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虧損,能要求銀行賠償損失嗎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虧損,是不能要求銀行賠償損失的,理財產品本身屬於風險投資,在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會明確規定自負盈虧。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五條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管理人管理、運用和處分理財產品財產所產生的債權,不得與管理人、託管機構因自有資產所產生的債務相抵銷;管理人管理、運用和處分不同理財產品財產所產生的債權債務,不得相互抵銷。
第七條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理財業務實行穿透式監管,向上識別理財產品的最終投資者,向下識別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並對理財產品運作管理實行全面動態監管。
(1)北京銀行理財賠了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不得宣傳或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誤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財產品。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宣傳銷售文本應當全面、如實、客觀地反映理財產品的重要特性,充分披露理財產品類型、投資組合、估值方法、託管安排、風險和收費等重要信息,所使用的語言表述必須真實、准確和清晰。
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不得宣傳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理財產品宣傳銷售文本中只能登載該理財產品或者本行同類理財產品的過往平均業績和最好、最差業績,並以醒目文字提醒投資者「理財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不等於理財產品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
❷ 北京銀行理財產品虧損過嗎 看看官方怎麼解釋
北京銀行成立至今已經超過20年了,而它發行的理財產品還是走的穩健路線,風險較高的產品不多,有幾乎一半都是保本的,所以虧損的情況也很少出現。針對大家詢問的北京銀行理財產品虧損情況,整理了一些資料,告訴大家北京銀行理財產品虧損過嗎。❸ 買北京銀行理財產品 組合投資有虧損的嗎
從概率學上來講、不存在百分百的盈利,從實際操作來講、會有虧損的
❹ 北京銀行2022年3日份有哪些理財虧損
包括多隻風險等級為R2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根據有關部門數據統計,2022年才剛進入3月份,就已經有3600銀行理財產品賬面出現了虧損,其中還包括多隻風險等級為R2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為何銀行理財也會有虧損情況出現。各大國有銀行都有國家信譽做保障,監管也是最為嚴格的機構,有了這一層背書後,銀行一直都被大家視為金融系統里最安全的機構。
銀行也沒有辜負大家的信任。十幾億人和銀行打交道這么多年,除了特殊個例之外,銀行鮮少出現「大紕漏」,在保障大家資產安全上銀行真的做得非常好,以至於銀行每次有什麼新業務出來,大家都會積極「捧場」。
銀行理財產品問世最早不過25年,前些年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銷售非常火爆,大家之所以愛買是因為各家銀行都能承諾給購買者一個較高的收益率,也就是「保本保息」。本來這一個對雙方來說都是挺好的。
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競爭太激烈了,當銀行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有些產品初始設計就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了維護客戶利益及保證銀行業長遠地發展,監管層出台了資管新規。
資管新規本來在2021年過渡期結束後就要全面實施,由於特殊原因,資管新規又延長了一年,到2022年是資管新規全面實施的第一年,這意味著市面上已經不存在任何「保本保息」的銀行理財產品了!
❺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賠錢嗎
有可能會。銀行理財產品確實是有賠錢的的,以前有些保本理財,但是根據資管新規的規定,銀行理財產品不能再承諾保本,也就是說,理論上所有理財產品都存在虧損的可能性。那麼為了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就對理財產品進行分級,分為R1至R5五個級別,分別對應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積極型和激進型投資者,風險依次上升。
銀行理財產品是存在虧損的可能的,要知道,任何一種理財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虧損風險。 而銀行理財產品具體可以分為5個風險等級,分別是R1、R2、R3、R4和R5,其中R1風險等級最低,R5風險等級最高。R1等級的屬於謹慎型產品,R2等級的屬於穩健型產品,R3等級的屬於平衡型產品,R4等級的屬於進取型產品,R5等級的屬於激進型產品。比如國債、貨幣基金就是R1級別的理財產品,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很小。而銀行發行的定期理財,大多數都是屬於R2型的理財產品。而風險等級越高,虧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然,風險越高,收益也就會越高。
銀行理財並不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所以有發生本金虧損的可能,虧損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目前銀行只有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而銀行的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一般只是代銷機構,就是給基金公司代銷,因此影響基金凈值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購買此類凈值型理財產品,本金虧損的概率較大。銀行保險理財也是銀行代銷保險機構的理財產品,一般存幾年,幾年之後取出來那種,這類產產品也只是表明預期收益,也沒有明確寫明保本,因此也有虧損的風險。
在銀行買的理財,其實說到底也就是理財性質,一定會存在風險,本金虧損的可能性是肯定存在的。只不過,相對比其他而言,銀行理財的風險就比金融市場其他渠道的理財相對小一點。
❻ 北京銀行保本保息理財產品要虧損,誰來支付
虧盈自負啊,沒有誰會來為你買單的。
❼ 北京銀行理材產品暴跌為什麼
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
從目前北京銀行官網的幾個理財產品系列來看,虧損的情況應該是很少,或者沒有出現過的。因為北京銀行官網的「天天金」系列、「現金流」系列都是
保本的產品,由於風險由北京銀行承擔,所以應該不存在虧損情況,投資者的收益一般也能達到預期。
而不保本的「天天盈」系列和「添金系列」,雖然不保本,但是前者流動性較高,每天都可以申購和贖回,所以虧損的情況也幾乎沒有出現。而「添金系列」
是開放式的理財產品,分為一個月為周期和三個月為周期開放,也比較安全,應該沒有虧損過。
另外,北京銀行理財產品中,風險相對最高的非保本組合投資類,根據北京銀行的介紹,產品整體投資風格穩健,風險評級較低。但是客戶本身需要
願意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收益率也相對會比較高。
❽ 北京女子在銀行花320萬買理財只剩2190元,她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北京女子在銀行花320萬買理財產品之後,後來卻只剩下了2190元,這個損失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對於這名女子來說,想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該及時的去銀行起訴,當然對於自己的理財行為也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最後投資者再把自己的錢放到一些平台上,或者找投資經理投資的時候都要謹慎一些。