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財,,P2P雷暴跑路潮,會影響到銀行理財產品無法兌付嗎
不會,兩者的風控水平沒法比。當然,肯定是大銀行更可靠。
2. 銀行存管的p2p平台如果倒閉了怎麼辦
資金存管沒有也不可能對網貸的投資風險進行管控。投資風險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不但銀行不承擔投資風險,網貸平台同樣也不為借貸違約承擔責任。所以咱們投資人還是要留個心眼,不能以為有銀行存管的平台就不會跑路了。
其實無論監管細則怎麼出,多少平台會跑路,作為投資人,能做的就是做好及時應對。個人投資經驗有限,自認為沒有火眼金睛能分辨哪些平台一定不跑路,所以,提高投資的靈活度,分散投資,才是王道。
3. 為什麼P2P頻現跑路 而銀行類理財機構卻鮮
這源於監管措施的不完善。銀行理財、信託、基金、證券、保險等理財機構經過十餘年的市場發展,監管已漸趨完善,而P2P網貸作為近年野蠻成長的新型理財方式,監管機構遠未制定出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的監管政策。
最典型的監管方式即:資產託管與資金存管。
銀行理財、信託、基金、證券、保險等理財機構有著嚴格的資產託管,具備一定資格的商業銀行作為託管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與委託人簽訂委託資產託管合同,安全保管委託投資的資產,履行託管人相關職責的業務。
監管機構一直要求P2P網貸將交易資金或平台相關備付金、風險金等存放於銀行賬戶。2017年2月22日,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通知》顯示,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作為存管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網路借貸資金存管專用賬戶的開立與銷戶、資金保管、資金清算、賬務核對、提供信息報告等職責的業務。存管人開展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不對網路借貸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
現實情況是,很多銀行的資金存管並沒有義務監督資金流向,平台依舊能夠隨時從第三方提取這些資金,造成了資金的「存而不管」,因此存管並不能有效保障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也無法避免平台跑路情況的發生。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將使得資產託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由最初的渠道銷售能力競爭發展到目前的託管系統功能及託管專業服務的競爭,未來必將向託管數據挖掘和託管增值服務演變。
4. p2p理財倒閉了不對付了跟員工有多大關系
平台一旦跑路就屬於刑事案件,涉嫌詐騙。運營人員的法律責任,主要是看參與的程度,最後的認定在於公安機關和法院的認定。通常來說,如運營人員在知曉實情情況下參與了平台非法行動,將依據法律追究個人刑事責任,如只是正常工作,則不需要。
5. 欠款人遇到了P2P平台倒閉,徵信會受到影響嗎
近年來P2P倒閉使得眾多投資者受到損失,不好好走向合規的網貸平台正在一步步的邁向走向倒閉,有些人知道借違規的網貸的錢是不用還的,因為徵信是不會受到影響,這些違規的P2P平台最害怕就是和金融監管打交道。

P2P倒閉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違規操作,另一種就是經營不善,但出現第一種情況的較多,建議在遭到違規的平台倒閉後,如果還錢時找不到還款入口,那麼就等著有人跟你聯系還款,這些違規的理財平台倒閉實屬活該。
6. 銀行理財會受p2p取締的影響嗎
P2P沒說取締啊,是規范化,不過總體對銀行理財是利好,因為無序總要被規范掉的。
7. 如果銀行倒閉,買銀行理財的錢是不是也就沒了。
我覺得如果銀行倒閉,買銀行理財的錢應該是沒有賠償的。正常存款的會給予補償。
8. 如果P2P理財公司倒閉了,還能拿回本金么
1.如果P2P理財公司倒閉了,拿回本金的可能性較小:
平台倒閉的原因很多,有平台老闆跑路,平台運營不當的問題,基本上是資金問題,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本金可能拿不回來了。
2.這兩種情況下部分本金回歸有望:
①良性退出的網貸平台:這些平台一般在清退時會將投資人的本金進行盤算,投資可能會得到一定的本金
②平台承諾兌付:有承諾兌付的投資平台,一般會在長時間的法律審判後才能按照比例結算。
3.投資有風險,平台選擇需謹慎:
①如果是平台倒了,平台沒有承諾兌付的話,拿回本金是比較困難的。
②有的平台會承諾兌付,但依舊很難拿回全部本金,而且資產清算周期較長,投資過程所付出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也非常大。
總結:
所以投資網貸一定要選擇正規適宜的投資平台,切忌盲目選擇過高收益的平台。對於理財的風險,投資人應該謹慎對待,選擇靠譜的平台是保障資金安全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