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財產品的利率怎麼算
通常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版際理財天權數來計算的。一般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B. 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高,這個風險大嗎會折本嗎
做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會好一點,一般的理財回報率都不是很高,但是穩健!
C. 存款利率多少不受法律保護還有理財利率多少就算是高風險投資
300萬買短期理財月入萬元方案
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晾曬自己賣房後的新生活方式。「把房賣了,300萬。一半買理財產品,一半存活期。一個月一萬多的利息,足夠租房、旅行、閱讀……是時候為自己活著!」這樣的生活著實愜意,但他說的理財方式真的能享受每月1萬多元的收入嗎?專家指出,根據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情況,這樣的收益水平是不可能的。
150萬元買理財 月入1萬不現實
專家稱,人民幣活期存款的基準利率為0.35%,即使上浮10%也只有0.385%,如果300萬元中的150萬元存活期,一年能有5775元的收入,平攤到每月是481元。對這名網友來說,活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基本可以忽略。
「最近比較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4%-5.5%之間,如果150萬元全部買了年化收益率5.5%的理財產品,一年的收益應為82500元,摺合每月有6875元。但如果購買一年期的理財產品,收益只會到期兌付,不可能每月付息。」專家算完賬後表示,靠150萬元的銀行理財產品不可能每月坐享10000多元的收入。
「如果所投資的理財產品是其他渠道的高收益產品,倒是有可能。但投資者要承擔更高的風險,本金也沒有保證。」專家計算後表示,150萬元的本金享受每月1萬多元的收入,摺合年化收益率要在8%以上,目前絕大多數銀行的理財產品都達不到這一水平。信託符合要求,但信託並不保本,而且收益一般是一年或兩年到期後支付。至於與股票市場相關的理財產品,風險和波動都比較大,可能這個月能賺10%,下個月就要虧本。「這些理財方式都不能長期穩定地提供每月1萬多元的收入。」
300萬買理財月收1萬多元
那麼,如果300萬元賣了房子的網友希望每月靠理財產品獲取1萬多元的穩定收入,有什麼辦法呢?專家認為必須把客戶賣房所得300萬全部用來理財,而且還只能買一些短期的理財產品。
他提出三種可行方案:一是購買期限在33天,預期年化收益率5.0%的產品,300萬本金,每月可領取收益12328.77元;二是購買建信周盈安心理財基金,無交易費率,以一周為周期滾動運作,預期年化收益率4.5%左右,300萬本金,每月可領取收益11095.89元;三是將資金分兩部分,100萬本金,做期限33天,預期年化收益率5.0%的理財,每月可領取收益4109.59元;200萬本金,做期限120天,預期年化收益率5.4%的理財,到期可領取收益35506.85元;平均到每月可領取12986.30元。
不過,專家提醒投資者,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有波動周期。一旦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而未來的房租還繼續上漲,會對這名客戶的每月收入產生很大影響。
300萬元存一年活期利息剛過萬元
如果這位網友賣房所得的300萬元全部存進銀行,則收入要大大減少。現行活期存款基準利率是0.35%,以上浮至頂的0.385%計算,一年的利息只有11550元。如果存成定期,中國的定存最短期限是三個月,基準利率是2.6%,最多能達到2.86%,以此計算,每三個月的利息是21450元,假設每個季度都把利息取出,本金繼續做三個月定存,一年的利息收入為85800元,平攤到每月是7150元。現在一年期定存最高利率是3.3%,300萬元能得到99000元利息,摺合每月是8250元。
看到不少網友對此評論表示,這種賣房後租房旅遊的生活方式固然灑脫,但不適合那些拖家帶口且只有一套住房的人群。從理財角度講,現在房價走勢依然堅挺,很多專家認為一線城市房價還有很大上升空間,現在賣房應該不是明智選擇。另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過去十年的事實證明,房產增值的速度遠超其他理財方式,像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現在賣掉房子特別是唯一房子,未來很可能會後悔。
(來源:網路)
D. 現在買理財一般是多少利息率正常人都是買多少年化率的
截止2020年9月,買理財一般利率為4%-8%。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發表演講時提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
當然,我們不應斷章取義地認為超過8%的產品不能購買,這段話其實可以被認為是上限,至於更為可靠的上限估計還應參照銀行貸款,當然也不限於銀行貸款,即從收益率角度來考察理財產品的收益區間,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8%是比較理想的上限值。

(4)理財產品利率多少算高風險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購買理財產品由於承擔高於銀行存款的風險,因而所獲得的收益理應大於直接存入銀行的收益,以中國銀行為例,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4.125%,其他銀行差別不大,因此可以將4%作為理財產品收益的下限。
不過,觀察目前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發現,傳統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般在4%以下,風險稍高的產品或結構性存款收益率也都在5%左右,不超過6%。
E. 理財產品年利率15%算高嗎
普通理財產品年收益3%-9%,超過15%就比較高了(高風險、有杠桿的除外),15%的話有較大風險,還有看資金使用流向,建議弄清楚,因為百萬起步的信託都沒這么高,所有,慎重。如果是P2P,就值得商榷,因為跑路的例子已經不少了。
F. 理財產品年化利率10%算高收益嗎會不會被騙
10%應該算網貸或借貸理財,收益偏高,風險相對會大
G. 理財產品利率是多少
利率比定期高一些有限,而且時間同,銀行不同,產品不同利率都會變化!
想買的話小銀行的利率高一些。但有一點就是你買了多久的理財就是多久,不能中途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