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金一定賺錢嗎
從98年基金成立初期一直持有到現在累計收益竟可高達400%以上」,不僅國在內,從他國的經驗來看,都是如此。除去通貨膨脹和戰爭這樣的不可抵抗的風險之外,看上去很美好,風險沒有看到。然而:
1:試問,有幾人能這樣長線持有,1998-2006,8年。8年時間,基金公司更換了多少個基金經理?基金更換了多少只股票持倉?投資者多少次申了又贖回來回奔波?讓基金成為一輩子的理財工具,在中國,還只是個理想而已。
2:相對收益水平,試想,在1998年投入10萬元,一個存銀行,一個買基金,一個做生意。
存銀行,風險最低,收益最低。
買基金,風險中低,收益400%
做生意,風險未知,收益未知
如果你有這樣的意識,又何須買基金呢?
對於一個篤信長線投資的人來說,林園是最好的追趕目標。從最初的幾萬塊投入股市到現在的億萬身家,這是多少倍驚人的收益率?相對比,基金的400%又微不足道了。
收益相比誰更高呢?
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長線投資只是一種理念,長線投資不是要求大家不去做短,在歷史高點2001年的2245點附近入市,就好比在一隻股票的最高點入倉,難道說遵循長線投資,因而不去斬倉了么?
無論是什麼投資理念,入場的時機都是很重要的,當斷則斷,否則真的會出現「一個僅一年左右的短期投資者的收益竟比一個五年長期投資者的收益還要高」。
尋找到了真正的寶藏,然後去長線持有。我想這樣應該是合理的投資理念。
Ⅱ 理財產品穩賺嗎
理財產品不會是穩賺的。理財產品可以賺錢,且收益一般都比存定期要高。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
1、債券型
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2、信託型
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3、掛鉤型
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國際黃金價格掛鉤、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與道·瓊斯指數及與港股掛購等。
4、QDII型
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
5、電子現貨
新型的投資理財產品,具體查閱電子現貨之家。
Ⅲ 理財產品是什麼,怎麼賺錢
理財產品種類繁多,每個產品都有自己本身的一些規則屬性,奶爸就拿保險理財舉個例子
Ⅳ 理財產品很多,買理財產品就一定能掙錢嗎
現如今有許多人購買理財產品,那麼它一定會賺錢嗎,那真說不定不是嗎?很多人都相信理財產品,有沒有了解過的,還有跟風的,更多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嘗試的,但你都不了解,但你依然相信你會有這樣的運氣,這是最讓我佩服的地方。

前段時間,我經常刷到一些視頻是關於購買理財產品賺到錢的人,雖然虧損的也有,但卻是比較少的,但沒過多久就有許多虧錢的蹦了出來,虧損的還是比較大的,這應該就是有反彈作用吧,因為時間隔得並不久,而且還有較大的反轉,這應該也是證實了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並不是一定能賺錢的,除非你購買哪種長期收益並且有一定分紅的理財產品,才會有一定的收益,但都是一些小的收益。
在銀行有一些理財產品分類:1.固定收益類2.保本型非固定收益類3.不保本浮動收益。這三種類型非常常見,這三種收益確定性越來越低,但預期收益率相對來說就是依次增高的,要想賺大錢就會有風險,但不能保證理財產品一定賺錢。
Ⅳ 銀行推薦的理財產品一定能盈利嗎
說說自己的想法,不對的請大家補充^-^
就樓主本身的問題而言,回答是不一定。
但是(通常出現這詞,就表示有意外,嘿嘿),根據理財產品的類型,會有不同的情況。理財產品無非是銀行拿散戶的錢去投資,定期回收後,將本金和利潤返回給散戶,所以銀行的投資項目很重要,這也決定了收益的確定性。
通常,銀行的理財產品有如下分類:
根據收益類型分類:1)固定收益類型;2)保本型非固定收益類型;3)不保本浮動收益;
這三者的收益確定性是越來越低的,但預期收益率相對來說,是依次增高的
根據理財產品投資項目分類:1)債券型;2)票據型;3)信貸型;4)結構型;5)其他型;
這些的收益的確定性依次降低,但預期收益是依次增高的
通常來說,你可以查看產品說明書,看看投資項目,若是1-3)類投資國有或信用較高的企業,基本是比較靠譜的;至於4),一般會有股票成分,我很少關注,寧願自己玩股票
另外,說句題外話,雖然理財產品相對儲蓄收益高一點,但也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看到有不少朋友在廣告黃金投資等等方式,這類型的投資,基本都是伴隨高風險的,高收益會有高風險,但是高風險卻未必一定有高收益哦~
Ⅵ 做理財真的能賺錢嗎
能賺錢,但賺不了大錢。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閑錢】保值增值,至於賺多少收益,其實和你本金是息息相關的。
如果你是一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夥子,本來本金只有幾萬元,如果按年化10%來算的話, 一年的收益也就幾千元,而你需要付出的成本是:這筆錢的流動性差,同時要對投資的平台進行考察和分析,還需要時不時的花費精力操心。

通過對投資理財的規劃, 可以讓我們知道,錢應該花在什麼地方,規避不合理的消費方式,盡量躲開花唄,借唄,信用卡這些超前消費工具。
綜上所述,理財可以賺錢,但和本金多少有很大關系,同時理財不能一夜暴富,賺到大錢,同時還有一定風險,但通過投資理財,可以讓自己正視自己的金錢觀,管理自己的現金流,防止不合理的消費,嚮往美好生活。
Ⅶ 銀行的理財是怎麼回事買了就能賺錢嗎
只要不提前支取,正常到期收益大多數會多於定期存款利息。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如果不是保本的還可能出現損失本金的情況。
銀行理財產品不等於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產品,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預期收益或者是模擬收益,通常是歷史數據或模擬預測得出的,可能與過往收益有較大偏差,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不完全理解的產品,不能光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必須仔細閱讀產品合同.條款或相關說明,別人說「好」不等於就適合自己。
投資理財是一種長期的.理性的.專業的投資行為,不能投資過多集中於單一產品,有必要配合完成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評,一定要記住高收益必定伴隨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