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理財產品投資公告怎麼看
先看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保證本金的安全,其次看年化利率,還要考慮理財產品的募集期不要太長,太長了就稀釋了利率了,最後要在銀行買安全性好點
㈡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有哪些
最近,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這種理財產品收益的節版節攀升,不但吸權引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不過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已經開始不淡定了,年初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將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等財務投資領域。對於廣大股民和實體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資者還要留意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情況,留意相關公告信息。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萬元,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相信監管層後續會繼續完善相關規定內容,更有效的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用投資者的錢或者自有閑置資金用於財務投資。
㈢ 上市公司共賣理財產品需要公告嗎
准備買賣理財產品前,該公司會公告使用多少資金買賣什麼理財產品,並且通過董事會表決,資金巨大到一定程度需要股東大會表決
如果上述通過了,在具體某天某價格買賣理財產品就不需要公告了,因為之前已經批准了不需要再公告
㈣ 理財產品沒有運作公告靠譜嗎
理財公司有一部分還是非常正規的,可以選擇大品牌
㈤ 銀行理財產品兌付公告是什麼意思
就是給你提示到期時間,到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