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都說炒股不如買基金,為什麼
2020年的A股市場上演結構性牛市,以公募基金為例,近九成的基金取得正收益,超過一半的的基金收益率能夠超過10%,但散戶投資者依然是賺少賠多。
因此,市場上“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口號也越來越響亮,究其根本,更多的個人投資者選擇通過投資基金來獲取投資收益是出於如下幾個因素的考慮。
基金管理人專業水平高,投資基金取得收益的概率高A股股市在非大牛環境下大多都是零和博弈,七賠兩平一嬴的概率難有變化。機構投資者有更多的渠道取得信息,也有更專業的投資研究人員進行分析和交易,散戶投資者如果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思維,很難與機構投資者競爭,虎口奪食,從專業的機構手中搶得利潤。
個人投資者要能夠熟練掌握股票市場的各種價值和技術指標又談何容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仔細閱讀公司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研究k線圖、MACD等各項指標,還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大多數有本職工作的個人是無法堅持下來的。

綜上幾點,基金投資由於門檻低、收益概率高、風險可控性高,因而其適用人群比股票投資更廣一些,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說法也就在市場上傳開了。
Ⅱ 買基金好還是理財好了
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
這是一個在銀行、在基金公司、在券商,投資人與機構客戶經理常常在討論與爭辯的問題。
其實在過去20幾年的零售金融業務從業中,無論是直接面對客戶、或是培訓機構的客戶經理, 每次遇到這樣「買基金買股票哪一個好」的問題,我最常說的是 —— 「真不一定」。
為什麼說不一定呢?
這里我用買方(投資人)的視角來說明。
首先投資人自己應該要分析自己有沒有投資的「專業」與「時間」,有專業有時間不一定能賺大錢, 但要維持穩定的投資獲利,一是需要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二是要有大量時間的投入。簡而言之就是應該具備職業能力與素養,炒股很容易,開個股票交易賬戶打錢進去,分分鍾就能在股票市場下單,就能買股票了, 跟到漁市場買魚一樣, 走進漁市場看到魚就能買。
這讓我想起那些介紹「主廚的一天」的電視節目,一些對海鮮料理特別有研究的廚師,為了給他的客人享用到美好的海鮮大餐,又或是為了特別烹制在當季特色菜餚,常常是起早貪黑,凌晨三四點就起床出發,趕著第一批漁船進港,親自到漁港旁的水產市場精挑細選,只是為了買到最合適的水產海鮮,因為多年的職業生涯造就了他們鑒別質量、嚴選優質食材的專業素養。
當然我們每個人也許都能買到魚,卻不一定懂各種跟魚有關且又合適的烹飪方法,因為我們大多數沒有具備「嚴選好魚」的經驗,那麼可能的狀況是, 到了漁市場只能看熱鬧,真的掏錢買了,卻可能是被各種外在的包裝、現場亮眼的廣告或老闆熱絡的介紹等情境影響下而下單成交,可能買到不合適的魚,也可能不懂烹飪,無法發揮食材的最大價值。
現在,我們把上面的場景換成股票市場投資, 當我們准備開始買股票之時,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大盤新聞、宏觀經濟、產業、行業、個別股票的各種分析,還有基本面分析、財務報告分析、技術面分析、籌碼價量分析等等,甚至還能看到討論區虧損股友謾罵、雜亂信息堆砌無章的畫面......
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投資人基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專業分析,如果冒然投入很可能辛苦賺來的錢打水漂了,偶爾還有身邊好友、遠房親戚、微信群股票推薦,告訴你某隻股票有多靠譜……
But,真正的炒股職業好手都知道市場的信息很多都不靠譜, 何況一般投資人看到的信息常常是「滯後的」、「摻水分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專業來鑒別市場信息、分析投資標的,一般的投資人常常會成為投資市場的「愛心接盤俠」。
會成為「接盤俠」也不難理解, 因為一般人的職業不是「投資」,「專業的事情還是要給專業的人士來做」,這句「亘古名言」到現在依然不變。
那麼,一般人是不是投單只基金比較好呢?
如果拿投資基金跟投資個股來比較,投資基金多了一層專業基金經理人鑒別投資機會、降低投資風險的「保護」,對於每天都很忙碌的「一般人」來說,某種程度上,是個相對好的選擇。
好了我們開始要選擇基金了,一看到這些機構的購買頁面, 我們又暈了——大家會發現「基金真的,好多啊!」
市場的公募基金就有4000多隻, 分類還有一堆: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保本型、QDII、LOF、FOF, 對於非專業投資者而言,一樣有非常巨大的選擇障礙。
為了協助解決這樣的問題, 我們三思投顧也提供了市場上最新的投資方法,就是投資「基金組合」。
基金組合是一種以基金為投資對象,依照主理人設定的投資策略風格,通過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的方法,篩選出優秀的基金進行投資,並根據市場波動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組合。
通俗的說就是有專業人士幫你選基金讓您投資,而這個專業人士我們稱之為基金組合主理人,你可以把基金組合理解為主理人幫你挑好的「一籃子」基金。
有一些投資策略,當市場好的時候,主理人可以主動加倉股票型基金,當市場不好又可以主動調整倉位為固定收益類產品,這樣的主理人彈性調倉動作,能夠很好避免單一基金的缺點——股票基金遇到市場不好的時候,因為基金風格設定投資股票,要有一定的股票倉位配置,因此承受了凈值不斷下跌的痛楚;而偏固定收益的基金,則很可能在市場起飛時錯失了大幅增值的機會。
簡單來說,配得好的基金組合可以做到大漲時候跟上,下跌時候避開, 最重要的是主理人的策略風格也是一般投資人可以自由選擇的,而且並不像選股票選基金那樣那麼難選。
在三思投顧中,除了單只基金,還有十檔策略不同、風險偏好不同的基金組合,未來一年,如果投資人能夠承受波動風險的壓力,而且想要有增值成長機會,現在的確是開始布局的好時機了。
- END-
Ⅲ 大家都不懂要如何投資,為什麼那麼多人去買基金
近年來購買基金的投資者數量越來越多,在任何一個金融市場中出現了賺錢效應,那麼資金就會蜂擁而至,期望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利潤。在基金市場被廣大投資者所青睞的時候,場外的熱錢也會流入其中,不乏一些炒股、炒房、炒商品的投資者加入其中,仔細看不難發現基金產品的數量已經超過了股票的數量。為什麼普通投資者會從股票投資,轉而選擇基金理財?

投資者可以使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進行理財,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資金直接買入,可以選擇周定投、月定投等等投資方式,從而避免擇時和擇機的問題。騎牛看熊認為投資者在進行基金定投的操作方式,主要是相信基金經理的操盤能力,哪怕現在行情不好基金單位凈值出現了回撤,也有希望在將來漲回去,並且還有機會賺錢,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去投資理財,也許更加適合大多數人。
股票最低購買為100股,股價也是實時變化的,那麼定額買入就不太現實,這也導致股票很少有人去定投操作,只有大跌後的加倉買入,這也是股票投資無法改變的一個問題。基金可以按照1元或者10元的整數倍資金定投,如果投資者長期買賣股票總是虧損本金,將重心放在基金定投上是不錯的選擇,在牛市行情時再拿出一部分資金做股票也可以,盡早選擇優質的基金產品,在最終往往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投資者要找到更加適合於自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金融市場中分得屬於自己的一杯羹。
Ⅳ 買理財還是買基金好
想投資,先問自己投資的目標是什麼?投資的期限是多久?風險承受能力怎麼樣?如果出現虧損有什麼應對措施?如果盈利的話又打算怎麼做?等你回答清楚這些問題後,那麼恭喜你,至少投資的前期准備你算完成了。
接下來再來看基金和理財產品的區別。首先基金主要分為貨幣型,股票型,債券型和混合型。理財產品的投資去向則更多元,結構化產品也更加復雜。
我一般建議投資者直接投資基金,為什麼?因為基金的結構清晰,底層資產也比較透明(當然有些qdii基金會比較復雜),這點非常重要,能夠幫你繞開很多坑。
而理財產品看似風險低,實際上對投資者要求高很多。且不談理財產品也有風險,一些復雜的理財產品甚至讓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投資的是什麼。
當然,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但是清晰的底層資產是投資的重要基礎。
Ⅳ 為什麼要選擇投資基金理財
第一:專業運營
基金一般都匯聚在專業的基金公司,並由專業人士管理。由於這些人有著經過相關金融部門的嚴格審核後的任職資格,也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他們在專業知識、處理信息等方面擁有普通人不可比擬的優勢,基金若由他們的專業運作,其業績一般會超過普通投資者。有統計數據顯示,在1996年至2007年的11年時間里,個人投資者賺錢的比例不到10%,而90%以上的散戶投資都是虧損。正是個人運營劣勢的存在,基金公司的專業優勢才逐漸凸現出來。而且基金公司也可以解決投資者時間、精力不足的問題。
第二 :分散投資風險
在股市投資中,人們為了規避風險,會將資金分散在不同的投資對象上。不過,對於新投 資者來說,若是個人操作,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投資容易出現困難。而若將基金投放在基金公司就不一樣了。由於其匯聚了各個投資者的資金,規模較大,可以按照投資者的意願將資金投於多種證券,成功地分散風險,有效地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第三:變現性和流動性強
基金因其可以隨時買賣而呈現出較好的變現性和流動性。這點拿出來與其他投資產品如收 藏品、房地產等比較,都略勝一籌。且其交易門檻低,對投資者沒有什麼限制,辦理手續簡便。
第四:成本較低
因為基金主要是將零散的小資金聚集起來,形成一定規模,再由基金公司打理。在規模效應的影響下,基金管理者不但能更科學地建立投資組合,幫助投資者抵禦風險,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這就為眾多中小投資者打開了理財的便捷之門,因此廣受中小投資者的青睞。
第五:穩定的投資回報
為了投資安全,很多人選擇國債和儲蓄,不過這兩種理財產品的收益很低,且時刻要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基金則能夠有較髙的平均收益率。據國家相關部門的數字統計顯示,我國 2003年到2006年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為8%~29%,這個數值遠遠超過了國債和儲蓄。因此, 普通家庭若想穩中求利,不妨投資基金。
Ⅵ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買基金啊 基金是干什麼用的
同一基金經理旗下多隻基金
應該怎麼選?
這個話題是個問題,其實也不是個問題。
說是個問題,是因為現在優秀的基金經理大多都被委以重任,一拖多的現象非常普遍。說不是個問題,是因為同一基金經理旗下的多隻基金業績差異不會很大。
公平原則是資產管理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所謂公平原則,是指資產管理人對所有的資金都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資金的來源、多寡而厚此薄彼。
所以,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多隻基金的業績,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基金公司內部一般也有專門的制度,對這種情況進行約束和控制。
但由於各種原因,同一基金經理旗下的多隻基金的實際業績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今天就展開說一下。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挑選。
本文共1421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鍾。

免責聲明:轉裁文章內容不代表國泰君安觀點。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意見。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Ⅶ 為什麼要選擇在證券公司買基金
買基金的五條渠道
(1)銀行購買:目前幾乎所有銀行都代銷基金產品,但不同的銀行代銷的產品不一樣,一家銀行並不會銷售所有產品。申購費一般1.5%
(2)證券營業部開基金帳戶購買:證券營業部可選擇的產品很多,但也不是全部,費用和銀行一樣[申購費1.5%]。在證券公司營業部購買基金有一個好處:雖然證監會規定基金銷售不能打折,但券商採取了變通的方法,從自己的傭金中拿出錢返還給投資者。[有時有折扣]
(3)基金公司網上申購:絕大部分基金公司支持網上申購,證監會規定的網上申購費率為0.6%,這是一般正常申購費率的4折到6折。
(4)證券公司開立股東賬戶購買:證券股東賬戶可以買的基金較少,主要購買封閉式基金,ETF,LOF基金以及上交所進入上證基金通平台的基金。費率0.3%
(5)基金公司理財中心:這里你可以買到該基金公司的所有已發行或正在募集的基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保本型基金都是免收認購和贖回費用的。
嘉實300是指數基金,只能在場內交易。
如何買封閉式基金
封閉式基金的基金單位是像普通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樣在證券交易市場掛牌交易。。因此,買封閉式基金跟買賣股票一樣,要到證券營業部購買。
1、先到證卷所咨詢相關事宜。
2、在開始買賣封閉式基金之前,要到你所選定的證券公司指定的有協作關系,聯網的銀行辦理銀行卡,並開通銀證轉帳。存入現金。
3、帶上你的身份證到證券交易所開立股東帳戶,和資金賬戶(也就是所謂的保證金賬戶)。
簽定委託協議,取得滬深兩市股東席位,獲得相關密碼和資料。之後,可以通過證券營業部委託申報或通過無形報盤、電話委託申報買入和賣出基金單位。
4、也可以回家在專用電腦上登錄證券公司網站下載交易軟體,按提示進行注冊,並修改和設定相關密碼。作好相關數據的記錄並秘密保存和熟記於心。在家裡自已操作買賣封閉式基金。
5、選擇好交易對象,設定目標價位進行交易。
Ⅷ 買基金理財靠譜嗎
投資基金之前請先問問自己幾個為什麼
你要知道基金投資是有風險的
基礎知識游戲規則都版不清楚的權你,為什麼就能在沒有任何經驗情況下可以從這個市場中賺錢?
你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一旦虧損了,多大的跌幅你可以忍受?
基金類型多,數量更是超過2000隻,哪些基金適合你?你將如何選擇?
平常買個飾物衣服都要貨比三家,你覺得基金不需要比較?
任何投資都需要學習,而不能貿然進場.這個市場從來不缺乏機會,但是你准備好了嗎?
零基礎的朋友,最好買本理財書學習一下。市面上這樣的書很多,買一本回去看看足夠了。貿然進場,掙了到好說,一旦出現重大虧損豈不是要悔之晚矣了嗎?
言語可能重了些,抱歉。
最後還是希望可以提醒到那些有緣之人吧。
Ⅸ 買基金和理財那個好為什麼
可以分開買,但是基金收益太低,也有一定風險,理財投資項目非常多,看你做哪一種,畢竟沒一種的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