣才可以賺錢,自己操作的話,成功率比較低。第六、家庭理財最好問問專業的理財顧問。了解當下的局勢,你所選擇的理財產品是否正確。經過多方面的調查,相信您一定會購買到最安全,最合適的理財產品。
⑼ 銀保監會: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專項排查基本完成
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7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截至7月末,全部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已完成近七成,預計今年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機構可完成整改。同時,銀保監會持續完善房地產金融監管機制,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專項排查基本完成,對發現的違規問題督促建立台賬,逐項整改至「清零銷號」。截至7月末,房地產貸款增速創8年新低。
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完成近七成
臨近資管新規過渡期截止日期,銀行理財業務存量整改進度備受關注。
該發言人介紹,銀保監會持續督促銀行機構壓實主體責任,推進理財業務存量整改。目前來看,整改進展情況符合預期,截至7月末,全部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完成近七成,預計今年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機構可完成整改。對於個別銀行剩餘的少量難處置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直至全部清零。
該發言人表示,理財業務按照監管導向有序轉型,結構不斷優化,凈值化轉型力度加大,風險持續收斂。截至7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佔比已超過80%;同業理財較峰值縮減96%;保本理財、不合規短期產品規模均較資管新規發布時下降超過98%。目前,已有29家理財公司(含外方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1家獲批開業。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從進度表現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性銀行存量產品整改進度不一。作為資管市場的「生力軍」,當前已有1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啟了承接母行理財產品的工作,不過違約資產處置、長期限資產處置、非標資產處置等工作仍待進一步開展。
房地產融資現「五個持續下降」
上述發言人介紹,銀保監會持續完善房地產金融監管機制,防範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專項排查已基本完成,對發現的違規問題督促建立台賬,逐項整改至「清零銷號」。
該發言人介紹,截至7月末,房地產融資呈現「五個持續下降」。一是房地產貸款增速創8年新低,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7%,低於各項貸款增速3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連續10個月下降,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同比下降0.95個百分點。三是房地產信託規模自2019年6月以來持續下降,房地產信託余額同比下降約15%。四是理財產品投向房地產非標資產規模近一年來持續下降,相關理財產品余額同比下降42%。五是銀行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投向房地產領域規模連續18個月下降,相關業務規模同比下降27%。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今年以來,房地產金融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初步顯現,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放緩,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房地產信託和投向房地產的理財產品規模不斷下降。
網路平台正有序落實整改
該發言人介紹,在螞蟻集團整改工作基礎上,今年4月29日,「一行兩會一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13家網路平台企業,提出了自查整改工作要求。目前,網路平台企業正積極對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深入自查並制定整改方案,有序落實整改。
在完善公司治理、防範資本無序擴張、合規審慎開展互聯網存貸款業務、推動小貸和消費金融公司合規展業、規范發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和成效。
談及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後的保險理賠情況,該發言人表示,據統計,7月17日至8月25日,河南保險業共接到理賠報案51.32萬件,初步估損124.04億元,已決賠付34.6萬件,已決賠款68.85億元,整體件數結案率達67%。其中,人身意外險(含意外醫療)件數結案率76%,車險件數結案率86%,農險件數結案率76%,特別是全損秋糧作物賠款進度超過94%。
對於車險綜合改革實施以來的成效,該發言人介紹,去年9月19日啟動車險綜合改革以來,累計為我國車險消費者減少支出超1700億元,「降價、增保、提質」的階段性目標基本完成,車險市場呈現保費價格、手續費率「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商車險投保率「雙升」的新局面。
⑽ 就目前來說 中國商業銀行的資金主要流向那些地方(股市 房地產除外)
企業經營貸款、債券投資、個人房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