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理財被要求凈值化轉型,到底什麼是凈值化
就目前來說,銀行的大部分理財產品,都已經開始向凈值型產品轉變,到2020年底,要求全部轉化為凈值型理財產品,那對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很多投資者都比較恐慌,覺得銀行理財也不保險了。
其實,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都不是很高,本金發生虧損的可能性非常小,特別適合那些穩健型的投資者,那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凈值型的產品和之前的產品有什麼區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發行了一款理財產品,沒有了預期收益率,只有過去歷史上的平均收益率,比如是5%,那麼,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投資收益率達到了7%,那銀行只能從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客戶就能拿到將近7%的收益率;如果市場行情不好呢?投資收益率只有1%,那麼投資者就只能拿到將近1%的收益率,如果投資虧損了5%呢,那麼投資者不僅拿不到收益,本金還會虧掉5%。
經過對比之後,相信大家對於凈值型的理財產品,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時也明白了它與預期收益型的區別,那麼相對而言,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比普通的理財產品風險要高一些,並且投資損失和收益都由投資者承擔。
好了,我們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金融知識,請點擊關注!
B. 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在即,可能引起什麼變化
未來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循規轉型為凈值型。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可能會引起幾個變化:
1.投資人投資習慣的改變 目前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的認知仍然停留在保本保收益階段,對市場上凈值型產品的接受程度較低,並且大多數凈值型產品也具有保本保收益的特性。未來即使投資者逐漸接受銀行理財非保本的特性,怎樣吸引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並非是其他類型的理財產品,可能是個等待結決的問題。
2.系統建設的變化
目前18家全國性銀行中,17家已發行了凈值型產品,在系統建設層面基本不存在障礙。而中小銀行中,發行凈值型產品的銀行極少,所以,想要在短期內搭建系統,壓力來說相對較大。
3.估值方式的變化指導意見中要求採用公允價值原則進行產品估值,不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構成相對復雜,部分資產較難計算公允價值。未來此部分資產沿用成本攤余法的可能性變大。
C. 如何評價一個銀行理財產品的真實風險
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逐漸向凈值型轉變,所以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是在加大的,如果想要判斷還是重點看投資方向,自己辨別
D.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E. 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為1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凈值,又稱折余價值,是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減去累計折舊額後的余額。即該理財產品單元折余價值為1。
應答時間:2020-09-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