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辦理了理財定期存款,沒有簽合同正常嗎
如果是買的理財產品應該要簽合同的,比如註明收益率風險率以及什麼時間贖回等項,如果是定期存款有憑證的就可以了吧。
② 理財產品合同丟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理財產品合同一方丟失的,可以到另一方復印,留存復印件。合同份數不影響合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③ 我在平安銀行買了理財產品,沒有簽合同,銀行是否違規違紀了。
平安銀行理財購買過程中,您需自行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服務協議及風險提示」,才可繼續購買。
應答時間:2020-06-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④ 在交通銀行購買了一款理財產品,沒有合同只有一張收據證明,會有什麼問題嗎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合同都是由銀行保存的,銀行開的收據就是你理財產品的持有證明,沒什麼問題的,但我建議銀行的理財產品盡量不要買,銀行的理財經理不論產品好不好,都會為了業績而極力推薦給你,到時達不到他們所說的收益,你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⑤ 在中國銀行買理財產品沒有鑒協議怎麼辦
個人投資者持本人借記卡(或存摺)至營業網點,在簽署《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客戶理財產品協議書》並進行風險測評後,可在中國銀行各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等電子渠道)辦理理財產品認購、申購和贖回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⑥ 在農行買的理財產品沒簽合同,可以退嗎
你好,產品開始計息就不能退出了,只能持有到期。如果是開放式或者半開放式的可以計息後也能退出,你先弄清楚買的是什麼吧
⑦ 為何現在的一些理財產品沒有紙質合同,只有電子收據
因為很多理財產品都是通過網路交易,所以根本沒有紙質合同。而電子數據也具備合同效力,所以就取消了簽訂合同的程序。
⑧ 電話理財產品認購了,但沒簽合同算嗎
朋友,這個不算呀,我們可以不要呀!
⑨ 郵政銀行一年存二萬連存三年沒有簽合同這個有沒有風險
郵政儲蓄存款是沒有風險的,也不需要簽合同的。
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與各省(區、市)郵政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國有全資壽險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注冊資本金20億元人民幣。2009年8月4日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成立,2009年8月18日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登記,2009年9月9日正式掛牌開業。
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充分依託郵政網路和資源,以「服務基層、服務三農」為己任,堅持專業化與特色化並舉的原則,以小額保險為切入點,以促進城鄉保險業均衡發展為著力點,全力打造一個體系現代化、服務大眾化、管理規范化,政府滿意、監管放心、百姓歡迎的新型高效商業保險公司。目前,已在12省(區、市)展業,保費規模躋身壽險業前十名。
銀行工作人員又怎麼樣引導客戶存短期呢?
當儲戶去銀行辦理定期存款五年期的,銀行工作人員建議客戶存三年或者兩年的。當儲戶去辦理定期存款三年期的,銀行工作人員建議客戶存二年甚至一年定期。
其實這些都是銀行的套路,銀行工作人員都是連哄帶騙,帶忽悠式,恐嚇性的言語來引導儲戶辦理二年期的。
比如銀行工作人員會說:
「您確定辦理三年定期存款嗎?你能肯定這筆資金三年不能動用嗎?」銀行工作人員問這些問題,也是知道客戶自己肯定也沒有明確答案的,讓客戶動搖存三年定期的存款慾念。
緊接著銀行工作人員會說「其實辦理三年定期不劃算,鎖定時間太長,資金流動性太差;所以不建議你辦理期限太長的定期存款,太長了怕你什麼時候急用資金,提前取出只能按照活期利息結算,這樣利息少了幾千元哦」!客戶一聽工作人員這么說,確實有道理,辦理三年的客戶就還為存一年定期存款。
最後工作人員會說:「其實定期存款一年定期存款最劃算了,只要你一年內到期不用這筆資金,到期後可以重新再度轉存一年定期,這樣可以解決了急需錢的時候好取現出來應急啊」客戶越聽越有道理,客戶本來打算辦理三年定期存款結果就辦理了一年定期,客戶還感謝銀行工作人員的建議,感覺銀行工作人員為客戶著想,聽到這些話客戶心裡感到暖暖的。
這些就是銀行工作人員的一種套路,說一些讓客戶心裡感到溫暖的話,成功從三年定期存款變成一年定期存款,這樣銀行偷笑,可以少支付利息。
以上銀行工作人員的一番話就能成功收買到客戶的溫馨,還能成功引導客戶從三年定期變為二年定期。
⑩ 在工商銀行通過網上銀行買的理財產品沒有書面合同合理嗎
通過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後,您的持有信息可通過如下方式查詢:
1.使用電腦:請登錄網上銀行,選擇「財富廣場-理財-我的理財」功能查詢;
2.使用手機:請登錄手機銀行,選擇「最愛-投資理財-理財-我的理財」功能查詢。
(作答時間:2020年8月6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