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又一理財公司「跑路」,問題平台都有哪些共性
博得聽說-2017年最佳知識平台-每天五分鍾解決企業一個小問題
中國需要一個知識平台 中國首個解決中小企業資本困惑的知識平台
講好中國企業故事 發出中國企業聲音,結交拓展人脈
那麼我們來看看問題平台都有哪些共性?
1、專門忽悠老人家
這些平台認為相對來說老人家的錢更好騙。到這個年紀了,他們身邊多少會有些存款,而且對於金融這回事也不太明白,只要把公司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給他們看,那麼信任度將大大上升。另外,說一說投資會有多少收益,不用依靠自己的子女之類的,他們也就上鉤了。
2、大多數為線下平台
縱觀近兩年跑路史,不難看出很多平台都是大肆在線下大肆擴張門店,開設分公司。一方面是製造平台繁榮的假像,另一方面,也為其不斷吸存提供了可能。
線下門店讓老人家們覺得,反正就在自己的身邊,跑也跑不掉,所以會大大放鬆警惕。他們大多不願意線上投資,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互聯網金融更為排斥。然而他們沒有考慮到的一點是,開設網點的成本遠遠高於線上,而且吸引投資人的數量有限,能否真的覆蓋掉成本也是個問題。
3、收益普遍偏高
大部分線上理財平台年化收益在8%-12%左右,而且如果要達到12%往往需要投資一年的期限。但是跑路平台不然,他們會以高息作為誘餌,短期內的收益就能達到12%,再加上高昂的線下運營成本,如果沒有雄厚的資本作為基礎,很有可能運營不長久就倒閉或者跑路了。所以投資者對於收益這塊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太高堅決不投。如果企業不以盈利為前提進行經營,那它暗藏的禍心就如同司馬昭之心了。
4、跑路平台多以短期標的居多
短期標的有兩個好處,其一就是卸下用戶的心理防備,時間短,如果能夠及時回款,用戶產生了信賴感,自然會越投越多。放長線釣大魚的觀念我想大家都懂。對於公司而言,短期標的可以盡可能多的吸存。一舉雙得的事情,那些跑路平台怎麼可能會不做呢?
總之,投資需謹慎,尤其是在新的監管條例下來之際,估計又有一大批平台要被淘汰,大家投資還是要以安全為前提。
⑵ 理財公司老闆跑路投資的錢還可以追回來嗎
這個估計很難的了,就算追回,也只能追回一小部分,以為之所以老闆要跑路,就是因為資不抵債了啊。
⑶ 理財公司跑路了怎麼辦
1、收集證據
互聯網金融平台P2P公司藉助互聯網的特殊性,P2P平台跑路前徵兆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投資者應該在投資初始階段就准備好相關資料,如網路合同、支付憑證、交易記錄、交易對手資料、產品各類詳細信息、網站宣傳截圖等。這么做的意義,就像購買意外保險一樣,希望永遠不用,就是不能不先前准備好。一旦P2P出現跑路,還需要把提款困難截圖等資料准備好,資料越全越好。
2、及時報案
P2P平台跑路之前是有徵兆的,如高管頻繁跳槽,標的物收益倒掛等這些問題就需要提高警惕。確認平台跑路之後,P2P平台投資者應該第一時間到平台所在地公安局經偵大隊進行報案。
3、抱團聯合
一旦平台跑路,P2P投資者就應該成立鬆散型「聯合投資者委員會」,受害者應聯合起來,其中的用意,此處省略幾十字。統計好受害人人數及受騙總額,安排協調維權路線,通過大家的一切力量進行維權。
4、配合調查集體訴訟
向警方提供有效信息,協助警方調查平台老闆及其成員的財產狀況,進行集體訴訟。記得採用訴前財產保全等的方法將對方主要賬戶控制住,一旦有款進來,優先滿足原告的訴求。
5、廣聯媒體,多曝光
藉助媒體的力量曝光平台,擴大影響力。
6、保持冷靜,合法維權
P2P平台跑路的確讓人生厭,但還是需要切忌使用非法手段追討債務,造成二次損失。
7、防範於未然,選擇有核心競爭力的平台
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筆者給出的答案是風控水平。風控水平的高低,決定一家金融機構能走的了多久,多遠。風控水平高,意味著安全。沒有任何一種金融形態可以離開安全來談,對於互聯網金融平台來說尤其如此,風險問題就是這個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風險控制才是互聯網金融平台的核心競爭力。我們P2P投資者在進行P2P投資時就應該對P2P進行全面了解,大家可以通過「希財新金融」平台測評進行了解,防範P2P平台跑路於未然。祝投資順利。
⑷ 理財公司跑路了,這錢還能要回來嗎
現在不是想著錢能不能回來的問題了,而是趕緊報警,看能不能把這些跑路公司幕後人物抓到的問題。
跑路意味著,資金已經被捲走了。你的所有收益和投入石沉大海。
如果真想要回自己的投資本金,唯有一條途徑:請求法律途徑援助,請求警方介入調查。退一步說,就算是抓到了跑路的老闆們,也不見得能要回自己的財物,說不好,他們早就逍遙快活花的精光。
⑸ 普及下大部分理財公司跑路的原因,讓大家認清如何甄別
跑路大多是卷錢或者負債累累跑路,不會因為破產跑路。因為既然破產,那麼走正常破產程序即可,無需跑路。
當下的大部分理財公司都打著金融科技的旗號,事實上毫無科技,只是將地下高利貸搬到網上。
與錢掛鉤的事,不能聽它瞎吹牛,主要看實力和信譽。
1.初創公司辦的理財平台,堅決不投,不管是什麼背景。很多小公司喜歡往國資、上市公司頭上靠,其實人家跟它毫無干係。
2.沒有實業或固定金融支撐的公司堅決不投。因為一個公司既然搞理財,那麼它聚起來的錢就必須找到利息更高的地方去釋放,否則就像錢寶一樣,先來的用戶擼後來用戶的羊毛,擼完就跑,跑不了的就等死。
3.網上有負面信息的公司不投,這個不用多講,前車之鑒。
4.app等產品下面好評如潮的堅決不投。因為一個理財公司的用戶,肯定有虧有賺,不可能好評如潮,明顯是刷量。說明這家公司做事不踏實,浮躁和造假,遲早玩完。
⑹ 理財公司跑路了如何維權
樓上說的很全了,不過在選擇理財投資公司的時候還是需要考察考察,現在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規范這個行業,銀行資金存管,就是用戶投資的錢,不是在這個公司,而且是在銀行,這樣就減少了理財公司捐款跑路的情況發生,小資錢包就是屬於這一類,由銀行來存管資金,這樣小資錢包的用戶就有安全保障了!
⑺ 我辭職一年半後,理財公司跑路,我有責任嗎
沒有,但是要看你原來公司的性質。如果正常公司,你沒責任。如果是違法公司並對客戶形成欺騙行為的,你有責任。
⑻ 2018年好多理財平台跑路了 ,現在還可以在投資理財嗎
理財還是可以投資的。但是這個時候理財產品的選擇就很重要了,盡量選擇大公司的理財產品或者銀行但理財產品,時間不要特別長期的,並設自己一定要隨時關注理財的變化,一但發現不對,即可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