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月各大銀行理財收益率多少
各大銀行理財收益率大體相當,銀行的理財產品自己不交易的情況下,收益都比較低,銀行也有自己交易的產品,貴金屬理財業務,收益高,需要自己控制風險,有什麼問題可以單獨咨詢我
『貳』 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每天的收益能不能看到,我的怎麼每天看不到收益呢
如您是在中行電子渠道購買的自營理財產品,您可以在起息日的次日查詢持倉信息。您登錄手機銀行,通過「理財-我的持倉」功能查詢您持有理財產品。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叄』 哪裡可以找到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
目前只有一些專業的資訊公司提供資料庫可以查詢各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
根據我使用的情況來看,也不是非常及時和准確,並且還收費。
如果你是要查詢某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建議到該行網站上或者網銀查詢,但有可能產品描述過於煩瑣,詢問客戶經理或客服也是一種方法。
『肆』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各種收益率該怎麼理解
從前顯示「存款利率」的指標變了,變成預期年化收益、業績基準等等表述了,其中微妙,就是你的到手利率,跟預期不一樣的原因。
業績基準(年化)
這是根據產品目前的設置,評估買一年,可能的收益率,簡稱年化收益率。相當於一個期待值,類似於公司年初,給你制定的業績目標
成立以來/近一年 年化增長、七日年化
根據歷史(成立以來、近一年、最近7天)的收益,折算出來的年化收益,代表的其實是歷史水平,就是你的日常平均分。
滿期利率(年化)
這個經常用於定期存款,指的是存滿期限以後,可以得到的年化利率。
只有這個收益是板上釘釘,但條件也寫得明明白白,如果提前支取,利率就變成了0.38%的活期存款。
預期最高/最低收益率
也是一般用於定期。預計到期後,折算出來的最高/最低年化收益率。
如果是結構性存款,通常還會有利率浮動的說明,比如和什麼產品掛鉤等等,但一般會保證一個利率下限。
然而,即便「如實描述」了,相比於基金,這個收益也是打過折扣的。
一,銀行理財一般都是單利,利息按期到賬。所以50萬存5年,5年後還是這50萬在生錢,損失掉了一大筆復利的收益。
二,有些理財產品,在發售初期,還會有一段募集期,這段時間的錢,只有活期的利息。相當於寫著30天的定期,你買了37天甚至更久。
『伍』 關於從哪裡可以看到完整的銀行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統計
建議你還是自己挨個銀行和基金公司的網站去下載吧。。。
這些wind之類的基本是按年收費,一個模塊幾萬塊,一共下來要幾十萬吧
『陸』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怎麼算
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計算方式類似,以5年理財老平台無界財富為例,90天的產品年化收益率為9.3%,如果你的本金是1萬元,則90天後你的利息為10000×9.3%×90÷365=230元,到期後本息一並到達你的存管銀行賬戶上。
之所以叫年化收益是因為一般理財產品的期限都各不相同,用統一的時間度量(一年)可以清晰地對比理財收益的差別。所以在計算的利息時,別忘了產品期限這一點。
(6)看到所有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擴展閱讀:
理財產品風險揭示:
1、收益率
如廣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還是累積收益率;產品是否代扣稅、廣告中的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實際收益率。
2、投資方向
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將投放於哪個市場、具體投資於什麼金融產品、這些決定了該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夠實現。
3、流動性
大部分產品的流動性較低、客戶一般不可提前終止合同、少部分產品可終止或可質押,但手續費或質押貸款利息較高。
4、掛鉤預期
如果是掛鉤型產品、應分析所掛鉤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方向與區間是否與市場預期相符、是否具有實現的可能。
『柒』 銀行理財產品平時在哪可以看收益率,是不是只有到期了才能知道賠與賺啊
市場資金面相對寬松引發了銀行高收益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進一步下調。2014年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步入下滑通道,與此同時,高收益品種(最高預期收益率大於等於6%)的數量也逐月遞減,從1月份的1857款到8月份的142款,足足相差13倍。
2014年以來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產品縮水嚴重,其中6月份例外,主要由於半年度銀行考核對資金的大量需求導致。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從整體水平來看,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數量逐月銳減已經被數據證實,今年以來,高收益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以每月平均不低於30%的速度大幅縮減。
盡管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大幅下降,但銀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三部委於9月12日下發的《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讓本已式微的銀行理財產品雪上加霜。《通知》除了設置月末存款偏離度指標,還明確提出「八不得」約束銀行違規吸存和虛假增加存,其中包括不得通過理財產品倒存和通過同業業務倒存。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呈現高增長,一個較大的因素就是在於緩解攬儲壓力。不少理財產品將募集期橫跨月末、季度末或者年末等關鍵時間點,這期間可以將理財資金計入存款,這幾乎是業界公開的操作方法。
《通知》在不得通過理財產品倒存中要求銀行不能夠將理財產品期限結構設計不合理,發行期和到期時間集中到每月下旬,於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分析人士認為,各家銀行此前熱衷發行的月末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將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星期二投資網為您整理
『捌』 有那種可以查看很多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排名的平台么
可以去辨險識財復看看。制
辨險識財APP上的理財測評報告由聯合信用徵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合徵信」)測評,聯合徵信是一家人民銀行備案的信用服務機構,業務范圍包括企業徵信、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信用主體評價、信用風險咨詢。
聯合徵信依託母公司聯合信用二十年的信用管理經驗和風險測評技術,針對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特徵構建了合理的風險評價模型。模型涵蓋10大維度、近70項測評指標,對不同產品進行不同層次的風險揭示,有效幫助投資人識別與度量產品風險,傾力打造專屬銀行理財產品的「健康體檢報告」。
『玖』 怎麼查看各種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到齊收益率
只有到期才知道。除非是固定的
『拾』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多少
理財產品不同年益利率是不一樣的,要看產品的不同,並且產品期數不同產品的期限,收益也不同,收益率主要看下面幾個條件:
理財產品項目的情況
存款期長短
金額大小
一般情況下是不低於5%,金額大時間長可以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