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理財產品很多都是起點5萬,本人不懂理財,這5萬是存在銀行了,還是這5萬買的就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啊
首先說明一點:銀行理財產品不等同於銀行存款。
像這種5萬起步的一般指的是買的銀行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分兩種,一種是銀行發行,銀行負責的,一種是銀行代銷,有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購買時要問清楚。
至於期限問題:一般情況下,到期後自動轉為活期存款,有續期約定的除外。
『貳』 銀行理財產品起點一般都五萬元以上,保險嗎
銀行理財類型有很多,有些是保本不保收益,有些不保本的,買前咨詢清楚,銀行也會讓你做一個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試。一般起點都是5萬,也有更高起點的,不過從銀行買理財安全性挺高的,但是要注意理財的投資方向,有些投資屬於貨幣基金的可以買,基本沒有風險或風險很小。對於投資到股票或金融的風險要大。
『叄』 把一百萬投入到商業銀行去理財,收益怎麼樣
投資理財類項目還是比較多的,理財考慮的主要方面:資金的安全性第一位、流通性、風險收益比、投資周期、投資成本(起點)、項目可行性等。如果選擇銀行的理財項目,人們通常認為安全性比較高,收益較低,但是也不全然,有些銀行的項目(理財產品,基金等)風險也是比較高的,但是利潤肯定是比較低的;只有保本型固定收益的理財項目才可以考慮。可以仔細調查下基本不會有超過7% 的年收益的。但是現在的年cpi也至少有6%了。如果有100w,做做攬儲可能會稍微好點。否則就考慮別的項目吧。我之前做過金融行業通常收益會相當高,不過要控制好風險,只要風險控制好,收益就非常可觀了。至於其他的投資理財項目,也是非常多的,沒辦法一一舉例了。
『肆』 一百萬買房和一百萬存銀行理財哪個劃算
100萬是用來買房還是用來存款理財,哪個更加劃算?這個問題如果是在2019年以前,那麼買房是更加劃算,但是如果是放到現在,那麼放在銀行會更劃算,說白了就是看你的投資回報率。1、買房就賺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有人說過去的20年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 ,確實如此,過去的十幾年,只要你買房子,無論是在什麼城市的,基本都是要賺的,但是這個時代結束了,而未來是白銀時代,這已經不再是買了就賺的時代了,需要很強的篩選能力。為什麼過去20年是一個買房就賺的時代?主要有三個原因:城鎮化、經濟增速、貨幣供應。第一、城鎮化1998年的城鎮化才30%,而到了2018年達到了60%,這20年的時間,城鎮多了4.65億人口居住,這是一個天量的居住需求,而且在20年前人均居住面積也低很多,所以不斷增長的居住需求是房地產牛市的基礎。

這幾年暴雷的很多,從上市公司,到一一般的企業,投資人的錢打水漂是很常見的事情,投資不再是那麼簡單,風險在變大,中國經濟發展增速在下行,社會整體的賺錢效應沒有那麼強了,投資的思路也需要改變。現在的情況說明保本比起你想要獲得的收益更重要,所以說銀行是不錯的選擇。
『伍』 用一百萬在銀行理財,穩當一點一年能有多少收益
銀行目前是分的,目前正常存款的利息在2%左右的,也就是100萬一年2萬塊錢利息。然後理財產品差不多4%左右,也就是一年4萬的利息。
『陸』 假如我有100萬,各大銀行的理財方案
首先,你為什麼不做股票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以前做過和損失,現在不敢了;其次,他沒有這樣做,聽人說股市是非常危險的,不敢做的事。
其次,有很多種方法來投資,除了股票和基金,債券,期貨,房地產等。但是,我們一個接一個,基金分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其中前三個與股票和債券市場,由於掛鉤的,所以股票和債券市場受收入方面,波動;而貨幣型基金被認為是內部的風險最低,最穩定的收入來源的基金,但整體盈利不只是普通的存款,只能發揮在熊市避險的作用高。
債券,周期較長,通常為一年,三年和五個更加火爆的時期,但長期持有的唯一收入是比較樂觀的。
期貨,不用說了,杠桿放大收益的同時,風險也被放大,非專業人士建議,一旦投入太多。
房地產,起點高,流動性差。
股票的優勢不來的吧!
『柒』 賣一百萬理財產品銀行員工提成多少
這個不同的銀行,她的提成以及績效計算是不同的,建議你要分情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